《建筑制图与识图》模块5 结构施工图_第1页
《建筑制图与识图》模块5 结构施工图_第2页
《建筑制图与识图》模块5 结构施工图_第3页
《建筑制图与识图》模块5 结构施工图_第4页
《建筑制图与识图》模块5 结构施工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制图与识图PPT模板下载:/moban/行业PPT模板:/hangye/节日PPT模板:/jieri/PPT素材下载:/sucai/PPT背景图片:/beijing/PPT图表下载:/tubiao/优秀PPT下载:/xiazai/PPT教程:/powerpoint/Word教程:/word/Excel教程:/excel/资料下载:/ziliao/PPT课件下载:/kejian/范文下载:/fanwen/试卷下载:/shiti/教案下载:/jiaoan/

模块5结构施工图5.1结构施工图概述5.2

基础施工图5.3结构平面图5.4楼梯结构图5.5

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学习目标掌握结构施工图的图示内容和识读方法。能利用正确的读图方法读懂结构施工图。了解结构施工图的分类和组成。能根据结构施工图的图示内容,查阅相应的规范图集,查找相应结构节点的构造做法。模块5结构施工图5.1结构施工图概述在建筑物设计中,除了进行建筑设计外,还要进行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其中结构设计是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经过结构选型、构件布置和力学计算,确定建筑各承重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和内部构造等,并把这些构件的位置、外形、尺寸和连接方式绘制成图样,用于指导施工,并为编制工程造价资料提供依据。结构设计是建筑物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将建筑施工图所表达的空间关系转化为实体建筑物的过渡环节。结构设计要考虑的是建筑物的安全,它以最经济的方法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及耐久性,是建筑设计的保证,为建筑设计所表达的建筑功能提供安全保证。与建筑施工图一样,结构施工图也是工程施工的重要指导文件,必须具备完整、详细、清晰的图纸和文字说明。5.1结构施工图概述5.1结构施工图概述结构施工图是关于承重构件的布置、使用的材料、形状、大小及内部构造的工程图样,是承重构件以及其他受力构件施工的依据。结构施工图主要用来指导施工放线、开挖基槽、支模板、设置预埋件、浇捣混凝土和安装梁、板、柱等构件。结构的类型不同,结构施工图的具体内容及编排方式也各有不同,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四部分。

5.1.1

结构施工图的分类和内容结构设计说明1.结构设计说明以文字说明为主,必要时附注辅助图样,其内容是全局性的。如果工程较小,结构不太复杂,内容不多,也可将其并入基础图,但必须放在首页。结构设计说明应包括工程概况、设计依据、图纸说明、建筑分类等级、主要荷载(作用)取值、设计计算程序、主要结构材料等内容。5.1结构施工图概述基础施工图2.基础施工图一般放在第二页,主要内容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详图及文字说明。对于地基需要处理的情况(如地基的承载力不足、地基土质不均匀等),需增加地基处理图。当采用桩基础时还应有桩基平面布置图。5.1结构施工图概述结构平面布置图主要表达建筑结构构件的平面布置,包括楼层结构平面图和屋顶结构平面图。结构平面布置图3.5.1结构施工图概述结构构件详图4.结构构件详图主要表达单个构件的构造、形状、材料、尺寸以及施工工艺等。结构构件详图一般与结构平面布置图绘制在一张图纸上,但如果图面不够时可单独绘制。梁、板、柱的结构构件详图都是单独绘制的。5.1结构施工图概述5.1结构施工图概述在结构施工图中,结构构件的名称用其代号表示,这些代号用构件名称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代号后用阿拉伯数字标注该构件的型号和编号,也可为构件的顺序号。构件的顺序号采用不带角标的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附录A规定了结构构件的代号,见表5-1。

5.1.2

常用构件代号5.1结构施工图概述5.1结构施工图概述在阅读结构施工图之前,应首先认真阅读和熟悉建筑施工图,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图51所示的步骤进行阅读。在结构施工图中,结构构件通常用构件名称表示,构件的表示应该按照结构施工图制图标准进行。阅读结构施工图要抓住定位轴线这个重点,结合建筑施工图进行,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工程的结构布置、钢筋配置等情况。

5.1.3

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图5-1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步骤5.1结构施工图概述基础施工图是表示建筑物室内地面以下基础部分的平面布置和详细构造的图样,主要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详图和文字说明等内容,基础施工图是施工放线、开挖基槽和砌筑基础等的重要依据。5.2基础施工图

5.2.1

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平面布置图是用一个假想的水平面在室内地面以下的位置将建筑物全部切开,并将建筑物的上部移去,对该平面以下的建筑结构部分向下作正投影而形成的水平剖切面。由于在结构施工图中只绘制承重构件,因此投影时回填土等会被忽略不再表示出来。被剖切到的柱子应涂黑,基础的全部轮廓为可见线,应该用中实线表示。垫层用文字进行说明,在图样中不再画出。基础的外围轮廓线是基础的宽度边线,不是垫层的边线。基础平面布置图的形成和用途1.5.2基础施工图基础平面布置图主要表示基础、基础梁的平面尺寸、编号、布置和配筋情况,也表示了基础、基础梁与墙(柱)和定位轴线的位置关系。基础平面布置图是基础施工放线和配筋的重要依据。5.2基础施工图基础平面布置图的图示内容2.(1)图名和比例。(2)定位轴线和编号。应和建筑平面图保持一致。(3)尺寸和标高。基础平面布置图中的尺寸标注比较简单,在平面布置图的外围通常只标注轴线间的尺寸;在内部,应详细标注基础的长度和宽度(或圆形基础的直径)及定位尺寸,尤其是异形基础和局部不同的基础。5.2基础施工图5.2基础施工图5.2基础施工图图5-2某建筑物条形基础平面布置图5.2基础施工图图5-3某建筑物独立基础平面布置图5.2基础施工图

5.2.2

基础祥图基础平面布置图只表达了建筑物基础的整体布局、构件搭接关系和整体配筋,施工时要想清楚知道基础的细部构造和具体尺寸,必须进一步阅读基础详图。基础详图是假想用一铅垂剖切平面,在指定部位垂直剖切基础所得到的断面图。基础详图详细地表达了基础断面形状、大小及所用材料,框架柱或地圈梁的位置和做法,基础埋置深度,施工所需尺寸。基础详图是基础施工的依据,表达了基础断面所在轴线位置及其编号。基础祥图的形成和用途1.5.2基础施工图5.2基础施工图基础详图的图示内容2.

(1)(2)

(3)(4)

(5)图名和比例。结构图中也可以省略比例,按实际尺寸标注。定位轴线和编号。基础的断面形状、尺寸、材料图例和配筋等。尺寸和标高。防潮层的位置、做法。这些内容一般可在建筑施工图中表达。

(6)施工说明。5.2基础施工图图5-4某建筑物条形基础断面详图5.2基础施工图图5-5某建筑物独立基础详图5.2基础施工图

结构平面图是表示建筑各层承重结构布置的图样,分为楼层结构平面图和屋顶结构平面图,它们均由结构平面布置图、节点详图、构件统计表和必要的文字说明组成。结构平面图是建筑结构施工、安装的重要依据。当各楼层的结构构件或其布置不同时,结构平面图应分层绘制;当某些楼层的结构构件或其布置相同时,可将其作为一个标准层绘制。5.3结构平面图楼层结构平面图主要表示各楼层结构构件(如墙、梁、板、柱等)的平面位置,是建筑结构施工时构件布置、安装的依据。屋顶有平屋顶和坡屋顶之分,平屋顶的结构布置与楼层板的布置方法相同,只不过在设计中需要更多考虑保温和防水。5.3结构平面图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是假想用水平剖切平面沿楼板面水平切开所得的水平剖面图,用直接正投影法绘制,它表示该层的梁、板及下一层的门窗过梁、圈梁等构件的布置情况。在绘制结构施工图时,通常将楼层梁平面布置图和楼层板平面布置图分开绘制。

5.3.1

楼层结构平面图的图示方法5.3结构平面图

(1)图名和比例。楼层梁结构平面布置图的比例一般应与建筑平面图相一致,图名可按照楼层命名,比例的字号应比图名小一字号。(2)定位轴线和尺寸标注。为了确定梁、板等构件的安装位置,楼层结构平面图应画出与建筑平面图完全相同的定位轴线,并标注轴线编号和轴线间距的尺寸,以便确定梁、板及其他构件的位置和一些次要构件的定位尺寸等。楼层梁结构平面布置图的图示内容1.5.3结构平面图

(3)结构构件。在楼层梁结构平面布置图中,为了反映承重墙、柱与梁、板等构件的关系,仍应该绘出承重墙、柱的平面轮廓图,可见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外轮廓线用细实线表示,剖切到的墙身轮廓线用中实线表示,被楼板遮挡的墙、柱、梁等不可见构件,用中虚线表示。图中的结构构件用构件代号表示,剖切到的钢筋混凝土柱子(包括构造柱)一般涂黑表示。(4)详图的剖切位置及编号。(5)楼层的结构标高。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中应标注楼层的结构标高,与楼层标高不同的地方也应标注出来。(6)关符号和文字说明等。5.3结构平面图楼层板结构平面布置图的图示内容2.

(1)图名和比例。楼层板结构平面布置图的比例一般应与建筑平面图相一致,图名可按照楼层或楼层板标高位置命名,比例的字号应比图名小一字号。(2)定位轴线和尺寸标注。为了确定梁、板等构件的安装位置,楼层结构平面图应画出与建筑平面图完全相同的定位轴线,并标注轴线编号和轴线间距的尺寸,以便确定梁、板及其他构件的位置和一些次要构件的定位尺寸等。5.3结构平面图

(3)结构构件。在楼层板结构平面布置图中,为了反映承重墙、柱与梁、板等构件的关系,仍应该绘出承重墙、柱和梁的平面轮廓图,可见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外轮廓线用细实线表示,剖切到的墙身轮廓线用中实线表示,被楼板遮挡的墙、柱、梁等不可见构件用中虚线表示。图中的结构构件用构件代号表示,剖切到的钢筋混凝土柱子(包括构造柱)一般涂黑表示。(4)楼板。楼板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板格内画对角线,注写板的编号,如B1、B2……,其具体尺寸和配筋另用详图或表格表示;第二种方法是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中楼板的投影图上直接画出楼板中的钢筋并加以标注,这种方法就是平面整体表示法。5.3结构平面图5.3结构平面图

5.3.2

楼层结构平面图的识读图5-6为某建筑物楼层梁平面布置图,结合该图样阐述楼层梁结构平面图的识读。(1)识读图名和比例。图中所示二层梁平面布置图,比例为1∶100。(2)识读定位轴线。该层定位轴线和轴线尺寸及总尺寸与标准层建筑平面图相同。(3)通过结构构件代号了解该楼层中结构构件的位置与类型。(4)识读框架梁的尺寸和配筋。该图样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绘图。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的识读1.5.3结构平面图5.3结构平面图图5-7为某建筑物楼层板平面布置图,结合该图样阐述楼层板结构平面图的识读。(1)识读图名和比例。图名应为××层楼板结构平面布置图或××标高楼板结构平面布置图,后面用小一号字标注比例,比例一般与建筑平面图相同。楼层板结构平面布置图的识读2.图5-7某建筑物楼层板平面布置图5.3结构平面图(2)识读定位轴线和尺寸标注。为了便于确定梁、板等构件的安装位置,应画出与建筑平面图完全一致的定位轴线,并标注轴线编号和轴线间的尺寸,在平面图的左侧和下方标注总尺寸。(3)承重墙、柱子和梁。在结构平面图中,为了反映承重墙、柱、梁与板等构件的关系,仍应画出承重墙、柱和梁的平面轮廓线。其中未被楼面板挡住的部分用中实线画出,而被楼面板挡住的部分用中虚线画出。所有的混凝土柱子一般涂黑表示。

(4)识读现浇板和配筋。(5)楼梯洞口。建筑施工图中的楼梯另有详图,结构施工图中的楼梯也有详图,但在板面上楼梯开洞处应以对角线或阴影表示。5.3结构平面图

5.3.3

屋顶结构平面图

(1)楼板的形式和位置。对于传统的建筑构造做法,平屋顶通常采用预制板,坡屋顶通常采用屋架、屋面梁或各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构架。目前,平屋顶和坡屋顶一般都采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屋顶结构平面布置图与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的主要区别1.5.3结构平面图(2)梁的布置和截面高度。如果楼层的墙体在顶层缺省,即顶层的房间为几个小房间合并成一个大房间,则屋顶在楼层墙体处必须加梁,而屋顶荷载与楼层荷载通常不同,因而与楼层梁相同位置的屋面梁,其截面和配筋并不相同;屋顶圈梁与楼层圈梁通常也不一样,通常情况下,屋顶圈梁的数量、截面尺寸和配筋比楼层圈梁要大;屋顶圈梁通常有外挑的天沟板或雨篷板,屋顶上有时有水箱等高出屋面的结构,需要专门的梁或框架来支承,或者直接支承在一般屋面梁上,但其截面或配筋显然有所增加。(3)构件。楼面没有而屋顶有的构件主要有天沟板、雨篷板、水箱等。(4)标高、图名。5.3结构平面图屋顶结构平面布置图实例2.5.3结构平面图图5-8某建筑物屋面平面布置图5.3结构平面图

5.4.1

楼梯详图楼梯结构平面图和楼层结构平面图一样,主要反映梯段板、楼梯梁和楼梯平台等构件的平面位置,要在图样中表示出楼梯间四周的定位轴线及其编号以确定构件位置、楼梯间的开间和进深、梯段的长度和跨度、平台板的长度和宽度、楼梯井的宽度等主要尺寸,同时在楼梯结构平面图上直接标注各构件的代号。楼梯结构平面图的数量应根据具体结构情况确定,对于多层建筑至少应有三个,即底层、标准层和顶层楼梯结构平面图。当底层休息平台下的净空高度无法满足通行要求时,应将休息平台提高,这就需要补充一个平面图来反映梯段、平台等构件的位置和尺寸变化。楼层结构平面图1.5.4楼梯结构详图图5-9某建筑物楼梯结构平面图5.4楼梯结构详图楼梯结构剖面图2.5.4楼梯结构详图图5-10某建筑物楼梯结构剖面图5.4楼梯结构详图楼梯结构构件详图主要表达梯段板、楼梯梁、楼梯平台等配筋情况。由于梯段板是倾斜的,而且板较薄,配筋较密集,因而梯段详图多采用较大比例。对楼梯结构平面图或剖面图上标注出的所有不同编号的梯段板,均应单独绘制配筋详图。楼梯结构构件详图3.5.4楼梯结构详图图5-11某建筑物楼梯梯段详图5.4楼梯结构详图

5.4.2

楼梯结构图的识读5.4楼梯结构详图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法的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中,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施工图,这种表达方法称为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或“平面表示法”。平法改变了传统的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一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平法的推广应用是我国结构施工图表示方法的一次重大改革。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现阶段设计施工中采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2)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11G101—3)等。其制图规则如下。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1)平法施工图由构件平面整体配筋图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组成。对于复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需另外补充模板图、洞口详图或预埋件详图。平法制图规则适用于各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柱、剪力墙、梁、板、楼梯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设计。(2)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安装各类构件的依据,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示各构件的尺寸、配筋和所选用的标准构件详图的代号。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3)在平法施工图中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分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三种,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4)按平法设计绘制平面整体配筋图时,应将图中所有的构件进行编号,编号中含有类型代号和序号等,类型代号的主要作用是指明所选用的标准构造详图。在标准构造详图中应按其所属构件类型注有代号,明确该详图与平面整体配筋图中相同构件的互补关系,两者合并构成完整的施工图。(5)对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和锚固长度,除图中注明者外,均须按照标准构造详图中的有关构造规定执行。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5.5.1

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1)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2)按一定比例绘制梁平面布置图,分别按照梁的不同结构层次(如标准层、屋面层等),将全部梁及与之相关联的柱、墙、板绘制在该图上,并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3)对轴线未居中的梁,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但贴柱边的梁可不注。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平面注写方式2.(1)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据值。平面注写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值优先,如图5-12所示。图5-12中四个梁截面是采用传统表示方法绘制的,用于对比按平面注写方式表达的同样内容。实际采用平面注写方式表达时,不需绘制梁截面配筋图和图5-12中的相应截面号。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图5-12梁平面注写方式示例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2)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和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具体标注内容如下。①梁编号。梁编号为必注值,编号方法见表5-2。表中××A为一端悬挑,××B为两端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例如,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③梁箍筋。梁箍筋为必注值,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用“/”分隔,箍筋肢数写在括号内。例如,10@10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为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例如,10@100(4)/150(2)表示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为10,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图5-13梁截面注写示例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④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连。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时,可同时将梁上部、下部的贯通筋用“;”隔开。例如,2Φ22+(4Φ12)表示梁中有2根直径为22mm的HPB300通长钢筋,4根直径为12mm的HPB300架立钢筋。例如,3Φ22;3Φ25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根直径为22mm的HPB300通长钢筋,下部配置3根直径为25mm的HPB300通长钢筋。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⑤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例如,G4Φ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根直径为12mm的HPB300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2根。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⑥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值,梁顶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对于位于结构夹层的梁,则指相对于结构夹层楼面标高的高差。有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写。当某梁的顶面高于所在结构层的楼面标高时,其标高高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例如,某结构标准层的楼面标高为44.950m和48.250m,当某梁的梁顶面标高高差注写为(-0.050)时,即表明该梁顶面标高分别相对于44.950m和48.250m低0.05m。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3)梁原位标注的内容规定如下。①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如,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

254/2,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25,下一排纵筋为225。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例如,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25放在角部,222放在中部,在梁的支座上部应注写225+222。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如图5-14所示。图5-14大小跨梁的注写示例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②梁下部纵筋。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如,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18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18,下一排纵筋为418,全部伸入支座。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例如,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182(-2)/4,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18,且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418,全部伸入支座。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③当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即梁截面尺寸、箍筋、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纵向钢筋,以及梁顶面标高高差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将其不同数值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悬挑部分,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④附加箍筋或吊筋,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支数注在括号内),如图5-15所示。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中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在原位引注。施工时应注意:附加箍筋或吊筋的几何尺寸应按照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其所在位置的主梁和次梁的截面尺寸而定。图5-15附加箍筋和吊筋的画法示例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截面注写方式是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用剖面号(单边截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表达梁平法施工图。在截面配筋图上注写截面尺寸b×h、上部筋、下部筋、侧面构造或受扭筋以及箍筋的具体数值时,其表达方式与平面注写方式相同。截面注写方式3.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5.5.2

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1)柱平法施工图是指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施工图。(2)柱平面布置图既可采用适当比例单独绘制,也可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合并绘制。(3)在柱平面施工图中,应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且应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1)列表注写方式是指在柱平面布置图上(一般只需采用适当比例绘制一张柱平面布置图,包括框架柱、框支柱、梁上柱和剪力墙上柱),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有时需要选择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含柱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与配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如图5-16所示。列表注写方式2.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图5-16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示例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2)列表注写内容规定如下。①注写柱编号。柱编号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应符合表5-3的规定。5.5钢筋混凝土梁、柱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