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风险从未远离风险防控要如履薄冰_第1页
债市风险从未远离风险防控要如履薄冰_第2页
债市风险从未远离风险防控要如履薄冰_第3页
债市风险从未远离风险防控要如履薄冰_第4页
债市风险从未远离风险防控要如履薄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债市风险从未远离风险防控要如履薄冰

一债市违约阶段性缓和,但影响仍在发酵违约出现阶段性缓和,三季度新增违约事件有所回落,但对违约风险仍不可掉以轻心。上半年信用债违约频发,刚性兑付预期已经被打破。进入下半年,钢材、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反弹带动PPI持续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提速,降成本政策逐步落实,企业经营状况整体改善。三季度仅有7只违约债券,涉及东北特钢等5家企业,违约金额31亿元,偿债高峰并没有带来违约高峰。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剩产能行业盈利的微幅改善仍不足以带来动态现金流的实质改善,相关企业外部融资环境恶化的局面也没有从根本上改观。从评级负面事件看,三季度发债主体评级下调838次,与二季度基本持平,未来一段时期仍不能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违约掉以轻心。对违约事件的处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难度仍然非常大。2016年以来,涉及违约主体23家,其中经营状况较好、资金筹措能力强、政府支持力度大的部分企业已经完成兑付,而一些债务负担重、经营困难、债权债务关系复杂的企业仍深陷泥潭,化解债务困境仍遥遥无期。目前完成兑付的企业包括中煤华昱、亚邦投资、雨润食品等。中钢集团通过债转股也迎来转机。而广西有色、东北特钢等企业则因为债务规模较大、负债率高,处置困难。广西有色在经历半年破产重整无果后,不得不走上破产清算之路;东北特钢预计将进入破产重组程序。违约事件的总体处理难度仍然较大,对现存违约主体的处置也将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对债市各参与方的预期、后续违约事件的处理产生重大影响。信用债融资逐步回升,绿色债券发行提速,产能过剩行业净融资额转为负值。2016年二季度,在违约频发背景下,市场融资环境不佳,大量企业取消债券发行,受此影响,债券发行额和净融资额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5月,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合计发行额跌破5000亿元,净融资额仅为357亿元,其中短期融资券净融资额为-1150亿元。6月以来,债券融资额逐月上台阶,8月信用债发行量接近8000亿元,净融资额接近35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提速,三季度发行额达到668亿元,超过上半年发行额。但需引起注意的是,产能过剩行业融资能力仍在持续恶化,二季度以来,除8月净融资额为1.59亿元,其他月份净融资额都为负数,二、三季度合计为-1649亿元。融资不畅将对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偿债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信用债收益率持续下行,信用利差大幅收窄,反映出市场风险偏好回升。5月高点以来,中长端信用债AAA、AA+级估值收益率分别下行了约60bp、80bp,而AA和AA-级估值收益率分别下行了110bp和120bp左右。8月下旬以来,跟随利率债调整,AAA、AA+和AA级估值收益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升,而AA-级估值收益率仍然一路下行。从信用利差看,4月末高点以来,中长端AAA、AA+级分别压缩了50bp和60bp左右,而AA和AA-级分别压缩了90bp和100bp左右。评级利差尤其是AA和AA-与中高评级的评级利差大幅压缩。收益率下行和利差收窄反映市场偏好逐步回升,主要源于违约出现阶段性缓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带动过剩产能行业盈利状况改善等。二2017年风险可能回升,重点关注四方面风险信用债违约风险从未离场,产能过剩行业存量债券需重点关注。尽管2016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稳步增长,但企业经营绩效好转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回升、房地产销售火爆等短期因素影响。实体经济企业尚未根本性好转,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受限,部分行业,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经营绩效改善的持续性尚待观察,相关行业信用风险并未完全解除。从盈利状况看,1~8月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70.9%,其中油气开采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同比负增长,油气开采全行业总体亏损,煤炭、石油化工和钢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负增长。从融资能力看,截至2016年6月末,产能过剩行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0.5%,自2016年3月以来连续4个月负增长,其中钢铁业和建材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下降6.7%和8.6%。债券融资同样不容乐观,二、三季度采掘业信用债净融资额为-1624亿元。受盈利能力和融资能力持续恶化影响,偿债能力可能进一步下降,产能过剩行业违约风险并未解除,需予以重点关注。债市杠杆率居高不下,交易所市场高杠杆风险隐患突出。债市加杠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场内回购交易获得资金再购入债券,另一种是通过场外“优先+劣后”的产品结构设计形成杠杆。2016年以来债市杠杆率有所下降,但时有反复,8月底场内总体杠杆率仍有1.095,与2015年12月1.124的历史高点相差无几。尽管杠杆总体水平并不高,但结构性问题突出,银行间市场相对较低,交易所市场杠杆率则高达1.3。一旦债市受负面消息影响快速下跌,杠杆资金对市场的冲击可能超出想象。参考股票市场,2015年6月初,A股融资买入额占总交易量比重不过12%,但在股市快速去杠杆的政策压力下,6月15日之后短短17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跌幅超过30%,杠杆资金加速出逃对下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债市待回购债券余额占债券托管量的比重达到将近9%,而交易所市场这一比重更高。考虑到债市资金的风险偏好更弱,一旦现出下跌杠杆资金势必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多重因素决定货币宽松和利率下行空间有限,流动性收紧风险不可忽视。本轮债券牛市的一个核心逻辑是,经济下行背景下货币持续宽松,基本面疲弱带来的资金面宽裕支撑债市持续上涨。但是,未来货币进一步宽松的空间非常有限。从国内看,一方面,宏观经济的总体杠杆率已经非常高,去杠杆任务艰巨,资金面预计将逐步收紧;另一方面,2016年以来PPI快速回升,房价大幅上涨,随着上游价格逐步向下游传导,房价上涨带动房租上涨,未来CPI存在进一步回升的可能性,这也将降低货币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从国际看,年内美元加息呼声高涨,一旦美元加息政策落地,短期内人民币降息降准的空间基本消失,也将导致国内流动性收紧。如果去杠杆政策持续推进,货币供应量增速下降,宽裕流动性支撑的债券牛市恐将难以为继,债市风险也将逐步凸显。加强监管有利于化解债市系统性风险,但监管带来的短期风险需引起重视。随着债市风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监管层也开始从多方面推动债市防风险工作。围绕金融去杠杆的主线,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中证登联合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了《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结算风险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央行重启14天、28天逆回购,公司债监管也露出收紧迹象。严格的监管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债市风险,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多方政策陆续出台将在市场上产生叠加效应,引发市场悲观预期,打击市场的参与热情。如果缺乏有效的统筹和科学的设计,过快去杠杆有可能诱发新的风险。因此,债市在加强监管时需要吸取2015年股市去杠杆的教训,着力防范监管风险,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债市失速下行。三多措并举防范债市风险一是充分发挥国企结构调整基金作用,多种方式化解国企违约风险。国企尤其是央企一旦违约往往具有违约金额高、处置难度大的特点。要充分发挥新成立的国企结构调整基金作用,推动国企兼并重组,实现要素和资源再配置,盘活人才、技术要素和沉淀资金。发挥基金引导作用,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破解困难国企资金瓶颈。加强过剩产能退出通道机制建设,推动国企去产能、清退低效无效资产。在基金带动下改善困难国企经营状况,化解违约风险。二是努力提高重点行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融资能力。加大力度推进去产能,逐步改变产能过剩行业供求失衡的局面,推动相关产品价格回到合理区间,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恢复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违约风险较高的行业,对暂时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给予一定支持,加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避免银行在企业遇到困难时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企业抽贷、停贷。三是合理统筹债市监管政策,有序降低债市杠杆率。通过逐步调整债券质押时的折算率、折扣系数,调整场内机构和场外结构化产品的杠杆倍数,有效降低债市杠杆率。去杠杆政策出台之前应加强调研,加强决策部门与市场机构沟通,力争使市场在政策出台之前逐步消化政策带来的影响,避免政策突然出台对市场造成冲击。要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加强政策统筹,避免政策效果叠加之后用力过猛。要加强政策协调,逐步实现统一监管,减少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四是严格发行人资质审核,强化债券信息披露。债券发行过程中,债券承销人加强对信用债发行客户的行业风险评估。对经营风险较高的行业,要严格审核其资质条件,审慎发行信用债券。监管部门要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加强跨行业、跨市场跟踪监测和风险预警。制定统一的信用债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发行人、承销商等不同主体在不同阶段的信息披露责任,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的处罚力度。五是完善违约债券善后处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