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知识结构)_第1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知识结构)_第2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知识结构)_第3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知识结构)_第4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知识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习复习考试三个环节中的重要内容学习环节:概念、原理、方法、应用复习环节:分类整理、建立联系、形成反射、灵活运用考试环节:题意、格式、过程、细节(如单位、各种可能分析)初中物理教材目录物理知识四部分:力学部分热学部分电学部分光学部分科学探究七要素: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论证6评估交流合作科学探究常用方法1控制变量法(如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效替代法(如合力替代各个分力,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转换法(灯泡亮度表示功率大小)4、模型法(如光线、磁感线、电路图)、科学推理法(如真空是不能传声6、比较法(如蒸发与沸腾7类比法(如用水流类比电流8图象法(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矢量与标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八年级上册知识结构入门知识:学会测量重点知识:运动与能量声光物态变化第一章(第六章)测量(长度时间体积质量密度)一、测量基础1测量:标准物体与被测物体进行比较叫测量。测量是利用合适的工具,确定某给定对象的某个属性的量的过程。2测量四要素: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精度(1测量对象:长度时间体积质量密度等等(2量单位位是一个选定的标准量立规定的单位基本单位根据基本单位由物理关系导出的单位称“导出单位”。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SystemofUnits定的7个基本单位:长度(千克秒安培温度(开尔文量(摩尔Mol(坎德拉(3测量方法: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累积测量替代测量(4测量精度: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实值(通常用多次测量取平均代替)相对误=绝对误差÷真实)×相对误差越小,测量值越精确)3测量工具:量程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分度值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值。4测量步骤:(1正确选择仪器类型(时间,长度,质量)量程分度值(2正确使用仪器调零(零刻度线磨损处理)测量操作(3正确记录数据视线估读单位5误差与错误:误差是因为仪器不够精密、方法不够完善、观察不够细致等原因造成测得的数据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避免但可通过选用精密仪器量方法量取平均等措施减小是测量不正确得到的结果,

是完全可以也应该避免的。二、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2、注意事项量时刻度要尽可能与被测物体接近,不使用磨损零刻度线,不能歪斜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要估读到最小刻度下一位录时数据要带单位。三、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时钟2注意事项:时分秒单位的换算1h=60min=3600s四、体积的测量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2、体积的测量则物体的体积可通过测量长度计算得到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或液体的体积测量。测量工具(量筒、量杯法(视线与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相平3注意事项:单位换算1L=1dm31mL=1cm3五、质量的测量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物态、及所处位置无关。2质量的测量:测量工具(天平、秤知识清2923注意事项:质量与重量的区别六、密度的测量1概念:单位体积某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间接测量。2计算:3单位4应用:鉴别物质选择材料估算矿藏测量体积自制液体密度计七、科学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一个物理量往往受多个变量(因素)的影响,对于多变量(多

因素)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因素)法,把多变量问题变成多个单变量问题,分别单独研究出每个变量与待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后加以综合出结论,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应用非常广泛。第二章运动与能量一、物质的结构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和电子)→质子和中子→夸克二、认识运动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机械运动与参照物有关,是宏观运动2分子运动:一切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布朗运动动与温度有关,是微观运动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三、运动的描述1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2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与参照物有关,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可能不同。3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是表示物体移动快慢的物理量。4运动的类型:(1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2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四、匀速直线运动1概念: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始终相等。2计算:国际制单位是:常用单位有:km/h3注意:单位互算方法。五、变速直线运动1概念: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不都相等。

2计算:平均速度六、能量1概念:与物质运动有关,表示物体做功能力的物理量。2能量的转化与转移:不同形式的能可相互转化,同种形式的能可实现转移。第三章声一、声音1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下常温下温度升高。3声音的接收: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许多动物可听到超声;水母可听到次声。二、声音的特征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频率有关。人耳的区分频率为千分之三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响度,也叫音量。与声源的振幅和到人耳的距离有关。3音色:由于材料和结构不同,形成特有的品质特色叫音色,也叫音品。三、声现象1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时能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再次被听到的声音叫回声。区分时间0.1秒2混响:当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混响。混响时间过短声音干涩;混响时间过长听不清楚。3共鸣:发声器件的频率如果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会由于共振作用而发声,这种声学中的共振现象叫共鸣。4动物与声音:教材P47双效应多谱勒现象四、噪声1概念:物理学角度是指杂乱无章的振动。环保角度是指干扰人们的声音。

2感觉:一般家庭50dB;步行街80dB;3防治:在声源处减弱(消声)在传播中减弱(隔声)在人耳处减弱(吸声)五、声的应用1利用回声:蝙蝠“看”物B超成像探测海深探测鱼群探测潜艇2利用能量:清洗机械除去结石超声加湿第四章光(在光的世界里)一、光1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2光的传播:光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光以光波的形式传播,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

m/s。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长度单位)3光的接收:有光线进入人眼4反射: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反射。5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折射。6线角:从入射点引出的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法线(画虚线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7光路可逆规律:适于单线传输线路。不是实际光线都要画虚线。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射角等于入射角。2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平行光反射后依然是平行光。3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4、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即:物与(虚)像相对

于平面镜对称,与看不看得到无关。5实像与虚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像,可用光屏接收。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相延长线相交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三、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规律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和玻璃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2注意:光路入眼光路可逆虚像位置四、透镜(光线能穿透过去)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透镜三要素:光心焦点(距)主光轴4、透镜成像规律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主光轴。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点区别。虚像位置5凸透镜成像实验:教材P746凸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五、神奇的眼睛1睛的结构直径约1.5/6mm圈状凸透镜网光屏)2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约为3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戴凹透镜矫正。4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戴凸透镜矫正。5、眼镜的度数:透镜集中焦距的倒数乘以100。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近视是负数。六、通过透镜看世界1开普勒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构成,天体在物镜在焦点附近得到倒立缩

小的实像将这个实像放大到的像对天体实物而言是上下左右颠倒的虚像。照相机+放大镜2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构成,物体通过物镜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将这个实像放大到的像对物体而言是上下左右颠倒的虚像仪+放大镜七、走进彩色世界1色散:白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原因是三棱镜对各种色光的偏折本领不同。2光谱:色散现象中,各种色光排列成光带。红光偏折小,紫光偏折大。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4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5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允许反射的色光决定。6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允许通过的色光决定。

第五章物态变化一、物态及物态变化1物态:物质的聚焦状态叫物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是三种基本物态。2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3物态变化的规律:4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总是从高温向低温传递。等温物体不发生热量传递。5注意:生活中的“白气”并不是“水蒸气的小水珠。二、熔化与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2晶体熔化:温度升到熔点,吸热熔化,熔化过程中(固液共存时)温度不变。3非晶体熔化:没有熔点,不断吸热,不断升温,由硬变软,逐渐变成液体。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5晶体凝固:温度降到凝固点,放热凝固,凝固过程中(液固共存时)温度不变。同种晶体,凝固点和熔点温度相同。6非晶体凝固:没有凝固点,不断放热,不断降温,由硬变软,不断凝固。三、汽化与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现象,与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有关。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沸点与气压有关。3沸腾的规律: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时,吸热汽化,汽化过程中(液气共存时)温度不变。

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5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四、升华与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如:碘、萘、干冰、冰、高温钨等等。2凝华: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如:碘蒸气、霜、钨蒸气等等。五、其它物态等离子体超固态软物质(如液晶)……六、应用热管冰箱干冰造雨

八年级下册知识结构基础知识:力重点知识:力与运动力与压强力与流体力与功拓展知识:机械能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力必须能同时找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4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5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力的分类(一)弹力1概念: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2大小律)k弹性系数3方向:与施力方向相反4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5常见弹力:物体间垂直作用面的压力和支持力,绳子的拉力等等。(二)重力1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5注意:重力与质量的区别联系(三)摩擦力

1概念(原因触在压力表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产生的力。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假想分析物体的接触面有毛,毛弯的方向)3分类:(1静摩擦力由相对运动趋势产生,是应力,大小与施力者有关。(2)动摩擦由相对运动产生,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约为重量的0.2(3)动摩擦可理解为特殊的(比滑动摩擦小的)滑动摩擦(约为重量的0.054应用:(1增加有益摩擦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小有害摩擦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

第八章力与运动一、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一个力对物体的作用与几个力同时对物体的作用,如果产生的效果相同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都叫这个力的分力。2力的合成与分解:已知分力求合力叫力的合成。已知合力求分力叫力的分解。3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计算:同向时大小相加方向相同反向时大小相减方向同大4平等四边形法则:描述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二、惯性和惯性定律1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自身原有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2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体在不受到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不受力则运动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3两者的关系: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受力和运动状态无关定律描述物体不受力则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是说明力与运动的关系。三、力与运动1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2二力平衡: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二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3力与运动的关系:不是运动原因,力是改变运动的原因。(1物体不受力,则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牛顿第一定律(2物体受力但合力为零,则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3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则运动状态发生变化。(4)体在某个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零,则在该方向上运动状态不发生

变化。第九章力与压强一、固体压强1概念: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叫做压强。它是描述压力效果的物理量,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被压坏。2大小:3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24应用:增大或减小压强可从压力和受力面积两方面着手。二、液体压强1特点: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在各个方向上的大小都相等,与有关。2大小定义式计算)多层流体可用叠加方法计算3应用:连通器液压技术(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或密闭气体上的外加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三、大气压强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马德堡半球实验,随高度、温度和湿度变化2大小个标准大气压=1.0110(可用气压计测量)

汞柱)10m水柱3应用:用吸盘搬运玻璃虹吸现象假想一个很薄的活塞(膜)第十章力与流体(具有流动性的气体或液体)一、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伯努利原理: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2应用:鸟的翅膀机翼的升力二、浮力1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2原因: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压强不同3大小德原理)4方向:总是竖直向上三、浮力的计算1平衡法漂浮和悬浮状态)2公式法德原理法)3测量法数差法)四、沉浮条件设物体的重量为G,浸没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为F1当时物体上浮,直到漂浮状态2当时物体悬浮,保持悬浮状态3当时物体下沉,直到沉底状态也可用物体的平均密度和液体的平均密度对比判断。五、应用

常见物体的密度铜8.9,银,水1酒精0.8轮船潜艇气球等等。

第十一章力与功(含简单机械)一、功1功的概念: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倾斜,垂直)2功的大小:3功的单位:焦尔,简称焦,符号:J1J=1Nm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二、简单机械(一)杠杆1概念: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2五要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杠杆的平衡条件衡:总顺力矩=总逆力矩)4杠杆的种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省力与费力是动力与阻力的关系描述)5杠杆分析方法点(假设不平衡,杠杆绕哪点转动(2动力和阻力都是受力分析而不是施力分析。(3假设不动,分析力矩析摩擦有毛,分析管液运动在薄活塞)(二)滑轮(周边有槽,并可绕轴转动的轮子,不考虑摩擦时一根绳子上的受力大小相同)1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可改变动力方向,但不省力。2动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可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动力方向。3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动力方向,但费距离。n为承担总重的绳子根数,总重物重+动滑轮重(三)轮轴等:从轴心看等效一个杠杆)

(四)斜面)(五)螺旋:将旋转运动转化为轴向运动)如:开瓶盖,拧螺丝,盘山公路。三、功率1概念: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大小:3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1W=1J/s四、效率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2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4机械效率:

第十一章机械能一、能量1概念:表示物体做功能力的物理量。2区别:能够做功和做了功二、动能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三、重力势能1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位置的高低有关。四、弹力势能1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2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和弹性系数有关。五、机械能1概念: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2转化: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九年级知识结构基础知识:内能与热机重点知识:电磁关系电路连接电路描述电路原理电路分析电路计算拓展知识:家用电器电磁波能源第一章分子动能与内能一、概念1分子: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2扩散: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扩散条件: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影响扩散的因素:温度越高,扩散越快。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4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种类、状态有关。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利用内能的方式:加热(别的物体)和(对外)做功。区别:温度,热量,内能5热值:1kg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热值。6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二、原理1动理论成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直径约10倍时,作用力可以忽略

m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

2燃烧热计算:或3吸放热公式:状态不变时三、方法热平衡方程(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章热机一、概念1机过燃料燃烧获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机)2热机效率:热机所做的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之比。效率不高的原因全燃烧热量内能额外功。提高效率的方法改善燃烧条件减小内能损失充分利用内能滑。二、原理1热机效率的计算:

第三章磁和电(磁电基础)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磁电关系)一、磁现象1磁性: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磁化消磁或退磁(猛烈敲击,加热)3磁极:磁体中两个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4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磁场的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场力的作用。磁场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5磁感线: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来表示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磁感线的性质特点:磁感线是假想的、不相交的、密闭的曲线;切线方向表示磁场方向;疏密程度表示磁场强弱。6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二、电现象1电荷:失去电子的带正电荷,得到电子的带负电荷。验电器(可以检验电荷的有无和电荷的多少,不能判断正负)2电场:带电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电场。3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6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三、电磁效应(电流的磁效应,即电生磁)1实验:18204丹麦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奥斯特——奥斯特实验。2现象: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3规律电直导线的磁场大小与方向(电流、位置;右手管方向(2电圆形线圈的磁场大小与方电流置手管方向(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大小与方向(电流、匝数;右手管方向

4应用磁铁——内部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铁芯的作用()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弹簧或簧片、触点开关组成的开关电路。四、磁电作用(磁场对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1实验:18209法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安培——安培实验。2现象: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动起来,磁场对电流有磁场力(安培力)的作用。3规律对通电直导线的安培力大小与方向(磁场、电流、长度;左手管受力(2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平衡位置(3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电流方向4、应用:直流电动机——由磁体、线圈、换向器、电刷组成的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能够转动的线圈叫转子不动的磁体叫定子半圆叫换向器。改变转速:磁场强度、电流大小、匝数多少。改变转向:对调电极改变电流方向,对调磁极改变磁场方向。平衡位置:启动时稍微用手拨一下,启动后靠惯性转过。五、电磁感应(感应电流,即磁生电)1实验:183110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法拉第实验。2现象: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3规律应电流的条件(闭合、部分、切割(2感应电流的大小(磁场强度,速度大小,在磁场中导体的长度(3感应电流的方向(右手管方向4、应用流发电机——由磁体、线圈等部件组成的将机械能转化为

电能的装置。交变电流线圈的转动机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和方向也在周期收地变化。频率:在交变电流中,电流在一秒钟内完成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磁场强度、转速大小、匝数多少。(2直流发电机(在交流发电机基础上增加换向器)(3话筒(麦克风)与喇叭(扬声器)第四章认识电路(电路基础)第五章探究电流(描述电路的三个基本物理量)第六章欧姆定律(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第七章电功率(电路的其它物理量)一、电路1电路的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2电路的状态:通路(接通的电路断开的电路部短路和电源短路)3电路图:用电路图形符号画出的电路叫做电路(原理)图。二、电路的连接1串联电路:电路元件依次相连。2并联电路:电路元件并接两点。3混联电路:既有串联又有并联。4串并联判断:电流法(从电源正极出发回到负极,看电流有无分合5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替代整理,串并清晰算时,注意电表的处理)6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先串后并,注意极性。7根据要求设计电路:先干后支,支视一体。

三、电路的规律1串联电路(串联分压规律)2并联电路(并联分流规律)四、电流1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大小: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多少。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符号:I位:安培(A)2原理: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电压电阻功率能量3测量:电流表(正入负出,串联接入待测电路)(1调零;(2)择量程,以接近但不超过量程为原则(先大后小、估算选择、试触选择(3测量读数,量程、分度值、单位读)五、电压1概念:形成电流的原因。符号:单位:伏特(2原理: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电流电阻功率能量3测量:电压表(正入负出,并联接入待测电路)(1调零;(2)择量程,以接近但不超过量程为原则(先大后小、估算选择、试触选择(3测量读数,量程、分度值、单位读)4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电压。六、电阻1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符号:R单位:欧姆(Ω2原理:串联电路电阻是越串越大,并联电路电阻是越并越小。3测量:伏安法测电阻4几个相关概念:导体超导绝缘体半导体电阻器变阻器滑线变阻器七、欧姆定律(描述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公式:VR:Ω)注意公式的同时性和同一性。3理解: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系不能颠倒)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系不能颠倒)电阻可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来间接测量说电阻与电压或电流有关)八、测量电阻1基本方法:伏安法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及电路则)4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平均,作图法,避免通电时间太长。九、电功(表示电能转化的物理量)1概念:电功是电流所做的功的简称。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2计算:单位:焦尔、度(kW∙h3测量:电能表也称电度表(1读数(重要参数4应用流的热效应的磁效应流的化学效应;电流的热效应概念: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电流的热效应原理(焦耳定律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即:电流的热效应应用:电热的利用,电热的预防。

十、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1概念:单位时间电流所做的功。2计算:3测量: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间接测量;利用电度表也可间接测量。十一、灯泡的电功率(电阻元件的功率)1额定电压: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2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时的功率叫额定功率。3实际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压。4实际功率:实际电压时的功率。5功率计算,计算式,导出式,导出式)6计算技巧:根据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算出元件电阻,再利用电阻不变进行其他计算。7故障分析:完全解读P298十二、注意问题1电源是正负极,电表是正负接线柱,用电器是正负端。2电流大小与导线面积无关的流量与流速来理解)3局部短路,短路部分不工作;电源短路,电源烧毁。4电流表相当于短路,串在哪一路就是这一路的电流。5电压表相当于开路,并在哪两点就是这两点的电压。6根据U/I图计算电阻的方法。7铭牌的意义。滑线变阻器电度表灯泡8滑线变阻器的有用或用效电阻,变阻范围。9电路计算时,一个状态一个简图。标明不同状态中的变与不变,分析可能变化。10电路分析简图,标明不变,标明原始改变化原因与结果,结论)11区别根本原因、分析依据、结论三者关系。

12分析电路中电压表串接和电流表并接的后果。13分析电阻开路后的现象。14总功率=各元件分功率之和总电功=各用电器所用功率之和15探究实验:电路图、元件作用、探究关系、结论。

第九章家用电器一、家用电器(利用电能服务家庭生活的电器设备总称)1分类:电热类,电动类,照明类,信息类。2连接:左零右相。相线:符,俗称火线,带电。中性线:符,俗称零线,通常不带电。保护接地线:符号PE,俗称接地线,不带电。3验电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工具。使用时手要接触尾部的金属部分,切不可接触前端金属。二、家庭电路(一)控制与保护电器1刀开关:常用闸刀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电器。2熔丝:俗称保险丝,用熔点低阻率大的铅锑合金制成。3低压断路器:俗称空气开关,触头控制电路通断,脱扣器起过载和短路保护。4、漏电保护器:对人体触电、导线漏电和零与地接反起保护作用。手按T字形测试按钮,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