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昭君文化的传播特色_第1页
浅析昭君文化的传播特色_第2页
浅析昭君文化的传播特色_第3页
浅析昭君文化的传播特色_第4页
浅析昭君文化的传播特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昭君文化的传播特色摘要:本文的理论基础是文化传播理论,昭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注重团结的民族精神。昭君作为历史人物,被人们世代传颂,因此昭君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特性。同时,昭君文化作为民族团结的象征,对其的传播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民族特性。除此之外,昭君文化的传播还具有文化特性,世界特性和商业特性,每一种传播特性都表明了昭君文化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闻名开来。关键词:昭君文化传播特性和平AnalysisaboutthecharacteristicsoftheWangZhaojuncultureAbstract:Thispaperisbasedonthetheoryofculturedisseminationtheory,ZhaojuncultureisthehistoryoftheChinesenationalculture,itrepresentedthethenationalspiritofChinesenationwholovespeace,andpaysattentiontotheunity.Asahistoricalfigure,Zhaojunishavingbeentalkedbygenerationsofpeople,soZhaojunculturehastheuniquehistoricalcharacteristics.Meanwhile,Zhaojuncultureisasymbolofnationalunity,soitsspreadnodoubthasobviousnationalidentity.Inaddition,thespreadofZhaojunculturealsohastheculturalcharacteristics,theworldcharacteristicsandbusinesscharacteristics,eachkindofpropagationcharacteristicssuggeststhatZhaojunculturehasbeenfamousallovertheworld.Keywords:Zhaojun;Culture;Spread;Characteristics;Valueorientation;Peace.引言王昭君,又名王嫱,是因出塞和亲而被人们所熟知的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出塞,不仅为中国古代时期的汉朝与匈奴之间带来了安宁的生活,促进了匈奴社会的文化发展,而且对汉匈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做出了贡献。昭君出塞成为中国民族团结友好的典范,人们为了纪念昭君的伟大功绩,衍生出了“昭君文化”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时至今日,昭君文化所代表的意义一直在不停的扩展延伸,但是其最基本的文化内涵一直都没有改变,即昭君文化代表了民族团结,代表了和平,代表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昭君文化”是个历史命题,涉及较多学科,她所昭示的文化精神符合人类社会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时代主题。昭君出塞,胡汉和亲,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升华而形成的昭君文化现象,它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在今天,昭君的故事,已超越当时的政治意义,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1999年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了弘扬昭君文化,扩大对外交流,开始连续举办旨在“弘扬昭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的面向世界的“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如今,昭君文化节的举办已经是人们为表达热爱民族团结精神的重要方式,而且弘扬民族团结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1文化传播理论文化传播是指思想观念、经验技艺和其他文化特质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的过程。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步过程,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前者通常由具备文化的人们通过商队、军队等途径直接传播某种精神或物质方面的文化内容,如新的农艺技术和发明创造等;后者表现出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扩散营力,主要指某一社会群体借用外来文化特征中的原理,进行文明创造活动的一种刺激传播,如欧洲最终发明瓷器是在知道中国瓷器大约200年之后。文化散布过程取决于文化的实用价值、难易程度,文明声望、时代适应性和抗逆性等多种因素。实际上传播媒介的特征或身份往往决定传播文化的特征,如17世纪意大利传教士对中国当时园林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特征,起了一定程度的刺激传播作用。由于文化源地、文化传播方式和路径以及影响扩散因素的复杂性,因此探讨某种文化特征的起源是文化地理研究的一个难点。通常一个区域在文化特征方面与另一区域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则可推断其外来文化的传布营力大于本区文化的创造能力。[12]2昭君文化传播分析昭君出塞,胡汉和亲,是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现象,是华夏统一,化干戈为玉帛实现和平共处的典范。王昭君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卓尔不群的和亲壮举,她的真情真意更是受到各族人民的热爱和怀念。昭君出塞的故事历年不衰,并被万民传颂,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探索。原因之一,昭君作为两个民族之间真诚友好的使者,自愿和亲,结为一家,而且在出塞后,胡汉两帮友好相处多年,北国边疆出现了“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和平景象,可见昭君出塞意义的重大性。原因之二,作为一个宫中待诏女子,昭君志向远大。当她“乃请掖庭今求行”,被荐出塞时,她以“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而使在座的人为之肃然起敬,昭君把出塞当作人生的重大转折,她的美貌,她的人格魅力,受到人们的称赞和敬仰是理所当然。昭君墓坐落于呼和浩特市,闻名于国内外,很多名人名家都有记载和评论。这些现象表明,昭君文化已经开始向世界范围内传播,这对于中国历史的和民族的文化特点的传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昭君文化已经为呼和浩特市甚至整个内蒙古创造了广泛的商业契机,这对于文化的传播和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策略。下面就分别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昭君文化传播的特性,以便更好的理解昭君文化以及这种文化所代表的伟大意义。3昭君文化传播特色昭君作为历史人物,被人们世代传颂,可见对昭君文化的传播,是从古至今都未停止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具有独特的历史特性。同时,昭君文化作为民族团结的象征,对其的传播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民族特性。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都离不开文字诗歌的传送,昭君文化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文化,也被无数多的文人墨客歌颂与称赞,这揭示了昭君文化传播的文化特性。3.1昭君文化传播的历史特性昭君本身就是个历史人物,自昭君和亲之后,对于其人性的赞美及深明大义的精神的歌颂就从未停止过。人们为了怀念美丽的昭君,以各种形式,包括文字的、舞台的甚至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播关于昭君的美丽故事。根据历史传说,我们了解到王昭君是具有“闭月羞花”容貌的美人,而且曾是皇帝的妃子,在面临和亲的任务中,因为没有人愿意出使这个差事而勇敢的站出来,自愿完成和亲的使命。根据一些历史典籍,我们还了解到,昭君多才多艺,喜欢唱歌和弹琴;她还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农家少女,曾经救护过两只白鹤,有一种白鹤茶传说就是这些白鹤因报答而赠送的种子得来的;还有传说记载,昭君扶困济贫,智斗地主,帮助村民拿回属于自己的土地;甚至还有一些神话传说,讲的是鄂尔多斯的胭脂山是昭君应的胭脂粉幻化而来的。人们对于昭君文化的认识,不是一次性就完成的,这个认识过程经历了从“不认识一一认识一一不认识一一认识”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维过程。从一开始的昭君并不为人所知的“不认识”,到自愿出塞和亲而被人们歌颂的“认识”,再到后来人们发现昭君出塞带给我们的文化启示似乎不仅仅是和亲的“不认识”,到后来人们探索昭君身上所具有的更多的精神品质,重新“认识”了昭君,每一次的改变都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所以说对于昭君文化的传播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古至今,关于昭君的各种故事以各种形式流传于世上,人们在传颂昭君勤劳善良勇敢的优良品质是同时,也被昭君深深的感动,尤其是昭君和亲所表现的深明大义,是永远不会被世人遗忘的历史。当然,这些传说并不都是真的,可能有一些虚构或夸张,但是这些传说都对昭君文化的传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也有极其重要的传播意义,这充分表现了昭君文化传播的历史特性,历史的才是恒久的,才是值得学习的。3.2昭君文化转播的民族特性民族特性是指由于文化历史与人文环境的影响而使文化具有的特点,是一个民族秉承她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思想,是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生活活动中形成的固有的、鲜明的本质的风格特点,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会具有其相应的民族特性。昭君文化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也是民族性的文化,其文化的传播具有民族特性。昭君是给中华民族带来团结与和平的历史人物,昭君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热爱团结与和平的精神,因此不同民族的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赞美她,歌颂她,这些传播方式无一不体现了昭君文化传播的民族特性。昭君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已经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范畴,包含和融入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昭君文化现象的本质,是人民对王昭君这个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的认可,事业魅力的赞许,追求毅力的肯定。作为和平使者与民族友好的象征,千百年来,昭君深受百姓拥戴。呼和浩特一带有青冢多处被尊为昭君墓,如八拜昭君墓、南郊昭君墓、达拉特旗昭君墓等等,长年受到群众的祭拜。史学家们说:我们不必辨其真伪,只要看到这么多地方的老百姓愿意和她同乡,与她同根、同宗、同亲,就可以看出她在各族人民心中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了。昭君文化所包含的团结合作、追求完美、默默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相一致,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最能体现昭君文化的民族特性的方式之一是昭君文化节的举办。昭君文化节源于昭君庙会,是为了弘扬昭君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而创办的节日,它的举办是树立昭君文化形象的重要手段。昭君文化节的活动包括民俗歌舞、书画展及理论研讨等,从各个方面突出了文化传播的民族特性。无论是昭君庙会还是昭君文化节,都离不开昭君的名字,可见人们对于昭君的喜爱。民族的东西是一个民族最具特色的东西,是最能体现一个民族价值的东西,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逐渐进步的,在进步的过程中还能保存下来的民族的东西,无疑是优秀的。昭君文化的传播,都是符合中华民族继承历史优良传统习惯的传播,我们从古至今一直在传颂、学习昭君文化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因为中华民族乐意学习优良品质的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征。3.3昭君文化传播的文化特性昭君文化传播的文化特性是指自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以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包括文学家,艺术家,诗人等为昭君本人或昭君出塞的故事创造了大量的诗歌,戏剧,散文甚至于现在的电影电视剧等,这些文学的东西承载着昭君文化的流传与传播,后来的人们也是通过这些诗词及戏剧才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关于昭君的故事以及关于昭君文化的精神。据文献统计,历史上写过王昭君事迹的比较著名的作者就有接近500人,诗歌也有700首左右,而记载和评论昭君的著作更是不计其数,这些都是昭君文化得以传播的文化证据,也是昭君文化传播具有文化特性的证据。2000多年前的汉代,与昭君同时期的诗人焦延寿就写过这样的诗句:“长城既立,四夷宾服,交和结好,昭君受福。”这表达了他对昭君和亲的赞美与欣赏。唐朝诗仙李白也写过一首叫《王昭君》的诗:“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娥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1]诗中的“明妃”即指王昭君,“青冢”指的是昭君的坟墓。这首诗直接以《王昭君》为名,写出了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故事,表达了对王昭君远嫁匈奴的同情之心。接着到了宋朝,王昭君的故事依然在传播。著名的政治家及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首《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回故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确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1]这首诗也是以直接抒写的形式昭君的一生命运。到了1961年,董必武同志也赋诗盛赞了昭君和亲之举:“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这些都对昭君文化的传播彰显了一定的作用,都是昭君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古往今来,除了诗歌,还有一些其它的文学作品,如歌曲、戏剧等,如乐府歌《昭君怨》,杂剧《昭君出塞》。这些文学作品虽然都是以哀怨的态度对待昭君出塞的故事,但是也对昭君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到了近代,著名作家曹禺写了历史剧《王昭君》,改变了以往大部分人们塑造的哀怨角色,把王昭君描述为自愿出塞和亲的巾帼英雄。而在现代,电影电视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人们没有忘记昭君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也创作了许多关于昭君的影视剧作品,如《王昭君》,《昭君出塞》等。⑻王昭君在远嫁匈奴前后,肯定有哀怨,有无奈,但更有决绝,有志气,我们不能被古代文人学士的浪漫悲情与道德偏见所左右,应该看到王昭君是一个有真性情,敢做敢为,追求幸福,能屈伸的女中大丈夫,永远值得我们纪念。虽然我们无法判断昭君到底是自愿和亲还是被迫出塞,我们都怀着一种赞美欣赏的态度去对待这件历史典迹,我们都愿意去相信,昭君是个美丽善良,勤劳勇敢的女子,为汉朝的和平,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做出过伟大的贡献。这是昭君文化传播的作用,这种传播的文化特性让我们了解到不同时代的不同人们对昭君出塞的理解,让我们从不同的方面了解到昭君的故事,因此,昭君文化的传播具有文化特性。3.4昭君文化传播的商业特性昭君文化传播的商业特性在内蒙古随处可见,许多以昭君命名的商品及企业琳琅满目,如“昭君美食村”“昭君大酒店”、“昭君服饰”等。这些独特的内蒙古品牌系列,由昭君文化应运而生,又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昭君文化的传播。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在内蒙古区域旅游时,会看到这些以“昭君”命名的产品及企业,这样就会驱使他们主动的对昭君文化进行更多的探索,会促进昭君文化的传播。⑷任何商业的发展都希望有个特色,把文化与商业结合起来正是发展商业的一个特色。现在的商业理念缺乏创新的概念,把商业与文化结合起来正是一种创新;而历史遗留的文化也需要在商业中得到应用,否则文化仅仅就是一种文化了;更为重要的是,把文化与商业结合起来可以使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现在商业竞争极其激烈,因此商业的竞争发展为文化的竞争,昭君文化显然已经与商业化结合良好,昭君出塞故事底蕴,昭君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传说,以及人们对于和平的向往,都让昭君文化与商业化得到完美的结合。其中,昭君文化节的举办更加促进了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发展,文化节的举办,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商人,为地区经济投资建设,推动了旅游业及商业的发展。有很多人因昭君之名而去昭君故里旅游,昭君故里因为有了得天独厚的昭君的文化作为文化底蕴而更加值得一游。昭君故里的人们深入挖掘昭君文化,开发昭君品牌,利用昭君品牌发展旅游业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更加有利于传承昭君文化。巧借昭君的名人效益,凝聚人心,促进发展,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过上富裕的日子,人们一定而且必须要把流芳千古的昭君铭记在心。昭君精神显然已经成了当地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创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昭君山庄,昭君路,昭君广场,昭君牌的脐橙等等,都说明昭君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这片土地,这是故乡人民对昭君最好的纪念,也是昭君带给家乡人民的最好福祉。3.5昭君文化传播的世界性昭君的故事在中国已流传两千年了,昭君文化所阐释的和平与发展,对国家的统一团结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不可否认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我国的主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昭君和亲的事迹符合了以和为贵的思想,因此,昭君文化的传播也具有世界性的特点。世界各个国家的许多人们都了解昭君的事迹,并且有许多人以愿意以昭君为榜样,充当和平的使者,促进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及经济效益。在这个程度上来讲,昭君文化所阐释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昭君出塞的故事所代表的表面意义,它延伸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和平意义。大家都知道坐落在美国纽约市的自由女神,它的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这尊雕像被誉为美国的象征,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理想。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昭君文化也会走向世界,并且是以和平女神的身份,与自由女神遥相呼应。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化也是重视和平的文化,现在已经有学者提出,把昭君形象塑造成中国的和平女神,这些都说明了昭君文化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⑵事实证明,昭君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一种方法,又是对昭君文化传播的一种促使。昭君文化的对外传播,为中国历史文化向世界传播增添了光彩,提升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名气,作为昭君故里的内蒙古,也增加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这种传播特性,对于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甚至中国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昭君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悠久历史过程,弘扬昭君文化也逐渐被人们重视,从最初写昭君的诗歌戏剧发展到形成“昭君文化”这一体系,总呼和浩特当地的“昭君庙会”到全国知名的“昭君文化节”每一步的历程都表明昭君文化的知名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提升。因此可以说,弘扬昭君文化已经不仅仅是当地人民的使命,它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使命,因为弘扬了昭君文化,就是弘扬和平的思想,就是响应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在这个以和平为主题是世界,昭君文化必将成为影响和平与发展的文化。昭君的故事深入人心,昭君文化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因为昭君文化所代表的是和谐的文化,和平的文化,中华民族一直都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从2004年起,昭君的塑像已经成为了永久性雕塑标志,就像美国的自由女神一样,表明了昭君文化不仅是中国的文化,也应该是世界的文化。一种优秀的文化,不应该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昭君文化亦是如此。它穿越历史,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影响我们每一代人,让我们知道和平与团结的重要性;它横跨地球,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世界人民都了解到中国在古代时候有一个出塞和亲的美人。无论什么都不能阻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