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域文化因素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以辽宁为例地域文化因素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以辽宁为例
在当今世界中,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2022年共计有三十二余万名外国留学人员来到我国学习,这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与文化交流。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术与文化的交流,“汉语学习〞当为第一要务。“沟通是人类语言的终极目的〞〔1〕275,语言意义的叙述和理解“根本上都要求参与到一个沟通过程中去〞〔2〕112。外国人在学习汉语并用汉语进行交际时,沟通的实现不可能完全脱离文化因素的参与,特别是当他们以留学人员的身份来到中国进行汉语学习时,非但不能无视中华文化这一要素,而且还应该重视当地地域文化因素的参与。
中国地域文化丰盛多彩,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在总体一致的前提下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体现地域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所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2022年到辽宁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达一万六千余人,留学人数位居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浙江和江苏之后。本文将以辽宁为例,探讨如何将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有效发展。
一、丰盛的文化资源:地域文化因素导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前提
地域文化是在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淀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各民族、各地域的开展过程和生活环境不尽相同,因此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各地的地域文化以其独特性和典型性相区别。
辽宁拥有中华文化共同的本质方面,同时由于辽宁所处的地理和气候的特点积淀了独特的人文特征和风土习俗,从而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主要表现在历史文化、战争文化和宗教民俗文化等方面。辽宁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远古文化、清前文化以及清朝文化三个方面。远古文化资源如金牛山遗址、仙人洞遗址、沈家台遗址、前阳遗址、查海遗址、新乐遗址以及牛河梁遗址等。清前文化资源有燕文化、汉魏文化、鲜卑文化、高句丽文化和契丹文化等。清朝文化资源包沈阳故宫、新宾兴京赫图阿拉老城、辽阳东京城、沈阳盛京城、新宾永陵、沈阳福陵、沈阳昭陵等。辽宁的战争文化资源主要以阜新万人坑、辽沈战役遗址、辽东解放烈士纪念塔、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张氏帅府等历史文化遗存为代表。辽宁的宗教文化有义县万佛堂石窟、奉国寺、本溪九顶铁刹山、千山玉佛苑、朝阳北塔、崇兴寺双塔、辽阳白塔等;民俗文化包括满族文化、皇寺庙会、剪纸、手撕画、二人转、小品等。辽宁地域文化,是一个内容丰盛的系统。多元构成的文化形态是辽宁地域特色的外在表现,这些文化特色鲜明、形态众多,这为我们围绕辽宁地域特色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可能。
但是,按照张英〔3〕的观点,“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化因素是指存在于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层面的文化;文化知识是指存在于交际规约等方面的文化。并指出二者虽然构成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却承当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该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入和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内容〞〔4〕,主要是进行“语言的文化要素〞的教学,即语言形式之内的文化,以排除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方面的障碍。因此,在辽宁的地域文化中,一局部是地域文化知识的教学,一局部是地域文化因素的教学。而我们所提出的导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域文化更侧重于地域文化因素,即地域文化反映到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二、语言的文化本质:文化因素导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
语言的文化性质是指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总体的一个组成局部。〔5〕语言符号的产生、使用乃至消亡无不在体现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所以人类建构的文化世界可以说是储存在语言之中的。德国人类文化语言学家洪堡特和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沃尔夫是最早关注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学者,洪堡特认为:民族语言就是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就是民族语言;萨丕尔和沃尔夫受此影响,认为:语言形式对思维方式有重要影响,语言结构规定了思维结构,而一个民族的思维结构〔模式〕从本质上决定了这个民族所属的文化结构类型。可见语言系统中可能存在的语法范畴和语义分类,决定着说话者的世界观,这种语言系统是说话者同他的本族文化一起继承下来的。之后,梅耶进一步强调语言是社会事实,特别是民族、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中词义的变化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并且各种语言的开展演变与其所使用的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因此不可把语言的研究看成是脱离社会而独立开展以至死亡的有机体。〔6〕这些观点为第二语言突破“就语言教语言〞的传统提供了理论根底,为语言与文化教学的关系研究拓宽了视野。
在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以20世纪80年代为分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文化教学被置于语言教学之外,语言与文化被完全割裂。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逐渐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他们开始探讨在“语言与文化〞的范畴内什么是“文化〞的问题。张占一、赵贤州、吕必松等人提倡将文化进行二分,包括“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相当于直接影响交际效果的文化知识。20世纪90年代以后,周思源、陈伸、许嘉璐、胡文仲等人对文化的二分法进行质疑,提出文化的三分法,并认为文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能只从“交际〞这一角度限定文化的概念,这样会使文化的概念失于狭隘。在明晰了语言的文化本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范畴后,学者们又开始思考对外汉语教学中所进行的文化教学的内容应该是什么?陈光磊〔7〕从语言本位的角度把应该导入的文化因素分为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魏春木、卞觉非〔8〕从文化功能的角度,将导入的文化因素分为文化行为工程和文化心理工程两大类114个子工程。作为文化的特殊载体――特定的语言对应着特定的文化,因此,在汉语的学习中,不但要掌握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更要理解和接受汉语中内隐的文化特征,即语言文化世界。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重点是让学习者可以较为自如地运用汉语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交际需要。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仍然侧重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充沛关注文化因素的导入,就会产生文化“失语〞、“文化休克〞等现象。语言和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以文化为导向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进行中国文化的学习,而且要积极导入地域文化因素。
三、语言与言语:地域文化因素导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二分,并指出:语言和言语是相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但这一切并不阻碍它们是两种绝不相同的东西。“语言〞和“言语〞的绝不相同表现在:“言语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9〕35,“语言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一个十分确定的局部,是言语活动的社会局部,是个人以外的局部。〞〔10〕41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在一定范围内利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既要让留学生尽量地掌握语言系统,提高语言能力;同时还应进行“言语〞学习,让留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交际活动、掌握“语言〞。在索绪尔“语言〞与“言语〞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将普通话的教学看做是“语言〞教学,留学生所在当地的“方言〞教学看做是“言语〞教学,因此我们在对来辽宁的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有必要引入辽宁方言的教学。
〔一〕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异
辽宁语音根本遵循普通话的语音发音规那么,但声母有相混现象,如“同胞〞的“胞〞读为“pāo〞,“撞车〞的“撞〞读为“chuàng〞,“蝴蝶〞的“蝶〞读为“tiě〞,“奖券〞的“券〞读为“juōn〞,“扔掷〞的“扔〞读为“lēng〞,“裙子〞的“裙〞读为“chún〞,“平安〞的“安〞读为“nān〞,“用法〞的“用〞读为“ròng〞;“人民〞的“人〞读为“yín〞,“热闹〞的“热〞读为“yè〞等;
韵母出现移用现象,如“什么〞的“么〞读为“mē〞,“暖气〞的“暖〞读为“nǎn〞,“天津〞的“津〞读为“jīng〞等;
有的是声调与普通话出现偏差,杨春宇〔2022〕总结了辽宁声调的规律,辽宁境内的胶辽官话将阴平读作212,其他地区的调值一般为44;辽宁境内的胶辽官话的阳平调值一般为35,其他地区为24;辽宁境内的上声调值一般为213;辽宁境内的方言区中去声调值一般为52等。如在胶辽官话区当地人会将公交线路“708〞读作“qǐ-líng-bǎ〞;在抚顺地区当地人一般会将“饼干〞读作“bíng-gàn〞。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系统总结这一类与普通话有差异的语音现象,教授学生当地语音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让留学生知道方音的所指,更好地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在这种比照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强化汉语普通话的教学。
〔二〕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在辽宁方言区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方言词和满语词,方言词和满语词的存在丰盛了汉语的词汇系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土语词和满语词引入到课堂中,以方便学生完成与当地人的交际。
1.方言词
近年来,辽宁的喜剧小品、二人转和反映农村文化生活题材的电视剧的热播,形成了具有辽宁特色的“东北风〞和“关东风情〞,对辽宁现代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辽宁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与此相应,一批方言土语词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交际中。如:“的瑟〞形容人比拟爱炫耀,“硌硬〞表示讨人厌烦,“硌楞〞形容不和谐、不爽快,“磕碜〞形容丑陋、难看,“煞楞〞形容办事利落,“毛楞〞形容办事粗心不稳当,“赶趟〞形容来得及;“旮旯〞指称角落、地方,“多暂〞指啥时候;“拉倒〞指算了吧;“嘎哈〔gà-ha〕〞用来问指干什么,“嗯哪〔en-na〕〞表示用来答复对方的“行〞、“是〞等。
随着东北二人转影响力的提高,以及反映辽宁农村新生活、新面貌等电视剧的走入荧屏,越来越多的辽宁方言词进入到群众语言生活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系统地向留学生介绍这些方言词,以便留学生可以在当地更好地完成语言交际活动。
2.满语词
在辽宁历史中的少数民族,满族居于重要的地位。满族崛起于17世纪,先后在新宾、沈阳建立了后金政权,后改名为清。在长达400余年的统治中,为中原文化的开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满语势必与当地的汉语发生碰撞,丰盛了中国近代及现代汉语的词汇。
一些反映满族人生活、文化、政治等词语存在于辽宁方言中。如“福晋〞、“阿玛〞、“格格〞、“阿哥〞等表示称谓的词语;“裙门〞、“马蹄袖〞、“坎肩〞等表示服饰的词语;“饽饽〞、“萨其马〞等表示食物的词语。又如“埋汰〞、“哈拉〞、“磨即〞等词。这些词语仍活泼在辽宁当地人的日常语言交际中。
1971年,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在“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海姆斯认为,如果把能力看作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具有的运用语言的全部根本知识,则这种能力不能仅限于语言能力,还应该包括交际能力。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由语法的正确性、语言的可行性、语言的得体性及语言的可接受性等四个方面构成。在这里语言知识是根底,只有落实到交际的运用中才能被消化和内化,语言能力才能转化为运用能力。“语言〞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必修课〞,但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交际能力,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必要讲授当地方言,使在当地的语言交际活动中留学生所使用的“语言〞能够得体,当地人所用“语言〞具有可接受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橡胶康复辅助器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客户定期回访机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禽生态养殖效益分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仿真技术创新与风险评估
- 星空露营摄影指导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逆做挡墙施工方案
- 砀山小区铜门施工方案
- 2025年劳动保障知识竞赛必考题库及答案
- 电商直播基地绿色环保设计与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
- 面部防晒教学知识培训课件
- 急性肾小球肾炎
- 工程管理面试题目及答案
- DB65 T8038-2025 好住房建设技术标准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一学期教学计划
- 工贸企业企业安全检查表
- 2025年理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理赔员·车险理赔)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科创板开通考试试题及答案
- 脊柱骨折护理查房
- 景区管理办法条例
- 2025年秋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1章综合测试卷
- 马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课件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