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顺帝大事年表_第1页
元顺帝大事年表_第2页
元顺帝大事年表_第3页
元顺帝大事年表_第4页
元顺帝大事年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顺帝大事年表元顺帝(1320.05.25—1370.05.23)又称元惠宗,即孛儿只斤•妥惚帖睦尔,蒙古汗号“乌哈噶图可汗”,北元庙号惠宗,谥号宣仁普孝皇帝。后大明皇帝朱元璋“以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特加其号曰顺帝”(《元史•卷四十七•顺帝十》),又称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元

明宗的长子,元武宗的长孙,生母迈来迪。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元顺帝(1320.05.25—1370.05.23)又称元惠宗,即孛儿只斤•妥惚帝国第十五位大汗,他是元朝北遁前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北元第一位皇帝(后元朝在北方的朝廷被称为北元),在位时间是从1333年7月19日至1370年5月23日,在位37年。明代修撰的元史中即以明太祖上的谥号沿用至今。顺帝有巧思,善设计制作,后世称为“鲁班天子”。1320年(延祐七年),正月,元仁宗死。皇太后复任铁木迭儿为右丞相。三月,皇太子硕德八剌即位,是为元英宗。四月十七日(5月25日),孛儿只斤・妥4霍帖睦尔生于北方草原。是年,湖北沔阳人陈友谅(1320年-1363年)出生。1321年(至治元年),福建境内设八个路,均归江浙行中书省管辖。前高丽王子勾结元英宗预谋篡位。忠肃王被叫回元大都。1322年(至治二年),英宗实施新政。书画家赵孟)琪逝世。1323年(至治三年),八月,铁木迭儿之党铁失等在上都杀英宗,并杀右丞相拜住。诸王迎立晋王也蔽铁木儿(武宗堂兄)于北边。九月,在龙居河即位,是为泰定帝。置潜山县。静江、邕、柳诸郡僚民起义。1324年(泰定元年),元政府规定一个区别蒙古牧民穷富的标准:凡有马、骆驼二十匹、羊五十只的牧户,就不算贫困户。元代周德清于撰写的《中原音韵》已经形成了现代北方话的雏形。1325年(泰定二年),九月,泰定帝改革全国的行政区划,将全国分为18个道,遣使宣抚,负责减赋详刑,赈恤贫民及按问官吏不法诸事。1326年(泰定三年),泉州民阮凤子起义,攻占城邑。湖广、广西等地少数民族连年屡起抗争,瑶族扰甚。河决归德府境,又决郑州阳武县;汴梁路与亳州河溢。1327年(泰定四年),三月,和宁地震。五月,洛阳发生蝗灾。八月,四川发生强烈地震。九月,宁夏再次地震。十二月,宁夏地震。1328年(至和元年,天历元年),六月,开元等路大水成灾。七月,泰定帝死于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以北)。元朝泰定皇帝去世后,元朝大臣知枢密院事燕帖木儿迟迟不立年幼的太子阿速吉八即位,八月,燕铁木儿等在大都发动政变,逮捕主要官员,召百官入宫,派人迎武宗之子图帖睦尔为帝,改元天历。八月初八日,明太祖朱元璋出世。九月,图帖睦尔即皇帝位,是为元文宗,诏告天下,等待长兄和世入京,立即让位。十月,文宗派哈散,撒迪等相继到北地迎和世入朝。1329年(至和二年,天历二年),正月,和世在朔漠诸王的劝进下,在和林北即帝位,是为元明宗。三月燕铁木儿奉玺北迎明宗。四月,立弟怀王(文宗)为太子。七月,春堆地震,夏鲁寺遭毁。和和世自大都出迎的图帖睦尔会于王忽察都(今河北省张北)。数日后明宗暴死。燕铁木儿带帝玺偕图帖睦尔急回大都,复文宗帝位。九月,命翰林国史院官同奎章阁学士编撰《经世大典》。十二月,帝师到,命一品以下郊迎。大臣均跪,惟国子祭酒孛术鲁悚不肯屈膝。免僧尼徭役,免僧寺田租。1330年(至顺元年)农历四月,元明宗皇后八不沙被杀,妥欢帖睦尔被驱逐,首先被驱逐到高丽大青岛,后来到广西静江(今桂林)。五月,文宗下诏授以燕铁木儿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师、太平王、答剌罕、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监修国史、提调燕王宫相府事、大都督、领龙翊亲军都指挥使司事,“凡号令、刑名、选法、钱粮、造作,一切中书政务,悉听总裁”规定诸王、公主、驸马、近侍人员,大小诸衙门官员人等,一切闻奏,先报燕铁木儿。又命左丞相伯颜改知枢密院事,中书省不再设左相,由燕铁木儿独专相权。常遇春出世。1331年(至顺二年),春,年已36岁的施耐庵,上京应试。天从人愿,秋闱一举告捷,中辛未榜进士。1332年(至顺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元宁宗逝世,太后弘吉剌〃卜答失里坚持弃子立侄,下令立妥欢帖睦尔为皇帝,受到左丞相钦察人燕帖木儿反对,一直到次年6月才继位。燕铁木儿的儿子唐其势叛乱,一直到1335年才得以平定。当时右丞相伯颜的势力很大,实际控制着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里。伯颜采取排挤南人的政策,例如禁止南人参政,取消科举,而且不允许汉人学蒙古语,这些做法加深了汉蒙两族之间的不和,也使得元惠宗更加不满。明初第一名将徐达出生。明太祖的正妻马皇后出生。1333年(至顺四年,元统元年),农历五月,燕帖木儿病死。六月初八,和世簌长子妥欢帖睦尔即帝位,诏赦天下,是为元顺帝(元惠宗),立奇完颜忽都为妃。有宠,生皇子爱猷识理达腊。惠宗登基后不久,任命伯颜为太师、中书右丞相。1334年(元统二年),六月开元等路发生水,旱,蝗灾,发生饥荒,元廷发钞2万锭,遣官赈之。1335年(至元元年),六月,燕帖木儿的儿子唐其势阴谋推翻元惠宗,另立文宗义子答剌海。右丞相伯颜粉碎唐其势叛乱。粉碎唐其势叛乱后,伯颜的势力大增,把持着朝政。七月,惠宗被被迫下诏罢除左丞相,专命伯颜为中书右丞相,伯颜开始专权,他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里。伯颜采取排挤汉人的政策,如禁止汉人参政、取消科举、不许汉人学蒙古语等,这些做法加深了汉蒙两族之间的不和,也使得元惠宗更加不满。十一月,专权的右丞相伯颜使得惠宗下诏停止科举取士,因为伯颜专权到至元六年二月,原本定于至元二年和至元五年在大都举行的两次科举取士都被迫停止,史称“至元废科”。十二月,惠宗下诏恢复科举取士。至正元年(1341年)八月,全国范围内恢复乡试,至正二年(1342年),会试和殿试相继在大都举行,史称“至正复科”,此后科举取士三年一次。是年,广东增城县朱光卿起义,称大金国,年号赤符。陈州人棒胡(胡闰儿)烧香聚众,在信阳州起义,破归德府鹿邑。惠州归善县(今惠阳)聂秀卿、谭景山等,拜戴甲为“定光佛”,与朱光卿联结,不久均败死。合州大足县(今属四川)韩法师起义,称南朝赵王。元政府禁汉人、南人执兵器;有马者缴官;又禁止学习蒙古、色目文字。诏令省、院、台、部、宣慰司、谦访司及部府幕官之长,均用蒙古、色目人。伯颜主张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顺帝不听。民间传闻朝廷将搜括童男女送蒙古充当奴婢,从中原到江南,十三岁以上男女,婚嫁几尽。据《草木子》、《庚申外史》记载,伯颜令:北人殴打南人,南人不得还手。是年汴梁兰阳、尉氏二县和归德府河溢。京师、河南先后地震。1336年(至元二年),元惠宗至元二年即1336年宁波万寿寺火灾。1337年(至元三年),棒胡以“烧香惑众”。1338年(至元四年),袁州(今江西宜春)慈化寺僧彭莹玉之徒周子旺起义,称周王,改年号,旋被捕杀。彭莹玉避往淮西,继续活动。漳州路南胜县民李志甫起义,围漳州城。棒胡败死。元昭宗出生。1339年(至元五年),重申汉人、南人不得执军器、弓箭的禁令。禁倡优盛服,许男裹青巾,女穿紫衣,不许戴笠、骑马。以伯颜为大丞相。是年,河决济阴。1340年(至元六年),二月,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帮助下,元惠宗罢免并流放伯颜,并于六月废黜文宗子燕帖古思的太子地位并将之流放,七月燕帖古思在放逐途中被杀,从而消除了夺权隐患,控制了政局。伯颜的一系列排挤汉人的政策也全部被废除。脱脱被惠宗任命为知枢密院事;十月,惠宗任命脱脱为右丞相。1340-1344年,脱脱第一次为相期间,以及1344年-1349年,元惠宗亲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恢复被伯颜废除的科举。大兴国子监。置宣文阁,开经筵。恢复太庙四时祭及其他礼仪制度。平反冤狱。允许民间养马,减盐税。以革新政治,缓和社会矛盾,史称“至正新政”。1341年(至正元年),元顺帝起用脱脱当政,改元“至正”,宣布“更化”,历史上称为“脱脱更化”。中国道州(今湖南道县)蒋丙等起义,破江华等县,何仁甫等响应,瑶人也乘之而起。山东大饥,燕南抗旱,饥民反抗达三百多起。时国予监有蒙、回、汉生员千余,每人日食钞五两,不务实学,流行曼侮嘲谑之风,入茶酒店,饮罢常不付钱而去。1342年(至正二年),七月,教皇伯涅的克十二世使节来中国,抵达上都。江苏省泰兴县(现在泰兴市)内,千万年从未断流的长江水一夜之间忽然枯竭见底。1343年(至正三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由右丞相脱脱(后改由阿鲁图)主持,。1344年(至正四年),五月,黄河决口,山东、河北皆受灾。脱脱因病辞职。九月,朱元璋入钟离入皇觉寺为僧,全家由钟离西乡迁居太平乡孤庄村。1345年(至正五年)十月,《辽史》,《金史》,《宋史》修成;十一月,《至正条格》成。1346年(至正六年),颁行法典《至正条格》,以完善法制;颁布举荐守令法,以加强廉政;下令举荐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1347年(至正七年),元顺帝脱脱父马札儿台被谗罢太师,安置西宁,脱脱自请随行,既而又将远贬,旋因御史大夫亦怜真班言,如还甘肃。山东、河南起义发展至济宁、滕、邳、徐州等地。临清、广平、滦河、通州等地都有群众起义。长江沿岸发生群众起义,集庆(今南京)花山起义军曾以三十六人与元军数万对抗。是年,山东地震,坏城郭;临淄复震七天;河东地裂,城倒,屋陷伤人。1348年(至正八年),。台州黄岩方国珍入海起兵,擒参政朵儿只班,使上书为之求官。元授方国珍定国尉。是年,河决,陷济宁路。1349年(至正九年),汪大渊撰《岛夷志》。1350年(至正十年),元朝境内发生通货膨胀,加上为了治水(当时由于黄河水灾频繁,元惠宗下令右丞相脱脱遏黄河回故道以整治水患)加重了徭役。方国珍攻温州。1351年(至正十一年),四月,,贾鲁指挥十五万各地民工和两万军队,开始治理黄河决口,下旬,开挖黄陵岗故河道,掘出了独眼石人。看到石人,对照歌谣,开河民工们惊诧不已,辗转相告,大江南北,人心浮动。五月,颍州韩山童、刘福通揭竿反元,元末红巾军农民起义爆发。八月,蕲州徐寿辉起义,国号天完。十一月,黄河堤成,翰林承旨欧阳玄撰《至正河防记》,记其方略。1352(至正十二年),正月,孟海马、布王三等攻克襄阳、荆门、邓州、南阳等地。徐寿辉部攻克汉阳、武昌、安陆府、沔阳、中兴路(今江陵)等地。二月郭子兴、孙德崖等起义,攻克濠州(今凤阳)。徐寿辉部攻克江州(今九江)、南康,沿江东下,攻池州(今安徽贵池),围安庆;别部克岳州;将领欧普祥(欧道人)克袁州(今江西宜春),攻江西州县。三月,徐寿辉将项普略、彭莹玉攻克饶州(今波阳)、徽州、信州(今上饶)。别部攻衡州(今衡州),不克。元泰不花陷南阳。方国珍又率众下海。闰三月,濠州钟离(今凤阳东)人,朱元璋至濠州参加郭子兴部起义军,任九夫长。徐寿辉部克吉安,旋即失去。无湖南兵陷现州。也先帖木儿驻沙河(在河南)岸边,夜惊兵溃。四月,元军陷武昌、汉阳,旋仍被红巾军夺回。徐寿辉将王善入福建,取福宁州(今霞浦)。五月,元咬住陷中兴路;答失八都鲁陷襄阳,杀王权(布王三)。六月,红巾军克道州(今湖南道县)。七月,项普略等从昱岭关(今临安县西)进克杭州。元董抟霄从濠州奔援江南,袭陷杭州,项普略、彭莹玉战死(彭莹玉之死有三说,除在杭战死外,一说在本年九月在徽州战死,另一说为次年在江西瑞州战死。)。杭城因元军烧杀,残伤几尽。元以丞相脱脱总制诸路军马。八月,脱脱离大都南下。方国珍攻台州,不能下。红巾军再克岳州。九月,红巾军再克中兴路旋仍失去。徐寿辉军一部东进克湖州、常州。脱脱陷徐州,屠城。李逃遇害。彭大、赵君用奔濠州。脱脱还大都,留贾鲁攻濠州。董抟霄西进陷徽、信等地(董部陷徽、信阳),据赵沆《东山存稿》,从吴啥《朱元璋传》转引■。十月,徐寿辉部东进之军破江阴州。十一月,徐寿辉军大举攻安庆,不克。东进军约在此时失败。十二月,元任地主武装首领沈丘(今属河南)人察罕帖木儿为安静宁府达鲁花赤,罗山(今属河南)人李思齐为知府;命余阙守安庆。是年,天完红巾军攻克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1353(至正十三年),正月,秦州(今属江苏)白驹场人盐贩张士诚(幼名九四)与弟士德、士信及李伯升、吕殂等十八人起兵攻泰州。五月,张士诚克泰州、高邮等地。元军无帅,濠州解围。六月,朱元璋募兵得七百余人,郭子兴任之为镇抚。顺帝立爱猷识理达腊为皇太子。十月,元授方国珍徽州路治中,方不肯赵任。是年秋冬,元军陆续攻陷安陆、武昌、汉阳、江州、蕲州等地。彭大之子称鲁淮王,赵君称永义王,约在是冬。十二月,徐寿辉部退入黄梅山中及沔阳湖中。王善破罗源,攻入福州。时泉州大饥,死者无数,能行动之人都扶第携幼,就食永春。是年,哈麻与脱脱亲信汝中柏争权。脱脱出哈麻为宣政院使,哈麻由是深恨脱脱。元军大举反攻,天完红巾军连遭挫折。1354(至正十四年),正月,张士诚称诚王,国号大周。九月,元丞相脱脱率大军围高邮。元顺帝突然下令罢脱脱官爵,元军溃散。1355年(至正十五年),二月,刘福通将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从砀山(今安徽砀山)夹河迎至毫州(今安徽毫县),拥立他称帝,号小明王(即“明王出世”之意),国号曰宋,年号龙凤,建都亳州。是年,天完红巾军复起,连败元军。1356年(至正十六年),二月,张士诚部渡江攻克平江等地。三月,朱元璋取集庆,改名为应天。四月,张士诚取湖州。六月,张雨成破杭州,旋为元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木儿派苗军将领杨完者夺去。七月,朱元璋称吴国公,奉宋龙凤正朔。张士诚军攻镇江。朱元璋命徐达攻常州,破士诚兵。八月,张十诚军攻元嘉兴,被杨完者所败。杨部纪律极坏,民间谣:“死不怨泰州张,生不谢宝庆杨。”十一月,徐达围常州。是年,长江中洲徐寿辉部继续发展。方国珍又降元。1357年(至正十七年),夏,刘福通决定分兵出击,作出了三路北伐的重大战略决策。攻入陕西、山西、山东等地。是年,张士诚降元。是年福建发生一场长达近十年的以波斯色目人军队“亦思巴奚军”为主的军阀混战,由于“亦思巴奚”是泉州波斯人的武装,因此此事件也被称为“亦思巴奚兵乱”或“波斯戍兵之乱”。1358年(至正十八年),宋红巾军毛贵部由山东入河北,直逼大都。刘福通于五月间攻占汴梁。天完红巾军连克江西,福建广大地区。十二月,红巾军攻入上都,焚毁宫阙,留七日后方才离去。1359年(至正十九年),北方元军反攻,北伐相继失败。九月,汴梁破,韩林儿、刘福通逃至安丰。1360年(至正二十年)五月,天完红巾军攻克太平。陈友谅杀徐寿辉,称帝,建国号汉。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三月,明玉珍在四川称帝,建国号夏。1362年,虽然在名将察罕帖木儿的努力下,元军获得很大战果,但由于叛军的势力已经很大,朝廷内部又发生皇帝和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即后来即位的元昭宗)两派之间的明争暗斗,因此元惠宗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而在外的各行省的将领有时也各行其是,不听中央统一指挥。这一切给朱元璋提供了巩固其地位的机会。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陈败死。张士诚出兵袭安丰,刘福通,韩林儿为朱元璋救出。张士诚自称吴王。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正月,朱元璋称吴王。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元内战激化。二月,张士诚将李伯升以二十万人反攻诸暨(按1359年朱元璋取诸暨后,曾改名诸全州。),李文忠大破之。三月,皇太子在太原下令讨伐孛罗帖木儿。四月,关保等入大同。七月,元顺帝令人刺杀孛罗帖木儿,召太子还朝。九月,扩廓帖木儿与太子至大都。太子欲逼顺帝禅位,扩廓不肯。十月,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攻取长江以北张士诚辖区,闰十月,取泰州;十一月,围高邮。是年,罗田人蓝丑儿诈称彭莹玉起兵,被吴官镇压。闰十月,以扩廓为河南王,代太子亲征。是年,朱元璋命民依田地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