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_第1页
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_第2页
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_第3页
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_第4页
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1/53第一节概述一、血液循环意义血液循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不间断地沿一个方向流动。意义完成体内物质运输,确保新陈代谢不停进行;内环境稳定、血液防卫功效、激素调整及体温调整等功效。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2/53靶器官组织细胞心脏血管动脉毛细血管动力器官离心血管物质/气体交换

回心血管静脉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导管淋巴干循环系统功效心血管系统淋巴管系统组成消化系统→营养物质呼吸系统→氧内分泌腺→激素肾、肺、皮肤代谢产物循环系统运输防卫功效体温调整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3/53

(一)体循环二、体循环、肺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组织器官(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大循环)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4/53(二)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内气体交换(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小循环)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5/53第二节心脏位置胸腔两肺间纵隔内。一心脏位置和形态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6/53心脏形态(2)特点(1)形态前后略扁圆锥体3沟2面1底心底1尖心尖胸肋面隔面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冠状沟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7/53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8/53二、心脏结构(一)心脏基本结构心脏为一中空肌器官,由中隔分为互不相同左、右两半。后上部为左、右心房,前下部为左、右心室。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9/53上腔V口下腔V口冠状窦口(1)右心房出口右房室口入口心腔结构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10/53入口出口(2)右心室右房室口三尖瓣肺动脉口三个半月瓣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11/53入口四个肺V口出口左房室口(3)左心房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12/53主动脉口入口(4)左心室左房室口二尖瓣出口主动脉瓣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13/53(二)心壁组织学结构心内膜心外膜浆膜内皮心肌层内皮下层内膜下层内纵中环外斜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14/53(三)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组成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左右束支及其终支。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15/53窦房结:右房心外膜其它:心内膜下层功效产生并传导冲动。分布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16/53传导过程

窦房结↓↓结间束房间束(优势传导通路)↓↓房室交界心房肌↓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肌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17/53三、心肌生理特征(一)兴奋性:特点为不会发生强直收缩,原因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2期平台出现,不应期延长。期前收缩代偿间歇(二)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能自动地,按一定节律发生兴奋能力,称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

正常心脏活动是受自律性最高窦房结控制。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起搏点,以窦房结为起搏点心脏节律性活动,称窦性心律或窦性节律。窦房结以外自律细胞受窦房结控制不表现出本身自律性。只起兴奋传导作用,称为潜在起搏点。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18/53

(三)传导性:心肌细胞含有传导兴奋能力,称为心肌传导性。房室延搁意义:确保房室先后有序收缩,使心室有充分血液充盈。(四)收缩性特点1、兴奋收缩呈“全或无”式2、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3、心肌收缩对细胞外液Ca++有很大依赖性,一定范围内Ca++↑心肌收缩力↑。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19/53四、心动周期(一)心动周期1、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心动周期。2、心率(heartrate):每分钟心动周期次数,即每分心跳次数,称为心率。成人为60—100次/分,平均75次/分。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20/53心脏泵血功效

右心:泵血入肺循环;左心:泵血入体循环。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21/53(二)心脏泵血过程1、心房收缩期:2、心室收缩期:包含等容收缩期、射血期①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至动脉瓣开放之前这个时期。②射血期:动脉瓣开放心室血液射入到主动脉至心室舒张开始。a快速射血期b减慢射血期3、心室舒张期:包含等容舒张期、充盈期①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到房室瓣开放这一时期。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22/53②充盈期:房室瓣开放到心房收缩这一时期a快速充盈期b减慢充盈期心室充盈心室舒张所致低压抽吸作用75%心房收缩,心房血液深入挤入心室25%(三)心音心音:心肌收缩、瓣膜关闭、血流撞击心室及大动脉机械振动所产生声音,称心音。(四)心电图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23/53五、心脏泵血功效评定1、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收缩一次射出血量称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成人平静时每搏输出量约60-80ml。2、每分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血量称每分输出量,也称心输出量。3、心指数:指平静状态下每分钟每平方米体表面积心输出量。(一)心泵功效评定指标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24/53

心率对心泵功效调整每搏输出量不变,心率越快,心输出量越多心率大于180次/分心脏过分耗能使心肌收缩力降低心率过快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期缩短,充盈量降低。心率过慢小于40次/分,心舒期过长,心室充盈早已靠近最大程度不能再继续增加充盈量和搏出量,故心输出量下降。心输出量降低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25/53动脉静脉微循环大动脉(弹性动脉)中动脉(肌性动脉)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小静脉中静脉大静脉血管系统第三节血管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26/53(一)动脉内膜: 中膜:平滑肌f,弹性膜和弹性f外膜: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27/53动脉管壁结构与功效关系弹性A心缩期:扩张心舒期:回缩肌性A:收缩和舒张,保持血流连续性.调整分配各器官血流量.小、微A:调整组织局部血流量.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28/53(二)毛细血管结构管径6-8µm,管壁由内皮细胞、基膜组成。周细胞:位于内皮和基膜之间,扁平而有突起。功效:收缩、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基膜内皮细胞核内皮细胞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29/53(2)分类①连续毛细血管特点:⑴内皮细胞间紧密相连⑵内含大量吞饮小泡⑶基膜完整分布:结缔组织、肌组织、中枢神经、肺等部位。②有孔毛细血管分布:肾血管球、胃肠粘膜、內分泌腺等内皮窗孔基膜特点:⑵细胞间有紧密连接⑶基膜完整⑴有内皮窗孔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30/53③血窦分布:肝、脾、骨髓、内分泌腺等特点:⑴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⑵内皮可有窗孔,细胞间隙大⑶基膜不完整或缺如血窦(骨髓)血窦(脾)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31/53(三)静脉

腔大,且不规则.

壁薄.内,中,外膜界限不清.静脉瓣:内膜向管腔折叠 预防血液逆流.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32/53

1.动脉血压形成

心室舒张心室收缩射血入主A大A弹性回缩(势能释放)推进血液继续流动舒张压(DP)收缩压(SP)↓推血(1/3)流动+大A扩张(2/3)(动能消耗)(势能贮存)↓↓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一)动脉血压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33/53动脉血压形成:①血管内有足够量血液充盈(物质基础)②心脏射血(条件)1/3动能、2/3势能③外周阻力动力>阻力④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1.使心室间断射血变为动脉内连续血液流动2.缓冲血压波动:缓冲收缩压SP(势能贮存);维持舒张压DP(势能释放)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34/53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35/53小结:动脉血压影响原因SpDP脉压Bp搏出量(显著)心率(显著)外周阻力(显著)大A弹性(显著)有效血量(显著)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36/53总结:影响原因静脉回心血量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心肌收缩力↑↑骨骼肌挤压作用收缩时↑,舒张时↓呼吸运动吸气时↑,呼气时↓重力和体位影响立→卧↑,卧→立↓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37/53四、微循环定义: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血液循环。意义: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场所,是血液循环一个功效电位。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38/53(一)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组织液是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中介。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占99%。可自由流动液态组织液占1%。毛细血管壁(回流)血浆组织液(生成)

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39/53第四节心血管活动调整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40/53一、神经调节(一)心脏和血管神经支配1.心脏神经支配(1)心交感神经(兴奋)心交感神经: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β-R结合,可造成心率加紧(正性变时作用),房室交界传导速度加紧(正性传导作用),心肌收缩能力加强(正性变力作用)。(2)心迷走神经(抑制)心迷走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M-R结合,造成心率减慢(负性变时作用),房室交界传导速度减慢(负性传导作用),心肌收缩能力减弱(负性变力作用)。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41/532.血管神经支配(1)缩血管神经纤维(α-R强,β-R弱)(2)舒血管神经纤维(M-R)(二)心血管中枢基本中枢:延髓(心交感中枢心迷走中枢交感缩血管中枢)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42/53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43/531、颈A窦和主A弓压力感受性反射传入神经

①窦神经(加入舌咽神经)。②主动脉神经(加入迷走神经)。2、颈A体和主A体化学感受性调整缺氧、二氧化碳增多时兴奋呼吸增快,间接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三)心血管活动反射性调整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44/53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45/53反射特点①是负反馈调整过程。(双向)②在一定范围内,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频率与血管壁扩张程度成正比,而且对搏动性压力改变更为敏感。生理意义: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46/53二、体液调整(一)全身性体液调整1、肾素-血管担心素系统2、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3、升压素(抗利尿激素)(二)局部性体液调整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47/53第五节淋巴系统一、淋巴系统支持及功效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组成部分,由淋巴管、淋巴结、脾组成。(一)淋巴管功效是回收组织液,淋巴循环管道。(二)淋巴结功效是产生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抗体、滤过淋巴液。(三)脾造血、储血、血液滤过。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48/53第二节淋巴管系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9条)淋巴导管胸导管右淋巴导管组成功效帮助体液回流免疫功效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49/533、淋巴干共9条头颈部上肢、部分胸壁胸腔脏器、部分胸腹壁腹腔不成对脏器下肢、盆部、腹腔成对器官、部分腹壁左、右颈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左、右锁骨下干肠干左、右腰干循环系统医学知识讲座50/531.胸导管淋巴导管2.右淋巴导管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右静脉角左支气管纵隔干左、右腰干肠干乳糜池主动脉裂孔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左静脉角行程及搜集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