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专家讲座_第1页
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专家讲座_第2页
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专家讲座_第3页
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专家讲座_第4页
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

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1页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成虫主要寄生在猫、犬小肠,偶然寄生人体。其幼虫裂头蚴寄生人体,造成曼氏裂头蚴病,其危害远较成虫为大。形态Morphology

成虫adult

长60~100cm,宽0.5~0.6cm。

头节:指状,其背、腹面各有一条纵行吸槽。

颈部:细长

链体:节片约1000个,节片普通宽度均大于长度,但远端节片长宽几近相等。成节和孕节结构基本相同,均含有发育成熟雌雄性生殖器官各一套。肉眼即可见到每个节片中部凸起子宫。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2页虫卵egg浅灰黄色,大小52-76×31-44um,似橄榄形,两端稍尖,卵壳较薄,有卵盖,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和多个卵黄细胞。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3页裂头蚴大小为300×0.7mm,头节稍大,与成虫相同,虫体带状,不分节,含有横纹。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4页二.生活史(Lifecycle)原尾蚴(procercoid)

钩球蚴(coracidium)(剑水蚤)裂头蚴(plerocercoid)(蛙)成虫(adult)(终宿主)

卵(egg)

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5页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6页生活史关键点1、终宿主:猫、犬及虎、豹等食肉动物。2、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蛙3、转续宿主:蛇、鸟、兽4、人可成为它第二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及终宿主。5、感染阶段:裂头蚴、原尾蚴6、感染路径:经口或经皮肤粘膜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7页三.致病(Pathogenesis)1、成虫:偶有成虫感染人体报导。成虫在人体寄生时间短,危害较轻,普通无显著症状。2、裂头蚴:引发裂头蚴病,其危害性远较成虫为大。裂头蚴可侵入人体各部位,以皮下、眼、口腔颌面部、脑、内脏等部位常见。被侵袭组织呈炎症反应,并形成嗜酸性肉芽肿囊包,囊内通常有l-2条卷曲裂头蚴。

①皮下裂头蚴病37.8%②眼裂头蚴病34.39%③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25.7%④脑裂头蚴病1.6%⑤内脏裂头蚴病0.5%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8页四.试验诊疗(Laboratorydiagnosis)问询病史有利于诊疗检出虫体以确诊。成虫感染者,可从粪便中检验虫卵。裂头蚴病:从肿块处做活组织检验找裂头蚴。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9页五.流行(Epidemiology)1.分布人体感染成虫较少见,而裂头蚴病则分布甚广。2.裂头蚴病感染方式

(1)以生蛙肉敷贴创口:裂头蚴侵入皮下、眼,引发裂头蚴病。(2)经口感染:食入生或未熟蛇肉、蛙肉。(3)喝生水或游泳不慎喝入含原尾蚴剑水蚤。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10页六.防治标准(TreatmentandControl)1.卫生宣传教育不用蛙肉敷贴创口,不食生或未熟蛙肉、蛇内等。

2.治疗患者成虫感染可采取槟榔南瓜子疗法,或服用吡喹酮驱虫。裂头蚴治疗,以手术摘除为主。患者服用槟榔南瓜子后排出完整虫体。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11页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granulosus细粒棘球绦虫又叫包生绦虫。成虫寄生在犬、狼小肠,幼虫称棘球蚴(hydatidcyst),主要寄生在食草动物(牛、羊、骆驼)肝、肺等组织内,也可寄生在人体,引发棘球蚴病(hydatiddisease),又称包虫病。一.形态Morphology

成虫adult

体长2-7mm,除头颈部外,整个虫体只有幼节、

成节和孕节各一节,头节含有顶突、两圈小钩和4个吸盘,成节结构与带绦虫相同,孕节中子宫有不规则分支和侧囊。虫卵egg与链状带绦虫卵和肥胖带绦虫卵相同。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12页虫卵egg

外形球形、或近球形

卵壳很薄、无色透明、易脱落。

胚膜较厚,棕黄色,其上有放射状条纹。内含物六钩蚴。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13页

棘球蚴hydatidcyst

圆球形,囊状,由囊壁和内含物组成。

囊壁两层(角皮层和生发层)角皮层(laminatedlayer)厚约1mm,乳白色、半透明。生发层(germinallayer)厚约20um,含有细胞核。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14页

内含物生发层上生长着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囊内充满囊液,并有棘球砂。原头蚴(protoscolex)椭圆形或圆形,为向内翻卷头节。生发囊(broodcapsule)直径约为1cm,为含有一层生发层小囊,在小囊壁上生成数量不等原头蚴。子囊(daughtercyst)可由母囊生发层直接长出,也可由原头蚴或生发囊深入发育而成。子囊结构与母囊相同。棘球蚴液(hydatidfluid)囊液无色透明或微带黄色,内含各种蛋白,对人体有抗原性。棘球砂(hydatidsand)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可从生发层上脱落,悬浮在囊液中,称为棘球砂。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15页二.生活史(Lifecycle)生活史循环孕节和虫卵随粪便排出

卵污染食草动物食入六钩蚴孵出(食草动物小肠)钻入肠壁进入血液循环棘球蚴(食草动物肝、肺等)

成虫(犬小肠)

犬食入原头蚴孵出(犬小肠)头节吸附在肠壁六钩蚴孵出(人小肠)人食入钻肠壁进入血液循环

棘球蚴(人肝、肺等)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16页生活史关键点终宿主犬、狼等食肉动物。终宿主食入棘球蚴,其内每个原头蚴都可发育为一条成虫。中间宿主人及牛、羊、马、骆驼等食草动物。棘球蚴寄生部位肝、肺、脑等人感染原因与犬直接接触虫卵污染饮水、食物、手感染阶段虫卵侵入路径经口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17页棘球蚴病对人体危害较为严重,其损害程度视棘球蚴寄生部位、体积大小和数量多少而定。棘球蚴在人体生长速度普通较慢,许多患者童年感染,成年才发病。

棘球蚴在人体主要寄生部位肝脏和腹腔(占55

-77%),肺脏(占8-30%),少数寄生在肾、骨、脑、眼等部位。三.致病(Pathogenesis)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18页棘球蚴不停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常有炎症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使组织萎缩,影响脏器功效。

寄生在肝脏肝组织萎缩,压迫消化器官、胆道、胸腔。寄生在肺脏咳嗽、咳血、呼吸急促、胸痛。寄生在骨内破坏骨组织、轻易骨折。

寄生在颅内头痛、呕吐、癫痫。

寄生在眼部严重者可致失明。机械压迫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19页

继发性细菌感染,可出现脓胸、腹膜炎及胆囊炎等症状。继发性棘球蚴病棘球蚴一旦破裂,原头蚴、生发层碎片,生发囊、子囊在污染部位可发育为新棘球蚴。如肝棘球蚴破裂进入胆道,可引发急性炎症,出现胆绞痛、寒战、高热和黄疸等症状。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20页变态反应棘球蚴液渗透血流,可引发变态反应。短时间有大量棘球蚴液进入血流,可引发过敏性休克。中毒和胃肠功效紊乱,如出现食欲减退、消瘦和发育障碍等症状。

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21页四.试验诊疗(Laboratorydiagnosis)

试验诊疗方法棘球蚴病不能直接取病原体诊疗,应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物理检验和免疫学检验综合分析诊疗,以手术所见确诊。

物理检验寄生在肺脏、骨骼内、脑部棘球蚴X线、

CT检验。寄生在肝脏棘球蚴

B超、CT,同位素扫描。

免疫学检验皮内试验、

ELISA、

IHA等方法。

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22页临床试验诊疗关键点临床诊疗可参考病史、X光片、B超或CT检验。血清学试验有诊疗价值。显微镜检验囊液可见棘球砂,在一些情况下仅发觉小钩。诊疗时注意问题禁忌穿刺棘球蚴,以免发生继发性棘球蚴病和过敏性休克。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23页棘球蚴病是人兽共患病,主要在我国西部、北部广大牧区。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棘球蚴病流行最严重国家之一,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及畜牧业发展。

棘球蚴病为何主要在牧区流行?牧区传染源多犬和狼感染较重,其粪便中虫卵污染环境和草原。虫卵抵抗力强。具备流行条件病畜(食草动物)犬、狼取食、感染虫卵污染孕节和虫卵随粪便排出人轻易感染感染机会多,人直接与犬接触或间接与犬接触(虫卵污染草原、水源,甚至动物毛皮,因牧业劳动和不注意卫生感染)而感染。五.流行(Epidemiology)曼氏迭宫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第24页治疗病人手术摘除,药品(丙硫咪唑、吡喹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