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CET―4引发的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_第1页
2022年6月CET―4引发的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_第2页
2022年6月CET―4引发的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6月CET―4引发的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2022年6月CET―4引发的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0引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衡量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大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伎俩,是毕业升学、学委授予以及就业选择的理想筹码。[1]独立学院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将近一半的学生根底单薄,但是他们也希望拿到大学英语四级证,加大自己就业的砝码。2022年8月四级改革将单句汉译英改为段落汉译英,主要波及到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开展等内容。2022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翻译偏向于社会热点的读书、教育话题,“读书的重要性〞,“促进教育公平〞,也出现了一个较另类的题材“核能的开展〞,相对于2022年12月份翻译话题:中国的古典文化、园林、茶、建筑来说有很大的改变。此次四级作文多要求学生给外国友人介绍中国、家乡、或校园的一个地方。由改革后的两次四级考试我们可以看出这次改革是将翻译能力与写作能力开展相结合,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相结合,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开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

2022年6月四级考试后,很多学生和老师吐槽翻译题和作文题令人措手不及,备什么不考什么。从而引发笔者的思考,我们的教学应该帮忙学生过四级找到更好的工作,但大学英语教学仅仅是为了过四级而教学吗?我想这违背了四级考试改革的初衷。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以四级改革为导向,努力培养学生在国际舞台用英语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叙述中国特色现象的能力。

1四级改革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笔者所在学院为理工科为主的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与一些二本院校并无很大差异。学生的英语根底与二本院校相比也不会逊色很多。以笔者大一所带三个班级为例,三个班分别为电气、土木和水电专业,这三个专业是我院特色专业,所以生源状况比拟好。根据课堂调查,有将近一半的学生的英语高考分数到达100以上,更有少量同学有120以上。表明学生的根底并非非常单薄,但是可能有少局部学生存在偏科现象,所以整体英语水平有参差不齐的现象。但是学生思维非常活泼,善于尝试挑战新鲜事物,有非常大的潜力。根据学校教务提供的四级过级率的数据,我院过级率到达了70%,这个数值不低,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我院教学局部为大一、大二教学组,大二学期会给学生做专项四级训练。笔者访问了曾经教过的现升为大二,并加入了四六级改革后两次考试的学生。一局部学生是第一次四级就过了并且取得高分并有了一次考六级经历的学生,另外一局部是第一次四级没过,并有第二次考四级经历的学生。对学生的访谈主要包括学生对四级翻译题型调整的看法,以及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看法及倡议。从访谈结果来看,学生们一致认为翻译题型改革促进学生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英语叙述中国文化的能力,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石中华民族的基本,在与西方文化交流时应该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中国梦〞。作为英语教师,得到学生这样的答复感到非常欣慰。但当问及英语教学有无波及中国文化,答复几乎是没有,有个别老师会介绍中国传统节日。针对四级翻译的提高途径,大多数学生的是考前集中训练,背一些文化词汇,做题海战术。这样学生即使过了四级,依然不具备用英语叙述母语文化的能力。

对于大一英语教学笔者比拟了解,首先从教材分析,我院现行教材为?大学英语〔精读〕》及?大学英语》〔听说〕。读写教程中,只有汉译英单句翻译练习,而且是要求学生使用教材中的语言点,并不波及中国文化。[2]这两本教材也没有很多可以和中国文化、历史、经历、社会结合扩充的内容。其次从期末考试内容来分析,期末考试60%是考查书上语言点,翻译依然为句子翻译,和四级考试完全脱节。最后从课堂教学来分析,大一教学没有备考任务,所以课堂教学根本以教材为主,完全不波及中国文化。

2对课堂教学的倡议

顾卫星[1]指出,四级翻译题型调整后,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已不是要不要教学中国文化知识和信息的疑惑和争论,而是怎样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办法、课程评估等方面形成完整的有效教学中国文化的实践和创新。

四级翻译改革后,有一些教育者已经重视此问题,并研究出了各种应试策略,翻译策略,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四级成绩。[3]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做的不仅仅是研究这些策略来帮忙学生提高成绩,而是从基本上改变教学理念。如果我们教出的学生只会说地道流利的英语,却发不出自己独特的话语声音,道不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将会是高等教育的缺陷。

笔者自四级改革以来在大一英语教学做过一些创新的尝试,并在[4]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中国英语〞的认识一文中提到一些课堂教学办法。这些教学办法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学生的激励与肯定。笔者针对四级翻译改革采用的是将中国文化知识与句法结构相结合的办法。具体教学办法如下:

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是小组合作,学期末会分配每个小组选一个中国文化专题,如七夕节,端午节,长城,武术,中医等。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搜索资料并制作成PPT,结合PPT内容设计小短剧,对话或者是小演讲。要求学生来主讲专题内容,并设计互动环节。我记忆非常深刻的是学生设计的春节专题,他们自编了关于“年〞的小短剧,博得了学生的满堂喝彩。还有一个关于七夕的起源,学生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考查大家对于七夕起源的英语叙述,是让大家用英语复述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并表演。通过这个游戏,学生高兴的学习了语言知识并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这可能会占据课堂二十分钟的时间,但是这远比单纯的背一些文化词汇要更有意义。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学生了解了很多的文化词汇。在另外一个学期笔者尝试的是将句法结构与文化知识点结合。句法讲授是非常干燥的,所以需要精心的设计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依然采用的发挥学生自主性和潜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的句法专题,如并列句,复合句,定语从句等。学生在设计定语从句专题的时候利用本班一个学生创作了一篇短文,让学生用定语从句来翻译这篇短文。这种新颖的教学办法获得了学生的支持。在学生讲解的根底上,老师指导学生利用学过的句法来口头翻译一些中国文化的段落。之后再整理成小作文,选择一些适宜的段落用竞争的方式让学生有意识的去背诵,并且在课堂上表演。笔者也在课堂上放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英文纪录片,然后针对视频内容进行讨论。对于一些文化现象看展过答辩。在听说课堂的“Goingonholiday〞这一专题,笔者参加了关于旅游的话题,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导游和游客,导游要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乡,文化和历史典故。当然做这些活动,都会让学生提前搜资料,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些办法都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这样的一些尝试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将在学生中发展读文学作品的活动,激励学生一学期至少读一部英美文学作品和中国小说的译作,并展开讨论。激励学生关注中国日报及网站,针对新闻设计课堂教学。

3结语

四级翻译的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