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_第1页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_第2页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22〕010-000-02

一、高等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一〕高等教育投入有利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开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开展,高等教育在科学和技术的开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成为科学技术进步的直接推动力,也为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奉献。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世纪初期科学技术进步使兴旺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1970年-1980年,科学技术和人才的奉献率占兴旺国家GDP的75%,而设备与资本的奉献率仅占25%。美国经济增长的支柱性行业是由汽车行业到石油行业再到软件行业的开展过程,这充沛地表明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在现代社会生产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22年,我国上海高新技术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到达20%,而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对上海的经济增长奉献率也到达了53%。因此,高等教育的投入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开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1]在以效劳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高速开展的同时,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开掘与高等教育的开展密不可分。因此,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显现出尤为重要的作用。

〔二〕高等教育投入为经济增长提供根本要素,带动相关产业开展

资本、劳动力、生产效率和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增加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质量,促进科学和技术专利的研发,使生产资料耗费率降低,进一步提高了经济开展的速度。当劳动力的素质和质量较高时,经济增长的本钱会出现低耗费、高效率或低投入、高产出的情况。社会经济开展的进程中,高等教育的投入量的增加势必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展。[2]同时,高等教育的开展具有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开展的重要作用。提高相关产业的产值,有利于相关产业突破其开展瓶颈。高等教育与许多产业和行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学校的根本设施建设与建筑行业和交通业相关;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出版和印刷课本、材料和论文等资料,这就与文化出版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等教育的开展可以促进这些行业产量与产值的提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开展。因此,大力开展高等教育事业、增加高等教育的投入量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展。

〔三〕高等教育投入增加个人收益,促进个人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开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开展高等教育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也对未来的经济开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呈逐年回升的趋势,本科毕业生的明瑟收益率由1996年的8.23%回升到2022年的36.69%,提高了近5倍。所以,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高等教育投入俨然成为一项回报率较高的投资。我国经济开展一直呈周期性波动,而我国居民消费缺乏是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国居民在教育投入上却呈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势,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是相当慷慨的。所以,有些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市场将是我国唯一一个卖方市场。[3]因此,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仅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开展需要,提高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促进教育事业的开展,而且还可以利用教育行业的有利条件带动其他行业的开展,形成连锁反馈,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据统计,2022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9.9万亿元,人均年储蓄存款超过3.5万元,我国家长为孩子上学所做的储蓄占总储蓄额的44%,居于世界首位。2022年底,我国普通高校的毛入学率已经提升到了34.5%。由此可见,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展的速度相当惊人,高等教育的扩展空间还很大。202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4488.22亿占GDP比例4.3%,经费总额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这表明,我国教育经费支出的增幅明显高于收入和总支出的增长幅度,我国高等教育消费的潜力和扩展空间都是相当巨大的。

二、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增长为高等教育投入提供物质根底

一切社会活动都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开展,而这些社会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都是在社会生产力开展的前提下所形成的。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都是在生产力开展到一定水平后才得以不断开展壮大的。这一切都要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其他社会资源的投入为根底,根据社会经济的开展水平对高等教育进行有目的、有方案的投入。高等教育是一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活动,它存在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是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增长的投入产出活动,经济增长为高等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经济开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对高等教育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具有相当大的区别。经济开展好的地区具有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等优势。更重要的是,经济开展好的地区的政府或社会组织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较大,高等教育开展拥有一流的社会经济保障。然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连最根本的校舍都无法保障,这是由于区域经济开展差别所造成的结果。因此,高等教育能开展起来的物质根底就是社会经济的增长。

〔二〕经济增长水平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开展规模和结构变化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开展的根底,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资源和开展动力。同时,经济增长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开展。高等教育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实质上是由经济开展而决定的,而非取决于高等教育的供应和需求。高等教育的需求方面包括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5]个人和社会需求的开展与变化经常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历史、人口、文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因素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只有在社会经济全面开展和经济需求增大时,人们对高等教育规模的需求才会增大。由于经济开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结构有了新的需求。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结构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决定,而是受到社会经济开展水平的制约,社会经济开展程度决定了高等教育的人数、年限和支出等。经济开展水平的落后,不仅会限制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受教育规模和人们的受教育年限,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该地区高等教育开展规模和开展速度。因此,只有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水平,才能保证高等教育又好又快的开展。〔三〕经济增长促进高等教育结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体系内的各种教育机构所构成的内部机制,它受社会经济开展的影响,具有客观规律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开展及高等院校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受生源的影响。生源数越多,高等院校所获得的教育经费那么越多,大局部学生为了应对今后工作中的竞争与挑战,在选择所学专业上都比拟慎重。这就迫使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与产业结构相结合,专业的设置要合乎各类生产部门的需要,为这些生产部门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在经济高速开展的今天,以往的教育结构已经不适应现今社会开展的需求,教育结构必须改革,高等教育应向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的方向开展。教学质量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决定了社会对高等院校认可程度的上下,也决定了高等院校的创办特色品牌的成败。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开展水平有限,限制了对于教育的投入,古代学校开设的课程门类较少,教育伎俩和教学内容都相对单一。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开展水平迅速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以往的经验教育方式和书本教育方式转化为更先进的信息化的教育方式,形成了教学伎俩多元化、教学设施现代化和教学内容科学化的特点,实现了在教学质量上的跨越式开展。[6]

三、结论

高等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不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还是相互促进的。如果高等教育投入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