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结构总体系的方案分析_第1页
房屋结构总体系的方案分析_第2页
房屋结构总体系的方案分析_第3页
房屋结构总体系的方案分析_第4页
房屋结构总体系的方案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补充第三章房屋结构总体系分析第一节把空间组成的部件作为主要结构分体系对于一个复杂的结构设计项目,设计者不应让其思路为结构的复杂性所困惑,在确定方案的早期设计阶段,设计者应冷静地、全面地考虑设计要求,根据已有的设计经验,构思出某些解决方案,宜粗不宜细地将其构思通过若干主要构件的作用勾画出来。在方案设计时,设计者应考虑结构的基本子结构,如恒相传力的子结构和竖向传力的子结构。此时,设计者必须非常清楚地了解它们的组成以及相互间的作用。因为这样,设计者才能掌握结构体系的组成和力学性态,从而形成整体结构方案。当设计者对对结构组成的空间整体和传力路线有了清晰理解以后,就可以进一步考虑子结构的构成与传力问题。此时设计者的注意力就由空间的结构性态转为力流传递路径上的竖向或横向子结构或主要的构件的关注。虽然子结构或主要传力构件的详图设计不是方案设计阶段的任务,但是在早期设计阶段应对主要的竖向或横向子结构或构件进行初步估算,以便得出可行性评价和初步估算结构造价。在深化的详图设计阶段,设计者将对结构进行整体和局部的详细分析计算。同时根据计算的内力,对结构构件进行截面选型和设计,此时设计者的注意力已集中到具体的结构构件上。总之,随着结构的各个设计阶段由浅到深,由整体结构分析到子结构分析再到构件分析,设计者对结构的注意力也由空间整体结构转到平面结构,再转到线性或非线性构件,即由三维到二维到一维。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者的注意力总是停留在整体结构和子结构,对结构的注意力总体上停留在由空间到平面的阶段。只有需要验证方案可行性时,才会对结构的主要构件的截面进行受力验算。以上过程体现在以下几个设计阶段:(1)方案设计阶段:设计者注意力集中在结构的空间整体概念,由整体建筑结构的三维分析中得出整体结构系统的承载能力。同时,也得出整体结构与子结构间的相互关系;(2)初步设计阶段:设计者的注意力转向结构的横向和竖向子结构体系,以便建立结构主要构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共同工作性态;(3)详图设计阶段:设计者的注意力转向结构的线性或非线性构件设计以及制造安装中的连接和结构西部设计。在设计的各个阶段中,设计者对结构整体性态以及整体结构与子结构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按阶段进行设计是很重要的,这可以使设计者集中解决空间形式方案中较为基本的结构问题,而不至于过早地把注意力放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这也可以使设计者保证结构整体构思与空间形式构思之间的协调,使结构总体系方案成为结构分体系的相互关系、具体设计等更加局部的问题的基础。图4-1把空间组成的主要部件作为基本结构分体系(a)组合概念要求从中央庭院到四个独立的空间单元有敞开入口;(b)整体空间形式方案的概念;(c)总结构体系方案要求四个独立箱形结构悬臂支承与四个抗剪支柱上;(d)作为分体系的箱形结构单元的相互关系例如,楼盖可以采用多种材料,可以有很多种类型。但在讨论它的具体方案以前,楼盖作为一个整体必须首先能有效地成为整体结构——建筑体系的一部分。这就是说,要认识到应到从大处着眼,才能使复杂的设计问题得到较为完善的解决。建筑物结构设计的整体方案要求重视利用大空间分割的、围护结构的以及各种设备单元的部件来作为基本结构分体系的可能性;应该着眼于把外墙、内墙、屋盖、楼盖等部件的使用功能确定为既是空间分割的部件,又是结构分体系(照片4-1,图4-1)。照片4-1Milwaukee市战争记念馆,四边侧翼东西向悬挑10.52米,南北向悬挑8.7米图4-2主要空间单元的总体特性能启示结构分体系设计方案(a)从整体上看,折板屋面可设计成折板分体系;(b)按整体设计时,由腹板和翼缘组成的墙的刚度比矩形增大得多;(c)一个大的设在中央的竖向通道可以设计成核心筒结构分体系;(d)把最上面的过道设计成两个细长筒的连系梁,成为剪力墙和巨型框架的组合体图4-1中描述了在方案阶段可以把整个建筑方案的主要空间形式单元看成总体结构体系的基本单元。从整体来看,图4-1C和图4-1d所示的箱形主要空间单元,为三唯空间和二唯平面结构体系。当从总体的角度看折板屋盖或折板墙(图4-2a和图4-2b)时,它也同样具有空间结构分体系的特性。另外,用整体方法也可以看出,大的竖向电梯井和楼梯间可以作为核心筒结构分体系(图4-2c)。与此类似,有可能将一些较小的竖井与楼层空间部件连接在一起成为巨型框架总体系。甚至还有可能利用过道或主要的水平管道作为水平连系构件,)而墙体作为竖向承重分体系(图4-2d)第二节总体系分析的整体与局部由于复杂结构是由一系列基本的子结构系统组成,复杂结构具有可分性,基本的子结构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设计的质量。当把基本的结构分体系看作是总体系的方案组成部分时,对于各个单独构件来说,只是它们的平面布置才对总的整体性假定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事实上,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应该怎样才能把空间形式方案中的主要部件看作是能起基本结构分体系作用的。因此,对于一个空间组成部件,应该首先考虑其在总体方案中所能起到的结构作用,其次,才是考虑各单个构件的布置、尺寸大小,或是确定连接大样等具体方案。图4-1的例子说明了这种方法,一开始建筑师可以把连接在一起的四个主要空间组成部件看作是悬臂式的结构箱型结构分体系。然后,研究设计每个箱形结构分体系的比较局部的要求。最后,当整个体系的可行性确定之后,就可以解决具体构件的设计和构造问题了。概括起来,这个方法的思路是先确定一个总体结构方案,作为解决分体系设计中更为局部性问题的一个前提。重复一遍,应当由总体系的空间结构概念决定有关细节的设计要求,而不是相反。在方案阶段,试图将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提出一个最佳的空间方案和结构方案时,整体思路的价值是很显著的。同时还要看到,整体考虑也适用于单个分体系设计。图4-1和图4-2表明,可以先假定分体系是整体的,并按照平面结构或空间结构来分析它们的受力和工作性能。然后,通过确定其中主要部件的基本内力和几何特性,使整体假定具体化。图4-3说明了如何运用整体方法分析一个四角支承的折板屋盖体系的基本性能。图中的两个折板方案,比较了它们的整体与局部结构设计的关系,而未涉及具体构件的性能说明。在对基本部件的相互关系进行这种初步分析之后,就要解决主要构件的具体性能,而这些构件是实现方案分析整体假定所要求的。当然,设计者对于结构分体系在总的空间形式方案中相互关系的意图,将会影响他对结构分体系的处理方法(图4-4)。在总体系阶段,主要是判断和估计各种方案中,满足空间和结构要求的各分体系之间是否能实现整体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为了达到最优设计,需要在总体系和分体系设计阶段有反馈过程。在总体系方案和分体系方案的主要特性都经过优化之后,设计者才能把注意力转到具体的设计上去。有时,可能要求结构专业人员通过详细的分析予以验证、仔细推敲并找出基本上好的总体方案。毫无疑问,即使在设计的最后阶段,也还需要在空间和实体结构要求之间做进一步的修改。但如果反感阶段的构思比较好,那么修改就可能比较少。图4-3两个折板屋盖分体系方案的总体比较图4-5给出了另外一个例子,说明设计者是如何利用整体方法对空间形式方案的结构问题进行分层次研究的,这个空间形式类似于迪斯尼世界宾馆(照片4-1)。从整个建筑来看,很显然,这种形式适宜于用空间拱作为总体系方案。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由于旅馆房间排列成行,横向分割墙是连续的,可以将墙设计成平面拱结构体系。通过起隔板作用的楼盖与台阶形布置的纵墙相互连接来实现这些拱分体系之间的结构连续性。在考虑结构分体系的具体设计之前,就能形成这种方案的概念。这无需预想,因为尽管拱体系的设计有很多方法,可以是混凝土结构,也可以是钢结构,但不会改变整个方案的适用性,可以将其设计成带孔的拱形梁,或者设计成带洞口的阶梯形桁架,这时洞口的布置可图4-4总体系方案是选择屋盖体系设计方案的前提(a)屋盖体系简支在剪力筒结构分体系上(着重于拱的作用);(b)屋盖和筒刚性连接,形成整体框架作用(着重于筒之间的抗弯刚度);(c)屋盖从核心剪力筒向外悬挑,楼盖悬挂在屋盖边缘(着重于固定主要的拉索)图4-5在设计特殊的空间形式时,整体方法是有用的以与过道空间以及相邻的门道一致。同样,纵向拱也可以设计成桁架或剪力墙。由于有了整体方法,不论是反感阶段还是具体设计阶段,设计者的创造能力就只会受到他们的想象力和见识的限制。整体方法也适用于复杂的建筑形式,比较对称的或者是单个形式的建筑,如前面所举的那些例子。显然,在非对称的复杂形式的设计中,还需要解决其它问题。注意,即使是单个形式的建筑,其内部也可能是非对称的。基本的整体方法应该是将一个复杂的空间形式划分成若干半独立形式的比较简单的组成部分。举例说,图4-6说明了如何通过把一个体性复杂的建筑整体形式分解成若干高低不同的、长短跨度不同的或其它一些简单的空间结构组成部分,使一个复杂形式的建筑得到简化。由于水平力对建筑物高低不同部分所起的作用差别十分大,因此,宜于把每个部分当作一个单独的结构来处理。与此类似,一幢建筑物也可以根据它们的基本跨度或使用性质分解成不同的结构区段。因此,对于图4-6种的建筑物,每个区段的设计可以互不相同。唯一复杂的问题是,在不同结构区段的交界处,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应该得到协调。图4-6复杂形式和使用要求可以通过分解简化在讨论并说明了应用整体方法分析结构的概念和逻辑关系之后,本章的其余几节将讨论四个应用实例。这些例子中所采用的形式都是比较简单的,有单层、两层、12层的以及15层的建筑;类型有单跨单层的大空间以及分成小间的高层办公楼和高层公寓,还有一幢两层的车库。通过几个不同类型分体系相互关系的方案描述和分析,可以说明在实际上怎样能使整体假定具体化。在这些例子中,将不涉及用什么材料或构件详图等初步设计的问题,这些将在以后的章节中再讨论。主要是想说明,怎样把一幢建筑看作一个总的结构体系,竖向力和水平力又是怎样通过主要结构分体系的相互作用传递到建筑物的基础上的,在所有这些例子中,无论是采用钢结构,还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都是可行的。但是,通过这些例子所用的整体方法,应当认识到,用一些透彻的悟性假定以及仅少量的计算,往往就能对总体系方案提出主要结构方案。可以看到计算是简便而完整的,并不很精确,重点是强调整体的概念,而不是纠缠于细节。第三节单层开敞空间建筑[例4-1]一幢开敞空间的单层建筑,平面尺寸为30.5m×61.0m,坡屋顶(图4-7)。通过方案分析此建筑抵抗横载、活荷载和风荷载的总要求。有关计算荷载的具体方法将在第5章讨论,目前采用如下荷载:假设屋顶横载(DL)按水平投影为1.92kN/m2包括屋架、屋面做法以及所有支承于屋架上或悬挂在屋顶下的管道和其它设备的重量墙的恒载按墙面计算为2.87kN/m2,包括柱、板壁以及任何附属在墙内的其它构件重量。作用在建筑物迎风面上的水平荷载(WL)按其投影面积假定为1.44kN/m2,投影面积高为9.1m,宽为61.0m,忽略背风面的吸力,有关风吸力问题将在第5章讨论。另外,还考虑在屋面上有向下作用的1.44kN/m2的竖向风荷载(压力),其计算水平投影面积是30.5m×61.0m。同样,忽略吸力的作用。屋面活荷载按水平投影面积是0.96kN/m2,比风荷载小,对屋顶设计不起控制作用。但是,尽管风荷载的压强要高些,但活荷载的作用依然可能比风荷载更加不利。这是因为建筑规范允许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各部位的应力可以比活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大(一般要大1/3)。图4-7总荷载的确定(假设所有荷载在投影面上为均匀分布)为了确定抗力的整体要求,可以假定围护墙面为刚性连接的板。但真正结构的整体性是由一系列的刚架形成的,每榀刚架由两侧的柱和两根带坡度的屋面大梁所组成。它们互相刚性连接,形成门架型结构基本体系,承受屋顶的荷载,并把荷载传给基础(图4-8)。次要的屋面构件和墙体壁板构件起到联系刚架的作用,并起到空间围护作用。建筑物两端有山墙,开有所需要的门窗洞口。图4-8整体结构体系方案图4-9全部屋面荷载作用下由整体刚架作用引起的总水平反力的近似值作用于建筑物的横向水平力由刚架承受。为了把纵向作用的水平力传给基础,在屋顶中部两个开间的屋面设置剪刀撑。这些有剪刀撑的屋面开间加大了屋盖的纵向刚度,因而能承受纵向水平力的作用,并把水平力传到两侧的柱间支撑,再传到基础。总之,图4-7中所示的各种荷载必须传到基础上。为了保持建筑物作为整体在恒载和风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平衡,基础上必然产生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反力。在恒载和风荷载等竖向荷载作用下,这种门架型结构将在柱底产生一个如图4-9中所示的向外的水平推力,所以在基础上应有附加的向里的水平反力。真正计算这种外推力时必须考虑刚架和拱的组合作用(它将随构件尺寸大小而变化)。但是,作为方案分析,图4-9种假定全部是拱的作用,因而很容易算出这些力的总的大小,沿建筑物纵向每边是2520kN由静力荷载产生的其它反力可直接根据投影面来计算(图4-7),并作用在基础上,如图4-10所示。图4-10竖向荷载和横向水平荷载产生的基础反力竖向荷载产生竖向反力;(b)横向风荷载(∑ML产生的水平反力;(c)竖向荷载产生的水平和竖向反力;(d)竖向荷载和横向水平风荷载产生的水平反力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各组反力又是怎样通过建筑物的不同构件分别传到地面上的。屋面恒载及屋面风压力是从次要的屋面构件檩条传给主要的刚架屋面梁,然后向下传给刚架柱,再传给基础。作用在山墙上的一半左右的风荷载由檩条传给屋面剪刀撑(图4-11)屋面剪刀撑承受檩条传来的力以后,再将它传给柱间支撑,最后传给纵向基础。山墙上的另一半荷载直接传给横向基础。图4-11山墙上的水平力传至基础图4-12各刚架的受荷投影面积决定刚架上的荷载(a)端刚架和中间刚架的受荷面积;(b)作用在中间刚架上的荷载和反力(抗倾覆力偶未示出)作用在纵墙和屋顶上的水平荷载,必须由建筑物的两道横向山墙或者由刚架抵抗。如果希望由山墙承受全部风荷载,那么整个屋盖必须设计成刚性的隔板。隔板必须有很大的刚度才能把作用在屋顶和纵墙上的横向风力传给山墙。但在本例中,每榀刚架受荷面积上的风荷载由这榀刚架本身承受(图4-12a)。本例中,横向风荷载并不大,这样做是合理的。图4-12所示为由刚架作用传递这些荷载的情况。竖向恒载及风荷载作用下,可以用近似方法分析刚架(图4-12b)。每榀刚架的最大水平反力约为324kN,必须有刚架的基础来抵抗。还应当注意到,由于恒载的作用,刚架梁柱节点处将受到大约324kN×4.5=1458kN.m的弯矩。同样可以求得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这样,就可以求得一榀标准刚架的主要内力,用以估算截面尺寸,或用以研究结构布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第4节两层停车库[例4-2]图4-13所示为一个跨度为18m的两层停车库结构。为了节省费用,梁与柱不是采用刚性连接,而是梁简支在柱上。但是,在本例中主要关心的问题并不是梁或柱本身的设计,而是分析抵抗水平力(风力或地震作用)的剪力墙的总设计要求。为了抵抗纵向水平力,在结构中部附近设置了一道剪力墙C;为了抵抗横向水平力,在结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力墙(A和B)。假设屋盖和楼盖都起刚性水平隔板作用,它们的刚度足够大,可以将水平荷载从建筑物各个图4-13两层停车库结构的总体设计方案部位传到相应的剪力墙上而不致引起局部压屈。当然,楼板还必须承受大梁之间的竖向荷载,产生弯曲,但这只是一个局部设计问题。首先要确定作用在每道剪力墙及其基础上的总竖向力和水平力,以便确定对这些剪力墙总承载力和稳定性的设计要求。显然,竖向荷载的受荷面积与水平荷载的受荷面积是完全不相同的(图4-14)。在纵向,全部水平力由墙C承受,而墙C只承受全部竖向荷载的一部分。同样,剪力墙A和剪力墙B将分担作用在结构上的全部横向水平力,而每道墙的竖向受荷面积很小。因此,竖向荷载可能不足以抵抗水平力的倾覆作用和保持剪力墙的稳定。图4-14根据受荷面积估算水平和竖向荷载(a)承担竖向荷载的面积;(b)承担风荷载的面积下面的简单计算能使一个设计者很快确定出剪力墙C是否能抵抗地震作用(图4-15)。对于墙C:每个楼面及屋顶单位面积的重量是3.83kN/m2,其总重量各为3.83×36×48≈6618kN。如果假设总的地震作用为总重量的10%,那么每个楼层将作用有662kN的地震力(图4-15a)。这个力将产生一个倾覆力矩MEQ=662×(3+6)=5958kN,它应当由作用在剪力墙C上的竖向荷载加上墙的自重抵抗:两层楼盖=3.43×18×18×2=2223kN(作用在墙C上)墙C自重=4.3×6×12=309.6kN总计2532.6kN(在基础面上)图4-15墙C平衡倾覆力矩和竖向荷载的受力总要求从倾覆力矩与竖向力的比值可得偏心矩662×(3+6)/2532.6=2.35m,,虽然偏心荷载仍在墙长度以内,但超出了墙截面的核心点eb=1/6×12=2m(图4-15b),基础会有抬起。因此,如能把基础设计得再大些,譬如说为18m长,则偏心荷载将落在基础的核心点eb=1/3×9=3m之内,这样,竖向荷载将足以平衡倾覆力矩,基础也不会向上抬起。读者可以用同样方法来验算剪力墙A和B,并针对它们抵抗地震倾覆力矩的问题提出该采用什么样的措施。第5节12层办公楼[例4-3]图4-16给出了一幢12层办公楼的标准平面、立面以及楼板截面。建筑物的两边各有9根柱,中央有一个6m×12m的电梯和管道井筒。作用在各个楼层和屋顶上的竖向荷载,包括恒载和活荷载。主要是通过柱传到下层,核心筒也承受一部分。水平荷载的传递方式可以有好几种。在本例中,核心筒是一个筒体结构,在纵横两个方向都能抵抗由风或地震引起的侧向力(图4-17a)。18根外柱承受大部分竖向荷载,但不能承受侧向力。图4-1612层办公楼设计方案图4-17b为另一种抵抗水平力的方案。这个方案要求,在综、横两个方向,柱和梁刚性连接形成框架。纵向水平力由两榀外框架承受,每榀框架包括7根中间柱和12道水平梁,即每层有一道梁。横向水平力由9榀框架承担,每榀框架由两根外柱和各层大梁组成。当然,这幢建筑物也可以设计成由核心筒和框架共同抵抗两个方向的水平力。在本例中,水平力是通过起水平隔板作用的楼板传递的。这种水平隔板能加大柱的刚度,并把柱和核心筒连系起来(图4-18)。水平隔板地具体作用与所假定的那些抗侧力构件有关。在本例中,隔板把侧向力传给核心筒,但也可以传给框架,或者同时传给核心筒和框架。无论哪种情况,楼盖在平面内必须大体是刚性的,才能起到刚性隔板的作用,才能使竖向构件共同工作。图4-17抵抗侧向力的两种方案(a)由核心筒抵抗侧向力;(b)由框架抵抗侧向力可以用荷载面积法估算作用在建筑物各个竖向构件上的竖向荷载(图4-19)。这个方法是把楼盖或屋盖的面积分成区域,个个区域分别属于某个竖向承重构件(核心筒或框架)。由这块面积计算出各个构件承受的活荷载或恒载。在本例中,假定屋面或楼面的恒载是5.75kN/m2,墙面所受的水平风荷载是1.44kN/m2。因此,地面以上11层楼面再加上屋面,核心筒所受的全部恒载为14904kN。图4-18核心筒、楼盖隔板和柱的相互作用在图4-20的计算中,只是计算1.44kN/m2的横向风荷载所产生的大致弯矩值。由于横向受风面较大,而井筒尺寸较小,所以横向的计算更重要。假设井筒所受到的楼面和屋顶荷载是14904kN,井筒墙的恒载是4.79kN/m2,那么,抵抗倾覆的总竖向荷载是22353kN。由图4-20可以看到,合力偏心矩为2.9m,非常靠近井筒的边缘,因而是不稳定的。计算表明,必须把井筒做得相当的强,基础还必须加宽,或许还应采取下部锚固。以避免基础向上抬起。图4-19用荷载面积法得到的构件上的近似荷载值图4-20核心筒方案承受水平荷载的整体分析反之,如果假定横向18m跨度的框架能承受全部水平力,而不需要核心筒,那么可以近似地求得柱的总压力或总拉力(C或T)为64500kN.m/18m=3583kN,大致由每侧的9根柱平均分担:3583/9=398KN/每根柱,比每根柱所受的恒载要小得多。由此看来,采用框架方案似乎比核心筒方案好。如进行更详细的比较,能够说明框架与核心筒组合方案是最经济的,尤其是考虑到核心筒能抵抗局部的楼层剪力和减小楼层位移。第6节15层公寓的巨型结构[例4-4]某幢很独特的15层公寓工程是由一排很大的建筑物组成。这些建筑物上面几层楼板是连通的,而在第10层和第5层向里缩进形成倒台阶形。在地面,相邻建筑之间有较大的空间(图4-21,图4-22)。每个建筑单元在顶部5层的平面尺寸是27m×48m,仅由4个电梯和设备的井筒支承全部竖向荷载,筒与筒之间的净距在两个方向均为21m。这个方案要求3图4-21巨型框架设计方案个很刚的(巨型)结构楼层A、B和C,把井筒刚性连接在一起,并支承它们上面5层按一般做法的较薄的楼板。因此,由筒和楼层结构A、B和C共同作用形成刚性框架体系,以承担地震作用。方案分析时,可以忽略开筒对筒的影响,并假设按照纯筒体结构那样整体作用。在方案分析阶段,还忽略中间各层较薄楼板的框架作用。图4-22巨型框架结构方案假设每个建筑单元(27m宽×39m平均长×15层高)的全部恒载已经算出是69400kN,全部活荷载是13970kN。通过下面的初步计算,可以确定这个体系抵抗地震力的可行性,其控制部分是筒底部9m的范围。假定总地震剪力FEQ为总恒载的6%:0.06×69400=4164kN,则每榀框架承受2082kN。由图2-9,假定FEQ作用在60m的3/4高度位置,即45m高度处。因此,倾覆弯矩为2082kN×45m=93690kN.m。2.抵抗力臂为21m+3m=24m,井筒的内力(C或T)为93690kN.m/24m=3904kN,一边向上,一边向下。3.由于每个筒上的恒载是69400kN/4=17350kN,所以,倾覆作用所产生的±3904kN是很小的。4.每个筒所受到的地震剪力是4164kN/4=1041kN。图4-23表示在9m的层高中,假定筒上、下两个端弯矩相等,即1041kN×9/2=4684.5KN.m。5.因此,由这个力矩所产生的偏心距e=4684。8KN.m/17350Kn=0.27m,与筒宽3m相比是很小的。应当注意,在第4步中假定每个筒下段9m高的顶部和底部弯矩是相等的。但即使全部弯矩都由底部承受,偏心距也只有0.54m,略微超过一点筒宽度3m的三分点。如果筒是3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则混凝土的972000mm2,因此,在恒载和活载共同作用下,墙的平均压应力是:(17350+13970/4)×103kN/972000mm2=21.4MPa这个应力可能是比较高的,因为除此之外还必须加上由地震倾覆力矩所产生得3904kN轴向力及地震剪力引起的4684.5KN.m(或更大些)弯矩所产生的应力。最好是把墙加厚,如加到450mm,或是增大筒的尺寸,如加大至3.6m×3.6m。这样,尽管采用了很近似的方法,但是可以较为简单地检验这个独特设计在结构上的可行性。图4-23假设各筒下部9m为纯框架作用

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ExcelXP的八则快速输入技巧如果我们在用ExcelXP处理庞大的数据信息时,不注意讲究技巧和方法的话,很可能会花费很大的精力。因此如何巧用ExcelXP,来快速输入信息就成为各个ExcelXP用户非常关心的话题,笔者向大家介绍几则这方面的小技巧。1、快速输入大量含小数点的数字如果我们需要在ExcelXP工作表中输入大量的带有小数位的数字时,按照普通的输入方法,我们可能按照数字原样大小直接输入,例如现在要在单元格中输入0.05这个数字时,我们会把“0.05”原样输入到表格中。不过如果需要输入若干个带有小数点的数字时,我们再按照上面的方法输入的话,每次输入数字时都需要重复输入小数点,这样工作量会变大,输入效率会降低。其实,我们可以使用ExcelXP中的小数点自动定位功能,让所有数字的小数点自动定位,从而快速提高输入速度。在使用小数点自动定位功能时,我们可以先在ExcelXP的编辑界面中,用鼠标依次单击“工具”/“选项”/“编辑”标签,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自动设置小数点”复选框,然后在“位数”微调编辑框中键入需要显示在小数点右面的位数就可以了。以后我们再输入带有小数点的数字时,直接输入数字,而小数点将在回车键后自动进行定位。例如,我们要在某单元格中键入0.06的话,可以在上面的设置中,让“位数”选项为2,然后直接在指定单元格中输入6,回车以后,该单元格的数字自动变为“0.06”,怎么样简单吧?2、快速录入文本文件中的内容现在您手边假如有一些以纯文本格式储存的文件,如果此时您需要将这些数据制作成ExcelXP的工作表,那该怎么办呢?重新输入一遍,大概只有头脑有毛病的人才会这样做;将菜单上的数据一个个复制/粘贴到工作表中,也需花很多时间。没关系!您只要在ExcelXP中巧妙使用其中的文本文件导入功能,就可以大大减轻需要重新输入或者需要不断复制、粘贴的巨大工作量了。使用该功能时,您只要在ExcelXP编辑区中,依次用鼠标单击菜单栏中的“数据/获取外部数据/导入文本文件”命令,然后在导入文本会话窗口选择要导入的文本文件,再按下“导入”钮以后,程序会弹出一个文本导入向导对话框,您只要按照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就可以把以文本格式的数据转换成工作表的格式了。3、快速输入大量相同数据如果你希望在不同的单元格中输入大量相同的数据信息,那么你不必逐个单元格一个一个地输入,那样需要花费好长时间,而且还比较容易出错。你可以通过下面的操作方法在多个相邻或不相邻的单元格中快速填充同一个数据,具体方法为:首先同时选中需要填充数据的单元格。若某些单元格不相邻,可在按住Ctrl键的同时,点击鼠标左键,逐个选中;其次输入要填充的某个数据。按住Ctrl键的同时,按回车键,则刚才选中的所有单元格同时填入该数据。4、快速进行中英文输入法切换一张工作表常常会既包含有数字信息,又包含有文字信息,要录入这样一种工作表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在中英文之间反复切换输入法,非常麻烦,为了方便操作,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实现自动切换:首先用鼠标选中需要输入中文的单元格区域,然后在输入法菜单中选择一个合适的中文输入法;接着打开“有效数据”对话框,选中“IME模式”标签,在“模式”框中选择打开,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再选中输入数字的单元格区域,在“有效数据”对话框中,单击“IME模式”选项卡,在“模式”框中选择关闭(英文模式);最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样用鼠标分别在刚才设定的两列中选中单元格,五笔和英文输入方式就可以相互切换了。5、快速删除工作表中空行删除ExcelXP工作表中的空行,一般的方法是需要将空行都找出来,然后逐行删除,但这样做操作量非常大,很不方便。那么如何才能减轻删除工作表中空行的工作量呢?您可以使用下面的操作方法来进行删除:首先打开要删除空行的工作表,在打开的工作表中用鼠标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菜单项,并从下拉菜单中选择“列”,从而插入一新的列X,在X列中顺序填入整数;然后根据其他任何一列将表中的行排序,使所有空行都集中到表的底部。删去所有空行中X列的数据,以X列重新排序,然后删去X列。按照这样的删除方法,无论工作表中包含多少空行,您就可以很快地删除了。6、快速对不同单元格中字号进行调整在使用ExcelXP编辑文件时,常常需要将某一列的宽度固定,但由于该列各单元格中的字符数目不等,致使有的单元格中的内容不能完全显示在屏幕上,为了让这些单元格中的数据都显示在屏幕上,就不得不对这些单元格重新定义较小的字号。如果依次对这些单元格中的字号调整的话,工作量将会变得很大。其实,您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来减轻字号调整的工作量:首先新建或打开一个工作簿,并选中需要ExcelXP根据单元格的宽度调整字号的单元格区域;其次单击用鼠标依次单击菜单栏中的“格式”/“单元格”/“对齐”标签,在“文本控制”下选中“缩小字体填充”复选框,并单击“确定”按钮;此后,当你在这些单元格中输入数据时,如果输入的数据长度超过了单元格的宽度,ExcelXP能够自动缩小字符的大小把数据调整到与列宽一致,以使数据全部显示在单元格中。如果你对这些单元格的列宽进行了更改,则字符可自动增大或缩小字号,以适应新的单元格列宽,但是对这些单元格原设置的字体字号大小则保持不变。7、快速输入多个重复数据在使用ExcelXP工作表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要输入大量重复的数据,如果依次输入,无疑工作量是巨大的。现在我们可以借助ExcelXP的“宏”功能,来记录首次输入需要重复输入的数据的命令和过程,然后将这些命令和过程赋值到一个组合键或工具栏的按钮上,当按下组合键时,计算机就会重复所记录的操作。使用宏功能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首先打开工作表,在工作表中选中要进行操作的单元格;接着再用鼠标单击菜单栏中的“工具”菜单项,并从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宏”子菜单项,并从随后弹出的下级菜单中选择“录制新宏”命令;设定好宏后,我们就可以对指定的单元格,进行各种操作,程序将自动对所进行的各方面操作记录复制。8、快速处理多个工作表有时我们需要在ExcelXP中打开多个工作表来进行编辑,但无论打开多少工作表,在某一时刻我们只能对一个工作表进行编辑,编辑好了以后再依次编辑下一个工作表,如果真是这样操作的话,我们倒没有这个必要同时打开多个工作表了,因为我们同时打开多个工作表的目的就是要减轻处理多个工作表的工作量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这样的操作呢?您可采用以下方法:首先按住“Shift"键或“Ctrl"键并配以鼠标操作,在工作簿底部选择多个彼此相邻或不相邻的工作表标签,然后就可以对其实行多方面的批量处理;接着在选中的工作表标签上按右键弹出快捷菜单,进行插入和删除多个工作表的操作;然后在“文件”菜单中选择“页面设置……”,将选中的多个工作表设成相同的页面模式;再通过“编辑”菜单中的有关选项,在多个工作表范围内进行查找、替换、定位操作;通过“格式”菜单中的有关选项,将选中的多个工作表的行、列、单元格设成相同的样式以及进行一次性全部隐藏操作;接着在“工具”菜单中选择“选项……”,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视窗”和“编辑”按钮,将选中的工作表设成相同的视窗样式和单元格编辑属性;最后选中上述工作表集合中任何一个工作表,并在其上完成我们所需要的表格,则其它工作表在相同的位置也同时生成了格式完全相同的表格。高效办公Excel排序方法"集中营"排序是数据处理中的经常性工作,Excel排序有序数计算(类似成绩统计中的名次)和数据重排两类。本文以几个车间的产值和名称为例,介绍Excel2000/XP的数据排序方法。一、数值排序1.RANK函数RANK函数是Excel计算序数的主要工具,它的语法为:RANK(number,ref,order),其中number为参与计算的数字或含有数字的单元格,ref是对参与计算的数字单元格区域的绝对引用,order是用来说明排序方式的数字(如果order为零或省略,则以降序方式给出结果,反之按升序方式)。例如图1中E2、E3、E4单元格存放一季度的总产值,计算各车间产值排名的方法是:在F2单元格内输入公式“=RANK(E2,$E$2:$E$4)”,敲回车即可计算出铸造车间的产值排名是2。再将F2中的公式复制到剪贴板,选中F3、F4单元格按Ctrl+V,就能计算出其余两个车间的产值排名为3和1。如果B1单元格中输入的公式为“=RANK(E2,$E$2:$E$4,1)”,则计算出的序数按升序方式排列,即2、1和3。需要注意的是:相同数值用RANK函数计算得到的序数(名次)相同,但会导致后续数字的序数空缺。假如上例中F2单元格存放的数值与F3相同,则按本法计算出的排名分别是3、3和1(降序时)。2.COUNTIF函数COUNTIF函数可以统计某一区域中符合条件的单元格数目,它的语法为COUNTIF(range,criteria)。其中range为参与统计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是以数字、表达式或文本形式定义的条件。其中数字可以直接写入,表达式和文本必须加引号。仍以图1为例,F2单元格内输入的公式为“=COUNTIF($E$2:$E$4,">"&E2)+1”。计算各车间产值排名的方法同上,结果也完全相同,2、1和3。此公式的计算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根据E2单元格内的数值,在连接符&的作用下产生一个逻辑表达式,即“>176.7”、“>167.3”等。COUNTIF函数计算出引用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单元格数量,该结果加一即可得到该数值的名次。很显然,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是降序排列的名次,对重复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与RANK3.IF函数Excel自身带有排序功能,可使数据以降序或升序方式重新排列。如果将它与IF函数结合,可以计算出没有空缺的排名。以图1中E2、E3、E4单元格的产值排序为例,具体做法是:选中E2单元格,根据排序需要,单击Excel工具栏中的“降序排序”或“升序排序”按钮,即可使工作表中的所有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假如数据是按产值由大到小(降序)排列的,而您又想赋予每个车间从1到n(n为自然数)的排名。可以在G2单元格中输入1,然后在G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E3=E2,G3,G3+1)”,只要将公式复制到G4等单元格,就可以计算出其他车间的产值排名。二、文本排序选举等场合需要按姓氏笔划为文本排序,Excel提供了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如果您要将图1数据表按车间名称的笔划排序,可以使用以下方法:选中排序关键字所在列(或行)的首个单元格(如图1中的A1),单击Excel“数据”菜单下的“排序”命令,再单击其中的“选项”按钮。选中“排序选项”对话框“方法”下的“笔画排序”,再根据数据排列方向选择“按行排序”或“按列排序”,“确定”后回到“排序”对话框(图2)。如果您的数据带有标题行(如图1中的“单位”之类),则应选中“有标题行”(反之不选),然后打开“主要关键字”下拉列表,选择其中的“单位”,选中排序方式(“升序”或“降序”)后“确定”,表中的所有数据就会据此重新排列。此法稍加变通即可用于“第一名”、“第二名”等文本排序,请读者自行摸索。三、自定义排序如果您要求Excel按照“金工车间”、“铸造车间”和“维修车间”的特定顺序重排工作表数据,前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就无能为力了。这类问题可以用定义排序规则的方法解决:首先单击Excel“工具”菜单下的“选项”命令,打开“选项”对话框中的“自定义序列”选项卡(图3)。选中左边“自定义序列”下的“新序列”,光标就会在右边的“输入序列”框内闪动,您就可以输入“金工车间”、“铸造车间”等自定义序列了,输入的每个序列之间要用英文逗号分隔,或者每输入一个序列就敲回车。如果序列已经存在于工作表中,可以选中序列所在的单元格区域单击“导入”,这些序列就会被自动加入“输入序列”框。无论采用以上哪种方法,单击“添加”按钮即可将序列放入“自定义序列”中备用(图3)。使用排序规则排序的具体方法与笔划排序很相似,只是您要打开“排序选项”对话框中的“自定义排序次序”下拉列表,选中前面定义的排序规则,其他选项保持不动。回到“排序”对话框后根据需要选择“升序”或“降序”,“确定”后即可完成数据的自定义排序。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在“自定义序列”选项卡中的序列(如一、二、三等),均可按以上方法参与排序,请读者注意Excel提供的自定义序列类型。谈谈Excel输入的技巧在Excel工作表的单元格中,可以使用两种最基本的数据格式:常数和公式。常数是指文字、数字、日期和时间等数据,还可以包括逻辑值和错误值,每种数据都有它特定的格式和输入方法,为了使用户对输入数据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有必要来介绍一下在Excel中输入各种类型数据的方法和技巧。一、输入文本Excel单元格中的文本包括任何中西文文字或字母以及数字、空格和非数字字符的组合,每个单元格中最多可容纳32000个字符数。虽然在Excel中输入文本和在其它应用程序中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是还是有一些差异,比如我们在Word、PowerPoint的表格中,当在单元格中输入文本后,按回车键表示一个段落的结束,光标会自动移到本单元格中下一段落的开头,在Excel的单元格中输入文本时,按一下回车键却表示结束当前单元格的输入,光标会自动移到当前单元格的下一个单元格,出现这种情况时,如果你是想在单元格中分行,则必须在单元格中输入硬回车,即按住Alt键的同时按回车键。二、输入分数几乎在所有的文档中,分数格式通常用一道斜杠来分界分子与分母,其格式为“分子/分母”,在Excel中日期的输入方法也是用斜杠来区分年月日的,比如在单元格中输入“1/2”,按回车键则显示“1月2日”,为了避免将输入的分数与日期混淆,我们在单元格中输入分数时,要在分数前输入“0”(零)以示区别,并且在“0”和分子之间要有一个空格隔开,比如我们在输入1/2时,则应该输入“01/2”。如果在单元格中输入“81/2”,则在单元格中显示“81/2”,而在编辑栏中显示“三、输入负数在单元格中输入负数时,可在负数前输入“-”作标识,也可将数字置在()括号内来标识,比如在单元格中输入“(88)”,按一下回车键,则会自动显示为“-88”。四、输入小数在输入小数时,用户可以向平常一样使用小数点,还可以利用逗号分隔千位、百万位等,当输入带有逗号的数字时,在编辑栏并不显示出来,而只在单元格中显示。当你需要输入大量带有固定小数位的数字或带有固定位数的以“0”字符串结尾的数字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选择“工具”、“选项”命令,打开“选项”对话框,单击“编辑”标签,选中“自动设置小数点”复选框,并在“位数”微调框中输入或选择要显示在小数点右面的位数,如果要在输入比较大的数字后自动添零,可指定一个负数值作为要添加的零的个数,比如要在单元格中输入“88”后自动添加3个零,变成“88000”,就在“位数”微调框中输入“-3”,相反,如果要在输入“88”后自动添加3位小数,变成“0.088”,则要在“位数”微调框中输入“3”。另外,在完成输入带有小数位或结尾零字符串的数字后,应清除对“自动设置小数点”符选框的选定,以免影响后边的输入;如果只是要暂时取消在“自动设置小数点”中设置的选项,可以在输入数据时自带小数点。五、输入货币值Excel几乎支持所有的货币值,如人民币(¥)、英镑(£)等。欧元出台以后,Excel2000完全支持显示、输入和打印欧元货币符号。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在单元格中输入各种货币值,Excel会自动套用货币格式,在单元格中显示出来,如果用要输入人民币符号,可以按住Alt键,然后再数字小键盘上按“0165”即可。六、输入日期Excel是将日期和时间视为数字处理的,它能够识别出大部分用普通表示方法输入的日期和时间格式。用户可以用多种格式来输入一个日期,可以用斜杠“/”或者“-”来分隔日期中的年、月、日部分。比如要输入“2001年12月1日”,可以在单元各种输入“2001/12/1”或者“2001-12-1七、输入时间在Excel中输入时间时,用户可以按24小时制输入,也可以按12小时制输入,这两种输入的表示方法是不同的,比如要输入下午2时30分38秒,用24小时制输入格式为:2:30:38,而用12小时制输入时间格式为:2:30:38p,注意字母“p”和时间之间有一个空格。如果要在单元格中插入当前时间,则按Ctrl+Shift+;键。了解Excel公式的错误值经常用Excel的朋友可能都会遇到一些莫名奇妙的错误值信息:#N/A!、#VALUE!、#DIV/O!等等,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果公式不能计算正确结果,Excel将显示一个错误值,例如,在需要数字的公式中使用文本、删除了被公式引用的单元格,或者使用了宽度不足以显示结果的单元格。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错误及其解决方法。1.#####!原因:如果单元格所含的数字、日期或时间比单元格宽,或者单元格的日期时间公式产生了一个负值,就会产生#####!错误。解决方法:如果单元格所含的数字、日期或时间比单元格宽,可以通过拖动列表之间的宽度来修改列宽。如果使用的是1900年的日期系统,那么Excel中的日期和时间必须为正值,用较早的日期或者时间值减去较晚的日期或者时间值就会导致#####!错误。如果公式正确,也可以将单元格的格式改为非日期和时间型来显示该值。2.#VALUE!当使用错误的参数或运算对象类型时,或者当公式自动更正功能不能更正公式时,将产生错误值#VALUE!。原因一:在需要数字或逻辑值时输入了文本,Excel不能将文本转换为正确的数据类型。解决方法:确认公式或函数所需的运算符或参数正确,并且公式引用的单元格中包含有效的数值。例如:如果单元格A1包含一个数字,单元格A2包含文本"学籍",则公式"=A1+A2"将返回错误值#VALUE!。可以用SUM工作表函数将这两个值相加(SUM函数忽略文本):=SUM(A1:A2)。原因二:将单元格引用、公式或函数作为数组常量输入。解决方法:确认数组常量不是单元格引用、公式或函数。原因三:赋予需要单一数值的运算符或函数一个数值区域。解决方法:将数值区域改为单一数值。修改数值区域,使其包含公式所在的数据行或列。3.#DIV/O!当公式被零除时,将会产生错误值#DIV/O!。原因一:在公式中,除数使用了指向空单元格或包含零值单元格的单元格引用(在Excel中如果运算对象是空白单元格,Excel将此空值当作零值)。解决方法:修改单元格引用,或者在用作除数的单元格中输入不为零的值。原因二:输入的公式中包含明显的除数零,例如:=5/0。解决方法:将零改为非零值。4.#NAME?在公式中使用了Excel不能识别的文本时将产生错误值#NAME?。原因一:删除了公式中使用的名称,或者使用了不存在的名称。解决方法:确认使用的名称确实存在。选择菜单"插入"|"名称"|"定义"命令,如果所需名称没有被列出,请使用"定义"命令添加相应的名称。原因二:名称的拼写错误。解决方法:修改拼写错误的名称。原因三:在公式中使用标志。解决方法:选择菜单中"工具"|"选项"命令,打开"选项"对话框,然后单击"重新计算"标签,在"工作薄选项"下,选中"接受公式标志"复选框。原因四:在公式中输入文本时没有使用双引号。解决方法:Excel将其解释为名称,而不理会用户准备将其用作文本的想法,将公式中的文本括在双引号中。例如:下面的公式将一段文本"总计:"和单元格B50中的数值合并在一起:="总计:"&B50原因五:在区域的引用中缺少冒号。解决方法:确认公式中,使用的所有区域引用都使用冒号。例如:SUM(A2:B34)。5.#N/A原因:当在函数或公式中没有可用数值时,将产生错误值#N/A。解决方法:如果工作表中某些单元格暂时没有数值,请在这些单元格中输入"#N/A",公式在引用这些单元格时,将不进行数值计算,而是返回#N/A。6.#REF!当单元格引用无效时将产生错误值#REF!。原因:删除了由其他公式引用的单元格,或将移动单元格粘贴到由其他公式引用的单元格中。解决方法:更改公式或者在删除或粘贴单元格之后,立即单击"撤消"按钮,以恢复工作表中的单元格。7.#NUM!当公式或函数中某个数字有问题时将产生错误值#NUM!。原因一:在需要数字参数的函数中使用了不能接受的参数。解决方法:确认函数中使用的参数类型正确无误。原因二:使用了迭代计算的工作表函数,例如:IRR或RATE,并且函数不能产生有效的结果。解决方法:为工作表函数使用不同的初始值。原因三:由公式产生的数字太大或太小,Excel不能表示。解决方法:修改公式,使其结果在有效数字范围之间。8.#NULL!当试图为两个并不相交的区域指定交叉点时将产生错误值#NULL!。原因:使用了不正确的区域运算符或不正确的单元格引用。解决方法:如果要引用两个不相交的区域,请使用联合运算符逗号(,)。公式要对两个区域求和,请确认在引用这两个区域时,使用逗号。如:SUM(A1:A13,D12:D23)。如果没有使用逗号,Excel将试图对同时属于两个区域的单元格求和,但是由于A1:A13和D12:D23并不相交,所以他们没有共同的单元格。在Excel中快速查看所有工作表公式只需一次简单的键盘点击,即可可以显示出工作表中的所有公式,包括Excel用来存放日期的序列值。要想在显示单元格值或单元格公式之间来回切换,只需按下CTRL+`(位于TAB键上方)。EXCEL2000使用技巧十招1、Excel文件的加密与隐藏如果你不愿意自己的Excel文件被别人查看,那么你可以给它设置密码保护,采用在保存文件时用加密的方法就可以实现保护目的,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自己设定的密码一定要记住,否则自己也将被视为非法入侵者而遭拒绝进入。给文件加密的具体方法为:A、单击“文件”菜单栏中的“保存或者(另存为)”命令后,在弹出的“保存或者(另存为)”的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B、再单击这个对话框中“工具”栏下的“常规选项”按钮,在弹出的“保存选项”的对话框中输入自己的密码;这里要注意,它提供了两层保护,如果你也设置了修改权限密码的话,那么即使文件被打开也还需要输入修改权限的密码才能修改。C、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密码确认窗口中重新输入一遍密码,再点击“确认”,最后点“保存”完成文件的加密工作。当重新打开文件时就要求输入密码,如果密码不正确,文件将不能打开。2、对单元格进行读写保护单元格是Excel执行其强大的计算功能最基本的元素,对单元格的读写保护是Excel对数据进行安全管理的基础。对单元格的保护分为写保护和读保护两类,所谓写保护就是对单元格中输入信息加以限制,读保护是对单元格中已经存有信息的浏览和查看加以限制。对单元格的写保护有两种方法:A、对单元格的输入信息进行有效性检测。首先选定要进行有效性检测的单元格或单元格集合,然后从数据菜单中选择“有效数据”选项,通过设定有效条件、显示信息和错误警告,控制输入单元格的信息要符合给定的条件。B、设定单元格的锁定属性,以保护存入单元格的内容不能被改写。可分为以下步骤:(1)选定需要锁定的单元格或单元格集合;(2)从格式菜单中选择“单元格”选项;(3)在设置单元格格式的弹出菜单中选择“保护”标签,在弹出的窗口中,选中“锁定”;(4)从工具菜单中选择“保护”选项,设置保护密码,即完成了对单元格的锁定设置。对单元格的读保护有三种方法:A、通过对单元格颜色的设置进行读保护。例如:将选定单元格或单元格集合的背景颜色与字体颜色同时设为白色,这样,从表面看起来单元格中好像是没有输入任何内容,用户无法直接读出单元格中所存储的信息。B、用其他画面覆盖在需要保护的单元格之上,遮住单元格的本来面目,以达到读保护目的。例如:使用绘图工具,画一不透明矩形覆盖在单元格之上,从格式菜单中选定矩形的“锁定”选项,然后保护工作表,以保证矩形不能被随意移动。这样,用户所看到的只是矩形,而看不到单元格中所存储的内容。C、通过设置单元格的行高和列宽,隐藏选定的单元格,然后保护工作表,使用户不能直接访问被隐藏的单元格,从而起到读保护的作用。3、快速填充相同数据如果你希望在不同的单元格中输入大量相同的数据信息,那么你不必逐个单元格一个一个地输入,那样需要花费好长时间,而且还比较容易出错。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操作方法在多个相邻或不相邻的单元格中快速填充同一个数据,具体方法为:A、同时选中需要填充数据的单元格。若某些单元格不相邻,可在按住Ctrl键的同时,点击鼠标左键,逐个选中;B、输入要填充的某个数据。按住Ctrl键的同时,按回车键,则刚才选中的所有单元格同时填入该数据。4、使用Excel中的“宏”功能宏的概念,相信使用过WORD的人都会知道,她可以记录命令和过程,然后将这些命令和过程赋值到一个组合键或工具栏的按钮上,当按下组合键时,计算机就会重复所记录的操作。在实践工作中,它可以代替经常输入大量重复而又琐碎的数据,具体宏的定义方法如下::A、打开工作表,在工作表中选中要进行操作的单元格;B、用鼠标单击菜单栏中的“工具”菜单项,并从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宏”子菜单项,并从随后弹出的下级菜单中选择“录制新宏”命令;C、设定好宏后,我们就可以对指定的单元格,进行各种操作,程序将自动对所进行的各方面操作记录复制。5、连续两次选定单元格我们有时需要在某个单元格内连续输入多个数值,以查看引用此单元格的其他单元格的效果。但每次输入一个值后按回车键,活动单元格均默认下移一个单元格,非常不便。解决此问题的一般做法是通过选择“工具”\“选项”\“编辑”,取消“按回车键后移动”选项的选定来实现在同一单元格内输入许多数值,但以后你还得将此选项选定,显得比较麻烦。其实,采用连续两次选定单元格方法就显得灵活、方便:单击鼠标选定单元格,然后按住Ctrl键再次单击鼠标选定此单元格。此时,单元格周围将出现实线框。6、在工作表之间使用超级连接首先须要在被引用的其他工作表中相应的部分插入书签,然后在引用工作表中插入超级链接,注意在插入超级链接时,可以先在“插入超级链接”对话框的“链接到文件或URL”设置栏中输入目标工作表的路径和名称,再在“文件中有名称的位置”设置栏中输入相应的书签名,也可以通过“浏览”方式选择。完成上述操作之后,一旦使用鼠标左键单击工作表中带有下划线的文本的任意位置,即可实现中文Excel2000在自动打开目标工作表并转到相应的位置处,这一点与WORD的使用很相似。7、快速清除单元格的内容首先用鼠标选定该单元格,然后按住键盘上的Delete键,此时你会发现你只是删除了单元格内容,它的格式和批注还保留着。那么如何才能彻底清除单元格呢,请看下面的两种操作步骤:A、选定想要清除的单元格或单元格范围;B、选择“编辑”菜单中的“清除”命令,这时显示“清除”菜单;C、选择要清除的命令,可以选择“全部”、“格式”、“内容”或“批注”中的任一个。8、快速修改单元格次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快速修改单元格内容的次序。在拖放选定的一个或多个单元格至新的位置的同时,按住Shift键可以快速修改单元格内容的次序。具体方法如下:A、首先用鼠标选定单元格,同时按下键盘上的Shift键;B、接着移动鼠标指针到单元格边缘,直至出现拖放指针箭头,然后进行拖放操作。上下拖拉时鼠标在单元格间边界处会变成一个水平“工”状标志,左右拖拉时会变成垂直“工”状标志,释放鼠标按钮完成操作后,单元格间的次序即发生了变化。、在Excel中利用公式来设置加权平均加权平均在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中经常用到,并不是一项很复杂的计算,关键是要理解加权平均值其实就是总量值(如金额)除以总数量得出的单位平均值,而不是简单的将各个单位值(如单价)平均后得到的那个单位值。在Excel中可设置公式解决(其实就是一个除法算式),分母是各个量值之和,分子是相应的各个数量之和,它的结果就是这些量值的加权平均值。10、用Excel绘制函数图像函数图像能直观地反映函数的性质,用手工方法来绘制函数图像效果不太好,而用Excel绘制函数图像非常简便,所作图像非常标准、漂亮,具体方法如下:A、首先打开电子表格的操作窗口,然后用鼠标选择菜单栏中的“新建”命令,这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空白的电子表格;B、然后在A列的A1格输入“X=”,表明这是自变量,再在A列的A2及以后的格内逐次从小到大输入自变量的各个值;实际输入的时候,通常应用等差数列输入法,先输入前三个值,定出自变量中数与数的距离,然后点击A2格,按住鼠标拖到A4格选中这三项,使这三项变成一个黑色矩形,再用鼠标指向这黑色矩形的右下角的小方块,当光标变成“+”后,按住鼠标拖动光标到适当的位置,就完成自变量的输入;C、接着在B列的B1格输入函数式y=f(x)的一般函数表达式,如y=1/x;也可在点击工具栏上的函数图标“fx”后,在出现的不同函数列表的选项中选择需要的一种;输入结束后,点击函数输入对话框旁的勾号,B2格内马上得出了计算的结果。这时,再选中B2格,让光标指向B2矩形右下角的方框,当光标变成“+”时按住光标沿B列拖动到适当的位置即完成函数值的计算。注意一定要把该函数中自变量x的位置输入前面A列自变量的绝对位置A2格,这样下面计算的时候才会对不同的自变量进行计算;D、最后点击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图标,在出现的各种图表格式图标中选择“X,Y散点图”,然后在出现的“X,Y散点图”类型中选择“无数据点平滑线散点图”;这时,可按住鼠标察看即将绘好的函数图像。另外,对于自变量仅为正值的函数,也可用“图表向导”中的“折线图”格式绘制。在Excel中自动推测出生年月日及性别的技巧大家都知道,身份证号码已经包含了每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及性别等方面的信息(对于老式的15位身份证而言,7-12位即个人的出生年月日,而最后一位奇数或偶数则分别表示男性或女性。如某人的身份证号码为420400700101001,它的7-12位为700101,这就表示该人是1970年元月1日出生的,身份证的最后一位为奇数1,这就表示该人为男性;对于新式的18位身份证而言,7-14位代表个人的出身年月日,而倒数第二位的奇数或偶数则分别表示男性或女性)。根据身份证号码的这些排列规律,结合Excel的有关函数,我们就能实现利用身份证号码自动输入出生年月日及性别等信息的目的,减轻日常输入的工作量。Excel中提供了一个名为MID的函数,其作用就是返回文本串中从指定位置开始特定数目的字符,该数目由用户指定(另有一个名为MIDB的函数,其作用与MID完全一样,不过MID仅适用于单字节文字,而MIDB函数则可用于汉字等双字节字符),利用该功能我们就能从身份证号码中分别取出个人的出生年份、月份及日期,然后再加以适当的合并处理即可得出个人的出生年月日信息。提示:MID函数的格式为MID(text,start_num,num_chars)或MIDB(text,start_num,num_bytes),其中Text是包含要提取字符的文本串;Start_num是文本中要提取的第一个字符的位置(文本中第一个字符的start_num为1,第二个为2……以此类推);至于Num_chars则是指定希望MID从文本中返回字符的个数。假定某单位人员管理希望通过身份证号码自动得出员工的出生年月日及性别,现以此为例,将有关步骤向广大用户作一简要介绍:1.选中整个B列,然后执行“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命令,打开“单元格格式”窗口。2.选择“数字”选项卡。3.在“分类”栏中选择“文本”选项,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单元格格式”窗口,将所有包含有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设置为文本格式。4.将光标移至C3单元格中,然后输入“="19"&MID(B3,7,2)&"年"&MID(B3,9,2)&"月"&MID(B3,11,2)&"日"”内容。其中MID(B3,7,2)就是从身份证号码的第7位开始取2位数,得出该员工的出生年份,MID(B3,9,2)就是得出该员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