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无机盐 D.蛋白质C.水蒸气 D.二氧化硫C.K2SO4 D.Ca3(PO4)2)B.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D.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钙”指的是()C.分子 D.单质2020年广西崇左市中考化学试卷题号 -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蔬菜、水果里富含的营养素是()A.油脂 B.维生素.下列气体会造成酸雨的是( )A氮气 B.氧气.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A.KCl B.CO(NH2)2.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做法错误的是(A.工业废水随意排放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加铁酱油”“高钙奶粉”中的“铁”A.原子 B.元素.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A.闻气味滴加蒸馏水装入MnO2粉末D.C引燃酒精灯.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氯气:He2C.氟元素:F.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C.溶质一定是固体
B.4个磷原子:P4D.1个氨分子:NH4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D.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Fe)B.冰水混合物不属于溶液D.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叫做溶液10.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钨---作灯丝---熔点高B.氮气---作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C.一氧化碳---冶金工业---可燃性D.二氧化碳---人工降雨---固体升华时吸热11.燃料、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C.使用完燃气及时关闭阀门A.石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C.使用完燃气及时关闭阀门B.加油站、油库等场所要严禁烟火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第1页,共18页12.如图是制取乙醇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氢原子陵原子氢原子A.B.C.D.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3:12.如图是制取乙醇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氢原子陵原子氢原子A.B.C.D.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3:2和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反应物中只有一种物质是氧化物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13.(A.B.C.D.14.下列实验探究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实验探究5mL水o.i m恒高裙忸甲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分子在不断运动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13.(A.B.C.D.14.下列实验探究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实验探究5mL水o.i m恒高裙忸甲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分子在不断运动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A.AB.BC.Cd.d某款锂电池中含有碳酸乙烯酯(C3H403)。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碳酸乙烯酯中含有03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g碳酸乙烯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碳酸乙烯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15.16.A.C—COB.CO15.16.A.C—COB.CO2TCOC.CuSO4—CuCl2D.KNO3—NaNO3在反应A+3B=2C+2D中,28g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C.若C、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则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87:88:77:2424:7溶解篁金乙溶解篁金乙丙1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17.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B.t2c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70g溶液C.t3c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固体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将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18.下列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第2页,共18页HClKNO3H2SO4NaClMgCl2KOHNaOHNaClNaClHNO3MgCl2K2CO3NaNO3KClFeCl3Ba(NO3)2TOC\o"1-5"\h\z.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试验方法A鉴别碳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观察颜色B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C分离NaCl和CuCl2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D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KCl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TOC\o"1-5"\h\zA.A B.B C.C D.D.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A.若丁是水,则该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B.若丙是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盐C.若甲、丁均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D.若乙是一种碱、丁是一种盐,则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相应序号填空。①氢气②肥皂水③熟石灰④氯化钠⑤碳酸钙TOC\o"1-5"\h\z(1)最清洁的燃料是 ;(2)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3)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4)厨房里常用的调味品是 ;(5)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1)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的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3)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Na,COjNa,COj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步骤④中玻璃棒的作用 。取1mL配制好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 色。2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松懈。(1)一次性医用口罩阻隔病毒的关键材料熔喷布,是以聚丙烯为原料生产的。聚丙烯属于(填“合成”或“复合”)材料。(2)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的汞柱会升高。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汞柱升高的原因,温度升高,。第3页,共18页
(3)“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是NaClO+CO2+H2O=X+HClO,生成的HC1O具有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HC1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注意环境卫生,学会垃圾分类。果皮、烂菜叶属于如图图示中的 (填序号)。z\有哲垃圾▽z\有哲垃圾▽凿余垃圾.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1)硫原子和氮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原因是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本质原因是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其本质原因是 。(3)K2sO4溶液和BaC12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请从微粒的角度解释该反应的实质。反应前 反J电后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1)用铜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性。(2)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请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将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生成物中金属元素均为+2价)。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盐酸中,产生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B、C三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 。(4)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亚铁混合溶液中加入mg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若滤渣只含一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三种B.若滤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则滤渣中的固体只有两种C.若最终得到的滤渣质量仍为mg,则滤液中溶质最多有两种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最多有两种.2020年,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1)3月26日,国家自然资源部宣布,在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和日均产气量两项世界纪录,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6月8日,我国首台作业型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海斗一号”,完成首次万第4页,共18页米海试,填补了我国万米级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潜水器用涂料覆盖,可以有效防止铁与同时接触而生锈。(3)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卫星采用铷原子钟,使时间更精准,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在化学变化中铷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填微粒符号)。.广西蕴含丰富的铝土资源,铝工业是广西传统优势产业,某工厂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等)提取Al2O3,提取流程如图所示:过鼠熊酸 过用NaQH溶液 过晶CO-「JI'铝1:矿小酸没下刊_过港f滤灌[―H过谴i泄液彼f漉渣用生Mai。,I工I潴遭I 渡渣H 漉瓶【口已知I.NaOH+Al(OH)3=NaAlO2+2H2OH.NaAlO2+CO2+2H2O=Al(OH)31+NaHCO3(1)“酸浸”时,通常将铝土矿进行粉碎处理,“粉碎”的主要目的是 。(2)经检验,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SiO2,由此推测SiO2的性质有(填序号)。A.难溶于水B.化学性质很活泼C.不能与盐酸反应D.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3)溶液H中含有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4)滤渣皿加热时,生成Al2O3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1)图1中仪器甲的名称是 ,实验室通过加热高镒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 (填序号)。(2)如图2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的试剂是 。(3)图3所示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铜丝两端注射器大的活塞,目的是 ,铜丝表面变黑是生成了(填化学式)。第5页,共18页.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混入Na2c03的NaOH固体。于是他们对该固体中Na2c03的含量进行探究。【查阅资料】I.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H.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提出问题】该固体中Na2c0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反应原理】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C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定计划】同学们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装置气密性良好,浓硫酸、碱石灰均足量)。方案甲: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反应后生成C02的质量。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于锥形瓶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向样品中滴加稀硫酸,待样品反应完全,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测出生成C02的质量,计算。方案乙: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反应生成C02的体积。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和足量稀硫酸分别置于Y形管a、b处(此时量气管液面在零刻度处),倾斜Y形管,使反应发生,待样品反应完全,测出生成C02的体积,计算。【分析与讨论】(1)方案甲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为测出生成C02的质量,需要在样品反应前后分别称量装置 (填装置序号)的质量。方案乙中,植物油的作用是;反应结束后,应 ,然后根据液面读出生成C02的体积。(2)小红同学认为方案甲的装置设计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可增加图3中的一个装置进行改进,改进后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按气流方向填装置序号)。硫酸铜轼石灰硫酸铜轼石灰(3)小青同学认为,还可以用“沉淀法”进行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试管中,,计算。【进行实验】同学们在完善实验方案后,测出了该Na0H固体中Na2c03的质量分数。【反思与评价】设计实验方案应使实验简便、误差小。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常温下,向盛有100.0gK0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12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用pH计(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表:加入稀盐酸的60.080.0100.0120.0第6页,共18页
质量/g烧杯中溶液的pH13.713.37.00.7(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go(2)求该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第7页,共18页答案和解析.【答案】B【解析】解:蔬菜、水果里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选:B。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答案】D【解析】解:A.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不是氮气,故选项错误。B.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不是氧气,故选项错误。C.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不是水蒸气,故选项错误。D.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酸雨是工业发展出现的副产物,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答案】B【解析】解:A、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正确。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故选:B。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本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答案】A【解析】解:A.工业废水随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选项说法错误;B.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选项说法正确;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既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能防止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选项说法正确;D.废弃的塑料制品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因此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既能节约资源,又能有效防治“白色污染”,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A.根据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来分析;B.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来分析;C.根据防止水污染与土壤污染的做法来分析;D.根据防治“白色污染”的做法来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环保的知识,难度不大。第8页,共18页.【答案】B【解析】解:“加铁酱油”“高钙奶粉”中的“铁”“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B。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答案】D【解析】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答案】C【解析】解:A.氯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为He,选项表示方法错误;B.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磷原子表示为4P,选项表示方法错误;C.氟元素的元素符号为F,选项表示方法正确;D.分子用化学式来表示,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所以1个氨气分子表示为NH3,选项表示方法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答案】D【解析】解:根据常见的化学之解:A、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故选项说法正确;B、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即O,故选项说法正确;第9页,共18页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故选项说法正确;D、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Ca,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根据常见的化学之最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化学之最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了解常见的化学之最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B【解析】解: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浅绿色的氯化亚铁溶液等,选项说法错误;B.冰水混合物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选项说法正确;C.溶质不一定是固体,如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白酒中的溶质是液态的酒精,选项说法错误;D.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不属于溶液,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A.根据溶液的颜色来分析;B.根据冰水混合物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溶质的种类来分析;D.根据溶液的概念来分析。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10.【答案】c【解析】解:A.金属钨的熔点高,决定了它适合于作灯丝的用途,故此选项正确。B.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故此选项正确。C在冶金工业上,利用的是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不是可燃性,此故选项错误。D.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这一性质达到目的的,故此选项正确。故选:C。采用逐一检验法。A.灯泡通电发光时,会发热,随着发光时间的延长,灯丝的温度会逐渐升高,所以要求作灯丝的金属材料的熔点要高。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决定了它可以用作保护气的用途。C在冶金工业上,是在高温时,用一氧化碳气体作为还原剂将金属从金属矿物中还原出来。D.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易升华,升华时会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从而降低环境温度,所以可以用于人工降雨。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思路,对选项做出判断。要求牢记相关物质的性质,会根据性质推断对应的用途。.【答案】A【解析】解:A.石油是一种化石能源,是经过亿万年慢慢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选项说法错误;B.加油站、油库等场所的空气中弥漫着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要严禁烟火,选项说法正确;C.使用完燃气及时关闭阀门,通过隔离可燃物灭火,选项说法正确;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这里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选项说法正第10页,共18页确。故选:A。A.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B.根据防范爆炸的措施来分析;C.根据灭火的做法来分析;D.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石燃料,知道灭火的方法,燃烧的条件。.【答案】BIll'Ll【解析】解:据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c2H4+H2O-C2H60。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反应前后共有三种分子,选项说法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只有水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正确;C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选项说法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是1:1,想说法错误。故选:B。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确定该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式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而进行解答。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结合物质间的反应进行。.【答案】C【解析】解:A、碳酸乙烯酯是由碳酸乙烯酯一种物质组成的,不含03,故选项说法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酸乙烯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碳酸乙烯酯是由碳酸乙烯酯分子构成的,1个碳酸乙烯酯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A、根据碳酸乙烯酯是由碳酸乙烯酯一种物质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C、根据碳酸乙烯酯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碳酸乙烯酯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A【解析】解:A、过程中水变成水蒸气,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过程中右边烧杯中的液体变红色,是因为浓氨水中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右边烧杯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欧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C、过程中碘溶解的比高镒酸钾少,说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D、熄灭蜡烛,点燃白烟,白烟燃烧起来,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该第11页,共18页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A、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B、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氨水显碱性,能使酚欧试液变红色;C、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D、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小颗粒。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答案】D【解析】解:A、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该选项能够一步实现;B、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选项能够一步实现;C、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该选项能够一步实现;D、硝酸钾不能和其它物质通过一步反应生成硝酸钠,该选项不能一步实现。故选:D。A、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B、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D、硝酸钾不能和其它物质通过一步反应生成硝酸钠。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答案】A【解析】解:设生成的D的质量为xA+3B=2C+2D441888gxi:=解得:x=36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88g+36g-28g=96g。由方程式可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28g:(96-3)=7:8。故选:A。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计算。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数据,找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或质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答案】D【解析】解: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B、t2c时,甲的溶解度是30g,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溶5g+50g=65g,70g溶液错误,故选项错误;C、t3℃时,溶解度的大小是乙>甲>丙,因此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固体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丙>甲>乙,乙>甲>丙错误;故选项错误;D、将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分别降温到t「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正确,因为降温后乙的溶解度还是大于甲,丙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大于甲,小于乙;故选项正确;故选:D。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A、溶解度大小的比较;第12页,共18页B、有关溶液的计算要准确;C、溶剂质量大小的比较;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答案】A【解析】解:A、四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B、MgCl2与KOH溶液、NaOH溶液均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C、HNO3与K2cO3溶液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不能共存,MgCl2溶液与K2cO3溶液反应有碳酸镁沉淀生成,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D、四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FeCl3溶于水呈黄色,故选项错误。故选:A。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答案】D【解析】解:A、碳粉和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粉末,观察颜色不能区分两种物质,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得到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铜沉淀,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硝酸银和氯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过滤得到硝酸钾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A、碳粉和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粉末;B、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C、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D、硝酸银和氯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答案】D【解析】解:A.T为水,可以是可溶性碱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甲烷、乙醇等有机物燃烧,不一定是中反应,故A错误,B.丙是沉淀,可以是氢氧化钡与硫酸的反应,所以甲、乙物质不是盐也能生成沉淀,故B错误,C.甲、丁均为单质,可以是2O3+2Na=Na2O2+2O2,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D.乙是一种碱、丁是一种盐,一定是碱和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A.依据已知丁为水和图中各物质的关系判断正误;第13页,共18页B.依据已知丙是沉淀和图中各物质的关系判断正误;C.依据已知甲、丁均为单质和图中各物质的关系判断正误;D.依据已知乙是一种碱、丁是一种盐和图中各物质的关系判断正误;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反应,解题关键依据题设举出相应实例判断正误。.【答案】①③⑤④②【解析】解:(1)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故填:①;(2)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③;(3)碳酸钙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氯化钙,所以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故填:⑤;(4)氯化钠是厨房里常用的调味品;故填:④;(5)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填:②。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答案】加热煮沸1:2②①⑤③④搅拌,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蓝【解析】解:(1)硬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转化生成不溶性钙镁化合物,故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填:加热煮沸。(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约为1:2,故填:1:2。(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2c03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②①⑤③④;其中④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蓝色。故填:②①⑤③④;搅拌,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蓝。(1)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解答;(2)根据电解水时氧气和氢气的体积关系解答;(3)根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配制溶液的步骤以及仪器的用途和碳酸钠溶液的碱性来分析。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硬水的软化、电解水的现象,及溶液配制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合成汞原子间隔变大NaHC03+1A【解析】解:(1)聚丙烯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故填:合成;(2)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隔变大,所以测体温时汞柱升高;故填:汞原子间隔变大;(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由方程式NaClO+CO2+H2O=X+HClO可知,反应前有: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4个氧原子、1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反应后有:1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每个X分子中含有1个钠原子、1个碳原子、1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NaHCO3;在HC1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有(+1)+x+(-2)=0,解得x=+1;故填:NaHCO3;+1;(4)果皮、烂菜叶属于厨余垃圾;故填:A。第14页,共18页(1)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2)根据原子的性质来分析;(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4)根据垃圾的分类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质子数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K+和Cl-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解析】解:(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硫原子和氮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原因是质子数不同。(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本质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3)由K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反应的实质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K+和Cl-。故答案为:(1)质子数不同;(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3)K+和Cl-;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1)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K2s0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图,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离子之间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元素的特征、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导电Mg+2HCl=MgCl2+H2TA、C、BCCD【解析】解:(1)用铜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故填:导电。(2)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T。故填:Mg+2HCl=MgCl2+H2To(3)将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生成物中金属元素均为+2价),分别放入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盐酸中,金属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反应需要时间越短,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氢气质量越小,A、B、C三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C、B,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Co故填:A、C、B;Co(4)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亚铁混合溶液中加入mg锌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A.若滤渣只含一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例如锌恰好和硝酸银完全反应时,溶质是硝酸锌和硝酸亚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若滤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则是硝酸锌和硝酸亚铁,则滤渣中的固体可能只有一种,例如锌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时,滤渣是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锌和硝酸银反应后滤渣质量增大,和硝酸亚铁反应后滤渣质量减小,若最终得到的滤渣质量仍为mg,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亚铁部分或全部反应,则滤液中溶质最多有两种,即硝酸锌和硝酸亚铁,该选项说法正确;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最多有两种,例如硝酸银完第15页,共18页全反应,硝酸亚铁部分反应时,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滤液中溶质是硝酸锌和过量的硝酸亚铁,该选项说法正确。故填:CD。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点搀.【答案】CH4+2O2—CO2+2H2O氧气和水85.47失去Rb+【解析】解:(1)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芭度CH4+2O2—CO2+2H2Oo(2)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潜水器用涂料覆盖,可以有效防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而生锈。(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铷离子,其离子符号为Rb+。故答案为:点势(1)CH4+2O2—CO2+2H2O;(2)氧气和水;(3)85.47;失去;Rb+。(1)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7.【答案】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ACNaOH、NaCl、NaAlO22Al(OH)3_Al2O3+3H2O分解【解析】解:(1)“酸浸”时,通常将铝土矿进行粉碎处理,“粉碎”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故填: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2)经检验,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SiO2,由此推测SiO2的性质有:难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故填:ACo(3)溶液n中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过量的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偏铝酸钠。故填:NaOH、NaCl、NaAlO2。(4)加热条件下氢氧化铝分解为氧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OH)左3_Al2O3+3H2O,是分解反应。昌故填:2Al(OH)3_Al2O3+3H2O;分解。第16页,共18页(1)反应物浓度越大、温度越高、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物质的性质;(3)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4)加热条件下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A28.【答案】集气瓶2KMnO4_K2MnO4+MnO2+O2T②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澄清的石灰水使装置中的氧气与铜丝充分反应CuO【解析】解:(1)由图示可知,图1中仪器甲的名称是集气瓶,实验室通过加热高镒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_K2MnO4+MnO2+O2T,若收集干燥的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可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用装置是②。(2)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四川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招聘护士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齐齐哈尔第一中学校后勤人员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内盘交易策略优化-洞察及研究
- 1山东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9月份考试试题以及答案适合沪科版
- 油墨厂仓库主管培训办法
-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等2地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第五周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山西省长治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无答案)
- 学生走失安全培训课件
- 手套的保暖性介绍
- 反诈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钢筋加工棚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电梯检验员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试题试卷(含解析)
- 眼整形课件教学课件
- 公司法务知识培训会课件
- 2025年药企QA人员岗位职责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五年级上册英语英语试题 Unit1-Unit2单元测试卷(无答案)译林版
- 纤维素基包装生物力学性能-洞察及研究
- 基底细胞癌护理查房
- 2025保密观知识竞赛题库(试题附答案25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