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析第1页/共44页一、井间示踪剂技术简介
问题的提出1、注水开发后期油田特征2、示踪剂类型及特征3、井间示踪剂监测4、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页/共44页井间监测的目的1、分析油藏在平面和纵向上的非均质情况2、判断地层中是否存在高渗透层,求出其厚度、渗透率等地层参数3、确定调剖剂类型及用量井间示踪剂技术简介第3页/共44页示踪剂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纵向扩散和横向扩散,图1~2〕示踪剂在均质油藏中的流动(连续注入和段塞注入,图3~6〕示踪剂在非均质油藏中的流动(多层叠加,图7~8〕二、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1、示踪剂产出曲线的物理模型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第4页/共44页
示踪剂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第5页/共44页
示踪剂在均质油藏中的流动连续注入后对流动几何形状的影响及产出百分比关系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第6页/共44页
段塞注入后对流动几何形状的影响及产出百分比关系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第7页/共44页
示踪剂在非均质油藏中的流动多层油藏示意图: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第8页/共44页多层示踪剂产出曲线: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第9页/共44页2、示踪剂产出曲线的数学模型
(1)一维对流扩散方程的建立及求解(2)井网条件下流管中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3)不同井网下的数学模型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第10页/共44页(1)一维对流扩散方程的建立及求解运用变量代换和拉氏变换,得解为:推广到任意形状的流管,有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第11页/共44页(2)井网条件下流管中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示踪剂段塞的无因次体积注入到井网的示踪剂体积流管ψ突破时井网中驱替液的无因次体积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第12页/共44页(3)不同井网下的数学模型该式为示踪剂产出曲线分析的理论基础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第13页/共44页3、示踪剂产出曲线的计算方法使下列目标函数最小:实测浓度,mg/L计算浓度,mg/Ln实测点数软件中采用参数分离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优化计算井间示踪剂监测资料解释基本原理第14页/共44页三、软件简介第15页/共44页软件简介第16页/共44页软件简介解析方法主界面:第17页/共44页软件简介解析方法数据输入窗口:第18页/共44页软件简介解析方法分析结果:高渗透层参数第19页/共44页软件简介解析方法分析结果:产出曲线拟合第20页/共44页软件简介解析方法分析所得结果文件第21页/共44页解析软件有关参数说明*.dat数据文件的格式为:
1nwell2ntrasty3ndatanotput4it(i)c(i)5fracfmfpeabtp6swareaporosthipernlayer7aalfaptrrate8icc(j)软件简介第22页/共44页
nwell----井名
ndata----示踪剂产出曲线的实测点数
notput---拟合点数
i,t(i),c(i)---分别代表实测点的点序列、时间(d)及浓度(ppm)frac-----浓度校正系数
fm-------峰值浓度校正系数
fp-------佩克莱特数校正系数
eabtp----突破扫油系数
Sw-------含水饱和度(指示踪剂试验时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含水饱和度)
Area-----生产井的控制面积(m^2)poros----孔隙度
thi------有效厚度(m)per------平均渗透率(mdc)nlayer---小层层数(即示踪剂产出曲线上的峰值个数)
aalfap---佩克莱特数
tr-------该生产井分得的示踪剂注入量(t)rate-----生产井的日产水量(m^3/d)icc(j)---选择作为峰值的点的序列号
其中各符号代表的意义如下:
软件简介第23页/共44页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取值范围
1各生产井累积产出示踪剂的重量
该生产井累积产出示踪剂的重量=日产水量×平均示踪剂浓度×产出示踪剂的时间
2各生产井产出示踪剂的相对量
该生产井产出示踪剂的相对量=该生产井累积产出示踪剂的量÷所有生产井累积产出示踪剂的总量
3各生产井分得的日注水量
该生产井分得的日注水量=该生产井产出示踪剂的相对量×注水井的日注入量
4浓度校正系数frac
浓度校正系数=该生产井分得的日注水量÷该井的日产水量
5各生产井分得的示踪剂注入量tr
该生产井分得的示踪剂注入量=该生产井产出示踪剂的相对量×注水井注入示踪剂的量
6佩克莱特数aalfap
佩克莱特数=井距÷示踪剂的扩散常数其中示踪剂的扩散常数暂取为0.01524m
软件简介第24页/共44页7各生产井的控制面积area
该生产井的控制面积=与该生产井相邻生产井的井距中点与注水井之间所包围的面积对五点井网,生产井的控制面积取井网的四分子一生产井的控制面积是一个不易确定的量,可先按上式给出估计值,在拟合过程中再不断调整
8峰值浓度校正系数fm
该校正系数是针对五点井网和其它井网而言的,对均质五点井网,fm=1,对其它井网,0<fm<2
9佩克莱特数校正系数fp
该校正系数是针对五点井网和其它井网而言的,对均质五点井网,fp=1,对其它井网,0<fp<4
10拟合点数notput
拟合点数为计算的示踪剂产出曲线的点数,该值由用户给定,一般应大于实测点数
11突破扫油系数eabtp
突破扫油系数即示踪剂突破时的体积波及系数,其取值范围为:0.2<eabtp<0.8软件简介第25页/共44页解析方法所需资料收集实验井组的井位图生产井与注水井之间的油藏参数(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注入示踪剂资料,包括示踪剂类型,注入浓度,注入量,注水井注入量,示踪剂扩散参数。生产井的动态资料,包括日产水量,见示踪剂时间。各生产井实测示踪剂时间与浓度软件简介第26页/共44页四、实例分析解析方法目前已收集到胜利、辽河、冀东、大港、新疆、大庆、中原、江苏等8个油田,18个区块,25个井组,共94条示踪剂产出曲线并进行了分析。分析目的:
判断油藏的非均质性确定调剖剂性质及用量第27页/共44页1判断油藏的非均质性油藏的非均质程度可分为两类:
1〕水淹层属于高渗透层
2〕水淹层属于大孔道或特大孔道 实例分析第28页/共44页1〕水淹层属于高渗透层特点:水淹层比较多(即峰值比较多,峰值圆而鼓〕水淹层的厚度比较大水淹层的渗透率较小可计算水淹层的Lorentg系数和渗透率变异系数,以判断油层的非均质情况实例分析第29页/共44页例埕24-131井组
1986年11月在24-131井注示踪剂段塞后,分别在24-104、24-105、24-12、25-13、24-14井见到了示踪剂。实验井组的井位图如下:实例分析第30页/共44页C24-104井的示踪剂产出曲线如下:实例分析第31页/共44页各井与24-131井的井距和见示踪剂时间实例分析第32页/共44页示踪剂产出曲线分析结果:实例分析第33页/共44页埕东24-131井组非均质系数实例分析第34页/共44页实例分析第35页/共44页2)大孔道或特大孔道水淹层特点:水淹层比较少(即峰值比较少,峰形较尖较陡)水淹层的厚度比较小(厘米级)水淹层的渗透率比较大(大于油层渗透率的10倍以上),有的属于天然裂缝或人工裂缝。实例分析第36页/共44页例:埕25-12井组
1986年6月10日用单液法铬冻胶调剖时,7小时后,在对应的25-13生产井见到聚丙烯酰胺,两井相距360米,平均渗流速度高达51.4m/h,为证实两井之间有大孔道或特大孔道存在,在25-12井投放了280方盐水。投放6.5小时,在25-13井见到了CL-含量,并急聚增多。实例分析第37页/共44页埕25-12井组井位图实例分析第38页/共44页埕25-13井示踪剂产出曲线实例分析经数值计算,水淹层厚度仅0.01m(油层平均厚度为16.3m),渗透率为146达西(油层平均渗透率为4.7达西),折算后的孔道直径为112微米,证实了大孔道的存在。第39页/共44页2确定调剖剂的性质和用量根据油层性质,分为三种类型的水淹层:高渗透层K<8(达西)d<30(微米)大孔道层8<K<9430<d<100特大孔道层K>94d>100
实例分析第40页/共44页1)根据示踪剂数值计算结果,得到平均孔道半径,然后根据下表可选定粘土类型实例分析第41页/共44页2)根据示踪剂产出曲线数值计算所选择的注水井和生产井连通面积、孔隙度以及计算得到的厚度,可用来计算用量。
堵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电焊头盔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子设备维修服务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甜茶叶子市场投资风险及运行状况预测研究报告版
- 2025至2030中国环境质量检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报告
- 培训需求调查课件
- 餐饮服务培训课件
- 儿童健康成长之路从骨关节健康知识普及开始
- 智慧教育新篇章技术如何重塑学习成效
- 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培养与实践
- 那智智能技术助力商业高效运营与决策
- 初一生活学习指导
- 下肢静脉曲张
- 2024年露营帐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
- 2024粤东西粤北地区教师全员轮训培训心得总结
-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
- 福建省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 JBT 7808-2010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X射线探伤机主参数系列
- DB44-T 2474-2024 自然教育标识设置指引
- 研学基地合作协议
- 驾驶员行为规范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