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逆向教学设计促进学生能力生成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传统教学设计的“顺向教学”的框架,是教学完成后的事后评价,能否达成教学目标处于较大的不确定状态,教学需要进一步收集反馈信息,在下一轮的教学中加以改进。逆向教学设计从学习结果和预期目标出发,确定预期结果达成的证据,设计教学活动。“平面设计”课程校园主题海报设计单元的学生成果证明,采用以结果为导向的逆向教学设计方法,促进了学生从单一元素设计向整体合成设计的跨越,解决了以活动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指向性不强、连贯性不够、反馈滞后等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平面设计能力的生成。Key:逆向教学设计;平面设计;能力;海报设计:TP39;G642
:A:2096-4706(2022)05-0180-06ExplorationandPracticeofBackwardTeachingDesignPromotingtheGenerationofStudents’Ability—AnExampleoftheThemePosterDesignUnitintheCourseofGraphicDesignGONGYuqing1,2(1.SchoolofComputerScience,ZhuhaiCollegeofScienceandTechnology,Zhuhai
519041,China;2.SchoolofEducation,CityUniversityofMacau,Macao
999078,China)Abstract:Theframeworkof“forwardteaching”intraditionalteachingdesignisthepostevaluationafterthecompletionofteaching.Whethertheteachinggoalcanbeachievedisinagreatuncertainstate.Teachingneedstofurthercollectfeedbackinformationandimproveitinthenextroundofteaching.Backwardteachingdesignstartsfromthelearningresultsandexpectedgoals,thendeterminestheevidenceoftheexpectedresults,andfinallydesignstheteachingactivities.Thestudents’achievementsinthecampusthemeposterdesignunitof“graphicdesign”coursehaveprovedthattheresult-orientedbackwardinstructionaldesignmethodpromotesthestudents’leapfromsingleelementdesigntooverallsyntheticdesign,andsolvestheproblemsofweakdirectivity,lackofcoherence,feedbacklagandsoonforteachinggoal.Itisbeneficialtopromotethegenerationofstudents’graphicdesignability.Keywords:backwardteachingdesign;graphicdesign;ability;posterdesign0
引
言平面设计课程是面向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理论基础和实操训练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既具有理论抽象性,又有实践应用性的特点。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理论知识以及创意构思与设计能力;能夠熟练应用Photoshop图层、通道、蒙版、滤镜、工具箱、面板等基本工具,整合图像素材,实现特定的处理效果;综合应用色彩、版式、文字等要素,创作符合职业需求的平面设计作品,如宣传广告、宣传册、展板、演示文稿、网页、相册、海报等;具备应用平面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职业和社会需求;培养以“民族自豪、爱国爱家、牺牲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精神品格,将德育元素融入理论教学和实践,具备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实践中,课程团队发现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即学生在单一元素设计到多元素的整合设计的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能力生成障碍,学生参照项目案例要求、效果图及辅助学习资源能够“依葫芦画瓢”完成设计,但是如果只给出素材要求独立创作,却“束手无策”,缺乏设计思路和方法,无法较好地完成作品设计。平面设计的核心能力没有生成,必然导致学生作品设计的低水平重复。课程团队认识到,采用项目案例或者问题中心的教学设计,是以活动为导向的“顺向设计”;而以活动为导向的设计和灌输式教学设计这两大误区的弊端在于没有通过逆向教学彻底想清楚教育目的[1]。逆向教学设计以目标或结果为导向,遵循“目标先行、评价优先”的理念,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启发了课程团队对课程教学进行重新设计,探索基于逆向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平面设计的能力生成路径。1
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框架1999年,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专家格兰特·维金斯、杰伊·麦克泰格,首次提出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nderstandingbyDesign)模式,给出了逆向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并提供了可供具体参照的设计模板。他们把课程作为达到既定学习目标的手段,将教学看成是将注意力集中于特定主题、使用特殊资源、选择特殊的学习指导方法、以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的过程[2]。图1逆向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逆向教学设计不是按照教学的时间顺序来组织安排设计,而是以结果为导向,探求学生应该达到的预期表现,进而由此出发来安排组织教学活动,这样就形成了相互印证的闭环,构设了完整的教学链。按照这个逻辑,三个阶段均围绕一个焦点问题展开,分别为:学生应当知道、理解和能做什么?我们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预期结果或既定标准的要求?怎样的学与教能促进预期结果的达成[3]?在中国知网以“逆向教学设计”为Key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出31篇硕士学位论文和60篇学术期刊论文,涉及中小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等多门课程;也覆盖了高校各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例如,赵萍以高中数学学科为例,构建了指向精准教学的逆向教学设计模式,提出了精准目标设定、精准评价设计、精准活动设计、教学评一致性检验、聚焦思维的课堂评价等方法步骤[4]。邵朝友等人从逆向教学设计和科学—写作启发式教学设计相比较的角度,提出了以大观念为中心的单元设计适合我国当下的需求[5]。张执南等人以“工程学导论”课程为例,将逆向教学设计应用于项目式教学,设计了层级化的学习目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多元化的评价反馈策略。李润洲提出将逆向教学设计应用于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程教学。于甜探索了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这些研究与实践为进一步在教学实践应用逆向教学设计提供了生动案例,但是依然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即照搬套用逆向教学设计模式多,创新应用的少。为改进问题,本研究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理念,同时汲取借鉴当前的应用研究成果,将“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设计聚焦于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生成,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图2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平面设计”课程的整体教学框架2
面向能力生成的逆向教学设计海报设计是平面设计的重要类别,是整合了色彩、图文、构图、形式等诸多要素的系列设计。海报不同于其他平面设计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中心和突出主题,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和创意传达,多用于电影、戏剧、比赛、文艺演出、演讲等各类主题活动的宣传。以下以校园主题海报设计为例,深入解析面向平面设计能力生成的逆向教学设计。2.1
明确教学要求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参考教材及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平面设计课程的总体要求: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色彩、版式、文字等要素,创作符合职业需求的平面设计作品。通过教学与实训,既掌握平面设计软件的操作技能,又提升平面设计美感,满足专业平面设计需求,拓展平面设计在专业上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海报设计属于图像合成设计的内容,是对学生基本功的检验,也是对设计作品是否具有创意的考核,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文字、色彩、图像等要素,同时合理排版构图,设计出美观大方、主题突出、新颖独特的海报。海报设计融合了通道、蒙版和选区的图像处理软件应用,也涵盖了色调搭配、文字设计、版面构图等基本要求。2.2
解构学习目标解构学习目标,首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确立学生的学习起点,然后按照SOLO分类理论进行区分层级,并确定学习进阶水平。2.2.1
调查分析学情通过问卷星在线调查发现:学生经过前面章节的学习,有了较好的学习基础:(1)能较好地理解蒙版、通道和选区的作用,实现相互转化;(2)能较为快速地设计文字效果,区分主题文字和内容文字;(3)能较好地实现色彩的搭配和调和,实现画面色调的整体和谐统一;(4)能根据格式塔法则,分析指出版面构图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但是如何整合图文要素,还缺少思路和方向:(5)给定效果图能够较好地完成设计任务,但是无法自行设计创意新颖、质量较高的海报作品。2.2.2
解构学习目标采用彼格斯提出的SOLO分类理论(structureoftheobservedlearningoutcome)分解“海报设计”单元的学习目标。SOLO分类理论是一种“检测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的方法,其根据回答问题时的表现将回答者的思维结构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主要包括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拓展抽象结构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体现了从低到高、从简单到综合、从低阶到高阶的渐进过程,对于确立学习目标划分层级有很好的作用。依据上述学习分析及SOLO分类理论,将“海报设计”学习目标细分为16个部分,从学习结果的角度,按照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拓展抽象结构四个层级进行分类,并将每一个细分的学习目标区分为低阶、由低到高、高阶区域如表1所示,这样划分有利于诊断性地分析出学生的学习障碍所在,有利于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环节,有利于为后续制定评价方案提供依据。2.3
确立考核评价计划和标准逆向教学设计通过学生的表现性任务及其他证据,来确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判断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学生通过哪些真实的表现性任务证明自己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通过什么标准评判学习成效,这是考核评价标准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考核评价标准应当与学习目標相互一致,互为支撑。2.3.1
考核评价计划通过根据逆向教学设计的思路和学习目标的16个评价点,制定“海报设计”的评价方案,如表2所示。从表可见,评价任务从单一的表达性任务逐渐过渡到综合性任务,评价方法从简单的文字或口头问答过渡到学生深度参与的作业练习和讨论辨析等,体现了从低阶到高阶的逐步深化的过程。2.3.2
考核评价标准课程团队设计了“学习数据过程性评价+作品设计个性化评价”“基础知识能力(客观题)+综合创新设计(主观题)”的学习评价考核方式,线上、线下两种考核方式相结合,如表3所示。2.4
制定教学计划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组织实施教学,课前学生完成单元导学内容(包括教学微视频、教学课件、思维导图等)的自主学习,课中环节区分理论课和实验课,理论课精讲理论,采用课堂小测、课件展示、互动答疑、操作演示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实验课实操多练,采用作业练习、回看微视频、现场辅导、难点通讲等方式组织教学。本讲以“五四青年节”主题演讲海报设计为例,按照“新课导入—明确目标—前测温习—实例演示—后测检验—总结反思”的环节,贯穿“目标优先+案例示范+问题导向+互动参与”的核心理念,教学过程设计如表5所示。2.5
学生作业成果复盘讲评学生走上讲台,陈述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采用的设计方法,为其他学生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教师点评学生平面设计作品成果,赞赏其中值得学习的优点,同时也中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这个互动环节非常重要,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反思、总结和提升。学生的校园主题宣传海报作业成果表明,学生能够较为灵活地应用文字、色彩和图像等元素,设计符合需要、各具特色的海报。以下为举例讲评:(1)校园主题海报之一如图2所示。该海报以蓝色为主色调,色调把握准确,图文搭配合理。视觉效果清爽干净,主题突出,整体协调,天空背景与校园图片很好地融合过渡;标题文字和内容文字主次分明,较好地应用了“投影”“浮雕”等图层样式,红色的校徽起到了点缀作用,画面整体显得更加活跃,富有生气。(2)校园主题海报之二如图3所示。该海报以绿色为主色调,主题文字的颜色和绿色校园及荷花相互呼应,形成了整体和谐的绿色调。采用了剪贴蒙版、图层蒙版的方式,让图片素材和白色背景较好地融入在一起。文字叠加在圆形之上,在文字设计上更加灵活,“欢迎您”的白色文字叠加在红色画笔描出的图形上,使得整体画面更加灵动。标题文字“珠海科技学院”通过改变文字的字号和位置,形成一定的透视感。美中不足的是内容的黑色文字稍小,对于海报观看者来说不易于浏览,可以对文字内容做些适当的简化,提炼出Key句即可。(3)校园主题海报之三如图4所示。该海报以紫色为主色调,素材选取别具匠心,校园的晚霞图片和湖景与整体色调吻合。主标题采用了剪贴蒙版的方式,将相近色变化的图片作为填充底图。虽然素材显示的是傍晚的黄昏时刻,但是淡紫色的背景使得整体画面不至于过于暗淡,整体画面呈现出静谧、温馨、美好的氛围。3
结
论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海报设计”单元设计,以可观察、可评价的预期结果为导向,符合成果导向教育(或称能力导向教育)理念,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教学,跨越了理论和实践的鸿沟,能够将抽象的平面设计理念具化为设计实践,促进了学生从低阶学习目标向高阶学习目标的迁移。学生的评教问卷调查说明逆向教学设计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2021—2022学年第1学期328名学生参与本课程评价,非常同意和同意“授课教师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的共占比为98.48%,认为“授课教师善于采用启发式、探讨式、参与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及慕课、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占比99.09%;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为96.95%。具体为:(1)逆向教学设计促进了高阶学习目标达成。采用逆向教学设计,进行“海报设计”等平面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改革,引导学生突破了平面设计能力生成上的瓶颈,解决了平面设计课程学习目标与教学活动不一致、低阶学习目标难以跃升到高阶学习目标、难以生成整体设计能力的问题。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使课程教学团队反思其关键点:即平面设计能力生成是课程的总体目标,需要细化为更多的小目标来支持,不能指望一两节课就达成这个目标。“海报设计”单元教学设计按照SOLO分类理论及学习进阶理论,对学习目标进行了分层结构,制定了相对应的评价任务和评价方法,建立了从预备阶段、初始阶段到巩固阶段的平面设计能力提升的学习路径,设计了师生活动及互动方式。由于预期的学习目标在一开始就已经厘清并确立,因此可以保证教学互动组织与实施直接指向想要达成的结果,并且将重点聚焦到能力生成的关键环节。平面设计能力生成体现了循序渐进、由低阶到高阶的学习过程,既打牢软件操作的技能基础和平面设计的理论基础,又促使学生跳出机械式重复练习、无法提升能力的“怪圈”。(2)逆向教学设计促进了教师主导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作为学生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氢溴酸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船壳漆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甲基丙烯酸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5年空气涡轮制冷精细橡胶粉生产装置项目评估报告
- 中国有机磷杀虫剂项目商业计划书
-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全册《生物的遗传现象》课件演示模板
- 观摩课件教学课件
- 观念治疗课件
- 质量成本财务课件
- 生鲜配送公司的物流配送管理
- 雨污分流管理课件教学
- 麦克白完整版本
- 家训家风教育主题班会
- 无人机配送服务定价策略分析
- 2025年秋季学期“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数列的极限概念理解教案
- Unit3Makeithappen.Understandingideas.Ahelpinghand.课件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古籍修复培训课件
- 煤化学煤焦化技术课件
- 植皮术后护理课件
- 学校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