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生理学06血液循环第1页/共43页一、各类血管的功能(一)动脉输送血液离开心脏。种类?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第2页/共43页1、大动脉指接近心脏的动脉,其中膜含数十层弹性膜,管壁富有弹性,故又称弹性动脉。第3页/共43页心室收缩时,大动脉扩张,心室舒张时,大动脉回缩。大动脉的弹性有什么好处?减轻心脏收缩时的负荷;使血压波动不至于过大;维持血流的连续性。思考:如果大动脉是一种刚性管道,会怎样?第4页/共43页2、中动脉从大动脉分支走向各器官的动脉,中膜含10-40层平滑肌,又称肌性动脉。功能特点?平滑肌收缩能改变管径的大小,调节器官血流量以适应机体需要。
第5页/共43页3、小动脉:在人,指管径小于1mm的动脉,管径小于300μm的小动脉称为微动脉,中膜含1~数层平滑肌。功能特点?管径变化可调整局部血流和外周阻力,故常把小动脉和微动脉称为阻力血管。第6页/共43页(二)毛细血管只有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组成,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控制着毛细血管床的关闭和开放。平时仅小部分毛细血管开放,组织活动增强,局部缺氧或代谢产物积聚时,开放的毛细血管增多。第7页/共43页(三)静脉输送血液返回心脏。安静时循环血量的60%~70%容纳在静脉中,因此把静脉称为容量血管。微静脉又称为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其收缩和舒张可改变毛细血管前阻力和毛细血管后阻力的比值,调节毛细血管的血流量。第8页/共43页二、血流动力学和血压(一)血流动力学血液在心血管内流动的力学,称为血流动力学。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称为血流量。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血流量(Q)与血管两端的压力差(ΔP)成正比,与血流阻力(R)成反比,即:Q=ΔP/R。第9页/共43页血流阻力包括血液内部的摩擦力以及血液与血管壁的摩擦力。血流阻力(R)与血管长度(L)及血液粘滞性(η)成正比,与血管半径(r)的4次方成反比,即:R=8ηL/πr4。将上式带入前述的血流量公式Q=ΔP/R,则得:Q=ΔPπr4/8ηL。此公式称泊肃叶定律。表示血流量、血压、血液粘滞性、血管长度及口径之间的关系。一般说,血管长度和血液粘滞性基本稳定,因此,血流量和血压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血管口径来实现。第10页/共43页(二)血压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通常以kPa(或mmHg)表示。测血压时,以大气压作基数,用血压高过大气压的数值作为血压的数值,如:动脉血压为13.3kPa(100mmHg),是指血压比大气压高13.3kPa。如将导管向心方向插入血管内测定血压,血流的动能也变为压力,测得的血压将大于对血管壁的侧压,称为端压。第11页/共43页三、动脉血压(一)动脉血压的形成心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和大动脉的弹性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必备条件。第12页/共43页心脏射血和大动脉回缩引起血液流动,如果没有外周阻力,血液将全部流向外周而不产生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如果血流停止,循环系统各部的压力就会相等,称为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其大小取决于血量与心血管容积的比例。第13页/共43页(二)收缩压和舒张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中期达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约在心舒末期降至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脉搏压)。因舒张期比收缩期长,故平均动脉压更接近于舒张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第14页/共43页测量动脉血压时,通常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安静时,健康成人的收缩压约为12.0~16.0kPa(90~120mmHg);舒张压约为8.0~10.6kPa(60~80mmHg);脉压约为4.0~5.3kPa(30~40mmHg)。世界卫生组织(WTO)将160/95mmHg(21.3/12.7kPa)定为成人动脉血压的上限值。第15页/共43页(三)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动脉管壁的顺应性、循环血量等,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但在讨论某一因素的变化对血压的影响时,常假定其他因素维持不变。第16页/共43页1.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增加时,血压升高,但收缩压升高较明显。
2.心率: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但舒张压升高较明显。
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但舒张压升高较明显。第17页/共43页4.大动脉弹性:大动脉弹性降低,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的比例: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相适应,才能使血管维持充盈。循环血量减少或血管容积增大,均使动脉血压下降。第18页/共43页第19页/共43页(四)动脉脉搏(脉搏)1、脉搏的概念在心动周期中,由于心室射血所引起的动脉节律性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波动,称为动脉脉搏(简称脉搏)。第20页/共43页2、脉搏波及其传播速度动脉脉搏起始于主动脉根部,以波的形式沿动脉管壁传播,称脉搏波。其传播速度与动脉管壁的弹性有关,弹性大则传播慢。在主动脉约为3~5m/s,中动脉约为7~10m/s,小动脉约为15~35m/s。脉搏波传播速度约为血流传波速度的10倍。
第21页/共43页四、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一)静脉血压
血液经毛细血管达微静脉时,血压下降为2.0~2.67kPa(15-20mmHg),腔静脉血压为0.5~0.7kPa(4~5mmHg),右心房内压力接近于零。第22页/共43页通常把各器官静脉的血液称为外周静脉压,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称为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可反映机体静脉血回流情况,其正常变动范围为4~12cmH2O(1cmH2O=0.735mmHg)。第23页/共43页中心静脉压过低常表示血量不足和静脉回流障碍。如低于6cmH2O,表示回心血量不足,是补液的指征。如超过16cmH2O,输液应慎重。第24页/共43页(二)静脉血流根据公式Q=ΔP/R,静脉血流量的大小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压力差成正比,与静脉血流阻力成反比。第25页/共43页单位时间内静脉回心脏血量等于心输出量。其多少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如:1、体循环平均压:体循环平均压(充盈压)升高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多。2、心脏的舒缩活动:心房舒张和心室收缩对心房的牵拉作用,可使房内压降低,加速静脉回流;心室舒张时对心房和大静脉内血液的抽吸作用也有利于静脉回流。
(三)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第26页/共43页3、重力和体位:人体由平卧转为直立时,因血液重力的影响,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但这种改变很快能通过神经体调节和体液调节,如心率加快、阻力血管收缩、四肢骨骼肌紧张性增强等,使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相适应。第27页/共43页4、骨骼肌运动:外周静脉,特别是四肢静脉中存在静脉瓣,能阻止血液逆流。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运动对静脉的挤压作用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5、呼吸运动:吸气时胸腔内压力降低,使胸腔内大静脉和心房被动扩张,容积增大,压力下降,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多。第28页/共43页五、微循环与组织液生成(一)微循环的概念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微细血管内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第29页/共43页(二)微循环的组成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中间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直接通路)、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组成。微循环的血液可通过三条通路从微动脉流入微静脉:
1、直捷通路
2、动静脉短路
3、迂回通路(又称营养通路)第30页/共43页返回第31页/共43页(三)微循环的功能1、物质交换:血液和组织间的物质交换是微循环最根本的功能,物质交换的方式有三种:扩散、滤过和重吸收、吞饮。2、体温调节:皮肤内的微循环,动静脉吻合支较多。环境温度升高时,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环境温度降低时,吻合支关闭,有利于保存热量。第32页/共43页(四)组织液生成及回流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中的体液称为组织液。1、组织液生成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其动力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第33页/共43页第34页/共43页2、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
(1)毛细血管血压长时间站立时,重力作用使下肢毛细血管压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多。所以,站久了有时会引起脚面水肿。有心衰竭时,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加,可导致组织水肿。第35页/共43页(2)血浆胶体渗透压某些肾脏病时,大量血浆蛋白质随尿排出,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增多。第36页/共43页(3)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在烧伤、过敏反应等情况下,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浆蛋白通过管壁进入组织液,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出现局部水肿。第37页/共43页(4)淋巴液回流在患丝虫病时,淋巴回流受阻,在受阻部位远端的组织间隙中组织液积聚,呈现水肿。第38页/共43页(五)毛细血管血压的调节毛细血管血压取决于毛细血管前阻力和毛细血管后阻力的比值。微动脉和微静脉的平滑肌可对多种刺激发生反应而改变血管口径,调节微血管的阻力。第39页/共43页微血管平滑肌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环保工程师面试宝典环境治理技术与项目管理预测题
- 2025年软件架构设计师高级面试指南与模拟题集
- 2025年陪诊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设计师面试预测题库及实战模拟题集
- 2025年医院医疗技术人员招聘笔试全面解读及模拟题
- 桑德拉潜水艇销售课件
- 2025年陪诊师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金融行业招聘考试模拟卷及答案公布
- 2025年仓储专业试题及答案
- GA 1301-2016火灾原因认定规则
- TTT培训师培训课件(-)
- 学校学生健康体检知识培训课件
- 重医大内科诊疗操作规范内科诊疗操作规范
-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读书分享 课件
- 脚手架作业安全管理培训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护理课件
- (中职)VB程序设计电子课件(完整版)
- 钛白粉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汽车VIN效验码计算器
- 脱硫塔操作规程(双碱法)(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