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2中医学方剂与治法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依法选方、据方议药3中医学方剂与治法一、广义治法治病方法:治疗疾病的方法与手段。治疗原则: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总结出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总体原则。治疗大法:具有一定概括性的、针对某一类证候(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二、狭义治法:针对具体证候(病机)所确定的治疗方案。
4中医学方剂与治法治则:防治疾病的总体原则。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证候(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具体治法:针对具体证候(病机)所确定的治法。治法具有多层次的特点5中医学方剂与治法三、治则与治法的关系从产生来看:治则缘于中医基本理论,治法从方剂中总结出来。从哲学角度来看:二者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辨证关系。从治病时间来看:治则是疾病全过程的指导方针,治法是针对特定时间阶段的证(病机)的具体方法。从对象来看:治则针对的是病(人),治法针对的是证。6中医学方剂与治法
第二节病机与治法的关系7中医学方剂与治法
治法在理、法、方、药体系中的地位辨证与论治的关系辨证——目的:捕捉病机(如:肾、寒热)论治——目的:确定治法,遣药组方
8中医学方剂与治法
病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不内外因病位:表、里、脏腑、经络病性虚实:邪正斗争的力量对比寒热:阴阳盛衰的程度估计病势:疾病的传变与转归病机四要素9中医学方剂与治法一、对应性治法针对病机(不是病)——法随证立10中医学方剂与治法二、多层次性病机的多层次特点决定了治法的多层次特点高层次——病机:邪正斗争、阴阳失调治则:祛邪扶正、协调阴阳中层次——病机:表证、热证、寒证治疗大法:汗法、清法、温法低层次——病机: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治法:辛温解表,宣肺平喘11中医学方剂与治法病机的多体系:
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12中医学方剂与治法病机的多体系特点决定了治法的多体系特点1.根据阴阳学说(阴阳互根)2.根据五行学说(相生相克)3.脏腑辨证三、多体系性补阴配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左归丸、饮补阳配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右归丸、饮脾虚肝郁之腹痛泄泻—土虚木乘—培土抑木法:痛泻药方肺虚久咳痰多色白—配土生金:参苓白术散胃火上炎之牙痛—清胃凉血-清胃散肝火上炎之头痛—清肝泻火-龙胆泻肝汤13中医学方剂与治法4六经辨证--六经治法体系5卫气营血辨证—卫分:辛凉解表:银翘散气分:清热泻火:白虎汤营分:清营透热:清营汤血分:清热凉血:水牛角地黄汤6气血津液辨证7根据正邪关系气生血-血虚补气(补气生血):当归补血汤血生气-气虚补血(补血生气):补中益气汤正邪俱实-去寒通便-大黄附子汤正虚邪实-攻下寒积,温补脾阳-温脾汤14中医学方剂与治法
第三节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15中医学方剂与治法一、从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论治法源于方剂治法指导遣药组方16中医学方剂与治法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二、从辨证论治看
17中医学方剂与治法以法统方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18中医学方剂与治法理……..法………方…….药审因立法依法组方“法随证立,方从法出,方以药成”。有方无法有法无方19中医学方剂与治法一法之中可有数方:下法之中有大承气汤(急下法)、调胃承气扬(缓下法)、增液承气汤(润下法)、大黄附子汤(温下法)等等一方之中可有数法:防风通圣散20中医学方剂与治法
若夫按病用药,药虽切中,而立方无法,谓之有药无方,或守一方以治病。方虽良善,而其药有一二味与病不相关者,谓之有方无药。譬之作书之法,用笔已工,而配合颠倒,与夫字形俱备,而点画不成者,皆不得谓之能书。故善医者,分观之,而无药弗切于病情;合观之,而无方不本于古法。然后用而弗效,则病之故也,非医之罪也。而不然者,即偶或取效,隐害必多,则亦同于杀人而已矣。至于方之大小奇偶之法,则《内经》详言之,兹不复赘云。
21中医学方剂与治法第四节常用治法22中医学方剂与治法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八法的产生23中医学方剂与治法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汗温补清下复合病因、病证和胃脘以上胃肠体内(气、血、津、食、虫结聚)消24中医学方剂与治法八法学习要求
1、定义
2、适应病证
3、常用分类
4、使用注意25中医学方剂与治法汗法1、定义: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之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26中医学方剂与治法汗法2、适应病证:表证风湿痹证麻疹初起,疹发不畅水肿初起,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27中医学方剂与治法3、常用分类:
病邪之性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体质有强弱:扶正解表汗法28中医学方剂与治法汗法4、使用注意分清病性,恰当用药。用药辛散,不宜久煎。温服啜粥,以助出汗。取汗标准,遍身微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29中医学方剂与治法吐法1、定义: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30中医学方剂与治法2、使用条件:
病位居上内蓄实邪病势急暴体质壮实3、使用手段吐法31中医学方剂与治法使用注意:吐后调养脾胃。止吐方法。冷稀饭、冷开水姜汁32中医学方剂与治法下法1、定义: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33中医学方剂与治法2、适应病证
下法古代有形积滞无形热邪肠痈现代各种中毒症腹部术后釜底抽薪
34中医学方剂与治法下法3、分类:4、使用注意辨明病性,区别缓急分清表里,先表后里或表里同治作用峻猛,用宜谨慎得效即止,糜粥养胃
35中医学方剂与治法和法1、含义:
狭义:和解----
少阳证广义:调和----表里、营卫、阴阳、脏脏间的失调
不和36中医学方剂与治法狭义和法与广义和法的关系37中医学方剂与治法“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两者不和……
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生气通天论》)38中医学方剂与治法协调平衡、双向调节和为圣度冲气以为和39中医学方剂与治法和法和解调和是专治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治法即《伤寒论》之“和解少阳”之治法“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和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40中医学方剂与治法2、适应病证与分类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和法和解少阳
调和肝脾
调和肠胃41中医学方剂与治法3、使用注意——“和而勿泛”邪不在半表半里不和脏腑气血虚弱者不和实邪致痞满呕遥逆者不和和法42中医学方剂与治法温法1、定义:通过温里祛寒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症:里寒证
43中医学方剂与治法寒邪之来源及治法:
外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44中医学方剂与治法3、分类:
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45中医学方剂与治法清法1、定义: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2、适应病证:里热证46中医学方剂与治法47中医学方剂与治法3、常用分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48中医学方剂与治法消法1、定义: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49中医学方剂与治法2、适应病证: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疮疡痈肿。50中医学方剂与治法3、常用分类:(1)治宜缓图,难以速效。(2)常与补法等结合运用。51中医学方剂与治法补法1、定义: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52中医学方剂与治法2、适应病证:(1)虚证。(2)正虚感邪。53中医学方剂与治法3、分类: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54中医学方剂与治法八法运用要求“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医学心悟•医门八法》)55中医学方剂与治法56中医学方剂与治法57中医学方剂与治法一、治法的定义:治法证候病因病机治疗方法58中医学方剂与治法中医治法的特点1.多层次2.多体系59中医学方剂与治法1.治疗大法--八法2.具体治法--方剂治法(功用)治法层次60中医学方剂与治法
治法是多体系的。治法体系与中医辨证体系相对应。治法系统61中医学方剂与治法第二节方剂与治法的关系62中医学方剂与治法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以法统方64中医学方剂与治法
《医宗金鉴》:“方有一定之法,法有不定之方。古人之方,即古人之法寓焉。立一方必有一方之精意存于其中,不求其精意而徒执其方,是执方而昧法也”65中医学方剂与治法第三节常用治法66中医学方剂与治法常用治法八法
67中医学方剂与治法八法简介
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68中医学方剂与治法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69中医学方剂与治法吐法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70中医学方剂与治法下法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71中医学方剂与治法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72中医学方剂与治法温法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73中医学方剂与治法清法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培训课件制作指南
- 油气管线不动火机械冷切割方案
- 企业培训总结课件
- 优化维护服务策略
- 信息技术采购合同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条款
- 生态停车场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合同
- 餐饮行业特色饮品技术与品牌合作协议
- 餐饮连锁品牌跨区域经营股份合作协议
- 矿业开发项目股权交割与收益分成协议
- 车辆挂靠与汽车租赁平台运营合同
- 农发行信贷业务考试题库题库附答案
- 2024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 精神分裂症护理查房
- 建筑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 课件 第1-3章 物联网技术导论、物联网领域的关键技术、智能建造工程场景中的物联网
- 初中数学中心对称图形训练50题(含参考答案)
- 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一体化研究
- 下半年消防演练总结
- 奥妥珠单抗注射液
- 市政工程质量创优计划
- 服务质量分析会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法律的特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