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学科关键能力提升6教案(含解析)_第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学科关键能力提升6教案(含解析)_第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学科关键能力提升6教案(含解析)_第3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学科关键能力提升6教案(含解析)_第4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学科关键能力提升6教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重点能力提高6】之小船创作一、获得和解读地理信息典例1(2019·湖南常德模拟)此刻有好多手机软件,对着植物拍摄,软件能立刻对照辨识出植物,下边是某同学周末在野外使用该软件时显示出的三幅图片。读图联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依据图片中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拍摄地最可能位于( )A.太行山区B.长白山区C.昆仑山区D.武陵山区一个植物群落常常由乔木、灌木和草本等构成,它们高矮不一,有条有理,分享着阳光雨露,三幅图片显示的植物由上层到基层排序正确的选项是( )A.③②①B.③①②C.②①③D.②③①答案(1)D(2)A分析(1)依据图片中的信息判断,图片中有山茶花,属于亚热带植物,该同学拍摄地应在亚热带地区,最可能位于武陵山区,D正确。太行山区、长白山区、昆仑山区位于温带,A、B、C错误。(2)一个植物群落常常由乔木、灌木和草本等构成,它们高矮不一,有条有理,分享着阳光雨露,三幅图片显示的植物中,①是蕨类植物,喜湿润环境,散布在最下层,B、C错误。②茶树适合在中层,便于采茶。③樟树是高大乔木,位于上层。从上层到基层排序正确的选项是③②①。A正确。思虑:你从上题资料和设问中获得和解读到了哪些与本章有关的信息?答案①为蕨类植物,属于草本植物,②为灌木或小乔木,③为乔木,可见由高到低为③②①。此中最高的樟树为代表性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宽泛散布于南方地区。典例2(2019·山东临沂上学期期中)以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随海拔的变化。据此达成(1)~(2)题。(1)该山地南坡较北坡( )A.热量少B.海拔高C.雪线低D.降水少与北坡对比,该山地南坡自然带丰富,主假如因南坡( )A.距海近,降水多B.海拔高,坡度大C.相对高度大,纬度低D.坡向朝南,温度高答案(1)C(2)C分析(1)图示高峰冰雪带的散布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可判断南坡雪线较低,故C正确。北半球南坡纬度更低且为阳坡,则热量更多;南坡、北坡同属一个山地,则最大高度(即海拔)相等;图示南坡有丛林带散布、北坡无丛林带,且雪线南坡低于北坡,则南坡降水多于北坡。(2)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与北坡对比,该山地南坡纬度更低。图示南坡2200米以下就有丛林带散布,而北坡直到4000米左右才有植被(灌丛草甸带)出现,说明北坡最低海拔在4000米左右,则南坡相对高度大于北坡;故C正确。思虑:你从上题资猜中获得和解读到了哪些与本章有关的信息?答案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为阳坡,热量许多;南坡与北坡基带散布海拔不一样;高峰冰雪带的底部边沿(雪线)高度不一样,南坡低。典例

3

(2018·山东潍坊模拟

)

塞罕坝海拔

1010~1940

米。20世纪

60年月林业部在这里成立了林场,

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沙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建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观。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陷很多灾关。以下图表示塞罕坝林场的地点。据此达成(1)~(2)题。(1)合适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与北坡对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许多光照激烈,日夜温差大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答案(1)C(2)A分析(1)读图可知,塞罕坝位于42°N邻近,与长白山中部纬度相当,属于我国中温带地区,再加上其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其主要树种应当是针叶林,C项正确;落叶阔叶林散布在我国降水许多的暖温带地区,A项错误;常绿硬叶林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天气区的主要树种,B项错误;常绿阔叶林散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亚热带地区,D项错误。(2)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水分条件较差,A项正确;南坡是夏天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冲洗侵害,流水作用较强,土层较薄,B项错误;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日夜温差较小,且日夜温差对造林没有太大的影响,C项错误;塞罕坝荒山南坡是冬天风的背风坡,受低温冻害影响较小,D项错误。思虑:你从上题资猜中获得和解读到了哪些与本章有关的信息?答案该地天气干旱,造林前沙漠化严重;该地位于中温带高原上;由以上两条可推知,适合的绿化树种为针叶林;该地区造林的限制性条件为水分,阳坡蒸发强,土壤相对干燥,北坡蒸发弱,土壤水分条件好。二、调换和运用地理知识典例4(2018·莱芜模拟)加拿大落基山南段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漂亮壮观,2017年3月,中国某旅行团到加拿大旅行观察。读“50°N邻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表示图”,回答(1)~(3)题。(1)依据图中信息,判断温尼伯的自然带是(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从温尼伯搭车前去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挨次过渡为( )A.丛林草原、丛林、沙漠草原、草原沙漠草原、草原、丛林草原、丛林丛林、丛林草原、草原、沙漠草原草原、沙漠草原、丛林、丛林草原旅客持续西行至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莱斯布里奇景观不同,造成这类景观差别的基础是( )A.热量B.地形C.水分D.洋流答案(1)B(2)C(3)C分析(1)图中纬度地点和海陆地点显示温尼伯为较高纬度的温带大陆性天气,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带。(2)北美洲落基山以东水汽主要来自傲西洋,所以温尼伯搭车前去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降水愈来愈少,植被挨次为丛林、丛林草原、草原、沙漠草原。(3)温哥华位于大陆西岸,属于温带大海性天气,中纬西风被山地抬升形成迎风坡,暖流流过增温增湿,所以降水丰沛;而莱斯布里奇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思虑:解答上题,你调用了哪些知识?答案40°N~60°N大陆西岸为温带大海性天气,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西风超出落基山后,在山脉东侧形成下沉气流,莱斯布里奇天气干旱,形成温带沙漠带,向东降水增添,形成草原带和丛林带;由高度和纬度知,温尼伯位于内地平原,热量和水分不及大陆东西两岸,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典例5(2019·广西梧州一中月考)牛肝地是发育在以红层软岩(红层软岩是以红色为主色彩的碎屑堆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地区,以密集侵害沟微风化壳裸露为标记的红层沙漠。土壤一般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部分构成。读“我国某地区不一样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点变化图”,达成(1)~(3)题。(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B.江南丘陵C.青藏高原D.河西走廊(2)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主要原由是( )A.天气变异B.地表形态变化C.土壤肥力变化D.过分农业活动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点发生的变化是( )土壤厚度增大土壤水分含量增大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答案(1)B(2)D(3)D分析(1)读图可知,该地区的原生植被为常绿阔叶林,说明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应选B。(2)我国南方地区人口数目多,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尖利,过分农业活动是致使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由。应选D。(3)读图可知,跟着植物群落演替

(

由常绿阔叶林向牛肝地演替

)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水分含量降落,清除

B、C

选项;土壤中有机质和水分含量的降低,将使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

D选项正确;植物群落的演替陪伴着植被保持水土功能的降落,将使土壤侵害加剧,土壤厚度减小,A选项错误。思虑:解答上题,你调用了哪些知识?答案该地区退化前的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应散布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民风候区;我国由丛林退化为沙漠的演变多为过分砍伐、过分开垦等人为原由造成;土壤退化过程中,厚度变小,水分含量变小,有机质含量变少,肥力降落,矿物质比重增大。典例6(2016·江苏地理)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观察,他在日志中写到:“身后的丛林戛但是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可以看到冰川的边沿,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下题。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A.山地针叶林带C.高峰苔原带

B.高峰草甸带D.冰川带答案

B分析阿尔泰山的垂直带谱从下到上为沙漠带、草原带、针叶林带、高峰草甸带和冰川带。教授身后的丛林戛但是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这说明他位于高峰草甸带。思虑:解答上题,你想从哪些方面剖析和描绘?答案垂直自然带谱中,由丛林带向上挨次为高峰草甸带、高寒沙漠带、积雪冰川带。三、描绘和阐释地理事物典例7(2016·海南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时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下图)。解说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由。答案华北地区夏天酷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对比,落叶阔叶树夏天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成效更好。冬天严寒,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思虑:解答上题,你想从哪些方面剖析和描绘?答案华北地区民居南窗采光;华北冬天严寒,需采光保暖;落叶阔叶林与松柏的主要差别是冬天落叶,利于阳光射入室内。典例8(2019·许昌调研)阅读图文资料,达成以下要求。马达加斯加岛

(

以下图

)上动植物质源丰富,此中

80%为特有物种。如珍稀动物狐猴,已达成长达

5500

万年的进化历程。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最近几年数目剧减,处于濒危状态。指出狐猴集中散布区自然景观的种类并剖析其形成的原由。剖析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丰富且极为独到的原由。答案(1)热带雨林;大概呈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拦来自傲海的东南信风,多地形雨,再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进而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