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诗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福建诗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福建诗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福建诗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福建诗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山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1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西周时期,通路和渠道纵横交织,把土地分开成方块,形状像“井”字,所以称做“井田”。对井田制理解最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直接致使图地吞并问题的产生B.春秋战国时期渐渐崩溃C.土地能够自由转让或买卖D.保护农民的利益2.产生于汉朝的区田法是综合运用深耕、施肥、保墒、注水等系列举措进行耕种的方法,其特色是在小面积土地上集中使用人力、物力,防旱保收,求得单位面积的高额丰收。这种耕种方法A.令人们开始由迁移走向定居B.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生产模式C.有益于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D.是古代农业长久当先的重点3.据史册记录,“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A.耧车B.翻车C.曲辕犁D.筒车4.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由于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B.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C.统治者“不抑吞并”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5.《国语·晋语》记录:“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说明官营手工业A.主假如供自己花费和缴纳赋税B.由政府垄断经营C.是古代手工业的独一经营方式D.产品主要在市场流通6.以下图是中国古代利用水力提升生产效率的一项装置表示图,这项装置主要应用于A.纺织B.浇灌C.冶铁D.制陶7.史载:唐朝官营丝织业“凡织紝之作有十:一曰布,二曰绢,三曰施,四曰纱八曰绮”,反应唐朝官营丝织业生产A.分工仔细B.规模巨大C.品种丰富D.求过于供8.古代制瓷业中出现了浓淡协调、明丽轻柔、色彩丰富的粉彩瓷器烧制技术。此技术最早出现于A.汉武帝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9.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录:“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昼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昼夜商贩而北。”这表示-1-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华B.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D.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10.国都,常常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国都城市“市”“坊”布局上能够看出,国都在功能上体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质上反应了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统治阶级重视国都建设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D.“重农抑商”政策11.《卖炭翁》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人人皆知的诗作。诗中表达老翁“晓驾炭车辗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B.地方自治的市镇C.严格管束的集中市场D.沿街开铺的街市12.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出官营手工业占有主导地位是在A.商代B.唐朝C.明朝D.宋代13.“(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仍照故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人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录充分说明A.明末对外关闭政策在清初获取持续B.清政府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能够“裕国”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获取临时推行D.清代先期只允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14.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向来到鸦片战争前夜,萌芽虽有壮大,却无打破,资本主义一直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由是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停入侵B.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挡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中国一直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D.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15.据《万历通州志》记录,当地从前“庶氓之家终岁不燕客,有故则孟羹豆肉相招一饭,不认为简也。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惋惜今昔不一样,“今乡里之人,无故燕客者,一月凡几肴果无算,皆取之远方宝贵之品”。这从实质上反应出当时A.社会民风简单遇到政策影响B.追求豪奢已为社会共鸣C.人们生活花费水平提升D.花费看法遇到经济发展影响16.以下相关中公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是在清政府扶助下出现的B.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受外商公司的刺激下创立的C.是洋务派创立起来的-2-D.是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17.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写道:“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诚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括着逸出旧轨的趋势。”这里“包括着逸出旧轨的趋势”的实质含义是A.崩溃着自然经济,促使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有益于西学的流传C.在必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18.1861年,天津洋布价钱“仅土布价钱的一半”,可是它不过使“直隶和邻省的城市和集镇的人民因洋布较土布廉价,而买洋布”,而广大的“乡村人民仍旧喜好他们自己织的土布”,这说了然A.洋布较土布物美价廉B.中国传统手工业技术长久当先C.列强的侵略还没有渗透内陆D.乡村地域小农经济拥有牢固性19.一位历史老师在叙述中国近代经济史时,引诗一首:“状元办厂惊迂腐,君子经商耻务空。积弱终须强实业,中兴还赖育才功。”这首诗评论的历史人物是A.张之洞B.郑观应C.张謇D.方举赞20.以下图为某国1919年对华出入口贸易分区表示图,该国是A.日本B.德国C.苏俄D.法国21.阅读下表:1935年和1941年中公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照表1935年1941年资本总数(万元)占全国总资本比资本总数(万元)占全国总资本比冶炼业47.40.19%13570.737.01%机器金属业415.51.66%4402.710.6%纺织业12170.348.53%5884.714.17%食品工业6159.824.56%2726.66.57%表中数据的变化,反应了A.轻工业衰败未获取发展B.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C.民族经济遇到日本损坏D.工业构造日益合理化22.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动工后)斯时运用缫丝机槭还没有相当人材。乃延(请)意人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且全部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销,输运需时,周转犯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消耗殆尽。关于丝厂发展,折射出的史实实质是A.技术人员主要依靠外国B.产品销售不十分的顺畅C.因官督商办而走向衰落D.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困难-3-23.1937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仅421.6万元,仅占全国的工业资本总数的1.17%,到1942年,全省工业资本额就已达20949.9万元,为全国工业资本的10.8%。该时期云南工业发展主要受益于A.民族工业的内迁B.政府对经济的主导C.国际交通线打通D.实业救国思潮盛行24.1945年抗战成功后,出现“成功鞭炮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情景,人们是“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倒霉”。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由是A.美国资本侵入B.民族资本经营不善C.官僚资本的重压D.资本家不支持政府25.以下图反应的是近代中公民族工业在不一样历史阶段发展状况的曲线图。请判断图中由G到I这段曲线,最有可能反应的是近代中公民族工业哪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A.19世纪60年月民族工业的盛行B.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季D.公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窘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12分)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长久以农业发展为主,商业是农业的协助。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资料一溥天之下,难道王土;率土之滨,难道王臣。——《诗经·小雅·北山》资料二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可以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唐·白居易《朱陈村》资料三有学者提出,大概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式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浮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域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整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资料一反应的是何种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这一土地制度在所相关系上有什么变化?联合所学知识指出致使这一变化的根来源因。(5分)(2)资料二中的唐朝经济形态是什么?它有何特色。(5分)-4-资料三中“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域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整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这类新经济指的是什么?(2分)27.(13分)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资料一(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萘等各种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质量量、约定商品价钱、签署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彻夜营业。——樊树志《国学十六讲》资料二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苗绢已成空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南宋)华岳《田家·其三》资料三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绚烂,实则正在滑向衰世悲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实情。”(1)据资料一,归纳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6分)2)据资料二,归纳当时手工业经济发展的特色。(2分)3)“18世纪的康乾盛世实则正在滑向衰世悲凉”,你能否赞同这一看法并从经济史的角度简单说明原由。(5分)28.(13分)历史的行进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资料一村庄里几百年来总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向来到此刻仍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仿佛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改动。-5-——费孝通《乡土中国》资料二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不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激励积极之心,说项钻求,生怕不可以当选。——《申报》1888年4月资料三19世纪六七十年月至20世纪初中公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格。年份新办民族工新增民族工业资本总数均匀每年设厂均匀每年新增业总数(家)(万元)数(家)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1895-1900100450016.77501901-19113405600315101912-1919600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料一中现象存在的社会原由。并剖析这类现象对中国新经济要素发展的影响。(4分)(2)从近代经济构造改动的角度,剖析资料二中出现妇女打工高潮的背景。(4分)(3)甲午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中公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状况怎样?原由是什么?(5分)29.(12分)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资料一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率一览表(%)年产量(万≥10010~991~9≤1-6-吨)外商公司10088.5410华商公司011.559100资料二据大略预计,1920年前后近代工业的总产值仅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4.87%,而且拥有浓重的封建性和商业谋利性。资料三19世纪60年月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资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余工业亦皆低沉”。(1)资料一反应出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面对着什么问题?(2分)(2)资料二、三反应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色?(4分)为何会出现资料四中的现象。这说明阻挡中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要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迪。(6分)答案1—5BCCDB6—10CCBDA11—15CCABD16—20BADCA21—25BDACC26、(1)土地制度:井田制。(1分)变化:由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2分)-7-原由:生产力的发展(或铁农具与牛耕的渐渐推行,提升了生产力)。(2分)唐朝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2分)特色: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联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分,任答3点即可)新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萌芽。(2分)27、(1)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添;服务设备齐备;商业活动打破时间限制。(如答“商户多、商品种类多”酌情给分)(6分)(2)特色:手工业在家庭中进行。(如答“手工业与农业联合或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业为主”;“男耕女织”“赋税深重”也可得分)(2分)3)赞同。原由:明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严重阻挡了新经济要素的成长;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不一样意。原由:明清农耕文明高度发达,仍处于世界当先地位;商品经济繁华,资本主义萌芽迟缓发展。(5分)28、(1)原由:宗法关系;小农经济;政府重农抑商等政策影响。(2分任答两点)影响:约束了自由劳动力,不利于新经济要素的发展。(2分)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