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22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的几个问题的商榷_第1页
深圳市2022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的几个问题的商榷_第2页
深圳市2022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的几个问题的商榷_第3页
深圳市2022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的几个问题的商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2022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的几个问题的商榷

一、关于词语题。

第2题判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其中C项是

C.陈水扁就职周年,到台北县万里白沙滩录志愿者,工作是在海边净滩。净滩之后召开的记者会上,陈水扁表示志愿者对台湾社会的奉献“真是‘罄竹难书’〞。

句中“罄竹难书〞是加点词语。陈水扁对这个成语当然是用错了,但原句并不是陈水扁的原文,而是有关报刊引用他的话,批评他用错了这个成语。这就把陈水扁用错成语和人们对他用错成语的批评这两个层次混同了。如果你要用陈水扁用错成语的例子作为材料,那就应该引用陈水扁的原文:“有很多我们的志工团体,不论是政府代表或者是民间企业帮助等等,这些都是罄竹难书,非常感人的成功故事。〞如果你感到其中有的用语不合乎大陆的习惯,可以做个别调整,如将“志工〞改为“志愿者〞。现在把媒体批评陈用错成语的言论当作用错词语的材料,就好比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当作疾病本身,把教师对错误字的识改当作写了错别字。因为这段话只是引用陈水扁的话,在句中陈的话只占了小局部,其中陈的原话只有6个字,你不能说这6个字说错了;如果你说这整个句子都是错的,那就等于说人们不能引用错误的话语加以批评,你引用了错误的话语你也跟着错了。虽然句子并没有展开对误用成语的批评,但话意是明显的,考生如果稍为聪慧一点,并不需要对成语“罄竹难书〞本身有什么认识,只需要根据这个句子所隐含的对陈水扁的态度,以及中国舆论对陈氏制造“台独〞的罪行的一惯态度,就可以判断这个成语用错了。从这个意义说,这句话实际上是暗示了答案。

二、关于仿写题。

第23题是一道仿写题,出的是仿照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三段论模式,改变素材重写句子。试题如下:

23.请仔细研读下列两个例子,揣摩每个例子里三句话之间的思维关系,然后选择一例进行仿写。〔6分〕

例一:真理都具有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

所以,马克思主义具有客观性。

例二:在所考察的时间内,太阳都是每隔11年左右就有一次大的活动期。

在察看过程中没有反例。

所以,太阳每隔11年左右就有一次大的活动期。

这个题目出得大胆。因为仿写题一向是从修辞的角度命题,并且逻辑知识早已退出中学教材,给人感觉有点另类。另类往往有创新的元素。但是这道题目很难不从逻辑常识的角度去评价和分析,而这是当今高中生所不足的,讲还是不讲,这给老师无疑制造了一个难题。虽然命题者声称这并不是从逻辑的角度来命题的,但不站在逻辑的角度老师无法认定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命题者说:“仿写的对象也不仅仅是常用修辞。〞则请问,可以用逻辑常识来考未学过逻辑知识的中学生吗?因此,命题者的声明是前后矛盾的,前面说不是从逻辑的角度来命题,后面又否定是从修辞角度〔总不能说逻辑是一种“非常用修辞〞吧〕。则,这道题是考语法?考词汇?考文学常识?

如果说前一小题的直言三段论,有可能化用到议论文中,则后一小题的归纳推理的三段论,那么不属于一般的写作话语,不属于一般的日常用语,仅仅是严密的科研文章或实验报告的用语,为中学生所陌生,也为一般的写作者所罕用。从语言表述上说,大前提与结论几乎是重复的,在实际写作中我们是采用省略的形式,示例:就我们所察看到的现象证明,太阳每隔11年左右就有一次大的活动期。因此这种仿写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要么就恢复逻辑知识的讲授,要么就在高考中回避之。既不向学生传授有关逻辑知识,又想让学生具备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这就等于是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如果学生的句子形式是对的,但从逻辑角度来说又是错误的,则老师是肯定他还是否认他?如果你肯定他,则就是误人子弟,就是应了鲁迅说的:“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如果你否认他,则你的理由是什么?你就必须站在形式逻辑的角度来评说。示例有个学生是这样答的:

时间是需要把握的

生命就是时间

所以,生命也需要把握

这里,大前提可以说是正确的,但小前提不是严密的判断,实际上是个比喻的说法,所以结论是可疑的,推理是不严密的。但是你如何说服学生,他到底错在哪里?

三、关于作文题。

深圳一模作文题是二选一的形式,在两道作文试题中任选一道作文。试题如下:

24.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北师大教授于丹,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演讲。使馆人员问于丹:中日两国之间有一段不幸的历史,可现在的合作机遇又很多,则应该怎样处理这种关系?

于丹说可以用?论语》中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来处理中日关系。所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就是说人家伤害了你,你不必用美好的东西去回报他,但又不应冤冤相报,要用我们民族的正直、磊落、坦荡去面对它,既要记住又要让它过得去,这就叫“以直报怨〞;而当别人以美好的态度来对待你时,你也要以美好的态度真诚地回报对方。

请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为标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投鼠忌器〞

是最早见于?汉书o贾谊传》的一个成语,原意是说,想要追打神庙里的老鼠,又怕连带打坏了供奉的偶像和敬神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又有所顾忌。这个成语的生命力来自于它丰厚的文化意蕴,来自于它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生命体验的生动揭示。

请根据你对“投鼠忌器〞这个成语故事的解读,选择一个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这两道作文试题,〔2〕比〔1〕好,好就好在材料比拟简洁,立意的空间较大,文体选择也比拟自由。而〔1〕题不但材料臃肿,学生假设把材料全部抄下来,几占作文规定篇幅的1/3;而且没有独立立意的余地,因为它所规定的标题就是一个观点,你既不能唱“反调〞,也很难借题发挥;而且在文体上只能写议论文,不像以“投鼠忌器〞为材料,完全可以写成记叙文。还有一个可能为命题者始料不及的问题,那就是〔1〕所规定的作文标题,实际上意味着文章包含着两个中心:①以直报怨;②以德报德。如果学生只扣住“以直报怨〞来写,是不是扣题不紧,主题不完整?反之亦然。而且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高考作文区区800字,怎么可能容纳这样两个并不简单的主题?老师一贯向学生强调的是,短短的800字作文,只能紧紧转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写,绝不可搞“多中心论〞。从网上搜索到的深圳市这次一模的优秀作文,绝大多数都是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