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宏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版】1: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反了人的身心进展的()。
单项选择题:
A、阶段性
B、挨次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
2:假如“只有你去竞赛.我才去观战”为真推断,则下列为假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你去竞赛.我去观战
B、你不去竞赛,我也不去观战
C、你去竞赛。我不肯定去观战
D、你不去竞赛,我去观战
3:强调直接阅历为主的课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
单项选择题:
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
D、潜在课程
4:教学方法一旦形成,不会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变化。()
推断题
对
错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人民抗日中心是()。
单项选择题:
A、晋察冀抗日依据地
B、晋冀豫抗日依据地
C、晋绥抗日依据地
D、陕甘宁革命依据地
6:素养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单项选择题:
A、面对全体同学
B、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
C、促进同学的全面进展
D、促进同学的共性进展
7:人类具有信任“自己人”的倾向,一个有阅历的谈话者,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对方相称,就连坐的姿态也尽力给对方在心理上有相容感。比如,并排坐着比相对而坐在心理上更具有共同感。这段话的主旨是()。
单项选择题:
A、有阅历的谈话者一般都比较自信,在交谈过程中能掌控局面
B、人们总是更擅长和自己熟识的人谈话
C、谈话过程中的坐姿与声调、音量、节奏等同样重要
D、制造相容感能对谈话过程产生乐观的作用
8:在古希腊,最早提动身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9:新老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同学留意的方法。()
推断题
对
错
10:同学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各种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常有多余动作,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单项选择题:
A、动作幅度
B、动作结构
C、动作力气
D、动作速度
11:教学评价包括哪三个方面?()
多项选择题
A、认知
B、情感
C、技能
D、道德
12:依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划分动机可分为()。
多项选择题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高尚的动机
C、低级的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3:下列关于人文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朝代是隋朝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C、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孔子
D、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扬的主要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14:Word中,当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时,那么活动窗口()。
单项选择题:
A、可以有多个窗口
B、只能是固定的窗口
C、是没有被其他窗口盖住的窗口
D、是一个标题栏颜色与其他不同的窗口
15:教学技能既表现为老师的个体阅历,又是老师群体阅历的结晶。()
推断题
对
错
16:“不合宜者,慢慢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时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今大为转变。”这段话最有可能是对哪一科学成就的评论?()
单项选择题:
A、达尔文的进化论
B、哥白尼的日心说
C、牛顿的运动三定律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7:学校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
多项选择题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18:形成训练说,相同要素说,阅历类比说等是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早期的迁移理论
B、道德进展理论
C、动机理论
D、认知进展理论
19: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受的其次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20:依据反映活动深度的不同,学问可分为感性学问与()。
单项选择题:
A、记忆学问
B、直观学问
C、理性学问
D、应用学问
21:人的身心进展包括哪两个方面?()
多项选择题
A、生理的进展
B、心理的进展
C、情商的进展
D、道德的进展
22:下列学习中属于符号学习的有()。
多项选择题
A、汉字学习
B、英语单词学习
C、图像、图表学习
D、历史大事学习
E、一般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学习
23:问题解决的特点是()。
多项选择题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唯一性
E、固定性
24:人的身心进展包括哪两个方面?()
多项选择题
A、生理的进展
B、心理的进展
C、情商的进展
D、道德的进展
25: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单项选择题:
A、巴西高原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水道
D、青藏高原
26:布鲁纳认为任何学问结构都可以用表象形式呈现,以下属于他提出的呈现方式的有()。
多项选择题
A、动作表象
B、图像表象
C、符号表象
D、情感表象
27:解决纪律问题的最终目标是()。
单项选择题:
A、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B、惩处违反纪律的同学
C、塑造同学遵守纪律的习惯
D、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当进行
28:个别教学制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同学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推断题
对
错
29:根据埃里克森人格进展理论,培育儿童信任感的最佳时间是()
单项选择题:
A、0~1.5
B、2~3
C、6~12
D、12~18
30:持续性的心情低落可以推断为()
单项选择题:
A、焦虑症
B、抑郁症
C、人格障碍
D、恐惊症
31:备课的内容包括()。
多项选择题
A、课堂练习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32:问题解决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多项选择题
A、目的性
B、结构性
C、序列性
D、主动性
E、认知性
33:在教学程序中,老师支配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34: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老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这里他强调的是老师的专业学问中必需包括()。
单项选择题:
A、文化学问
B、条件性学问
C、实践性学问
D、本体性学问
35:两种学习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多项选择题
A、刺激
B、反应
C、环境线索
D、学习目标
E、态度
36: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单项选择题:
A、维纳
B、斯金纳
C、班杜拉
D、布鲁纳
37:我国的教育体系分为()三大阶段。
多项选择题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38:在我国历史上,将老师纳入“天、地、君、亲”序列的人是()。
单项选择题: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荀子
39:()儿童的主要进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单项选择题: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学龄期
D、青年期
40:王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留意培育同学良好品德,塑造同学健全人格,启发同学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同学课业负担,以进展的眼光评价同学……王老师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
单项选择题:
A、教书育人
B、爱岗敬业
C、为人师表
D、关爱同学
41:心理的个体进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
多项选择题
A、定向性与挨次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E、关键性
42:范例导人多用在德育课和技能操作课的教学中。()
推断题
对
错
43:目前我国学校开设语文、数学、社会、自然等课程,总共是()
单项选择题:
A、八门课
B、九门课
C、十门课
D、十一门课
44:老师通过带同学参观博物馆让同学学习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动作直观
45: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是()。
单项选择题:
A、信度
B、效度
C、标准化
D、区分度
46:一般在教学开头前使用,用来摸清同学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支配教学的评定属于()。
单项选择题:
A、配置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总结性评定
D、非正式评定
47:老师学问结构的核心是老师的()
单项选择题:
A、相关学科学问
B、教育学学问
C、心理学学问
D、专业学问
48: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分是()。
多项选择题
A、社会性
B、生产性
C、实践性
D、意识性
49:老师学问结构的核心是老师的()
单项选择题:
A、相关学科学问
B、教育学学问
C、心理学学问
D、专业学问
50:在同学的成长和进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家庭
B、个人主观努力
C、学校
D、社会
51:温故知新属于学习迁移中的()。
单项选择题: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52: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改革。
单项选择题:
A、内容
B、课程
C、方法
D、途径
53:既为“初唐四大家”之一又是“楷书四大家”之一的书法家是()。
单项选择题:
A、颜真卿
B、褚遂良
C、欧阳询
D、柳公权
54: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的确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们能将汲取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枝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由于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加到物质循环中去。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的盎然的绿意。下面对文段中“关键性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细菌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释放了二氧化碳,维持了地球上的物质循环
B、细菌把有可能被锁定在植物体内的碳素分解出来并释放到大气中去
C、细菌在分解树干与枝叶的过程中将它汲取的二氧化碳又释放到大气中去
D、假如没有细菌做分解枯枝败叶的工作。地球将无法维持盎然的绿意
55: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媒体
B、老师
C、同学
D、教学环境
56:下列不是依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分类的是()。
单项选择题:
A、预备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57:李老师针对已有教学方法的不足,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情境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肯定的成效。这体现了李老师的()。
单项选择题:
A、奉献精神
B、关怀爱惜同学
C、学科学问扎实
D、勇于探究创新
5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要进展,最终打算性因素在于()。
单项选择题:
A、社会文化
B、社会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教育制度
59:讨论者依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情境,掌握肯定条件而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是()。
单项选择题:
A、统计法
B、试验法
C、调查法
D、访谈法
6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普希金是俄国乐观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惠特曼也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草叶集》创立了自由诗体.开一代诗风
B、小说《暴风骤雨》、《林海雪原》、《凄惨世界》的仆人公分别是郭全海、少剑波、冉阿让
C、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宏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一生共创作了三十七部戏剧、两篇叙事长诗以及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早期创作了闻名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期又创作了“四大悲剧”
D、现代作家叶圣陶、朱自清、丁玲、柳青的代表作依次为长篇小说《倪焕之》、小说《背影》、短篇小说《暴风骤雨》、长篇小说《创业史》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2:答案D
解析“只有你去竞赛,我才去观战”是复合命题中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依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规律性质:只有在“前件假且后件真”的状况下该命题为假。故选D。
3:答案B
解析:
4:答案错误
解析教学方法会随着社会的进展,科技的进步等不断地发生变革。比如计算机的消失,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进行演示等。(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5:答案D
解析1937年9月陕甘宁依据地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共辖二十三个县。11月,在完成普选的基础上建立了边区各级人民民主政权。抗日战斗时期,共产党中央始终在陕甘宁边区,从政治上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战。陕甘宁边区成了全国抗日的中心、敌后抗日依据地的总后方。首府延安成为全国人民憧憬的革命圣地。故选D。
6:答案B
解析【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略。
7:答案D
解析【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文段的主旨是说明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对方相称会使人们谈话时心理上更具有共同感。由此可知D项正确。
8:答案D
解析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觉法,通过对话阐释了教育。
9:答案错误
解析题干讲的是专家型老师吸引同学留意力的特征。
10:答案B
解析同学学习体操的过程属于操作仿照。由操作仿照阶段的动作特点可知应为动作结构。
11:答案A,B,C
解析与教学目标相全都,教学评价也包括认知、情感和技能。
12:答案A,D
解析依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动机可划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3:答案D
解析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扬的主要思想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源自于魏源的《海国图志》。故选D。
14:答案D
解析【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Word中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但只有一个文档窗口处于活动状态,这个窗口是一个标题颜色与其他不同的窗口,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15:答案正确
解析:
16:答案A
解析“不合宜者,慢慢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即适者生存,这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17:答案A,B,C,D
解析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8:答案A
解析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阅历类化说、关系转换说。(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19:答案C
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受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20:答案C
解析依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学问可分为感性学问与理性学问。
21:答案A,B
解析人的身心进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进展;二是心理的进展。
22:答案A,B,C,D
解析E项为命题学习的内容。
23:答案A,B,C
解析问题解决的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
24:答案A,B
解析人的身心进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进展;二是心理的进展。
25:答案C
解析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水道,该水道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26:答案A,B,C
解析布鲁纳认为任何学问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27:答案D
解析解决纪律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当进行,使包括有纪律问题的同学在内的全部同学得以好好地学习。而不是要追究责任,让同学“就范”。
28:答案错误
解析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同学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这是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29:答案A
解析:
30:答案B
解析:
31:答案B,C,D
解析备课内容包括钻研学科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32:答案A,C,E
解析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三个基本特点。
33:答案C
解析在教学程序中,老师支配的程序性事项就是教学事项,见教学事项的定义。
34:答案B
解析条件性学问指的是老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学问,包括教育学基本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教育改革与试验、现代教育技术学问等。
35:答案A,B,C,D,E
解析两种学习任务的共同成分可以是学习材料(如刺激)、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如反应)、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方面的。
36:答案A
解析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维纳。他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掌握归因和不行掌握归因。(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37:答案B,C,D
解析我国的教育体系,一般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
38:答案D
解析由教育学常识可知,我国历史上,荀子将老师纳入“天、地、君、亲”序列
39:答案B
解析:
40:答案A
解析秉承教育性教学原则,以进展的眼光评价同学,体现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老师严于律己,不进行有偿家教等是为人师表的体现;老师教学中仔细负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爱岗敬业的体现;老师关怀和爱惜同学,爱护同学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关爱同学的体现。故选A。
41:答案A,B,C,D
解析讨论表明,同学心理的进展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挨次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42:答案正确
解析范例导入是指老师通过叙述生活实例,从而引出教学内容的导入方法。它多用在德育课和技能操作课中。(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43:答案B
解析:
44:答案B
解析:
45:答案C
解析略
46:答案A
解析:
47:答案D
解析老师学问结构的核心是老师的专业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