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注课标关注考纲把握考情1.阐明生态系统是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2.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并利用能量流动规律,使人们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3.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规律。4.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5.解释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并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生态系统属于生命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能保持相对稳定物质与能量观:物质的循环总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2.科学思维——比较与分类:比较生产者与消费者、分解者的异同;模型与建模: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构建食物链和食物网模型,根据碳循环过程构建循环模型;分析与综合:分析能量流动过程,归纳总结能量流动特点3.社会责任——关注温室效应:作出解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九单元
第5、6、7、8课时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内容聚焦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点聚焦1.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的是?2.生态系统有哪些组成成分?各组分之间有什么关系?3.生态系统具有怎样的营养结构?什么是食物网?4.食物网的复杂性对于解决生态学问题有什么启示?5.如何构建食物链、食物网?食物网中某个种群数量变动会对其他生物造成什么影响?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非生物环境1.(2021·广东,2)“葛(葛藤)之覃兮,施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A.黄鸟种群
B.生物群落
C.自然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C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捕食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
[食物链(网)]生态系统的结构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2.各组成成分的地位和作用——生态群落赖以存在的基础。主要成分基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关键成分必备成分——①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②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①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②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活跃成分——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①生物群落无机环境决定改变②无机物有机物生产者分解者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易错点: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及生物类型并不是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是寄生植物,属于消费者;能固定CO2的生物都是生产者: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都能固定CO2,所以都属于生产者。1动物和真菌可能是消费者,也可能是分解者:根据其生存方式判断,腐生的一定是分解者,寄生、捕食的一定是消费者。23细菌中有的是生产者,有的是消费者,绝大多数是分解者。4一种生物可能占据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成分:斑鬣狗既可以捕食,也可以腐生,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ABCD牢记箭头上的内容!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主)残枝败叶、遗体遗体残骸、粪便动物摄食(捕食关系)________和_______是联系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的两大“桥梁”。生产者分解者3.各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考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判定及相互关系的分析1.(2022·北京模拟)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的食性越复杂其种群数量波动幅度越大B.分解者通过细胞呼吸来分解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C.生产者制造有机物时,所利用的能量类型可能不同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物质循环并使生态系统更加稳定考向突破强化关键能力A2.下列有关右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B.若甲为生产者,则甲一定是自养型生物C.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D.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则应加上
由丁到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C考点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网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一条食物链的某种动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原因?(1)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使它们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这种制约可能来自种间,也可能来自种内。(2)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别=消费者级别+1;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既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某种群。(3)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4)食物链实际上是指捕食食物链,它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消费者和消费者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分解者、寄生生物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都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5)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6)食物网越复杂,最高营养级生物就越能获得持续稳定的能量。考点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归纳总结(1)根据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构建构建食物链(网)的方法①分析依据:先上升、先下降者为
。②食物链:乙→丙→甲(图1)。被捕食者归纳总结(2)根据所含能量(生物量)构建构建食物链(网)的方法①分析依据:根据相邻两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可推测能量相差在5倍以内,很可能为同一营养级。②结果:图2可形成一条食物链:丙→甲→乙→丁;图3生物可形成食物网:
。归纳总结(3)根据重金属、农药的含量构建食物网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食物网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表所示。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种群甲乙丙丁戊重金属含量(μg/kg鲜重)0.00370.00360.0350.0360.34构建食物链(网)的方法食物网如图所示:小蓝T10.研究小组从某湖泊中选取了四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生物种类鱼甲河虾鱼乙水蚤消化道内食物组成鱼乙、河虾水蚤、小球藻水蚤、河虾小球藻A.鱼甲与鱼乙二者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B.鱼乙在这四种生物中营养级最高C.小球藻、水蚤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D.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A构建食物链(网)的方法对点训练(1)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物种变动的影响
食物链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直接以其为食物的第二营养级生物因食物缺乏而数量减少,又会引起连锁反应,致使第三、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数量依次减少。(2)“天敌”一方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动的影响
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考点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连锁反应的分析与判断(3)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①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②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要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③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被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食其他食物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4)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分析①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降低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增加。②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升高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减少。考点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1.下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藻类数量增加,沼蟹数
量增加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B考点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C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其中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种间竞争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D.若植食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的数量将会减少考点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3.如图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图中各种生物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标准创新研究报告
- 汽车买卖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6-2031中国宠物主粮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
- 2026-2031中国硅烷市场发展分析及未来投资潜力可行性报告
- 2026-2031中国光电子晶体行业行业现状分析及赢利性研究预测报告
- 2026-2031中国公关活动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定制版)
- 金融工程的风险控制与优化方法
- 2025年成考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 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入厂安全告知书
- 横河CS3000工程师培训资料
- 机电安装冬季施工方案
- 2023城镇排水管道碎(裂)管法修复工程技术规程
- 工程材料询价(核价)单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金瓯永固杯
- 颈动脉狭窄的护理
- 国际机场机坪车辆行驶管理手册
- 去极端化思想课件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规范
- (中职) 移动商务基础(第二版)第7章短视频与直播电商(4学时)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