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_第1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_第2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_第3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_第4页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第第页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班级数学第86——87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五1——3题。

教学目标:

1、让同学通过主动探究,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计算。

2、让同学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增添探究数学学问规律的力量。

3、让同学进一步体会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学问和方法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例1小明房间的平面图。

提问: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可以怎样列式?

依据同学的回答,出示以下问题:

〔1〕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3.6×2.8

〔2〕阳台的面积有多大?

2.8×1.15

提问:这两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2、揭示并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合作探究,把握算法。

1、初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估算初步探究:

师:请你先估量一下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小组合作:先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再全班沟通。

把3.6和2.8都看作3,3×3=9,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

把3.6看作4,2.8看作3,4×3=12,面积应当比12平方米小一点。

……

〔2〕笔算进行探究。

师:通过刚刚的估算,我们已经知道了3.62.8的积也许在9的左右。那么实际的结果是多少呢?我们还应当学会计算的方法。通常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进一步启发:回想一下以前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我们是否可以先把这两个小数都看作整数来计算,这样你会做吗?

让同学先把这两个小数都看作整数来计算。

商量:这样后,得到的积是不是原来的积?为什么不是?那主要的改变在哪里?

4人小组商量,然后全班沟通。

同学再阅读课本86页,进一步弄清课本的竖式图示的意思:

原来两个小数都当作整数相当于都乘了10,积是原来的100倍,只要把如今得到的积除以100,就能得到正确的积。

问:正确的结果与我们估算的结果接近吗?能正确估算结果的同学真棒。

2、进一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试一试”

〔1〕依据刚刚你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能计算出2.8×1.15的结果吗?你能借87页上的示意图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吗?

同学完成计算后与同桌沟通想法。

〔2〕全班沟通。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相当于这两个因数乘了1000,得到的积就是原来积的1000倍。要使如今的积等于原来的积,只要用3220除于1000。

问:如今的积可以化简吗?结果是多少?

三、概括推理,总结方法。

1、引导同学比较例题与“试一试”的计算过程。

观看例1中的因数和积,你发觉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再观看“试一试”中的因数和积,你发觉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你能说一说因数与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小结:小数乘小数,两个小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2、引导同学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师:如今你能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了吗?

在小组里沟通你的想法。

在全班里沟通你的想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

〔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留意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四、实际练习,内化理解。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同学练习,小组沟通校对。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五、反思总结,深化提高。

今日我们应用了以前原有的学问,

通过主动主动的探究,得出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经过这个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还有什么值得探讨的地方?

六、完成书面作业:练习十五1、2、3题。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说算理在我们计算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视的。确实,说算理对于同学计算的方法的把握,规律思维力量的培育具有主动的作用。然而搞形式化说理,忽视同学对算理的感悟,则有害而无益,形式化说理,外表上看好像有理有据,推理严密,但它不是建立在同学对计算过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因此难以使同学对算理真正内化,难以使同学理解实现对所学学问的“意义建构”。

在现行的教学中,一般是按教材的编排,实行如下方式引导同学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算式13.5

×0.5

2、引导同学观看和以前算式有什么不同。

3、讲算理:即13.5→扩大10倍→135

×0.5→扩大10倍→5

67.5→缩小100倍→675

然而教学效果令人非常绝望。当我引导完上述的转化过程时,要求同学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大部分同学看着板书也说得清算理。但计算时,根本未按算理去做,尤其是中差生错误百出。课后我做了仔细反思,上述推算我是严格按教材设计意图、教案要求,且很有条理去教学的,为什么还是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呢?那是由于教材的推算过程是为教者和学者供应一种借鉴的思路。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把教材的思路用老师所谓的“启发”灌输给同学,否则推算说理就成为了形式。为此,我就尝试了一种自己的教法,引导同学利用已有的学问阅历自主探究,在经受感悟的过程中增添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结果按我设计的教学方法学,班级同学不仅计算方法把握快,算理也说的特别清晰,教学效果非常令人满足。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同学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把握基本算法。

2.使同学把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培育同学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确实定。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共享一个小数点的故事,让同学意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性。

2、复习一个数分别乘0.1、0.01、0.001得多少,

结论:一个非0的数乘0.1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倍,乘0.01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0倍乘0.001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00倍。

3、复习口算乘法。

4、复习整数乘小数笔算乘法及计算方法。

二、类比迁移,情境绽开教学例3。

.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扬栏刷油漆,你能帮助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3)板书(或用PPT演示):2.4×0.8,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看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如今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假如能,应当怎样做?

(4)指名同学口答,老师适时板书同学的商量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同学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其次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扬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板书:1.92×0.9,________

(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当点在哪里呢,

三、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同学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

2.师:观看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觉什么,

(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同学回顾、商量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同学汇报、沟通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3.依据同学的商量和沟通,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同学将教材第6页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好。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教学例4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

(2)板书(或用PPT演示):0.56×0.04,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同学尝试计算,老师巡察,了解同学的计算状况和遇到的问题。

(2)师: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

(4)总结算理:乘、点、画、添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它是在已学的整数乘法和小数和整数相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同学长点是整数乘法。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与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然而,按整数乘法相乘后怎样得到原来的积,则是需要经受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教材支配两次探究活动;

第一次在例1,思索虚线框里三个箭头以及上面的“×10”“÷100”的意思,扶着同学经受推理过程;

其次次在“试一试”,让同学在三个箭头上面的括号里填数,并写出左边竖式的积,进行推理。在两次探究后比较各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发觉“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得出在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同时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本班有51名同学,其中男的有27人,女的有24人。从上学期的期末检测来看,大部分同学基础学问把握得比较好,但也有10位同学基础比较差,最简洁的整数乘法都不会计算。另外同学的自主学习力量一般,有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学习小数乘小数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和小数与整数相乘,这对学习小数乘小数已有了些基础,如今来学小数乘小数应当一不很难。

教学目标

1、让同学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把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计算。

2、让同学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增添探究数学学问的力量。培育同学的推理力量和概括力量。

3、让同学进一步体会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学问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增添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同学通过主动探究,理解并把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道理。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的事物,经受自主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洁的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3、主动参加数学活动,获得借助计算器和运用自己的学问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生谈话,由介绍自己家的房间面积谈起,引出聪聪家客厅面积的问题。老师口述出示相关信息并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数学问题,我想了解一下,哪位同学知道自己小房间长和宽大约是多少,面积有多大?

同学发言,老师对留意观看生活的同学赐予表扬。

师:我们先来算一算聪聪家客厅面积的问题。聪聪家客厅长4、8米,宽3、6米。

老师板书:

长4、8米宽3、6米

二、解决问题

1、客厅面积。

〔1〕提出问题〔1〕,师生共同列出乘法算式。引导同学观看算式中的因数的特点。

师:要求“聪聪家客厅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同学说算式,老师板书:

4、8×3、6=

师:观看算式中的因数,你发觉了什么?

生: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

师:观看的很认真,今日我们就来讨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2〕提出估算的要求,让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同学方法只要合理,就予以确定。

师: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聪聪家客厅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给同学一点思索、估算的时间。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结果是多少?

同学可能消失以下方法:

〔1〕把4、8看成5,把3、6看成4,5×4=20,所以客厅面积不到20平方米。

〔2〕把4、8看成5,把3、6看成3、5,5×3、5=17、5,所以,聪聪家客厅的面积大约是17、5平方米。

〔3〕把4、8看成4,把3、6看成3,4×3=12,聪聪家客厅的面积肯定在12平方米以上。

〔3〕提出用竖式计算的要求,商量: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怎么办?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8×36的积以后怎么办?让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不到20平方米。那么,究竟是多少平方米呢?我们运用竖式计算一下。

老师板书竖式:

师:同学们,大家已经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了,这个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怎么办?

生:4、8扩大10倍是48,3、6扩大10倍是36,先算48×36。

生:把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变成48×36。

师:把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变成48和36。

老师板书:

师: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8乘36的积以后怎么办?

同学可能消失不同看法。如:

生:把积缩小100倍。

生:把积缩小10倍。

假如消失不同看法,老师进行指导。使同学了解,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就等于这两个因数的积扩大100倍。

即:4、8×10×3、6×10

=4、8×3、6×100

〔4〕先商量怎样计算,再师生共同完成竖式计算。重点商量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师:谁来说一说,4、8×3、6怎样用竖式计算?

生:把4、8看作48,把3、6看作36,用整数乘整数的方法算出48乘36的积,再把积缩小100倍。

师:好!请同学们说,我来写,我们共同完成竖式计算。

老师随着同学的回答,板书:

师:按整数相乘得出1728后,怎么办?

生:把1728缩小100倍。

生:从1728右边开头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

老师完成板书:

2、沙发占地面积。

〔1〕让同学读问题〔2〕,并观看沙发图,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写出算式,并商量算式中两个因数的特点。

师: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客厅的占地面积是17、28平方米,聪聪家客厅中摆放着一个沙发,请看18页的沙发图,并仔细读一读文字,说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沙发的长是1、8米,宽是0、85米。

生:问题是沙发占地多少平方米?

师:求沙发占地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同学可能说出不同的算式,老师确定并板书。

0、85×1、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个算式的两个因数,你发觉了什么?

生: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一个是一位小数,一个是两位小数。

〔2〕提出:“怎样用竖式计算”的问题,进行商量,然后师生共同完成,竖式计算。在横式中写得数时,告知同学,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的0可以不写。

师:这样的两个小数相乘,用竖式计算怎样算呢?

老师板书竖式:

生1:1、8扩大10倍是18,0、85扩大1000倍是85,先算出18乘85的积,再把这个积缩小1000倍。

生2:先按整数相乘的方法计算85×18,再把积缩小1000倍。

同学说的只要合理就赐予确定。

师:好!就按大家说的方法,我们一起算一算。大家说,我来写。

同学说,老师板书。

师:按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85×18等于1530后,怎么办?

生1:把1530缩小1000倍,在1的后面点上小数点。

生2:从1530的右边开头数出三位,在前面点上小数点。

老师在竖式中点上小数点。

师:大家看今日算出的这个小数积比较特别,小数的末位是0,依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横式写得数时,小数末尾的0可以不写。

完成横式:

0、85×1、8=1、53〔平方米〕

〔3〕让同学用计算器检验,得到确定答案。

师:用竖式算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检验一下。

同学计算沟通。

三、归纳总结

让同学观看两个竖式,说一说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使同学了解: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再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师:观看两个竖式中的因数和积,你发觉它们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生:小数乘小数,两个小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生:积的小数位数就是两个因数小数位数的和。

师:观看的很仔细。知道了两个因数和积中小数位数的这种关系,在计算小数乘法时,不计算,我们就能推断积的小数位数。谁能说一说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生1: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

生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最终,老师完好的口述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

师:小数乘小数,先根据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尝试应用

1、提出问题〔3〕,让同学自己读题并观看茶几图,了解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列出算式,先估量积有几位小数,再用竖式计算。

师:请同学们看19页第〔3〕题中的图及文字,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生:茶几的长是0、9米,宽是0、45米,要求茶几的面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师:怎么列式?

同学说,老师板书:

0、45×0、9=

师:估量一下,0、45×0、9的积有几位小数?为什么?

生:三位。由于两个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它们的积也肯定是三位小数。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

同学自主笔算,老师巡察,个别指导。请一名好同学板演。

2、订正同学计算的结果,重点说一说怎样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师:谁和板演的结果不一样?

假如同学消失小数点点错的,就结合错题进行指导。假如没有,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确定小数点时是怎样想的。如:

生:先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5×9等于405。由于两个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也要从405的右边开头数出三位,405正好是三位,就在4的前面点上小数点,整数部分写0。

3、“试一试”,先让同学说一说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再自己试写。沟通时,让同学说一说怎样想的。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试一试”,依据126×12=151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你知道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吗?

生: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的第1题。让同学先推断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最终全班沟通。

师:请看“练一练”第1题,推断一下,积有几位小数。

指名回答。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计算。

同学自主计算,老师巡察,留意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2、“练一练”的第2题,先引导同学弄懂题意,再完成。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题,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同学说出“大门和侧门的宽度和高度”的信息。

师:学校大门和侧门的面积各是多少?请同学们算一算。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使同学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把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式题.

2.使同学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育初步的推理力量以及抽象、概括力量.

3.使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添学好数学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娴熟的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把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三、教具预备:课件、图片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㈠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每位同学家里的生活条件都好了,住进了楼房。〔课件出示〕焦老师想采访一下,你家的住房面积有多大?

生:122平方米;116平方米……

师:你的小房间面积又有多大呢?

生:16平方米;48平方米〔引导孩子想一想一平方米大约有多大,48平方米不太符合实际。〕

2、师:我们看,这是小芳同学房间的平面图。〔课件出示〕

你能求出她房间的面积吗?

生:能。

师:怎样列式?

生:3.6×3板书:3.6×3

师:为什么用3.6×3?

生:由于小芳房间的平面图是一个长方形的图形,我们要求小芳房间的面积实际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师:说的真好。那怎样计算3.6×3呢?

生:把3.6看成36与3相乘,得到108。由于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有几位小数,3.6的因数是一位小数,积也应当是一位小数。所以要在108中点上小数点。

生:先按整数乘法来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师:说的真好。所以小芳房间的面积是10.8平方米。

板书:3.6×3=10.8〔平方米〕

接着看,这是小明同学房间的平面图。〔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小明房间是长是3.6米,宽是2.8米;阳台的宽是1.15米。

师: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生:小明房间的面积是多少?

生:小明家阳台的面积是多少?

生:小明家房间和阳台的面积一共是多少?

师:要求小明家房间和阳台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小明房间的面积是多少?和小明家阳台的面积是多少?

师:求房间的面积有多大怎么样列式?〔课件〕

师:阳台的面积有多大怎么样列式?

生:板书:3.6×2.8=2.8×1.15=

4、师:观看一下;例1和复习题有什么区分?

生:复习题是小数乘整数,例题是小数乘小数。

师: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小数乘小数。

㈡引导探究

1、师:你能估量一下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你是怎样估量的?房间的面积在什么范围内?

生:我估量房间的面积在12平方米左右。我把3.6看成4,把2.8看成3,用4×3=12〔平方米〕

师:那是12平方米吗?

生:不是,比12平方米要小。

师:有和他不一样的吗?

生:我把3.6看成3,2.8看成3,用3×3=9〔平方米〕。所以我估量面积是9平方米左右。

生:我依据3.6×3=10.8〔平方米〕,我估量面积不到10.8平方米。

〔假如同学答不出来,师:提示:和3.6×3比较一下,你觉得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为什么?

生:少一点,由于3.6×3=10.8,而我们要求的是3.6×2.8还不到3,所以积确定比10.8要小。〕

师:那么究竟谁估量的比较精确呢?下面我们就来精确的算一算。

2、师:怎样计算3.6×2.8呢?会算吗?把你的想法说在小组里沟通,在把商量的过程写下来。〔四人小组商量〕

生1:把3.6米换算成36分米,把2.8米换算成28分米,用36×28=1008〔平方分米〕再把1008平方分米换算成10.08平方米。板书:36×28

生2:我们已经学过小数乘整数,只要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与另一个因数去乘,在把积除以10倍就可以了。3.6不变,把2.8扩×10倍变成28,用3.6×28=100.8,在把积缩小10倍就是10.08。板书:3.6×2836×2.8

生3:用竖式计算:3.6×2.8。

师:用竖式计算,你是怎样算的?

生:先摆竖式,把3.6×10倍看作36,把2.8×10看作28,在计算36×28=1008,在把积除以100倍,点上小数点。

同学说的时候板书计算过程。

师:谁能再说一说,他是怎么做的?

生:把3.6×10=36,把2.8×10=28,用36×28。

师:那就和谁的想法全都啦?

师:接着说。

生:计算出36×28=1008,在除以100倍,得到10.08。

师:为什么要缩小100倍?

生:由于3.6×10,2.8×10倍,一共乘了100。要想得到原来3.6×2.8的积就要除以100倍。

师:说的很好,我们一起来看把3.6×10,再看另一个因数2.8也乘10

两次一共扩乘了多少?

生:100。

师:1008是怎么来的?

生:把3.6×10变成36,2.8×10变成28,用36×28得到1008。

师:这是不是3.6×2.8的结果?

生:不是。

师:我们要得到3.6×2.8的积要怎么办?

生:把1008÷100倍。

师:说的真好,谁在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多请几个同学说〕

生:把把3.6×10倍变成36,2.8×10倍变成28,用36×28得到1008。

我们要得到3.6×2.8的积要把1008÷100倍,就是10.08。

师:通过计算,我们得出3.6×2.8的积是多少?

生:通过计算,我们得出3.6×2.8的积是10.08平方米。

师:大家说的真棒!我们来看,这里的虚线框事实上是我们想的过程,一般我们不把它写出来,只写虚线框外面的部分。都算出小明房间的面积了吗?我们来看看那位同学估量的最精确?

生:估量10.8的同学。

㈢自主发觉

1、师:刚刚我们还想知道小明家阳台的面积,用竖式计算应当如何摆呢?

生:1.15×2.8或2.8×1.15

师:为什么要怎样摆?你觉那种摆法更好点?

生:由于我们是把1.15和2.8都看成整数来计算的,所以三位数写在上面,两位数写在下面更简便。

师:对了我们要学会选择合理的算法。会做吗?老师信任你们确定能算出来。打开书完成填空。写完的同学给我一个示意。

师:你是怎样做的?

生:先看一个因数乘100倍,另一个因数乘10倍,积就乘100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

师:结果是3.220,为什么等号后面写3.22?怎样化简?为什么可以这样化简?

生:依据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把小数末尾的"0"化简。

小结:老师明白了,他是先看一个因数乘100倍,另一个因数乘10倍,积就乘100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是3.220。再把小数末尾的0舍去。这样比较简便,我说的对吗?我们来看,这里的虚线框事实上是我们想的过程,一般我们不把它写出来。你们知道该怎样写吗?

同学说老师板书,

2.师:我们刚刚都是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然后再把整数还原成小数。假如每题都这样去想是不是很麻烦?你能找到更简便的方法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商量.(出示商量题)指名读题。

⑴例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⑵"试一试"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⑶通过比较,你发觉上面两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师:小组商量,依次回答.你的发觉是什么?

生:我发觉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就是积的小数位数。

生: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师:通过这三道商量题,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小数乘小数应当怎样计算?

生:小数乘小数,先根据整数乘法来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师:说的很好,下面我来考考你们。

不计算你能精确推断出下面每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吗?

5.2×9.9=51.484.8×0.86=4.128

0.62×0.73=0.45268.65×4.8=41.52

最终一题消失要化简的状况。重点强调一下。

8.65×4.8的积应当是三位小数,可它的末尾有"0",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化简后就是两位小数了。

㈣稳固练习.

1、师:我已经按整数计算出它的积,要想得到原来的积,你能为它点上小数点吗?

生:第一题因数中一共有2位小数,积就因该有两位小数。

其次题因数中一共有3位小数,积就因该有三位小数。

第三题因数中二共有2位小数,积就因该有两位小数。但是要把小数末尾的"0"化简。积就是一位小数量

2、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我们来计算两道题。

87页练一练的其次题。

3.46×1.2=4.1521.8×4.5=8.1

第一题要留意因数中有三位小数,积就应当有三位小数。

其次题留意要先点上小数点在化简。其次题你是怎样算的?

全课小结: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一、链接生活情境,激活相关阅历

紧扣例题,老师从与同学生活息息相关的住房问题入手,使同学顺当进入本课的学习。通过对两个算式的比较,直截了当地进入本课的主题:小数乘小数。这样的导入,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新理念不难看出,新课导入时,老师就链接了生活情境,激活了同学相关的'学习阅历。通过1.2×4与1.2×4.5两个算式,既自然复习了旧学问〔小数乘整数〕,又激活了新学问的生长点,给计算教学增加了浓郁的现实意义。

二、开放学习空间,自主探究实践

学校生的思维是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发生、进展的。新授环节先后组织了两次有效的探究活动。

第一次:出示小明家的房间平面图,要求同学观看,提出问题并列出乘法算式。同学很快发觉,可依次求出房间、小床、阳台的面积。

老师随机板书了3.6×2.8、1.95×1.1、1.15×2.8三个算式,先让同学进行估算。接着,启发思索:“你认为这些算式最值得仔细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在同学沟通的基础上,出示活动要求:利用工具〔计算器〕探究,可以两人合作,讨论内容是积的小数位数的规律。

两次开放的探究活动,让同学运用原有的学问阅历自主地进行估算、口算、笔算,在培育同学的估算力量、计算力量的同时,点亮了教材详情,关心同学敏捷把握了小数乘小数的算理算法。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把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初步培育同学类推和抽象概括力量

3.使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添学好数学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娴熟的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把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每位同学家里的生活条件都很好,,住进了这样风景美丽的住宅小区.(课件)陶老师想采访一下,你家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你的小房间面积又有多大呢?我们看,这是小明同学房间的平面图。〔课件出示〕

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2、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下面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求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⑴房间是什么样子的?要求房间的面积,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

⑵需要找哪些条件?你认为算式怎么样列?打开随堂本列出算式。〔出示算式:3.6×2.8=〕

(二).引导探究

1.依据算式,请你估量一下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指名口答,课件出示〕你是怎样估量的?有和他不一样的吗?谁来说说。房间的面积在什么范围内?

2.假如每平方米房子要付5000元,你认为这样估量分别要付多少钱?〔指名口答〕4万5千元和6万元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差多少?给少了开发商不情愿,给多了我们又不情愿。要想双方都不吃亏,怎么办?〔精确的计算出它的面积〕

3.同学们看,这道题是两个什么数相乘?〔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它和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样?〔前面学的是小数乘整数〕回想小数乘整数你是怎样计算的?〔先转化成整数乘法,再点上小数点〕那么,这道小数乘小数的题你想怎样算?指名回答。打开随堂本,指名一人板演。写好的小组内沟通,你是怎么算的?

①指名口答,你是怎样算的?〔先摆竖式,把3.6扩大10倍看作36,把2.8扩大10看作28〕生说,师依次出示课件。

②谁能再说一说,第一个箭头上的×10表示什么意思?其次个,第三个呢?小组里先说一说。

③通过计算,我们得出3.6×2.8的积是多少?指名口答。

④小结:大家刚刚说的真好,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可以先看作整数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了100倍,右边蓝色方框里看作整数乘的过程我们一般放在心里,不写出来。方法你把握了吗?

(三).自主发觉

1.刚刚我们计算出了小明房间的面积,小明还有一个美丽的小阳台,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米呢?老师信任你们确定能算出来。打开书完成填空。指名一人板演。写好的同学小组里沟通,你是怎样做的。

①汇报,你是怎样做的?

②结果是3.220,为什么等号后面写3.22?怎样化简?为什么可以这样化简?指名说,谁能再来说一遍给老师听。

③小结:老师明白了,他是先看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是3.220。再把小数末尾的0舍去。这样比较简便,我说的对吗?

2.师:例1的结果是两位小数,试一试的结果是三位小数,老师有困惑了,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是怎样确定的呢?想不想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商量.(出示商量题)指名读题。

⑴例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⑵“试一试”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⑶通过比较,你发觉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①小组商量,依次回答.你的发觉和他一样吗?

②通过这三道商量题,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小数乘小数的题应当怎样计算?在小组里概括一下方法。先怎么做的,再怎么做的。

③指名说,依次出示结论。留意老师用红色标出的字是最重要的地方。同学们把方法默记一遍.

〔四〕学法商量

引导商量:理解了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下面我们讨论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联系小

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复习过的因、积改变规律进行尝试、商量.

1.出示商量题:

〔1〕你能把两个因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吗?

〔2〕转化成整数乘法后,两个因数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积发生了什么改变?

〔3〕要得到原来的积,应当怎么办?

2.同学完成.

3.练习:67×0.32.14×6.2

4.归纳法则

以上几题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五〕稳固练习

1.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打开书,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过渡:看来同学们已经把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了,下面请大家来当一回小老师,批改一下这位同学的作业。先看对不对?错在哪里呢?请你在旁边帮他改正过来。看书上第三题。

重点其次题,7.38是两位小数啊?哪里错了呢?让同学说出: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0划去。

3.下面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一种西服面料,每米的售价58.5米,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量得数,再计算〕

〔六〕全课小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第4、5页,例3、例4;第7、8页,练习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自主探究并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能正确笔算小数乘小数,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3、培育和进展同学的观看、概括力量。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自主探究并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小数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