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9篇_第1页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9篇_第2页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9篇_第3页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9篇_第4页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9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第第页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9篇学校语文教案篇1

教材简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学校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题目贯穿全文,先讲人类拥有的地球秀丽而渺小,接着讲地球上人类活动范围小、资源有限,然后讲人类不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最终呼吁人类要细心爱护这唯一可赖以生存的星球。

教学目标:

1、学习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以下词语:渺小、慷慨、枯竭、和气可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添爱护地球的自觉性。

重难点:

使同学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细心爱护好地球。

学情分析:

使用本教学设计对同学有肯定的要求:首先同学要有肯定的阅读力量,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其次,要求同学对环境爱护,人与自然等方面有肯定的感性积累,这样在课堂上才简单与文本共鸣,较快地进入情境。最终要求同学有主动表达的愿望和肯定的口头表达力量,这样师生、生生间的对话才会精彩,教学目标才能高质量的完成。

课前预备:

1、同学搜集有关环保方面、地球学问方面的资料。

2、老师制作相关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1、利用多媒体课件一方面为同学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到地球的秀丽壮丽,另一方面真实地向同学呈现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两种画面形成鲜亮的对比,从而激发同学剧烈的环保意识。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同学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真正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需要细心爱护。

第一课时〔略〕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

2、板书课题只有一个地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并依据文章最终两段填空〔出示课件〕

由于〔1〕这个地球太,同时又太;〔2〕假如地球被破坏了,我们;〔3〕假如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所以要细心爱护地球。

2、指名练习填空,并齐读这段话。

3、说说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感悟到要细心爱护地球的缘由。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人类为什么要细心爱护地球的缘由。

三、精读课文,深化理解

〔一〕学习一、二自然段

1、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我们立刻就要跟随费俊龙、聂海胜两位宇航员叔叔去游览太空了〔播放课件〕到了,快睁开眼睛看,我们的家在哪儿?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件内容:宇宙空间画面,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画面以及一组表现地球山青、水绿、天蓝的壮美画面。

意图:联系时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宇宙空间的神奇气氛,调动了同学多种感官参加,激发了同学学习的爱好,让同学直观、真实、详细地感受地球的秀丽壮丽,拉近了同学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2、自读自悟一、二自然段,画出描写地球“秀丽、渺小”的句子。

3、沟通画出的语句,课件出示以下重点句子〔留意带点的词语〕

①四周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秀丽壮丽、和气可亲。

②在群星灿烂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4、指导朗读沟通的句子,读出对地球母亲的感谢,读出自己独特的

感受。

过渡:在群星灿烂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但它却慷慨地为人类供应了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的各种资源,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呢?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自读自悟三、四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沟通。课件出示重点句段,加以点拨。

①、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供应矿产资源。

②、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奉献的。但是由于人们随便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滥用化学药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峻的威逼。

3、让我们亲眼来目睹一下人类的愚蠢行为吧!〔播放课件〕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

课件内容:地球遭到破坏的情景。如森林被毁、大气污染、水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海湾战斗的破坏以及沙尘暴肆虐、伊拉克油井大火等画面。

意图:通过多媒体向同学展现人类对地球母亲的摧残,活生生的画面,富有感染力的解说,怵目惊心,震撼了同学的心灵,激发了他们对人类这种“暴行”的憎恨,对地球母亲的深切怜悯,其环保意识在他们心中不知不觉地就进一步增添了。

4、〔出示课件〕练习填空

我是〔〕资源,〔〕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奉献的,可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我〔〕不能再生,〔〕造成〔〕生态灾难,如〔〕。

〔任选一种资源来填空,引导同学进一步体会关联词语的用法,体会资源的有限、珍贵及其对人类的重要〕

5、指导朗读三、四自然段,读出对人们破坏环境的焦虑、痛心,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过渡:茫茫宇宙,星球很多,假如有一天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了,我们能否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

〔三〕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1、自读自悟这三个自然段,说说课文怎样说明假如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联系上下文理解“资源枯竭”。

2、抓住关联词“但是即使也是再说”领悟第七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3、绽开小小的辩论〔结合书本上的学问及课外收集到的资料〕

人类是否能移居别的星球

小结:既然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那我们就更应当细心地爱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四、拓展延长升华情感

1、〔播放课件〕向同学展现一篇相关的文章《地球万岁》同学自读感悟。

意图:这里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供应相关的阅读材料,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实现了课内外的沟通

2、今日,就让我们站在万里之遥,再看一看地球母亲吧!〔播放课件〕当你看到这位饱经沧桑、伤痕累累的母亲,作为她的孩子,你想对她说些什么,为她做些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动手写下来。

五、作业

成立环保小分队,拟定一份爱护地球母亲的活动方案。

学校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熟悉“劈、浊、丈”等7个生字,会写“微、劈、缓”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育想象力,积累课文中美丽的词句。

教学重点

1.引导同学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爱好,培育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并描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并描述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会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具预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播放音乐〕〔课件出示2〕师: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很多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你知道吗?〔课件出示3:古代神话故事图片〕

指名回答后出示答案。

师:这些故事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神话故事;都是成语;都写了谁干什么。

2.今日我们要熟悉另一位神话中的人物——盘古,学习他“开天地”的故事。〔板书:12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2.分析记忆字形。老师要鼓舞同学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劈、浊、丈、隆、肢、躯、液”(课件出示4)

劈: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pì”;

浊: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chónɡ”;

隆:“隆”和“降”是形近字,不要读成“jiànɡ”;

躯:“躯”和“区”是形近字,都读“qū”。

3.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劈、缓、浊、丈、撑、竭、累、血、液、奔、茂、滋、宗”(课件出示5)

指导书写:“缓、浊、撑、竭、液、滋”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要左窄右宽。

指导同学按笔顺规章写字,并留意同学的写字姿态。

4.找出多音字,组词识记。

5.指名接读课文,订正读音。〔二三自然段重点齐读。〕

6.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的题目有了哪些理解?〔简洁说说〕课文的哪句话是直接写“盘古开天地的”,画出句子,读一读。

反馈“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制造了秀丽的宇宙。”齐读

7.师:是啊,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混沌一片〕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hùn〕沌〔dùn〕一片,像个大鸡蛋。〕

8.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盘古拿起斧子猛劈,将天和地分开,他头顶天,脚踏地,不让天地合拢。盘古用他的身体制造了秀丽的世界。〕(课件出示6)

9.默读课文,划分段落,同学沟通,集体订正。

三、朗读提升

自由练读,把自己最情愿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四、布置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话讲解并描述故事;

2.体会神话故事布满想象的特点。

教具预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

上节课我们熟悉了一个传奇中的人物盘古,初读了课文。今日,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听写几个词语。

1.听写词语:

浑浊劈开肌肤血液茂密祖宗

〔课件出示8〕

老师集体订正。

2.谁能把课文的主要意思说一说:

盘古将黑暗的天地分开,制造了秀丽的宇宙。

3.课文哪一段告知了我们这个信息?

〔1〕先自己读,然后齐读,读出宏大的盘古。

〔2〕说说对盘古的印象。

〔3〕读最终一段。

二、研读文本,体会宏大

〔一〕出示词语:〔课件出示9〕

混沌一片黑乎乎轻而清

重而浊缓缓上升渐渐下降

1.指名读。

2.找找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是用来写什么的?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同学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

2.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指名说,句式:〔课件出示10〕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

3.师:这是多么荒芜孤独的世界。齐读课文第一段。

4.出示句子:〔课件出示11〕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引导同学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开天辟地〕

齐读。找出其中的反义词。

〔二〕出示词语:〔课件出示12〕

拿起劈顶撑

1.齐读。

2.这些词语是表示什么的?它们是用来写谁的?读有关句子,想象盘古顶天立地的样子。出示课件,同学看图想象。〔课件出示13〕

引导同学在读懂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顶天立地〕

过渡:巨人的神力也是有限的,盘古最终累倒了。

〔三〕出示词语:〔课件出示14〕

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茂密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

1.指名读。

2.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消失的,是用来写什么的?

师: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课件出示15〕

他呼出的气息——;

他发出的声音——;

他的双眼——;

他的四肢——;

他的肌肤——;

他的血液——;

他的汗毛——;

他的汗水——。

同桌对读,说说你有什么发觉。

〔板书:身化万物〕

3.沟通发觉,反馈:〔课件出示16〕

〔1〕他的_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举例〕

〔2〕句子前后有联系。

〔3〕总分段式。

〔4〕并列句式。……〔读读,体会语调的改变。老师范读〕

4.师:盘古临死了还想着为人类造福,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5.师: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这段中的“……”。请你想一想,省略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请绽开合理的想象,认真思索,写下来。

6.反馈沟通。〔四人小组合作展现,学着课文的样子,先说“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师:面对这样一个秀丽的世界,你想说什么?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展现这秀丽的画面。〔齐读第五自然段〕

指导朗读:排比段读出语调的凹凸。

7.师:面对这样一个奇妙秀丽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感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制造了秀丽的宇宙。”〔齐读〕

8.师:同学们,是盘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是盘古,使万物生灵生存繁衍;是盘古,使我们看到了花开的绚烂、日出的辉煌……这一切,全是由于:“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制造了秀丽的宇宙。”〔齐读〕

三、拓展延长,体会精神

1.“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制造了秀丽的宇宙。”这句话特别朴实,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深情;这句话甚至连感叹号都没有用,却饱含着人类对盘古的无限仰慕与赞美。〔师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制造了秀丽的宇宙。”〔齐读〕

2.课件出示盘古身体各部位的改变。〔课件出示17〕师引读。

3.指名复述这部分课文。〔课件引导〕〔课件出示18〕

四、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1.师总结:同学们,今日我们学了课文,熟悉了盘古。千百年来,盘古已经渐渐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在华夏热土上,盘古文化不断繁衍,传播中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同学们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查找有关盘古的资料。

2.布置作业:课后查找其他的英雄神话,沟通一下你了解到的更多的学问。

板书设计:

12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

学校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多音字组词练习,使同学区分多音字的不同用法。

2、通过照样子组词练习,扩高校生的词汇量,丰富同学的词语积累。

3、通过把词语连接成句的练习,引导同学自己感悟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有利于同学的语言积累。

4、在熟悉修改符号的练习,为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造句、习作打下基础。

5、阅读短文的练习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同学的阅读力量,并初步学习状物的一些写法。

6、在口语交际中,培育同学的听说力量。

7、学习写自己喜爱的一个小物件。

教学重点:

扩高校生的词汇量,丰富同学的语言积累,为习作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

同学能够利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造句或习作。

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分多音字的用法,并进行组词。

2、通过照样子组词练习,扩高校生的词汇量,丰富同学的词语积累。

3、培育同学积累词汇的力量。

4、通过把词语连接成句的练习,引导同学自己感悟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有利于同学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稳固本单元的词语。

教学难点:

扩大词汇量,丰富同学的词语积累以及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单元的词语。

二、第一题:多音字组词

1、出示:干发倒数〔说说它们都有哪些读音?〕

2、口头组词。

3、填写在书上括号内,每个字组两个词语。

二、其次题:照样子组词语

1、指名读题和例题,了解题目要求。

2、词语接龙。

3、照样子自己完成。

三、第三题:连词成句

1、指名读题和例题,了解题目要求。

2、自读自悟。

3、小组沟通。看谁写的又多又正确。

4、汇报连句的结果,评议。

四、作业:积累本册中学过的多音字。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修改符号,自己试着用一用。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培育同学阅读的力量。

教学重点:

熟悉修改符号。

教学难点:

培育同学应用修改符号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前在我们造句或是文的时候总是消失丢字、错字等状况,今日老师教你几招,学完之后,你们就不会再为写错字、丢字,然后从写而发愁了。

我们一起熟悉三种常见的修改符号。

二、出示例句。

1、指名读一读句子,思索:句子的毛病出在了哪里?

2、汇报。

3、老师:假如有几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但又同时消失我们就要删掉其中的一个,就要用到删除符号。假如消失了丢字、丢词等状况时,我们就会用到增加符号。假如有错别字的时候我们就能用到更换符号。

4、每人发一张修改条,把其中的错误用修改符号修改。

5、汇报,展现。

三、阅读短文:

1、默读短文,借助字典学习不熟悉的字。

2、指名读,其余同学思索:介绍了小瓷象哪几部分?

3、汇报说出每一部分都什么样?

4、是怎样把小瓷象介绍详细的?〔小组商量沟通。〕

四、作业:把今日的感受写一写,消失问题用修改符号解决。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同学要把自己的快乐或苦恼讲清晰,对于快乐,大家共同共享;对于苦恼,同学们要给与热忱的关心与鼓舞。指导同学先理解题意,然后进行预备,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同学沟通。

2、培育同学的听说力量,让同学养成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3、培育同学的语言表达力量,把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情愿与别人沟通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

同学的听说力量得到进展和提高。

教学过程:

一、明确交际要求:朗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要求。

〔把自己的快乐或苦恼讲清晰,对于快乐,大家共同共享;对于苦恼,同学们要给与热忱的关心与鼓舞。同学选择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二、选择交际内容:同学自主选择内容,是讲欢乐,或是讲苦恼。

〔小组学习,同学要学习表达于倾听〕

三、进行交际活动:先小组进行听说练习,同学之间互评,在选代表向全班做汇报。

四、进行交际:全班沟通,师生共同评议。

五、课堂:

第四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1、把自己喜爱的小物件的样子,用语言文字文字表达出来。

2、对习作进行点评,让同学对习作进行修改。

3、培育同学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习惯。

4、培育同学修改习作的力量。

教学重点:

把观看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同学在点评中熟悉自己习作的缺点,然后进行修改。

教学难点:

把小物件的样子描写详细。

教学预备:

提前预备好的小物件。

教学过程:

一、习作:

1、朗读题目,理解题意。

2、同学观看自己的小物件,说说它什么样?为什么喜爱它?

3、全班沟通。

二、指导书写:动笔写下来,进行习作。

三、修改习作:

1、写完后读一读自己进行修改。

2、请一人读习作,然后全班进行点评。

3、同桌相互读习作,互提看法,进行修改。

四、板书:

语文实践活动6

写样子:先整体后部分;

挨次:从上至下从下至上。

学校语文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读准“沿”字的音,把握“观、际、答、弄”四个字的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教学预备】能活动的挂图、玻璃板、投影仪或生字卡片。每个同学预备一张16开的白纸。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一〕谈话导题:

今日咱们来学习第六课坐井观天〔老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二〕同学齐读课题后老师提出以下问题:

“坐井观天”中的“观”字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又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写谁坐井观天?结果怎样?〔启发同学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暂不商量。〕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让同学借助拼音小声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这篇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

〔二〕提问:

青蛙与小鸟共有几次对话。

三、分段学习课文

〔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

1。青蛙坐在什么地方?〔老师板书:青蛙、井里。并把剪好的一只青蛙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放大了的插图上的井底。〕

2。小鸟从哪儿飞来?落在什么地方?〔老师板书:小鸟、天上。并把剪好的小鸟图片贴在插图中的井沿上。〕

3。什么地方是井沿?〔沿,就是边。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老师指着插图中的那口井来讲解。〕

〔二〕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1。学习它们的第对话。

〔1〕青蛙问小鸟什么了?〔指导朗读,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小鸟为什么要从天上飞下来,落在井沿上?〔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渴。〕

〔3〕小鸟说“我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什么?〔说明天很大很大。〕

2。学习其次次对话。

〔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又说什么了?〔指导同学有感情地读青蛙说的话,要读出不信任的语气。〕

〔2〕青蛙说小鸟说“大话”,这“大话”指的是什么?〔说小鸟的话是吹牛的话,是不符合实际的话。〕

〔3〕青蛙认为天有多大?认为天只有井口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是搞错的意思〕。什么叫“无边无际?”〔“际”是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也就是边际,“无际”就是没有边际,“无边无际”在本课是形容天很大,没有边际。〕

3。学习第三次对话。

〔1〕让同学小声自读六、七两个自然段。

〔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是什么表情?这里的“笑了”是什么意思?〔嘲讽〕

〔3〕青蛙说自己不会弄错的缘由是什么?〔每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观察天。〕

〔4〕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小鸟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它是怎样劝说青蛙的?〔老师指导朗读小鸟说的话,要表现出既觉得青蛙可笑,又仍旧很耐烦,很恳切。〕

〔5〕假如青蛙真的从井底跳出来,〔老师边说边把插图上的青蛙图片从井底移到井外来。〕看看天,它会发觉什么?会怎么说呢?〔启发同学绽开丰富的想象〕

4。让同学齐读课文,读后提问。

在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上,青蛙和小鸟各是什么看法?它们的看法为什么会不同?〔引导同学熟悉到小鸟是在天空中翱翔,所以它看到的天的确是无边无际的;而青蛙每天坐在井底,它的目光受到限制,它也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

5。小结。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启发和引导同学熟悉到青蛙每天坐在井里,它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盲目自信、自以为正确,不愿接受小鸟的关心,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学会全面看问题,要接受别人的正确看法。〕

6。戴上青蛙、小鸟的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

留意读出青蛙、小鸟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四、布置作业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把“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学校语文教案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短文,依据题目问题找出答案。

2.引导同学留心以前学过的生字,激发同学学习生字的爱好。

教学重点:

读懂短文,依据题目问题找出答案。

教学难点:

激发同学学习生字的爱好。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到处留心)

1.谈话导入:在我们的四周,处处都有值得我们探究的学问,哪怕是—个汉字。所以常常有人会这样感叹:到处留心皆语文。以前你通过学习到处留心这道题目,有什么收获或感想吗?

2.审题。

(1)指名读题,其余同学认真听要求。

(2)沟通:听了题目,请说说此题的详细要求。

3.自由朗读短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不跳读漏读,边读边思索短文讲了什么事情。

(1)检查自由读书状况。

(2)同桌沟通,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默读短文,思索后面的问题。

(1)自己默读短文,在文中找出有关答案。

(2)同桌沟通答案,互相。

(3)全班沟通。老师简洁介绍形声字(汉字)的结构特点。

(4)汇报学习感想,激发探究爱好。

5.思索并沟通其次道问题。过渡:原来汉字也有如此浅显的学问哪!

(1)回忆,提出曾经有怀疑的生字,老师将其写在黑板上。

(2)依据已有阅历,绽开四人小组商量,老师巡察点拨。

(3)集体沟通。

6.课后延长。每一个生字都有一个故事,祖先造字都是依据生活阅历、生产实践进行的。激发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到处留心,探究生字的神秘。

板书设计:

到处留心

旱睁睡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背熟八个词语。

2.照样子,写好带有“口”的字。

教学重点:

背熟八个词语。

教学难点:

照样子,写好带有“口”的字。

教学过程:

二、教学其次题(读读背背)

1.谈话导入。今日我们学的词语和一个神话传奇有关。

2.同学自学词语。

(1)要求读正确,遇到不熟悉的字可以快速地查词典。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读,相机正音。

3.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介绍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

(2)借助课文插图相机出示并理解“混沌不清’,、“昏天

黑地”、“大刀阔斧”、“开天辟地”两组词语,引导同学在神话典故中理解词语含义。

混沌不清:古代传奇中指天地未分之前浑然一体的状态。

昏天黑地:形容天色昏黑不明。

大刀阔斧:比方像使大刀、用阔斧那样,做事坚决、有魄力。

4.练习。

(1)同学自由练读。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小组合作练习背诵。

5.反馈:指名背--小组赛背--集体齐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读题审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出示“吊、啄、若”三个字。

(2)引导同学读帖,重点观看三个字的结构特点和关键组件的书写要求。

在观看比较的基础上作:三个字虽然结构不同,但都含有“口”;三个字由于“口”的位置不同,所以大小也不同。

(3)老师范写。

①提示同学处理好各组件间的关系,摆好“口”的位置。

②提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吊”是上窄下宽,最终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强调竖中线问题;“啄”是左窄右宽,弯钩在竖中线上起笔,回到竖中线时出钩;“若”是上窄下宽,提示写好拦腰横。

3.练习。

播放轻音乐,让同学在音乐声中摆正姿态,仔细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老师巡察指导。

4.反馈:选出有代表性的作业引导同学观看评议,既要表扬好的,又要指出败笔之处以示提示。

板书设计:

练习4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谈谈看了漫画以后的感受以及所明白的道理。

教学重点:

谈谈看了漫画以后的感受以及所明白的道理。

教学难点:

语言流畅,想象合理,内容描述完好。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以漫画为话题,谈话揭题。

2.审题。指名读,共同商量题目要求。

3.投影出示漫画,认真观看每幅漫画,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每幅漫画的主要内容。

4.编故事,讲故事。

(1)进一步认真观看漫画,引导同学从动作、神态等方面绽开合抱负象。

(2)同桌相互沟通所编的故事。

(3)小组沟通并推选代表全班沟通。老师准时引导、,提高交际效率。

5.漫画沟通会。

老师出示“漫画沟通会”,请同学上台将以前预备好的漫画在小组内展现,谈谈自己看漫画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练习4

漫画沟通会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毛笔字,把握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书写要领,写好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

教学重点:

把握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书写要领,写好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

教学难点:

把握字的间架结构。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复习检查:回顾基本笔画“撇”和“竖”的书写要领。老师相机演示。

2.读题,审题,明确要求。

3.指导书写单人旁和双人旁。

(1)老师范写,同学专心观看,尤其是双人旁的两个撇画。(可提笔跟着老师书空)

撇:逆锋起笔,折锋向右,转锋向右下稍顿蓄势,用力直向左下撇出,形短而势曲。

竖:直接落笔,笔锋向下力行,顿笔向左上收笔,微呈露珠状。

(2)同学执笔练写,练习运笔方法,老师巡察指导。

4.指导书写书上的两个字。

(1)指导观看分析字体结构特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老师范写,讲清书写要点:左右之间不要拥挤,也不要彼此分得太开,左部写得窄些,右部写得宽些。

(3)同学练习,播放古筝曲。仿写时要提示同学先看清晰范字,再动笔写。老师巡回指导,准时订正同学不正确的书写姿态,并对个别同学进行辅导。

5.反馈。

出示有代表性的作业,师生评议,表扬好的,指出存在问题,进行矫正训练。

板书设计:

练习4

化行

教学反思:

学校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熟悉“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教学预备:

相关课件、生字卡

教学支配: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莲、哭”等13个生字,书写“他、她”等2个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熟悉“莲、哭”等13个生字,书写“他、她”等2个字。

教学预备:

课件生字卡头饰

教学过程:

〔一〕读题,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创设意境

1、出示图画,观看这幅图画,说说你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2、请同同学们闭上眼睛,悄悄听老师讲这个故事,听听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你们喜爱这个故事吗?情愿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吗?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读一读吧。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

2、同桌小伙伴互读生字,互查字音,一起翻阅词卡记忆。

3、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请同学读字组词,大家评定。

4、开火车读字读词,比谁快。

5、随机指名读课文,订正字音。

〔四〕感悟文意,理解课文

1、理解第一部分。

〔1〕看图读文。

睡莲和小蚂蚁在说什么?同桌同学练读他们的对话。

〔2〕指名读对话

〔3〕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什么啦?

〔4〕这时候,小蚂蚁什么心情?

〔5〕找到你的好伴侣两个人演一演。

〔6〕戴上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

〔7〕老师做导演,女生读睡莲的话,男生读蚂蚁的话。

2、理解其次部分。

〔1〕小蚂蚁回到家了吗?

〔2〕他是怎样回到家的呢?自己读课文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

〔3〕出示其次幅图,谁看着图给大家讲讲下面的故事。

〔4〕出示头饰分角色朗读。

这些小动物们究竟说了什么?究竟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戴上头扮演一演。自己先练,然后全班展现。

〔5〕看课题,题目是夏夜多美,读了这个故事,你们说夏夜美吗?

〔五〕、指导写字

1、认读“他、她”,留意区分字义:女同学用她代替,还有谁适合?代替男同学的他谁合适?

2、完成“我会写”:老师重点指导“也”的写法,同学练写,留意订正写字姿态。

3、评比“小小书法家”。

〔六〕实践活动:

1、连一连,说一说。

青青的小路青青的〔〕

绿绿的草坪绿绿的〔〕

弯弯的假山弯弯的〔〕

3、自由组合说夏夜。按观看对象分组,星空组、花园组、池塘组、街道组……每组先相互说,两选出代表向全班说,其他组补充说。

4、评出描绘夜最美的小组,获行“睡莲奖”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2、爱护环境,爱惜昆虫。

3、正确书写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书写4个生字。

教学预备:

教学图生字卡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生字、词语

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2、开火车读词语。

3、分析本课生字并记忆

①、以小组为单位商量识记生字的方法。

②、同学当小老师到台前讲解方法,沟通记忆。

③、猜字嬉戏。

〔二〕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三〕指导书写

1、观看要书写的4个汉字,同桌读一读,找找关键笔画。

2、自己描红,重点描出关键笔画。

3、老师出示范字。请同学上前找到关键笔画提示大家。

4、展现评价。

〔四〕、课后延长:观看秀丽的夏夜〔课件〕

引导同学去观看秀丽的夏夜,看看它美在哪里?

板书设计

***

学校语文教案篇7

一、情境引入

出示一片黄叶。老师在路上捡到这片黄树叶,你知道了什么?是啊,秋天来了,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板书:春、夏、秋、冬)你们看,〔课件〕图上画的分别是哪个季节?人们把这四个季节就叫做四季。今日,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秀丽的四季。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想读好课文得先过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念?〔对、说、就是、谷穗、雪人、肚子、冬天、顽皮〕

〔1〕看拼音读词。〔荷叶圆圆,把荷叶怎么样读清晰;看图解释谷穗;换词解释顽皮〕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卡片,说、雪、进行扩词训练

〔3〕齐读

把这些生词宝宝带到课文中,你还能把他们读好吗?请同桌的两个同学每人读一遍,相互听一听,假如他读的准,你要向他学习,那个音读的不太好,你要提示他。留意我们刚刚读的那些词要连读,遇到标点符号要停一停。

我们知道儿歌一般都分成几小节,这首儿歌有几小节呀。

分小节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个小节各写了哪个季节?

三、读感悟。

请你认真读读这个小节,看看你读了以后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全班沟通:

春天:你最喜爱哪个季节,请你读读这个小节,

读了这小节知道了什么?〔说出小草刚发芽,所以尖尖的〕把春天小草的样子读出来,自己读、指名读〔老师穿插指导:什么尖尖,草芽怎样,把什么怎么样读清晰〕

你还知道了什么,读读下面的句子。

谁对谁说〔生读〕说了什么?〔读〕他指的是谁?句中得我呢/

指导朗读:小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最终从土壤里钻了出来,他会是什么心情呀?

〔那如今你就是这株鲜嫩的小草,你能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小节吗?换位读

可爱的小草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唱一首春天的歌

夏天:你还喜爱哪个季节,请你读读这个小节,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导读:

从荷叶圆圆我们知道夏天来了,你还从那能知道夏天来了

秋天:你还喜爱哪个季节,读读这小节

谷穗为什么会弯弯的?似乎在鞠躬,谷穗弯弯还像什么?

指导读:

从谷穗弯弯我们知道秋天来了,你还从那能知道夏天来了

让我们一同走进金色的秋天,播放课件“金色的秋天”。

四、指导朗读,读出秋天的美

冬天:你还喜爱哪个季节,请你读读这个小节,

让同学仿照挺肚子的动作,感受雪人的顽皮可爱

指导朗读

3、实践活动:四人一组,选择喜爱的小节进行朗读表演

五、拓展延长

春天在悦耳的山林里,还在小伴侣的眼睛里。你们知道春天到了,大自然会有哪些改变吗?

让我们一同走进秀丽的春天

有个小伴侣在春天里看到桃花开了。就把它编成像课文里一样的儿歌。

桃花红红,

他对蜜蜂说:

“我是春天。”

()

(),

他对()说:

“我是春天。”

六、小结:今日,我们学习四季这首小儿歌。感受了四季的美妙、可爱,并且还仿照儿歌编出了春天儿歌,课后,请你把了解到的夏天、秋天、冬天的景物特点编成这样的儿歌请假张帮着记录下来,写一首新的四季歌,还可以把自己喜爱的季节画下来

学校语文教案篇8

《四季的脚步》是一首诗歌,以拟人的写法生动地写出了四季的特点。依据新大纲要求,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观看大自然的爱好。教学重难点是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讲行讲话训练。

我将本课教学分为看、读、说、画四个环节:

一、看〔观看插图,谈话引入〕

上课伊始,结合插图,感知四季的样子。问“你最喜爱四季的哪个季节,为什么”,并引导同学用“由于、所以”、“都”、“和”说一句完好话。然后引入课题“四季的脚步”。

二、读〔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初读课文,商量问题。

〔1〕自由读。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用笔做出记号。

〔2〕将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进行小组商量。

〔3〕“脚步”是什么意思?当每个季节来的时候,大地会发生什么改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等等。这些问题组织同学全班商量,初步理解,在后面的教学中有待升华。

2.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全班读,订正字音,做到读准,读通顺。

〔2〕播放课件〔春天的景色〕,然后个别读第一小节、思索:春天来临时,大地发生什么改变?小溪为什么会唱歌?“绿草和鲜花来报到”是什么意思?学习“叮咚”这个词语,懂得溪水流淌的声音就像歌儿一样。指导朗读。

〔3〕要想知道夏天是否来到,只要听见谁的叫声就能推断?利用课件理解“为什么金蝉叫是给世界带来欢乐 ”。〔夏天的时候,金蝉就会在树上叫,声音很好听,使人兴奋。〕指导朗读其次小节。

〔4〕理解课文第三小节:课件演示秋天落叶的景象,让同学感受秋天的美景,理解“铺成一条条金色的小道”的意思就是:特别多的落叶落在地上,小路被铺成金黄色的了。指导朗读。

〔5〕朗读最终一个小节。结合课件,理解“雪花为什么在欢快地舞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