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二3_第1页
松桃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二3_第2页
松桃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二3_第3页
松桃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二3_第4页
松桃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二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松桃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单项选择题: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2: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的。()

推断题

3: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时代。

单项选择题:

A、夏朝

B、殷周

C、三国

D、秦朝

4: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单项选择题:

A、老师自编测验

B、非测验性测验

C、案卷分析

D、谈话

5:注入式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单项选择题:

A、老师从头讲到尾

B、以讲授法为主

C、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

D、把同学看作是学问的容器

6:柯尔伯格讨论儿童道德进展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对偶故事法

B、两难故事法

C、临床法

D、观看法

7:课业及进程是指()。

单项选择题:

A、教程

B、课程

C、课表

D、学期

8: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提倡“发觉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9:学校阶段的教学应侧重的教学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讲演法

B、探究的方法

C、直观的方法

D、实习的方法

10:巴甫洛夫经典试验“条件反射”中用的动物是()。

单项选择题:

A、鸽子

B、猩猩

C、狗

D、白鼠

11: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详细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单项选择题: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特别成分迁移

D、非特别成分迁移

12:德育过程是对同学知、情、意、行的培育提高过程,其实施挨次是()。

单项选择题: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详细状况,可有多种开端和挨次

13:群体规范的功能是()。

多项选择题

A、监督的功能

B、群体支柱的功能

C、评价标准的功能

D、调整掌握的功能

E、行为导向的功能

14:下列属于共性的是()

多项选择题

A、需要

B、性格

C、动机

D、世界观

E、气质

15: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了闻名的“白板说”。()

推断题

16:心理评估其实就是心理测验。()

推断题

17:一位老师走上讲台,发觉讲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老师,你以为当老师就可以压制同学吗?你昂扬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但是有谁能服你呢?”落款是“让你最厌烦,等待你惩罚的同学”。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向同学诉苦

B、稍作停顿,批判训斥同学

C、不予理睬,连续课堂教学

D、在班上宣读字条内容,并检讨自己平常工作方法的粗暴,感谢这位同学给自己敲了警钟

18:下列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描述,与古代的说法或传奇不相符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元宵节挂灯最早跟佛教仪式有关联

B、清明节吃寒食最早是为了纪念一位先皇

C、中秋节吃月饼曾与抵抗元朝的统治有关

D、古代的春节叫元旦,意为一年的第一天

19:()认为所把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状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单项选择题:

A、布鲁纳

B、桑代克

C、贾德

D、维纳

20:提出“化民成俗,其必有学”的论著是()。

单项选择题:

A、《抱负国》

B、《学记》

C、《政治学》

D、《高校》

21:班集体的特征有()。

多项选择题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肯定的组织结构

C、肯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D、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公平、心理相容的氛围

22:老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单项选择题:

A、低于

B、高于

C、同等于

D、不低于或者高于

23: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编码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

A、概念体系

B、语义

C、图像和声像

D、图式

24:某山区的老师林老师依据本地区植物种类繁多的特点,带领老师编写了《某某山区的植物》的教材,并在全区进行推广授课,这突出体现了林老师是()。

单项选择题:

A、同学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B、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C、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D、课堂教学的管理者

25: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推断题

26:()是指在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上的增加。

单项选择题:

A、动机

B、内驱力

C、诱因

D、强化

27:取得教学胜利的内因是()。

单项选择题:

A、老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同学的主体作用

28:你有一个同学在课堂上常常打瞌睡,对此,最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单项选择题:

A、让他的同桌叫醒他

B、让他坐的教室的前部或者靠近讲台的地方

C、让他回答问题使他保持活跃状态

D、当着全班同学面训斥他,使他糊涂

29: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进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冲突是()。

单项选择题:

A、自主感对耻辱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30: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全都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较高。

单项选择题: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厦

31:学校儿童品德进展关键期是()

单项选择题:

A、二班级下学期前后

B、三班级上学期的后

C、三班级下学期前后

D、四班级上学期前后

32:进展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儿童开头熟悉到规章是肯定的、一成不变的。()

推断题

33:人与人区分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情感

B、意志

C、性格

D、气质

34:根据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方法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推断题

35: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讨论学问把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熟悉到“熟悉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讨论的内容之一,这是()。

单项选择题: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36: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是()。

单项选择题:

A、以诚相待

B、互助互惠

C、民主公平

D、和谐亲热

37:老师对同学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侵害了同学的[]

多项选择题

A、隐私权

B、名誉权

C、人格尊严权

D、受教育权

38: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从美国翻译过来的。()

推断题

39:心理的个体进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

多项选择题

A、定向性与挨次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E、关键性

40:学问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单项选择题: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阅历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41:在Word编辑状态,可使插入点快速移到文档尾部的组合键是()。

单项选择题:

A、Ctrl+Home

B、AIt+Home

C、Alt+End

D、Ctrl+End

42:学“角”这一概念,对“钝角”、“锐角”、“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负迁移

B、纵向迁移

C、横向迁移

D、非特别成分的迁移

43:动机愈强则效果愈好。()

推断题

44:下列哪些形式属于正式评价?()。

多项选择题

A、观看

B、测验

C、谈话

D、问卷

45: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学问、()、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

单项选择题:

A、操作

B、接受

C、领悟

D、仿照

46: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互动性重要他人的导向类型根据“家长→老师→同伴→不存在重要他人”的挨次变化。()

推断题

47:绅士教育放在首位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德行的教育

B、骑士技术

C、军事教育

D、文化学问教育

48: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49: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是()

单项选择题:

A、概念学习

B、符号学习

C、命题学习

D、下位学习

5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现的是()教学原则。

单项选择题:

A、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B、理论联系实际

C、启发性

D、量力性

51:进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某一方面机能和力量最相宜于形成的时期。()

推断题

52:《物种起源》是哪位科学家的名著()。

单项选择题:

A、孟德尔

B、拉马克

C、魏斯曼

D、达尔文

53:顿悟是以对问题的某一方面突然领悟为前提的。()

推断题

54:以下关于教学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题

A、两者没有关系

B、两者既有关系又有区分

C、两者完全等同

D、教学评价以测量、测验的客观描述为基础

E、测量和测验的结果通过教学评价来推断

55: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依据对爱好和留意的分析,提出了()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

多项选择题

A、“明白”

B、“预备”

C、“联想”

D、“系统”

E、“方法”

56:我国学校德育主要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三部分组成。()

推断题

57:老师是一种专业化的技术职业。()

推断题

58:孙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在把握渊博的数学学问之外,还广泛涉猎天体物理学、哲学和其他相关人文科学的学问。孙老师这种做法,体现了()。

单项选择题:

A、孙老师自身的业务精深,可以涉猎广泛的科学文化学问聊以志趣

B、孙老师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学问,有利于数学领域的教学

C、孙老师学习到了丰富的条件性学问,有助于补充本体学问

D、孙老师的做法对教学力量的提升没有实质意义

59:学校生心理辅导的原则包括()

多项选择题

A、敬重同学原则

B、理解同学原则

C、预防与进展相结合原则

D、同学主体性原则

E、全体与个别相结合原则

60:我国的学校产生于()

单项选择题:

A、殷周时代

B、秦代

C、战国时期

D、唐代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自古至今,孔子提出的“学思结合”、“学思并重”的思想,因切中了教育的本质及规律,始终成为教育的最基本的原则,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长期的坚持。

2:答案正确

解析:

3:答案B

解析我国的学校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学校,这是我国最早的学校。

4:答案A

解析略。

5:答案D

解析:

6:答案B

解析: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定义。

8:答案D

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老师引导过程中应留意教学本身的新异性。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D

解析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别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

12:答案D

解析德育过程可以从培育知、情、意、行的任何一个方面开头,由于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13:答案B,C,E

解析群体规范是由全体成员建立的行为准则,使大家共同期望的行为标准。其功能包括:(1)群体支柱的功能。(2)评价准则的功能。(3)行为导向的功能。

14:答案A,B,C,D,E

解析:

15:答案错误

解析:

16:答案错误

解析心理测验是心理评估方式的其中一种。

17:答案D

解析虚心宽容是处理课堂偶发大事的心理基础,宽容在处理偶发大事中的作用是极富艺术性的,宽容不是脆弱无能,不是无原则地迁就,老师要使同学在心灵深处反省,要使同学体会到老师的仁厚和良苦专心,应赐予同学更多的爱心和理解,促使同学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让同学体会到老师的虚心、宽容,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故选D。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A

解析题干所述是布鲁纳提出的。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A,B,C,D

解析ABCD四项均为班集体必需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

22:答案D

解析【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其次十五条规定,老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23:答案C

解析感觉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两种。图像记忆是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

24:答案B

解析新课改背景下的老师观要求老师要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林老师编写教材的做法是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的体现。故选B。

25:答案正确

解析:

26:答案D

解析:

27:答案D

解析取得教学胜利的内因是同学发挥主体作用。

28:答案D

解析遇到这种问题老师应从同学立场动身,着眼于同学身心的健康进展,最好以关怀的语气关心他糊涂。

29:答案C

解析由人格的进展阶段可知,6~11岁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30:答案A

解析见学习精要中信度的定义。

31:答案C

解析在品德进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即品德进展的关键年龄。从学校儿童品德的整体来看,转折期大约在三班级下学期。

32:答案错误

解析进展到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开头熟悉到规章是肯定的、一成不变的。

33:答案C

解析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34:答案正确

解析:

35:答案C

解析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题于描述的是相关类属学习。

36:答案C

解析: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错误

解析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从日本翻译过来的。

39:答案A,B,C,D

解析讨论表明,同学心理的进展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挨次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40:答案D

解析略

41:答案D

解析【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在Word编辑状态,可使插入点快速移到文档尾部的组合键是Ctrl+End。

42:答案B

解析负迁移是指一种阅历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层次(概括和抽象程度不同)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说是上位的较高层次的阅历与下位的较低层次的阅历之间的相互影响。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层次(抽象和概括程度相同)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即难度和简单程度大致属同一水平的学习之间的迁移。非特别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详细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详细化,运用到详细的事例中去。可见,B项正确。

43:答案错误

解析动机水平并不是越强越好,动机水平超过肯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得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44:答案B,D

解析正式评价指同学在相同的状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纳的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