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监管社区重性精神病人_第1页
如何监管社区重性精神病人_第2页
如何监管社区重性精神病人_第3页
如何监管社区重性精神病人_第4页
如何监管社区重性精神病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监管社区重性精神病人第1页/共32页如何监管社区重性精神病人第2页/共32页引言近年来,各种精神病人寻衅滋事、扰乱治安的事件屡见报端。我国目前有1600多万精神疾病患者。虽然精神病人的冲动行为发生率并不比普通人群高,但庞大的精神疾病群体使得精神病人的冲动、暴力行为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安定的较为严重的负面的公共卫生事件,也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第3页/共32页北大医院幼儿园血案

2004年8月4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幼儿园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门卫徐和平,将该幼儿园的15名儿童和3名教师砍成重度切割伤,其中一名重伤儿童经抢救无效死亡。

第4页/共32页广州:发病杀死母亲2006年1月8日,30多岁的夏哲(化名)与母亲在临睡前发生口角,就当天的深夜,狂躁之余的夏哲拿着板凳摸进母亲的房间,朝着睡梦中的母亲头颅一阵猛打,随后又拿起菜刀向母亲头上砍去,为了照顾他三日三夜没有合过眼的母亲就这样成为夏哲的刀下亡魂。而夏哲挥刀犯下滔天血案,竟安然地回到自己的睡房,睡到天亮,直到警察把他叫醒。当地警方为这起凶杀案请了精神病专家进行鉴定,认定行凶者是一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人。第5页/共32页顺德均安幼儿园惨案2007年7月20日下午,有精神病史的欧阳颂德进入顺德均安镇天连村幼儿园,持一个水喉钳打伤18名幼童和一名老师后,逃回家中持刀自伤腹部。经了解,此肇事病人未登记入册,无人监管,长期无服药。第6页/共32页一个精神病人在交通岗上乱指挥第7页/共32页成都,被锁十二年的患者第8页/共32页山东,精神病患者李某被关铁笼达5年之久第9页/共32页兰州宕县:小学校园连砍17人广东恩平:看武打片砍死妻子第10页/共32页

八成精神病人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根据统计资料,全国只有20%的精神病人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而其他80%的病人就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近年来,“武疯子”伤人的报道常见于报端。有资料显示,仅在广东省重性精神病患者(武疯子)约120万例,但很大一部分未得到有效和系统的治疗。(广州日报)第11页/共32页冲动型精神障碍的识别⒈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⒉流行性脑炎伴发的精神障碍;⒊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⒋癫痫性精神障碍;⒌老年期精神障碍;⒍精神分裂症;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抑郁);⒏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第12页/共32页冲动型精神障碍的识别⒐偏执性精神病;⒑精神发育迟滞;⒒人格障碍;⒓反应性精神病;⒔冲动控制障碍;⒕性变态;⒖短暂性精神障碍;⒗酒药依赖。第13页/共32页癫痫性精神障碍冲动的特征既往认为癫痫患者普遍具有“癫痫性格”,其暴力行为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现在这一观点被否决,认为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癫痫性格”,且癫痫并不与更多的暴力行为相联系。少数人的癫痫性格极具社会危害性,突出表现是高度易激惹性,好攻击,具有强烈报复性和比较凶狠残忍等,又容易发展成暴怒性激情发作。癫痫性意识朦胧状态在此类障碍中最常见,此时意识范围缩小,意识清晰度下降,常见幻觉和妄想,还多见运动性兴奋增强,或者暴怒性激情或恐惧性激情发作,可以产生冲动性的伤害或暴力行为。其特点是行为时如在梦中,行为后完全遗忘。第14页/共32页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的特征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的最严重类型,这种疾病患者中有暴力倾向的比其他精神疾病患者都要多。调查研究显示,20%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暴力倾向和行为,有些调查这一数字竟然高达60%~70%。但这些暴力行为一般均比较轻微,多为骂人、易冲动、毁物等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诸如杀人等严重暴力行为的概率并不比普通人群高,而如果一旦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了严重暴力行为,那么其严重程度、残忍性可能是常人难以想象,触目惊心的。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的特点如下:①多发生在急性期;②缺乏明确的动机;③冲动性,缺乏预兆;④幻觉影响(多为命令性幻听);⑤妄想支配(多为被害妄想);⑥手段冷酷、残忍,事后无所畏惧;⑦有时被人教唆。第15页/共32页情感性精神障碍冲动行为的特征(一、躁狂状态)⒈易于激惹,或因能言善辩,好与人发生争执,或要强逞能,以及动辄采取威吓手段,会导致与周围人发生冲突,或发生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⒉有些病人挥霍无度,或受人唆使致有盗窃行为,或舞弊活动;⒊有些性欲亢进,表现行为放荡,产生流氓行为,甚至奸淫妇女。第16页/共32页情感性精神障碍冲动行为的特征(二、抑郁状态)抑郁症最常见最危险表现是自杀行为,其自杀率较一般居民高达15~20倍之多。近来研究发现抑郁症也与冲动伤人事件有密切联系,易引起重视。冲动伤人甚至杀人的抑郁障碍特点为:①具有明显人格特征,即多数是性格内向、敏感多疑,而且是自尊心强,心胸狭窄的人;②具有焦虑、激越性抑郁状态以及抑郁性幻觉-妄想状态两类主要精神症状;③具有三条突出表现:即重大生活事件以及家庭、婚恋矛盾最多见;杀害亲属多,杀人后自杀者多;阳性家族史和既往躯体疾病明显者多。抑郁障碍具有四种常见杀人类型:最多的是愤怒激情发作杀人;其次是幻觉妄想支配下杀人;还有扩大性自杀,多杀害直系亲属;最后是间接性自杀,杀害无关的人后希望法律判其死刑。第17页/共32页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行为特征有典型的抑郁或躁狂症状。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症状。以上两种症状同时存在或先后出现。起病较急,发病可存在应激诱因。青壮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第18页/共32页偏执性精神障碍冲动行为特征其中较重的一类叫做“偏执狂”。“偏执狂”是一个古希腊名词,意义是精神不正常,有“灵魂出窍”的含义。“偏执狂”包括诉讼狂、色情狂、夸大狂、嫉妒狂等几种类型。第19页/共32页精神病人冲动行为的可能原因⒈大脑皮层损害而产生脱抑制症状,令病人易激惹(器质性精神障碍)。⒉命令性幻听。⒊妄想症状。⒋病理性嫉妒(嫉妒妄想、嫉妒观念)。⒌抑郁状态(情感性、反应性)。⒍躁狂状态(欢乐转为忿怒、高度激惹、控制能力丧失)。⒎酒精中毒(急性、慢性)。⒏药物依赖(戒断症状可产生忿怒性激情和暴力行为)。第20页/共32页精神病人冲动行为的客观原因⒈精神病患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⒉社区防控监测体系缺失;⒊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误解、偏见及歧视。第21页/共32页冲动行为危险性预测精神病人的冲动行为难以预测,但以下几条可供参考:①具有冲动行为的阳性家族史;②病程:急性期危险性大;③疾病种类: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慢性酒中毒、严重抑郁危险性较大;④症状类型:命令性幻听、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危险性大;⑤重大生活应激事件;⑥社会或家庭缺乏支持。第22页/共32页

重性精神病人的监管原则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初发);防止复发(已经患病)。第23页/共32页监管措施㈠㈠评估,包括病人评估和家庭评估两方面。第24页/共32页监管措施㈠⒈病人评估①收集资料:在主客观资料中,应注意了解病人在家庭作用改变前的情况,如情感方面、人格和行为方面、家庭角色和关系等,以便与现状比较。②评估病人既往有无狂躁行为。③评估病人的心理、社会功能,如对压力的应对能力、调适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等。④评估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认识能力。第25页/共32页监管措施㈠⒉家庭评估①评估家庭的整体功能,能否提供病人有关生存、成长、安全等生理、心理方面的基本需要。②评估家庭成员对精神疾病的观念和态度(是关心、爱护,还是排斥、拒绝、放弃或过分保护)。③评估家庭情绪气氛(无论情绪是正向或负向,均会使病人的焦虑程度升高)。④评估家庭有无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朋友、经济资源、社会接触等)。⑤评估家庭成员对精神疾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第26页/共32页监管措施㈡㈡健康教育⒈为病人和家庭成员举办专题讲座和系统培训班,增加对精神疾病的了解。⒉安排讨论,共同商讨家庭有效应对措施并做经验交流。⒊适度的情绪表达对病人的康复和稳定至关重要。(家庭成员应耐心、和蔼、尊重、信任,使病人有亲密感和安全感)。⒋提供药物自我管理技能训练。(①让病人了解药物治疗对预防病情复发恶化的重要意义;②学习有关精神药物的知识,并对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有所了解;③药物自我管理方式;④药物的保管;⑤拒绝服药的病人管理。)第27页/共32页监管措施㈢㈢应对方式⒈要指导家属正确认识精神病,正确对待精神病人。向社会宣传精神病人的有关知识,要尊重病人,争取社会上更多人的同情与谅解。消除偏见,关爱病人。⒉保持环境安静,室内陈设简单,尽量减少刺激,无噪音,保持环境的清洁、舒适、空气流通、光线柔和、温度适宜;排除一切危险物品;防止很多人围观和挑逗,避免病人因激惹而更加兴奋。⒊用耐心、和蔼态度与病人接触,满足其身心合理需求,尽量给予适度的自主权,以缓解病人的恐惧、紧张、焦虑情绪,但避免对病人做出无法履行的承诺以及不适宜的态度和行为。第28页/共32页监管措施㈢㈢应对方式⒋面对暴力行为,要语调温和且坚定果断,先稳定病人情绪,同时设法求援。切不可单独面对病人,阻止暴力行为,或抢夺其手中的物件。要组织好人力,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分工合作,如从侧后方夺取病人手中的物件。⒌对于幻觉妄想比较丰富的病人,尽量避免触及其病理体验,防止突然发生冲动行为。家庭成员应了解病人的妄想内容,协助病人减轻或摆脱精神症状的干扰,消除其紧张和烦躁不安的心理。⒍对于躁狂病人,应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多用正面教育,表扬要多于批评,要善于引导,并将其注意力转移到有益于健康的方面。第29页/共32页监管措施㈢㈢应对方式⒎不能在病人面前表露,也不得对病人表现的状态流露出恐惧或厌恶的表情,以防感染病人,激惹其兴奋性。⒏对有关系妄想的病人,切忌在病人面前低声与他人耳语,引起病人的怀疑;与有被害妄想的病人接触时,切勿碰触病人的身体,以防被误认为是有意的伤害行为。⒐家庭随访时,应有两人同行,以便利工作,可协同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如病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