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主题03繁荣及开放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课件_第1页
2017年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主题03繁荣及开放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课件_第2页
2017年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主题03繁荣及开放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课件_第3页
2017年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主题03繁荣及开放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课件_第4页
2017年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主题03繁荣及开放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主题03繁荣及开放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课件第一页,共40页。第二页,共40页。考点一:繁盛一时的隋朝第三页,共40页。考点二:“贞观之治”1.唐朝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后传位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贞观。2.贞观之治第四页,共40页。考点三:“开元盛世”

第五页,共40页。考点四:科举制的创立

第六页,共40页。考点五:“和同为一家”1.民族政策: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2.吐蕃简介: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3.唐蕃关系(1)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2)8世纪初,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蕃“和同为一家”,关系日益密切。第七页,共40页。考点六:对外友好交往第八页,共40页。考点七: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九页,共40页。考点八:经济重心的南移第十页,共40页。考点九: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第十一页,共40页。考点十: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第十二页,共40页。第十三页,共40页。(1)都是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割据局面。(2)都创立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制度,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3)都修建了重大的工程,秦朝修建了长城,隋朝修建了大运河。(4)都是历史上短命的王朝,历经二世而亡,并且第一代皇帝都是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第二代皇帝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5)都是因为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第十四页,共40页。【典例精析】【例1】(2015,济宁中考)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解析】选A。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这两个事件都发生在隋文帝时期。隋炀帝在位期间,下令开凿运河,618年,隋朝灭亡,这两个事件发生在隋炀帝时期。第十五页,共40页。【对点练习】1.(2016,孝感质检)隋朝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B.开凿了大运河C.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D.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C第十六页,共40页。第十七页,共40页。【典例精析】【例2】(2016,临夏中考)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藩镇割据【解析】选B。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唐明皇……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联系所学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才,提倡节俭,注重吏治建设,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后期不理朝政,出现“安史之乱”,导致唐朝逐渐走向衰落。第十八页,共40页。【对点练习】2.(2015,德州中考)认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封建帝王是(

)A.汉武帝B.唐太宗C.唐玄宗D.宋太祖B第十九页,共40页。【名师点拨】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朝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之创造了条件;唐初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人民的辛勤劳动。唐玄宗后期,荒淫无度,奢侈腐化,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唐朝开始走向衰落。第二十页,共40页。【典例精析】【例3】(2016,连云港中考)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解析】选A。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的年号为开元。所以有人写诗描述其统治“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第二十一页,共40页。【对点练习】3.(2016,湘潭质检)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第二十二页,共40页。【名师点拨】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是唐朝前期杰出的皇帝,他们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他们采取的相同措施是:重用人才;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科举制度等。第二十三页,共40页。【典例精析】【例4】(2016,重庆中考B卷)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

)A.隋文帝时B.隋炀帝时C.武则天时D.唐玄宗时【解析】选B。隋文帝时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创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第二十四页,共40页。【对点练习】4.(2016,潍坊质检)“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重用贤人B.重视生产C.提倡节俭D.强化皇权D第二十五页,共40页。第二十六页,共40页。【典例精析】【例5】(2016,龙东中考)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族②西夏——元昊③阿骨打——党项族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③④⑤【解析】选B。根据所学习知识可知,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038年,元昊建国时以夏为国号,又因其在西方,宋称之为“西夏”;阿骨打是女真族著名的首领;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史称北宋;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在统一女真族诸部后,1115年建都立国,国号为金。①②④正确。第二十七页,共40页。【对点练习】5.(2015,怀化中考)“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导学号:35422002)A.成吉思汗B.忽必烈C.努尔哈赤D.阿保机B第二十八页,共40页。【名师点拨】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个漫长的过程,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和发展,到南宋时,经济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北民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自然条件的变化;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等。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第二十九页,共40页。【典例精析】【例6】(2015,苏州中考)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南朝B.唐朝C.宋朝D.元朝【解析】选C。示意图中①处表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链接所学可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第三十页,共40页。【对点练习】6.(2016,内江中考)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D第三十一页,共40页。1.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2.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友好关系,唐蕃“和同为一家”。3.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名师点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是战与和,和为主流。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主要形式有:民族迁徙、联合斗争、友好交往、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和亲、册封等。处理好民族关系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三十二页,共40页。【典例精析】【例7】(2015,衡阳中考)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壮族B.满族C.回族D.白族【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第三十三页,共40页。【对点练习】7.(2016,孝感质检)右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D第三十四页,共40页。1.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得到的启示。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正确使用民力;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当今必须依法治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任人唯贤,社会才能发展和进步;多听不同意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政策,以适应实际情况。第三十五页,共40页。2.从唐代对外交往的史实从中你能感悟到什么?(1)史实: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2)感悟:①唐朝对外关系前所未有,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唐朝和睦的民族关系为对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③唐朝统治者对待外国和外来文化采取开放的态度,重视对外交往。因此,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④鉴真和玄奘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我们应该培养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第三十六页,共40页。3.如何认识隋唐时期的创新?创新包括创立了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制成了曲辕犁和筒车等。认识:创新推动社会进步,要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民族只有创新才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第三十七页,共40页。4.如何认识元朝的统一与文天祥抗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