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三单元-群文案例:诗歌作品中的匠心独运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三单元-群文案例:诗歌作品中的匠心独运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三单元-群文案例:诗歌作品中的匠心独运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三单元-群文案例:诗歌作品中的匠心独运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三单元-群文案例:诗歌作品中的匠心独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文阅读《诗歌作品中的匠心独运》教学案例设计意图:古典诗词是中国的文学瑰宝,是我们中华文学的骄傲。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能给学生以后的写作提供丰富的文学素材,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但是,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词是晦涩难懂的,平时的学习更多的是死记硬背,毫无兴趣可言。我对本校四年级的342个学生做了一次关于诗歌学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231个学生(占总人数的68%)表示不喜欢诗歌,理由多数为不好懂或无趣。有63个学生(占总人数的18%)喜爱程度一般。仅有48个学生(占总人数的14%)表示喜欢。鉴于此,我决定设计一堂“特别”的古诗群文课。在这堂课上,学生无需对诗意进行一字一句地理解,也不必去探究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只需要简简单单地读,在快乐的气氛中领略诗歌的无穷魅力和别样情趣就行。但对于刚接触群文阅读的我,要在一节课里指导学生学习几首古诗,还要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感觉甚难,所以一直不敢触碰。无意中翻阅到四年级的新群文阅读读本,一组趣味诗吸引了我。我一口气将背景介绍和相应诗歌读完,感觉太有意思了。当时脑袋里出现了“有趣的诗词”这一议题。经过翻阅查找资料后,我觉得可以上一堂古诗词的群文阅读课了。围绕“有趣的诗词”这一议题,我选出了十多首突破诗歌原有的固定格式,奇思巧构,内容浅显的古诗词。打算让孩子们结合有趣的写作背景材料来学习。在选的过程中发现词这一文体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太难。于是,舍弃了词,只选了诗歌。从难易度和趣味性两个方面考虑,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定了《月夜孤江垂钓》《赏花》《赠佣人新婚诗》《马》这组诗。细读所选的几首诗歌时,觉察“有趣的诗歌”这一议题太苍白,它遮掩了作者构思时九曲回环的奇巧智慧,忽略了诗人推陈出新的创造思维。细思最后,还是觉得读本上“匠心独运”一词最为贴切,既有巧也含趣。最后决定将议题定为:诗歌作品中的“匠心独运”。教学设计:议题:诗歌作品中的“匠心独运二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不同诗体的特点。.结合有趣的写作背景,初略了解诗歌大意,感受作品奇思巧构的妙处,体会古诗词的无穷魅力和别样情趣。教学重点:感受作品奇思巧构的妙处,体会诗歌的无穷魅力和别样情趣。教学难点:体会本组群文诗的奇妙之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群文材料阅读卡群文篇目:《月夜孤江垂钓》《赏花》《赠佣人新婚诗》《马》选文来源:《新群文读本》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喜欢读诗吗?请说说理由。其实古诗并不全像你们说的那样无趣。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些奇诗妙语,你一定会从中感受到别样的趣味。二、趣味填诗.请你根据诗题,试着在括号里填上你认为合适的数词,将诗歌补充完整。课件出示:月夜孤江垂钓纪晓岚()帆()桨()孤舟,()个渔翁()钓钩,()俯()仰()顿笑,()江明月()江秋。.提供自己填的数词,并说说这样填的理由。.出示正确答案,请同学加上表情和动作读一读。.点拨总结这种诗我们可以叫它“一字诗二古人做诗,最忌讳同一首诗中字词重复,而“一字诗”却是要把笔画最少的“一”字屡次使用,不仅不能有重复与拖沓之感,而且诗的内容还要与一定的事物相应,这是相当难的。这首诗经诗人的巧妙安排,用十个“一”字化平淡为神奇,引出了那么多景物和趣味,将孤江垂钓变得妙趣横生!三、趣味“写”诗.出示苏轼《赏花》一诗的钟表图。这样的奇诗,你见过吗?试试能读懂吗?给孩子几分钟的时间试读,可以请几个来试一试。(孩子们没有接触过回环诗,要将它正确读出来难度较大。)

TOC\o"1-5"\h\z已归时去醒马微如力飞酒.仔细阅读背景材料,分析苏小妹念出的那首叠字回环诗,了解回环诗的特点。.仔细观察钟表图,结合回环诗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从赏花二字开头,按顺时针的方向读句断句,试着将苏轼的这首七言绝句写在集体建构卡上。《赏花》苏轼.各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四、趣味解“贺”意.多媒体课件出示:赠佣人新婚诗连理花开朵朵红,

紫雁展翅惊林鸟,

新春刚过阳春月,

之乎者也不顶事,连理花开朵朵红,

紫雁展翅惊林鸟,

新春刚过阳春月,

之乎者也不顶事,连理花开朵朵红,

紫雁展翅惊林鸟,

新春刚过阳春月,

之乎者也不顶事,连理花开朵朵红,

紫雁展翅惊林鸟,

新春刚过阳春月,

之乎者也不顶事,连理花开朵朵红,

紫雁展翅惊林鸟,

新春刚过阳春月,

之乎者也不顶事,玉容娇艳赛芙蓉。

凤凰穿云舞长空。

婚礼巧落吾府中。

喜于洞房见真功。连理花开朵朵红,

紫雁展翅惊林鸟,

新春刚过阳春月,

之乎者也不顶事,玉容娇艳赛芙蓉。

凤凰穿云舞长空。

婚礼巧落吾府中。

喜于洞房见真功。.此诗非一般的婚礼贺诗,这首诗中藏着对新人的美好祝愿,请阅读创作背景材料二,说一说你的发现。.介绍有关藏头诗的知识。这是有名的藏头诗。藏头诗是诗歌中一种特殊形式的诗体,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可以传达作者的某种特有的思想。全诗的每句中的头一个字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名、地名或一句祝福。臧头诗涵义深、品位高、价值重,可谓一字千金。五、趣味“登”宝塔.古诗中有那么多的奇诗妙语,现代诗歌里同样有哦。课件出示冰心的宝塔诗:马,香丁,羽毛纱。样样都差。傻姑爷进家,说起真是笑话,教育原来在清华。.阅读背景材料三,了解诗意。.简单介绍宝塔诗的知识。宝塔诗,顾名思义,它形如宝塔。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如此排列下来,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即如塔形、山形。起始的字,既为诗题,又为诗韵。宝塔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也叫“一七体诗”。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很有规律。后来有的增加到十字,甚至十五字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六、阅读延伸古典诗词是中国的文学瑰宝,是我们中华文学的骄傲。今天我们学的这些诗歌都突破了诗歌原有的固定格式,演变出妙趣横生的作品,真的是太奇妙了。可见思维的创新能带给人惊喜。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登陆中国国粹网,上面还有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诗词等着和你交朋友呢!附:群文材料月夜孤江垂钓纪晓岚一帆一桨一孤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赏花苏轼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赠佣人新婚诗徐渭连理花开朵朵红,

紫雁展翅惊林鸟,

新春刚过阳春月,

之乎者也不顶事,徐渭连理花开朵朵红,

紫雁展翅惊林鸟,

新春刚过阳春月,

之乎者也不顶事,玉容娇艳赛芙蓉。凤凰穿云舞长空。婚礼巧落吾府中。

喜于洞房见真功。马,香丁,羽毛纱。样样都差。傻姑爷进家,说起真是笑话,教育原来在清华。背景材料一:六月的一天下午,苏小妹与长兄苏东坡正荡舟湖上,欣赏那无边景致,忽然有人呈上苏小妹丈夫秦少游捎来的一封书信。翻开一看,只有一句话。静思伊久阻归期,忆别离时闻漏转。苏小妹看罢微微一笑,立即省悟出其中的奥秘,原来这是一首别出心裁的回环诗,于是,她轻轻读出了这首叠字回环诗: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苏东坡觉得有意思,就写了《赏花》这首回环诗。背景材料二: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不但才华横溢,而且为人正直,不畏权贵。很多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达官显贵要他写诗题字,他都一概拒绝,然而普通百姓向他求助时,他却是有求必应,从不推辞。某年三月,他家的长工王连玉和女佣张紫凤喜结良缘。由于王连玉是孤儿,张紫凤的家在农村,故婚礼便在徐府中举行。徐渭知道后,便为他们题写了一首七言贺诗。背景材料三:冰心女士是我国的一代文学巨匠,可冰心的先生吴文藻是个只钻学问、不问世事的人。有一次,冰心与婆婆等人在院子里赏花,从书房里出来的吴先生问:“这是什么花?”冰心看着丁香花说:“这是香丁。”吴文藻竟点点头说:“啊,香丁。”周围的人忍不住笑起来。还有一次,冰心夫妇去看望冰心的父亲。冰心让丈夫去买一种叫“萨其马”的点心,并买一块叫“双丝葛”的不料。可到点心店后,吴先生却怎么也想不起点心的名字。只好对店员说买一种小孩叫“马”的点心。店员无论如何也猜不出他要什么。进了布店后,又糊里糊涂说要买“羽毛纱”。幸亏售货员与冰心熟悉,打问过才算弄明白。冰心父亲说:“姑爷可不是我替你挑的由于吴文藻毕业于清华,冰心兴之所至,便写下了这首宝塔诗与清华校长开玩笑。教学思考和感悟:第一次上古诗的群文阅读课,我在备课时不敢掉以轻心。在本堂课的几个环节中,以孩子们现有的古文水平,完成趣味写诗环节是一大难点。为了防止写诗时出现“无处入手”的情况。我决定降低难度,在提示语里对阅读的方向、每句诗的字数都作了非常详细的阅读断句说明。并且在课前渗透了“绝句”和“律诗”的相应知识。上课之前,我其实很担忧。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感受作者的匠心独运和体味诗歌的别样情趣上,会不会只有一个愉快的妪壳,脱离了学习诗歌的本质呢?一堂课上下来,比拟轻松。从“一”字诗开始,孩子们表现出了超常的热情。不管是填数词,还是说理由,他们都给了我很多惊喜,这是在以往的古诗课上从没出现过的。特别是配上动作朗读“一俯一仰一顿笑”时,几个男生的表演非常到位。在阵阵笑声和掌声中,大家走进了诗意里,好好感受了一下钓到鱼时的那种满足。进入回环诗环节时,我还是有点担忧。小组集体建构时,我观察了一圈,轻松下来,这次小组合作完全没有流于形式。诗体的别样趣味让他们兴致盎然。他们真的在分析材料,在交流,在讨论,在做各种尝试。尽管最后有两个小组的成果不够理想,但是集体建构的过程仍然让他们收获了不少。“婚礼贺诗”环节时倒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在备课时认为他们看了背景资料后定能快速地找出那句祝福语。但没有接触过藏头诗的他们真是抓破了脑袋。在我屡次提醒点拨后才勉强完成。由于“婚礼贺诗”环节用时超过了预设,导致宝塔诗环节本该让孩子们自己阅读的背景材料,换成了我的三言两语介绍,好在最后一环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