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共9页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说课稿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自尊自强”,通过本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培养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发掘生命的力量。本课分为两目:“生活难免有挫折”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挫折”,分析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应,懂得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引导学生懂得生命是有韧性的,我们需要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进而认识到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学情分析】初一阶段的学生面对刚刚进入初中的繁重的课业压力、人际交往烦恼等,遇到了成长中的挫折。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意志薄弱、承受能力不强,面对挫折束手无策或轻言放弃,从而阻碍了他们的成长。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中的挫折,提升面对挫折的承受力,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待挫折的坚强意志。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和战胜挫折。3、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挫折。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明确不同的对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教学重点】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折。【教学难点】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折。【板书设计】增强生命的韧性一、生活难免有挫折1、挫折的含义2、挫折的影响:积极、消极3、正确对待挫折二、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1、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2、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3、发掘自身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教学过程】导入:用实物橡皮筋导入,橡皮筋的特点是什么?有弹力、有韧性,生命也是如此。生活遭遇不顺利、逆境是常有的事,生活需要挑战,生命需要增强韧性。一、生活难免有挫折活动一:谈挫折1、你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挫折?2、你是如何面对这些挫折的?二、挫折的影响观察图片思考:石头给二人分别造成哪些影响?挫折的消极影响:容易消沉不恰当的行为挫折的积极影响:得意时失意时三、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探究与分享:爱迪生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A: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B: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四、发掘生命的力量活动二:模拟体验挫折1、假如你失去一只手、甚至是双手,会怎样书写你的名字?学生会有很多办法去战胜这个挫折:另一只手、手臂、脖子、嘴巴……2、小组合作探究:我们怎样才能战胜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1)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2)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活动三: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欣赏、培养幽默感。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关心、帮助他人。培养某方面的兴趣。等等。【作业布置】在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面对挫折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与同学一起探讨你从中的收获。二、课后小结:本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如何正确看待挫折以及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战胜挫折,增强生命的韧劲。生活难免有挫折,让我们心怀感恩,感谢生活中的挫折,让我们变得勇敢、坚强、有韧性,也让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三、课后反思:1、在教学中,老师有些局限于案例,深度挖掘教材的程度有待提高。2、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够,思考的深度不够。3、模拟体验挫折活动环节效果好,让学生能深刻体会到挫折并不可怕,关键看我们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对待挫折的意识和态度。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难点:如何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2.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增强生命的韧性。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人们常说的挫折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__阻碍__、__失利__和__失败__。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__认识__和__态度__不同。3.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是很__正常__的,但我们需要及时__调整自己__,__正确__看待挫折。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__生命成长__的一部分。5.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相反,我们需要发现,挖掘__自己的生命力量__。6.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__承受__力,__自我调节__和__自我修复__的能力。(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生活难免有挫折探究一:教材P105探究与分享在上面这些情境中:(1)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2)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也是挫折吗?答案提示:每个人对挫折的认识不同,有些可能对自己来说是挫折,但在别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可让学生据实回答。探究二:教材P106探究与分享(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感受。(可以多选)(2)面对挫折时,你会采取哪些行动?答案提示:(1)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如,惊慌无助、烦恼焦虑、紧张、沮丧……(2)探究三:教材P107阅读感悟(1)学生分享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2)爱迪生经过几千次的实验,终于成功发明了电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答案提示:(1)略;(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面对挫折,我们不能一味消沉,而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并能愈挫愈勇,战胜挫折。知识模块二发掘生命的力量探究四:教材P108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学生分享教材P108“儿子变成足球健将”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悟。结合自己遇到的挫折,通过自我反思完成下面的活动。答案提示: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谈,言之有理即可。探究五:教材P109方法与技能学生分享教材P109方法与技能“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你还有哪些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答案提示:(1)(2)略。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在大海上航行,没有不带伤口的船;在生命中旅行,没有不受伤的心灵。”这告诉人们(B)A.只有保持乐观心态,才能远航B・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只要不经历挫折就能避免受伤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的意志2.某班学习合作小组在讨论“挫折”这个话题时,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正确的是(D)A.挫折带给人的只会是损失和痛苦B・挫折是成长的障碍,应当绕过去挫折是生活中的灾难,使人颓废挫折并不可怕,要勇于战胜挫折3莫言获得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文学之路并不平坦。早先他的作品寄出后,等来不少退稿信,甚至受到讥讽。但他从不气馁,坚持不懈,最终走向成功。这说明(D)①经历挫折就能成功②战胜挫折需要顽强拼搏③人生难免经历挫折④面对挫折需要乐观自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这段歌词启示我们面对挫折要有(C)A.良好的习惯B.感恩的心态C.坚强的意志D.多变的情绪5・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和失败,这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防走失预案
- 南昌市中医院细胞因子风暴内分泌表现考核
- 厦门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护士晋级考核
- 南京市人民医院创伤性关节炎防治考核
- 南京市人民医院护理核心制度理解与应用情景案例分析题
- 漳州市人民医院皮内针技术专项考核
- 温州市中医院肿瘤急症识别与处理应急考核
- 漳州市人民医院甲状腺超声诊断考核
- 徐州市中医院溶栓治疗决策能力专项考核
- 徐州市中医院泌尿系统急症考核
- 温州金源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500吨喹吖啶酮高档有机颜料改扩建项目(原有900吨新增一期300吨、二期300吨)环境影响报告书
- 压缩空气储能
-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课件)
- 肢体残疾送教上门教案(八节)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数列教案
- 新天骄全任务
- 27-子宫脱垂的围手术期护理
- RFJ05-2009 人防工程设计大样图 结构专业(JG)
- 中学X校园体育艺术科技节活动方案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DB11-T 2006-2022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工程勘察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