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淡豆豉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循环提取_第1页
中药淡豆豉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循环提取_第2页
中药淡豆豉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循环提取_第3页
中药淡豆豉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循环提取_第4页
中药淡豆豉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循环提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文理学院学生论文题目:中药淡豆豉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循环提取作者:李培东化工学院系应用化学专业2013级年制2班2016年5月20日中药淡豆豉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循环提取摘要:在超声循环条件下,探讨从中药淡豆豉中提取总异黄酮的工艺。以淡豆豉中总异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固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次数、超声功率对总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L(34)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e,乙醇体积分数为60%,超声功率800W,超声时间90(30,30,30)min。按最佳工艺扩试3次,淡豆豉中总异黄酮平均提取率达1.696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n=3)。关键词:淡豆豉;大豆素;异黄酮;超声循环提取;中药现代化技术淡豆豉(SemenSojaepraeparatum)由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和青蒿、桑叶等经发酵加工而成,为常用中药,历版5中国药典6均有记载。它具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等功效,常用于感冒、头痛、胸闷、虚烦不眠等症,具有抗骨质疏松、保护血管、降血糖、降血脂、抗更年期综合症等多方面的作用[1]。淡豆豉中异黄酮类物质为活性成分[2],为对药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需要寻找一种提取淡豆豉总异黄酮的经济、高效方法。中药现代化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中药提取过程的现代化。传统的水提法耗时、耗能、提取产率低。现代利用外场、外力强化和辅助提取,如微波法[3]、超声波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4],是提高提取速度和效率的需要。超声循环提取技术中,超声波强化了溶出成分从细胞内向细胞外的扩散;循环技术使药用成分在提取介质中快速达到浓度平衡,可大大缩短提取时间,提高产品质量;该技术是当前浸出提取中最具前途的提取技术。目前,关于淡豆豉中异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较少,窦玉红等[3]曾以染料木素含量为指标,对淡豆豉进行了热回流提取研究。本研究以大豆素(daidzein)为对照品,用超声循环技术对淡豆豉中异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确定了影响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和超声提取异黄酮的优化工艺条件,旨在寻找快速、高效提取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方法[5,6]。实验部分1.1仪器与原料A2紫外分光光度仪(美国PE公司);SY-1000超声循环提取机(北京弘祥隆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RE-52A(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电子天平BS223S(德国Sartorius公司)。淡豆豉购自石家庄乐仁堂药店,经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赵丁教授鉴定粉碎,过80目筛。大豆素(Sigma公司),其他试剂均为AR。1.2总异黄酮含量的测定测定波长的选择:用C(NaOH)=0.01mol/L的水溶液溶解淡豆豉提取物和大豆素对照品,并用空白试剂做参比,进行定性实验,发现二者在K=259.0nm处均有最大吸收峰。因此,选择259.0nm为测定波长。标准曲线的制作:精密称取真空干燥24h的大豆素对照品5.8mg,用C(NaOH)=0.01mol/L的水溶液溶解,容量瓶中定容至100mL,摇匀。分别取0.50、0.80、1.10、1.40、1.70mL置10mL容量瓶中,加C(NaOH)=0.01mol/L的水溶液定容至刻度。用空白试剂做参比,在259.0nm测定相应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横坐标,大豆素的质量浓度(yg/L)为纵坐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标准曲线方程:p=15.246A-0.1576(R=0.9996)。总异黄酮含量测定:取符合实验要求的淡豆豉,精密称取50go加正己烷200mL超声振荡脱脂25min,弃去正己烷,重复一次。按标准曲线,用空白试剂做参比,在259.0nm测定相应的吸光度。带入大豆素标准曲线方程得出质量浓度,并计算提取率。正交实验单因素选择根据淡豆豉及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进行单因素分析。考察不同固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次数、提取温度对淡豆豉总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选最佳单因素水平。正交实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选取提取温度(A)、乙醇体积分数(B)、超声功率(C)、超声时间(D)为主要考察因素,各因素及水平设置见表1。用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实验。表1因素水平表LevelA/°CB/%C/WD/min1305040030(10,10,10)2406060060(20,20,20)3507080090(30,30,30)1.5方法学考察(1) 重复性实验:取5份供试品溶液0.10mL,按标准曲线,用空白试剂做参比,在259.0nm测定相应的吸光度。RSD=0.19%。(2) 稳定性实验: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于室温分别放置0、15、30、60、120、240min,测定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吸光度,其RSD分别为0.9%、1.2%。表明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在4h内稳定。(3) 回收率实验:精密吸取标准品溶液25、50、25、50、25yL,分别置5只5mL容量瓶中,再分别精密加入供试液150yL,用C(NaOH)=0.01mol/L的水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测定吸光度,计算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7%,RSD=1.8%。结果与讨论2.1单因素分析(1) 固液比:以屮(C2H5OH)=60%的乙醇为提取剂,与相应质量的淡豆豉分别按m(淡豆豉)m(乙醇)=1:100;2:100;4:100;7:100;10:100的固液质量比混合,在400W,1000r/min,室温进行超声循环提取20min,测定供试品溶液吸光度,并计算结果。总异黄酮提取率依次为1.4193%、1.4177%、1.4127%、1.4088%、1.4028%。可以看出,m(淡豆豉)m(乙醇)=1:100时提取效率最高,但与其他固液质量比比较相差不大,综合考虑到成本及后续溶剂回收量大小,以下的单因素分析及正交实验均采用m(淡豆豉)m(乙醇)=1:10。(2) 提取温度:取淡豆豉50g,屮(C2H5OH)=60%的乙醇为提取剂,在400W,1000r/min,于不同温度(20、30、40、50、60、70e)进行超声循环提取,测定供试品溶液吸光度,计算总异黄酮质量分数依次为1.0504%、1.1441%、1.2140%、1.1189%、1.0716%、1.0338%。可以看出,40e总异黄酮提取效率最高,因此,选取30、40、50e进行正交实验。(3) 乙醇体积分数:取淡豆豉50g,用体积分数分别为10%、20%、30%、40%、50%、60%、70%、80%、90%的乙醇为提取剂,在400W,1000r/min,室温进行超声循环提取20min,测定供试品溶液吸光度,计算总异黄酮提取率依次为1.0384%、1.0620%、1.1549%、1.2380%、1.2899%、1.3778%、1.2642%、1.2120%、0.9555%。可以看出,用屮(C2H5OH)=60%的乙醇提取,总异黄酮提取率较高,因此,选择屮(C2H5OH)=60%左右的乙醇进行正交实验。(4) 超声时间:取淡豆豉50g,屮(C2H5OH)=60%的乙醇为提取剂,在400W,1000r/min,室温下于不同时间(10、15、20、25、30、35、40、45、50min)进行超声循环提取,测定供试品溶液吸光度,计算总异黄酮提取率依次为0.7380%、0.8505%、1.1027%、1.0571%、0.9908%、0.7456%、0.6685%、0.6503%、0.6493%。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增加,总异黄酮提取率先增加后减少,在20min时提取率最高,因此,选择20min左右进行正交实验。(5) 超声次数:取淡豆豉50g,v(C2H5OH)=60%的乙醇为提取剂,在400W,1000r/min,室温进行超声循环提取,提取次数分别为1、2、3、4次时,测定供试品溶液吸光度,计算总异黄酮提取率依次为1.0364%、1.1004%、1.1881%、1.1892%。可以看出,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异总黄酮质量分数也随着增加,但3次后总异黄酮质量分数增加缓慢,因此,提取3次即可。2.2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正交实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表,且在正交表安排的每个实验号条件下进行3次重复实验,见表2。采用极差法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差异分析,见表3。

表2正交实验结果NoABCDIsoflavones/%123Add111111.04640.94181.15113.1393212221.29151.17421.05683.5225313330.98401.20271.09333.2800421231.36081.32711.11343.7113522311.02451.25211.13833.4149623120.82390.74150.90632.4717731321.51381.23861.37624.1286832131.21651.35171.48694.0551933211.15781.27361.04053.4734表3正交实验方差分析SVSSDFMSF PA0.900720.450417.46 <0.01B0.830020.415016.08<0.01C0.520420.260210.08<0.01D0.459520.22988.91 <0.01E(Error)0.4646180.0258:SV方差来源;SS平方和;DF自由度;MS-平均平方和;F0.01(2,=).0l。结果表明,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A3B2C3D3,即提取温度50°C,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功率800W,超声时间90(30,30,30)min。4种因素对淡豆豉中总异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F检验结果表明,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总异黄酮提取率都有显著的影响。2.3最佳工艺验证实验为考察上述优选工艺条件的稳定性,取淡豆豉100g,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进行3次重复实验,总异黄酮的提取率见表4。3次实验结果均优于正交实验表中任何一组,平均提取率为1.6966%,RSD=2.0%(n=3),说明该工艺稳定可靠。且总异黄酮提取率高于热回流提取法。表4验证实验实验次数平均值12 3总异黄酮收率/% 1.71861.6914 1.67981.6966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提取三七中三七总皂苷的高效方法,具有提取率高、周期短、无污染、提取物色泽及品质好等优点。三七经轧胚后,微观组织结构被破坏,利于三七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改进了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b1的定量分析方法,V(乙腈)V(水)=30:70,柱温45°C,三七总皂苷中的人参皂苷Rb]得到更好分离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三七总皂苷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的粉碎工艺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5C,压力38MPa,CO2流量23kg/h,萃取时间3.0h,夹带剂300mL,提取率7.97%;优化的轧胚工艺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5C,压力35MPa,CO2流量20kg/h,萃取时间2.5h,夹带剂350mL,提取率9.98%。轧胚工艺比粉碎工艺提取率高2.01%。参考文献:文刚,刘育辰,鲍建才,等.三七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人参研究,2005,⑶:12-17.蔡广,曾知恒.三七总苷制剂治疗心血管病研究进展[J].人民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