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向美好的文字和思想低头_第1页
只向美好的文字和思想低头_第2页
只向美好的文字和思想低头_第3页
只向美好的文字和思想低头_第4页
只向美好的文字和思想低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只向美好的文字和思想低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中最精妙处即是用哲诗警醒我们:要想渠水清如许,就须有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恰是读书。没有比读书更振奋人心的事了。我希望所有孩子都能爱上读书,因为读书会让你的人生发生奥妙而令人惊异的变化。我为师以来努力在做的,就是陪伴学生在悦读中体味百般滋味。

古人语:开卷有益。我要说:四不读。不经历生死磨难不读;不动心忍性不读;不刻骨蚀魂不读;不美好自由不读。

我只向美好的文字和思想低头,如今选出这十本书,书的作者无不是在砥砺人生、饱历忧患中负重前行。分享他们的文字不仅仅是在予人启迪,更多那么是致敬这种人文关心。

?西游记》

这是一本妇孺老幼皆熟稔的神作。我记得第一次读?西游记》时,是小学六年级的暑假,当我用自己的玩耍时间换来如饥似渴的图书馆阅读权限时,我已经完全沉浸在孙行者的世界了,仿佛悟空的所作所为点燃了我躁动的内心。

与大局部阅读?西游记》的孩子不同的是:在求新求怪的情节阅读结束后,我没有走上一条继续关注更多玄幻奇异情节的道路,深入、反复阅读细节并有所领悟是我的阅读之道。

就好似?西游记》不在于“游〞,更多的在于作者“记〞的内容。鲁迅讲,“吴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这是说到要旨的。更重要的是?西游记》中展现诙谐风趣、人性光芒的地方是实在切中要害的。示例,孙悟空光芒人设的崩塌,小时候觉得越读越没劲,总是觉得猴王的本领如江河日下,拍马溜须的本事见长,哪里知道其中不可为人道的原因。孙行者正在历练的所谓成佛取经之路,有其深刻的社会含义;各种光怪陆离的妖魔鬼怪,也皆有其人生寓意。

最可怜的是白骨夫人,没有背景吃口肉都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最无辜是六耳猕猴,谁让你善良到想替人西天取经?进不了这个圈子,你再有本领也会死于非命;最晦气的是泾河龙王,也就犯了点小错,可愣是被斩了首;命最不值钱的是小妖们,死亡率之高令人发指……被所有人忽略的细节里藏有人间至道。

读?西游记》可以让你醒着做梦;读?西游记》可以让你梦里发笑;读?西游记》可以让你顿悟人生;读?西游记》可以让你微言大义。

?许三观卖血记》

凡人凡命,不平凡的鲜血梅花。

“许三观〞是中国最底层的社会人。这大略是同为社会底层牙医出身的余华不自觉的写作关注点。这部作品不长,以许三观卖血贯通首尾。小说主要讲的是新中国成立后许三观一家人的故事,表现主人公许三观的写作手法通篇白描,既写一个自私无情甚至有点流氓气的许三观;又写一个善良富有爱心的许三观。人性本身就是复杂多变的,关注凡人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善举,应该为当今社会所普遍推行。

我有一本宝贵的余华签名本,是学生送给我的。为了这本书,学生凌晨4点到上海书城排队,当她把这本鲜红封面的余华亲笔签名的?许三观卖血记》送到我手里时,我顿时泪奔:没有比这更宝贵、更好的礼物了。

?苏东坡传》

不知道为何,有些孩子看书不喜欢读序言,其实一篇好的序言最能见出作者的魂灵来。写作目的、情感以及缘由都会做一个翔实明确的交代,这本身就是一种散文之美。

正如?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在序言中所云:“书架上列着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士所写的作品,真是灵魂的一大补剂。现在我能动笔写这本书,我觉得很高兴,单单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因高兴而写书;因高兴而读书;因高兴而荐书。

林语堂从本质上讲是苏东坡思想一局部的继承者和风趣性格的延伸者,这有先天优势。而古往今来要描写苏东坡的生平,国人用的更多是口口相传、民间传说等添油加醋式夸大性的章回体故事或笔记。而林语堂所着?苏东坡传》,初衷是写给完全不懂国文的美国读者看的,所以在相关资料的选取上必须科学审慎,让读者阅读起来能够清晰把握苏东坡的人生脉络。在林语堂眼中,苏东坡是全天下读书人的标志和通行证。

当然,如果你对苏东坡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些豪迈的诗句中,还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情中,那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就太单一了。讲起苏东坡,就不得不提他和他的那些美食。苏东坡能吃善诗,吃完后对所食之物吟诗弄文:喜爱猪肉便写了一首?猪肉颂》;吃河豚写下了?惠崇春江晚景》;吃蟹写?丁公默送蝤蛑》,吃荔枝写?荔枝叹》……再苦再涩的人生也能让东坡居士炼化出美好滋味来。

是故,东坡生平怎可不读?

?老人与海》

我一直以为美国精神骨子里的倔强来自海明威。

因为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

我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一定要读英文版?老人与海》,或者至少读一下中英对照版?老人与海》。因为老人桑迪亚哥身上流动着倔强的魂灵和铁骨铮铮的英雄气质,而这些往往是许多译文不能完美展示出来的。这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奖的巨作,值得孩子细细品味。

故事的首尾都出现了名叫明诺林〔Manolin〕的男孩——他希望自己能够传承老人的捕鱼事业。其实,何止捕鱼事业应该被传承,与生命抗争的信念以及与大自然抗争的意志,也应该一代代坚实地传递下去。

在老人的故事里,为何出现这个孩子呢?因为孩子年轻,象征着力量与希望,即便是老人自己,他的内心也同样是年轻的。文中屡次描写到狮子:在阿非利加海滩上,狮子在笑闹嬉戏,它们时不时浮现在老人的梦中,一直沉淀在老人的心中,这同样揭示了老人永远不屈服的意志力。

这本书是人类精神层面醍醐灌顶之作,不得不读。它能够让孩子通过阅读来体会精神的力量以及不屈不挠的意志。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要读王小波,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足矣!

王小波说过:真正能教我们如何写作的,却是写作本身。

有读者说:那只猪就是作者自己吧。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这只猪的“猪设〞显然是高于一般猪的,它有思想、有决断,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打破常规,从这个角度说:这就是作者冀望的自己;而文中的“我〞是个上山下乡的知青,他的自我迷失、盲从失落也是那个时代的作者的一局部。

所以,王小波是在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启示时代的烙印,特立独行的猪是思想独立的那一局部,无论荒不荒谬,奇不奇特,它就在那里。

想知道这只特立独行的猪的命运吗?只要翻开书,驰骋你的思想就可以了。

?动物庄园》

说实话,我第一次读?动物庄园》是一口气读完的,因为一种细思极恐的心理促使我不停顿地看完了它。这本书让你阅读后,有在荒郊野外走夜路的忐忑体验。

这本书的结尾有句话超级经典:“外面的生灵从猪看到人,又从人看到猪,再从猪看到人;但他们已经分不清谁是猪,谁是人了。〞

书里的故事不复杂,动物们不堪人类的剥削,赶走了人类,动物们在经历短暂美好之后,发现一切都不在掌控里,极权统治的噩梦又在动物庄园里上演。

故事寓言式地嘲讽了极权主义和人性问题,奥威尔并没有在书里给出答案和出路。我想这大略就是作者的聪慧之处,表现一个问题的严重和给出一个问题的答案相比拟,后者是极难做到的。

?动物庄园》里的问题是全人类的问题,并非针对某个特定政府或时代,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要有独立思辨的能力去看待一本书、一种思潮乃至一种观点。

?飞鸟集》

之所以喜欢泰戈尔的?飞鸟集》,是因为我年轻时喜爱读诗、写诗。那时所写的诗歌用辛弃疾的词句来概括最准确不过:为赋新词强说愁。

没有愁绪也要挤出一点来,直到从一位学长手里读到?飞鸟集》,就一下被这些清新别致的小诗迷住了。

我拿起摘录本,跑进学校的图书室,一个字“抄〞!

Letlifebebeautifullikesummerflowersanddeathlikeautumnleaves.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Wereadtheworldwrongandsaythatitdeceivesus.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

——泰戈尔?飞鸟集》

……

摘抄?飞鸟集》直到背出默写出,不需要讲解,也不需要过多的猜想,因为泰戈尔的思想就像飞过我内心的飞鸟,没有留下痕迹,却融入了我的生活,以至于我会在演讲和交谈间不自觉地脱口而出?飞鸟集》中的名句。

?飞鸟集》不仅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飞鸟集》含糊了大自然万物和人性的界限,给人勇气,给人哲理,给人高兴,给人活着的意义!

?目送》

龙应台进入我的阅读视野,外表是因为她的杂文?野火集》,实质是由于她一贯对人的关切。当时觉得龙应台语言文字犀利,有快人快语之感;不料?目送》横空出世席卷文坛,72篇散文写尽了父母、兄弟、儿子和朋友乃至自己的种种世情和人态。

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我曾经尝试将龙应台的?目送》、朱自清的?背影》,以及我写的?给父亲洗澡》作比照式教学,每次上课我与学生都情不能自已,潸然泪下。可见地域南北东西,人性的相同是一脉相承,无法改变的。

?缘缘堂随笔》

朴素的一段话,极简的一段情,没有刻意修饰,却实实在在;没有矫揉造作,却明明白白。就像佛经中的恒河沙粒,须臾成永久;就似人生中的呼吸刹那,转头已阑珊。

一直想为丰子恺先生写一段话,因为温柔敦厚是先生的真实写照,也是这本?缘缘堂随笔》的特色。与先生的文字结缘是因为?缘缘堂随笔》中的一篇?山中避雨》,文章细致地记叙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经历和感触,一把小小的胡琴,弹奏出高兴和幸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彼此相处更和谐。原本是一件乏味无趣的事情,却在作者的笔下灵气顿生,让读者生发出无限的向往来。

像这样的随笔之作在书中比比皆是,你翻开书就可以看到一个仁心素怀,集画家、文学家、美术家、音乐家、教育家于一身的俭朴淡泊、和善可爱的小老头儿。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在文学的长流里,莎士比亚是一个不世出的永恒。不例外地,他的戏剧创作也经历了从浪漫到现实、从喜剧到悲剧的过程;卓异的是,在这个流程中,他篇篇锦绣,字字珠玑。

确切地说,莎士比亚的作品属于整个人类,它包含了光明与黑暗、勇敢与懦弱、善良与邪恶、美丽与丑陋。

莎士比亚极其擅长运用人物语言描写和经典戏剧形象来表现他的人文主义情怀,进而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哲理。莎士比亚剧作的成功,是经历几百年时间佐证的。

莎士比亚在作品中所叙述的思想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他在?李尔王》中批判虚伪、谎话和权力的罪恶,告诉我们仁义之心的宝贵;在?威尼斯商人》中叙述了对金钱的厌恶和鄙夷;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反映了对自由及爱情的崇尚,对封建独裁的摒弃;在?奥赛罗》中,他演绎了对真诚之心的美好追求和轻信他人的遗憾。

西方的历史文化一样有它自己的人文传承和脉络,我在引领学生排演莎士比亚名剧时,就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情进行改编,让学生对戏剧表演拥有美好的兴趣和愿景。

事实证明,参与戏剧表演能够加深学生对西方经典文化的学习和了解,甚至能向学生开启一扇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门。

〔耿荣,上海民办杨浦实验学校教师,上海楹联协会会员,上海写作学会会员,上海市骨干教师。〕

?西游记》吴承恩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许三观卖血记》余华着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苏东坡传》林语堂着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老人与海》(美)海明威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