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3篇《孟子》三则
(一)鱼我所欲也第1页一、重点词语积累1.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通______,意思为______(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通______,意思为_____(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通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辟避躲避辨辩区分恩惠,这里是感激意思德得语气助词欤与第2页(4)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通____,意思为___________2.古今异义(1)一箪食,一豆羹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豆类植物(2)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计时器具从前向乡古代一个木制盛食物器具(古代盛羹汤或其它食物器皿)古代一个量器第3页3.重点实词(1)鱼我所欲也欲[F]:______________(2)二者不可得兼 兼[EJ]:_____________(3)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死亦我所恶 恶[EJ]:______________(5)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__________(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EJ]:________________ 心[EJ]:________________喜爱同时含有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意思(苟且取得,指只为生存而不择伎俩)
憎恨,讨厌
祸患,灾难
此,这么心思,思想感情
第4页(7)贤者能勿丧耳 丧:__________________(8)一箪食,一豆羹 箪:__________________(9)弗得则死 弗[F]:________________(10)蹴尔而与之 蹴:__________________(11)乞人不屑也 不屑:________________(12)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妻妾之奉 奉:__________________丢掉(丧失)古代盛饭用圆竹器不用脚踢(践踏)因轻视而不愿接收这里指高位厚禄(优厚俸禄)益处(增加,指带来好处)
侍奉第5页(14)是亦不能够已乎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了解与迁移(一)选择题梳理【针对文言选择题梳理】1.“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标是引出“舍生取义”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关系。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利用类比,提出“舍生取义”主张,点明“义”价值高于生命,这一句是本文主旨句。本文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停顿,放弃(止,罢休)
天性,天良
第6页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指是“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即“舍生而取义者也”。“甚于生”指“义”,“甚于死”指“不义”。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表达了作者赞美无人认识路人和贫贱乞丐宁愿死也不接收带有欺侮性施舍,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即“义重于生”。5.“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分析了见利忘义原因——住宅华丽、妻妾侍奉、贫困者感激。从反面举例说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见利忘义是失其本心。这句话也揭示了“失其本心”原因。第7页6.“是亦不能够已乎”中“是”指“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7.“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此”指“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8.文章表现了孟子人生态度:即在“生”“利”“义”抉择面前,宁愿放弃“生”与“利”而取“义”,把“义”置于“利”“生”之上人生态度。第8页9.作者提“一箪食,一豆羹”目标:以不食一箪食,一豆羹为事实从正面叙述“义重于生”观点,同时为下文对比论证(“乡”与“今”对比)反例出现作铺垫。10.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阐述“生”与“义”关系,并指出“义”价值高于生命。(二)简答题梳理【针对文言简答题梳理】内容了解类1.当“一箪食,一豆羹”关乎人生死时,“行道之人”和“乞人”为何“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第9页答:“不受”原因是他们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生”。作用是经过事实证实“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并衬托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错误。2.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课文中叙述是哪种“心”?(EJ课后习题)答:叙述是羞恶之心。第10页思想感情类3.试分析:“是亦不能够已乎?”这个问句表示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张家界)答:表示了作者对不义行为藐视,希望停顿不义行为情感。写作手法类4.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云南)答: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经过类比,生动形象地引出了文章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第11页答:观点:“正义”比“生命”更主要,主张舍生取义。论证方法:①比喻论证,文章用鱼和熊掌来设喻。②举例论证,从“一箪食……乞人不屑也”能够看出。③对比论证,第一段从正反两面说明为何要“舍生”;第二段从反面证实了“舍生而取义”这一观点。拓展延伸类6.文中作者必定是哪种人?联络实际谈谈你看法。(云南)5.《鱼我所欲也》观点是什么?分别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说明观点?(EJ课后习题)第12页答:示例:作者必定是舍生取义人,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人会得到他人必定与赞扬,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人会遭到人们唾弃。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强度及低松驰预应力钢绞线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骨伤科用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辽宁省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儿童教育资源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关于标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范本)租赁合同担保协议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劳务全面包合同
- 2025年彩妆化学品:粉底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爱康国宾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双层客房车项目建议书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含标准答案)
- 急性肾盂肾炎护理查房
- 人教版2025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考查范围:第16~18章)
-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方向预测04 科技创新(预测理由+作文真题+审题立意+高分范文)解析版
- 【9化一模】2025年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 压花艺术-发现植物之美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
- 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
- 煤矿机电运输专业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43973
- 基于PLC的变频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的毕业设计
- 第三部分110kv模块第34章1b1y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