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测试题2套带答案第五单元测试题(1)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②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③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④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⑤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⑥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①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开头两句抒写了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②杜甫《月夜忆舍弟》中,既实写白露时节的清寒,又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写故乡明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人这一生,不知要面临多少次选择,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选择是一次又一次重sù自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机会,所以也势必会让每个人面临更多选择。那么,是______________,还是随波逐流;是______________,还是落慌而逃;是选择喧嚣一时的功利,还是选择持久平静的善良。无论如何,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出一个在日后回想时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摘自央视《朗读者》第三期(有删改)(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鸿毛()重sù()喧嚣()(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固”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人固有一死”的“固”的意思应为()A.结实,牢靠B.坚定,不变动C.本,原来(4)根据文意,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话。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1)诗句“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选自艾青的()(2分)A.《向太阳》B.《北方》C.《黎明的通知》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2)三人大惊:“莫不走漏了消息,这件事发了?”晁盖道:“亏杀这个兄弟,担着血海也似干系来报与我们!原来白胜已自捉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我等七人。本州差个缉捕何观察,将带若干人,奉着太师钧帖来,着落郓城县立等要拿我们七个。亏了他稳住那公人在茶坊里挨候,他飞马先来报知我们。如今回去下了公文,少刻便差人连夜到来捕获我们。却是怎地好?”读选段完成阅读积累卡。(2分)书名:________________人物:“他”是________________4.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某校九年级开展“家·国·梦”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12分)(1)【家】幸福的家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根据示例,为活动再设计两个内容。(4分)①听成长故事②看新旧照片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2)【国】强盛的国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4分)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梦】复兴的梦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厉害了,我的国!请作为追梦少年的你,写一句座右铭,激励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4分)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18分)成功在气质①气质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外在体现。当我们从人群中穿过,能够从匆匆人流中发现哪些人是成功者,哪些人是失败者吗?其实,区别他们很简单。成功者和失败者走路时的姿势、速度、目光、表情、神态是迥然不同的。一个成功者,行走的速度是快捷的,目光如剑,神态自信,他周身洋溢着自信自强的气质。而一个失败者,走路拖泥带水,目光呆滞,表情黯淡。我们很轻易地就能判断,这是一个缺乏决断力和自信力的人。②成功的气质来源于持久、充足的自信。一个人坚信自己的能力能够超越苦难,坚信自己的魄力能够打开困境,坚信自己的智慧能够出奇制胜,就一定能够独立自主地走向成功。而一个失败者,所缺乏的正是这种坚定的自信力,缺乏心理上的必胜信念,因此缺乏先行一步的勇气,最后只能听凭命运的摆布,陷入不可救药的泥潭。③对于一个人来说,才干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自信可以创造奇迹。自信心能够把一个人的才干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能够帮助其把握住每一个成功的机会。在一个自信者面前,我们能感觉到这是一个可以托付大事的人,是一个可以依靠信赖的人,你会感觉到安全和踏实。而一个失败者就不同了,那种穷途末路的无奈,那种无计可施的窘迫,那种无能为力的尴尬,只能让我们选择躲避。④从世界上杰出的人物中,我们还会发现,自信更是一种大无畏的领袖气质。欧阳修在《与梅圣俞书》中有一段话:“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当时的欧阳修是文坛领袖,发现了年轻的苏轼,竟然有这样的胸襟!当时,还有王安石、曾巩等一批年轻才俊,在欧阳修的举荐之下,纷纷走上文坛,宋代一时人文繁荣。一批年轻人在欧阳修的引领下出来了,他们取代欧阳修了吗?没有,欧阳修与他们一起,组成了宋代最璀璨的文学星空,相互辉映。而欧阳修,因为领袖气度,更显气质不凡。他们在一生当中,坎坷多难,但是愈挫愈奋,最终走向人生的巅峰。他们的身上似乎从来就没有忧郁、胆怯、恐惧这些词汇。这种成功的气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这种气质,只是有的人把它挖掘出来,而有的人终生都让它沉睡着。⑤其实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点燃这种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自信之火。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选择,确立自己的起跑线,锁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一往无前,永远乐观,抛弃犹豫,相信自己能够把事情做好,坚信自己必定会走向事业的成功,遇到困难决不瞻前顾后、气馁后退,你的人生同样能够灿烂光明。⑥人生没有注定的失败者,失败者是败在自己信心脚下的人。(选自《读者文摘》,有删改)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6.第①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7.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5分)8.下面哪则材料适合作为论据证明本文的论点?请简述理由。(5分)材料一: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培根材料二: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二](22分)保持惊奇①生命开始的一瞬就是惊奇。【甲】我们周围的世界为什么由黑暗变得明朗?外界的声音为何如此响亮?那个俯视我们、亲吻我们的女人是谁?②【乙】孩子大睁着纯洁的双眼,面对着未知的世界,不断地惊奇着、探索着,在惊奇中渐渐长大。③【丙】但人是不可以总是惊奇着的。在生命的某一个时刻,你突然因为你的惊奇,遭逢尴尬与嘲笑。你会发现,惊奇在更多的时候,是稚嫩的表现,是少见多怪的代名词,是一种原始蛮荒的状态。在尊重老练成熟的社会心理中,惊奇是如胎发①一般的标志。④【丁】于是人们开始厌恶惊奇。⑤如果你看到丑恶,假装没有看到,依旧面不改色,谈笑风生,人们就会送你“人情练达”的评价。你听到秽闻,仿佛在那一刻患了突发性耳聋,脸上毫无表情,人们会感觉你老于世故,可以信赖。你被美丽、美好、美妙的景色感动,只可以默默地藏在心底,脸上切不可露出少见多怪的惊奇,人们就会以为你少年老成,有大谋略、大气魄,是可做将帅的优良材料。你碰到可歌可泣的人间至情,要把心肠练得硬如钻石,脸不变色心不跳。就算真搅得肝肠寸断,也只可夜晚躲在无人之处暗自咀嚼……我们把惊奇视作一种性格缺憾,我们以为永不惊奇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于是,见怪不怪,我们的心灵渐渐在漠视中麻痹,更不消说有意识地掩饰我们的惊讶,会更猛烈地加速心灵粗糙,我们因此极快地丧失掉了惊奇的本能。⑥其实,细细分析起来,惊奇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先有了惊,然后才是奇。如果说“惊”属于一种对陌生事物认识局限的愕然,“奇”则是对未知事物积极探索的萌芽了。否认了“惊”,就扼杀了它的同胞兄弟。我们将在无意之中,失去众多丰富自己的机遇。⑦现代社会令人眼花缭乱,每个人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孤陋寡闻的。你在你的行业里是行家里手,在其他领域完全可能是白痴,这不是羞愧的事情。坦率地流露惊奇,表示自己对这一方面的无知以及求知的探索,是一种可嘉的勇气。我认识一位82岁、肾脏功能已经衰竭的老人,他兴致勃勃地同我探讨电脑的种种输入方法。在自己的专业范畴里,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但对电脑的理解有很多谬误,就连我这个“二把刀”也听出了许多破绽。但是,老人家充满探索之光的惊奇的眼神,却在这一瞬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我的灵魂。⑧惊奇是一种天然物,而不是制造出来的。它是真情实感的火花。惊奇不仅仅是稚嫩,惊奇不仅仅是无知,惊奇是在它们基础上的深化和前进。惊奇是流动的水,它使我们的思想翻滚着,散发着清新,抗拒着腐烂。⑨然而,在城市里待得久了,常常使我们丧失惊奇的本能。我们像鳝一样滑行着,浑身粘满市侩的黏液。⑩到自然中去吧,造化永远给我们以惊喜。和寥廓的宇宙相比,个人的得失是怎样的微不足道啊!不要小看山水的洗涤,假如真正同天地对一次话,我们定会为自己重新获得了活力而惊奇。⑪同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朋友,来一次促膝谈心吧。和朋友坦诚地交往,会使我们留存着对真情的敏感,会使我们的眼睛抹去云翳,心境重新开朗,惊奇就在这清明的心境中,翩翩来临了。⑫你也可以在静夜中同自己对话,回忆那些经历中最美好的片段,温习曾经使心灵震撼的镜头。它也许是旷野里很小的一朵花,也许是苍茫的大漠暮色,也许是雄浑激荡的乐曲……总之,那是独属于你的一份秘密,只有你才知道它对于你的特别的意义。复习以往情感中最精彩的片段,常常会使我们整旧如新。⑬保持惊奇,我常常这样对自己说。(文/毕淑敏,有删改)【注释】①胎发:初生婴儿未剃过的头发。9.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3分)惊奇是幼稚的特权,惊奇是一张白纸。A.【甲】B.【乙】C.【丙】D.【丁】10.文中第③段说“惊奇是如胎发一般的标志”,这里的“惊奇”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11.文中第⑤段说“我们因此极快地丧失掉了惊奇的本能”,请结合本段内容概括我们惊奇的本能是怎样丧失的。(5分)1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画线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5分)1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保持惊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5分)[三](15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①共者②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注释】①庶人:百姓。②共者:共同享受。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分)(1)临溪而渔________________(2)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_________(3)宴酣之乐________________(4)觥筹交错________________(5)有风飒然至者________________15.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玉之言盖有讽焉。16.甲文作者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3分)17.乙文中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与甲文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有何不同?(3分)三、写作(55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春天萌发、夏天繁荣、秋天收获、冬天孕育,生命律动,需要发现;亲情醇厚、友情真挚、爱情甜蜜,弥足珍贵,需要发现;生命灵性、世事真相、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万象纷呈,需要发现……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章要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1)①少年不识愁滋味②后天下之乐而乐③鸡声茅店月④蜡炬成灰泪始干⑤直挂云帆济沧海⑥鸡犬相闻(2)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2.(1)hónɡ塑xiāo(2)落慌而逃落荒而逃(3)C(4)示例:遵从自己的内心直面挑战3.(1)B(2)《水浒传》宋江4.(1)示例:忆点滴关爱集孝亲名言(送温馨祝福、写亲情作文……)(2)示例: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赤胆忠心……)“深探”写传奇(展风采,竞风流、留芳名、书春秋、树楷模……)。解析:注意结合人物事迹拟写对联。(3)略。解析: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要精练,具有激励、警醒之意。二、[一]5.成功在气质。(或:成功的气质来源于持久、充足的自信。)6.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将成功者和失败者在走路的速度、目光、神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别进行对比,突出证明了“气质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外在体现”的观点。7.首先提出“从世界上杰出的人物中,我们还会发现,自信更是一种大无畏的领袖气质”的观点;然后通过列举欧阳修举荐苏轼、王安石、曾巩等人的事例,论证了领袖气度,更显气质不凡的观点,并进一步论述具有领袖气质的人即使经历挫折磨难,也会走向成功的道理;最后,强调这种成功的气质,每个人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将其挖掘出来。8.材料二。因为材料二的名言阐述的是自信对人成功的重要性。而本文的观点是成功在气质,成功的气质又来源于持久、充足的自信,所以材料二可以作为论据证明本文的观点。而材料一中培根的名言论述的是知识和学问的重要性,不能证明本文的论点。[二]9.C10.稚嫩(幼稚、无知、不成熟);原始蛮荒。11.①把惊奇视为性格缺憾,厌恶惊奇;②有意识地掩饰惊奇,训练自己习惯漠视,麻痹心灵。12.①对年老体弱的老人还能保持惊奇天性的钦佩(赞叹、佩服);②对我们已经丧失惊奇本能的愧疚(惭愧)。13.①到自然中去与天地对话,使自己重新获得活力;②与没有利害关系的朋友谈心,留存对真情的敏感,保持开朗心境;③回忆震撼心灵的片段,使自己整旧如新。[三]14.(1)面对(2)陈列,摆开(3)尽兴地喝酒(4)酒杯(5)到来15.(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2)宋玉这话大概有讽刺的意味吧。16.略。解析:围绕“滁州百姓爱戴太守,愿意跟随太守出游;太守治政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回答即可。17.甲文的“与民同乐”是指欧阳修(太守)做到的真正意义上的与百姓共享的欢乐,而乙文中的“与民同乐”只是楚襄王自己心里想象的“与民同乐”,百姓并未同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乙参考译文】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同享受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这话大概有讽刺的意味吧。三、18.思路解析:我们的生活犹如一个万花筒,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有许多事物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情趣,值得我们描述、学习和借鉴。乍一看该题目,可能一时会感到无素材可选,似乎自己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但如果拓展一下思路,便会发现可写的内容很多。可写成记叙文,从父母、师长的爱考虑“发现”,从思想行为方面考虑“发现”,从学习方面考虑“发现”,从校园生活考虑“发现”,从别人的角度考虑“发现”等,这些都可作为入题的内容。最容易打开思路的方面是写幻想(或梦想),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内容的限制,信手拈来。如:神秘的发现;奇怪的发现;梦的发现;科学新发现;我发现了外星人。但要注意的是,自身如果没有科幻方面知识的积累,切不可乱用科幻形式写作。例文略。第四单元测试题(2)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的一项()(2分)A.阴晦(huì)愕然(è)罔然(wǎng)恣睢(zì)B.鄙夷(bǐ)栈桥(zhàn)掺杂(chān)郑重其事C.拮据(jū)别墅(yě)褴褛(lán)阔绰(chuò)D.萧索(xiāo)嗤笑(chī)撩逗(liáo)与日具增2.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准确把握国际形势,未雨绸缪,妥善应对。B.当这个衣衫褴褛的老水手出现在他眼前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C.在第六届“乡村好校长论坛”研讨会上,12年未见面的老同学王峰和刘华兴萍水相逢,感慨良多。D.岳云鹏的表演幽默搞笑,大人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俯后仰。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A.为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潘建伟团队居功至伟。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B.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C.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D.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但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虚构的人物。B.鲁迅《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句,是其品质的真实写照。C.《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中国当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曹文轩。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的叙述主体是于勒。5.下面关于小说这一文体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B.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C.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D.小说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景物和时代背景。6.请将下列古人代指年龄的词语,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2分)A.垂髫B.弱冠C.襁褓D.束发7.读下面对联,根据要求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8分)对联一: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冯玉祥题山东青州范公亭)对联二:正气足千秋,只今砥柱中流,得力在惶恐滩头、零丁洋里忠臣唯一死,壮此崇祠孤屿,触景到罗浮山下、扬子江心(清·黄惟诰题温州文天祥祠)对联三: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郭沫若题山东济南稼轩祠)对联四: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清·顾复初题四川成都杜甫草堂)(1)对联一下联说“都学这秀才先生”。“今人”可以向范仲淹学些什么?用《岳阳楼记》中连续且意义完整的两句话回答。(2)对联二上联赞扬文天祥的崇高气节。联系《过零丁洋》,写出诗中最能体现文天祥“正气足千秋”的连续的两句。(3)对联三下联赞扬辛弃疾抗金复国的爱国精神。联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出词人报效国家,实现理想的凌云壮志的连续的两句。(4)对联四下联说“先生亦流寓”,是指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联系《月夜忆舍弟》,写出诗中情景交融,抒写思念之情的连续的两句。二、阅读探究(50分)(一)诗词赏析。(6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8.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9.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4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14分)故乡(节选)鲁迅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10.“我”对闰土的影像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你能说说此变化的原因吗?(2分)11.文中画横线句子中“这地步”“一气”的含义是什么?(2分)1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及句子中的词语或短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句中两个“生活”的词性相同,都是名词。B.句中两个“生活”的词性不同,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动词。C.“新的生活”即“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D.“他们”指宏儿和水生。13.文章最后再次描写海边奇异的画面,其作用是什么?(4分)14.“希望是本无所谓有……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意?(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②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释】①贾(gǔ):做买卖。②召(shào)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1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吾始困时()(2)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3)知时有利不利也()(4)吾尝三战三走()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分财利多自与吾与汝毕力平险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至于负者歌于途C.召忽死之辍耕之垄上D.生我者父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18.选文中的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四)(18分)绽放属于自己的那朵花①大山深处,绒花开的时候,她出生了,姣好的面容,粉嘟嘟的,奶奶看着窗外那株高大的绒树,给她取名绒绒;六岁那年春天,她生了一场大病,因为医生误诊,给她服错药,让她成了一个耳聋的孩子。此时,院里的那棵大绒树,开得如火如荼,而一家人的心却似在冰窖里一般,美丽的绒树美丽的花,恍如隔世——②父亲母亲叹着气,把她的名字换了字——茸茸,父母的心意是,山上的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女儿也是这山上的一棵小草,他们期望奇迹出现,上天能在女儿的两只耳朵里开出花来,让她能重新听到——这个美好的世界。③无声的世界里,一切都没有色彩,没有色彩的生命,活着似乎失去意义。④她的眼眸黯然无光,言语一天比一天少,父母心疼不已,却无力改变命运的方向。有一天,奶奶为了讨她欢心,在为新嫁娘剪窗花的时候,悄悄给她留下几朵,望着鲜红的窗花,她的眼光亮了,一整天都喜气洋洋的,她把它们贴在自己的小窗前,望着它们发呆,望着它们微笑。有一天,她用哥哥用过的旧作业本,比画着剪,这个根剪断了,那个茎剪开了,剪了多少遍又多少遍,她累出一头一脸的汗水,最终,她欢叫着,跑向下地刚进家门的爸爸妈妈和奶奶,她的快乐像风,钻入每个人的眼里和心里。大人们商议,奶奶以后不下地干活了,专门在家里教她剪窗花。⑤从此以后,村里村外,方圆多少里的红白喜事,需要剪这种那种纸花的,都来央求她和奶奶。奶奶年纪越来越大,眼睛花得厉害,剪纸花的活计慢慢就全落在茸茸的手上。⑥人们发现,茸茸虽然只上过一年学,却聪明得很,不仅会剪花呀草呀,还会照着春联剪字:“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满园春光”“出门见喜”……得到人们的喜爱与认可后,茸茸更热切地想学习更多的字,爸爸教她,妈妈教她。⑦她想学更多的字。有一天,她独自去村里的小学校,找到当年教过她一年的李老师,一步一挪,李老师去哪儿她跟到哪儿,茸茸拉住李老师的手,在她的手心里写“我想上学”,然后,她指指自己的心,指指自己的脑袋——李老师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⑧正在这时,妈妈找遍村庄找到这里,李老师很为难地给妈妈解释,妈妈也为女儿倔强的念头无奈,她跟女儿一起请求李老师:“让她来旁听吧,学多少算多少……”就这样,茸茸成了一名特殊的旁听生。她不顾别人的嘲笑和小伙伴的捉弄,她只管尽力而为地学,听不到怎么学啊?她看老师的嘴唇,再摸摸自己的嘴唇,她的经验全来自六岁之前的言语经验。⑨外出求学的哥哥,从大山外面给她带回一本漂亮的《剪纸大全》,哥哥告诉她这是一项“民间艺术”。利用假期,哥哥还生吞活剥地教会她一句英文诗,翻译过来是24个字,哥哥临走的前一晚,她全部把它们剪了出来——不要因为难过,就忘了散发芳香。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⑩哥哥被她剪的“字”震惊了,这些字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两只耳朵上开出无数的花儿!仔细端详,每一个字的每一笔里都开出花来,每一个字都是一朵花,连在一起,正是她的名字。她抚着她的这些字、这些花儿,也笑成一朵花儿。哥哥把它们一并拍下来,放在博客里,立即引来众多关注。她和她开花的字、开出花朵的耳朵,蹿红网络。有一所民办特殊教育学校找到她,免费让她入学,她于是读了这所民办学校的中学,又读它的大学,之后,她代表这所民办学校参加国际民俗表演,一举夺魁。⑪当人们惊叹她绽放的鲜妍时,她微笑着揭开自己的秘密:“不要因为难过,就忘了散发芳香……”她的剪纸依然组成那幅图画——一双开着花的耳朵……⑫大山深处,她的家门前,那一树绒花开得如火如荼,白发的父母在树下,看着漫山的碧草,他们感叹,树有树的花,草有草的花,茸茸也有她自己的花!(有删改)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主要经历。(4分)20.结合全文,谈谈对标题“绽放属于自己的那朵花”的理解。(4分)2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2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作文(5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两个徒弟向师傅求教:“师傅,我们工作太痛苦,求您指点迷津。”师傅冥思半天,在纸上画了一碗米饭。两人看完画后,若有所悟,一个辞职回家种田,一个仍待在公司。十年后,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成了农业专家;待在公司的任劳任怨,成了经理。两人相遇,农业专家说:“师傅画的不过一碗饭吗,识时务者为俊杰。”经理说:“不过一碗饭吗,何必见异思迁。”这个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适时转身”或“守望花开”为话题,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任选一个话题,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可以记叙、抒情和议论。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B解析:A.“罔然”应为“惘然”;C.“墅”的读音应为“shù”;D.“与日具增”应为“与日俱增”。2.C解析:“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此处使用不当。3.A解析:B.第二和第四个逗号改为分号;C.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D.第二个逗号改为冒号。4.D解析:《我的叔叔于勒》的叙述主体是“我”。5.D解析:时代背景属于社会环境。6.CADB7.(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二、(一)8.该诗不仅有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9.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写出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内心因友人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而产生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二)10.因为“我”相信故乡会好,但又总觉得美好的未来很渺茫,以至于眼前的影像模糊起来。11.“这地步”指“我”的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我”和闰土竟隔绝成两个世界的人。“一气”是说宏儿和水生感情深厚,没有阶级观念,没有隔膜。12.A13.最后再现月下瓜地的景色,不仅表示眷恋之情,更突出了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14.有没有希望,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要振奋起来,为新生活的到来去努力奋斗,勇敢实践,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邻乙基苯肼盐酸盐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粉体填料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苯醌项目投资计划书
- 延边州中医院失禁分级评估考核
-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自身抗体检测考核
- 晋中市中医院机器人手术编码考核
- 矿用防爆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中国聚酰亚胺纤维项目创业计划书
- 赤峰市人民医院辐射防护监测考核
- 佳木斯市中医院感染科护理科研考核
- 运动损伤预防的数字化分析与训练
- 2025张掖市民乐县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线上离婚协议书
- 广东省六校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 物理 含答案
- 医疗设备数字化管理的技术与应用研究
- (高清版)DG∕TJ 08-2068-2019 超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标准
- 《甲状腺功能减退》课件
- 质量管理 体系
- 学校研学协议书模板
- 冰雪文化在推动冰雪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某集团内部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管理暂行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