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时、分、秒》_第1页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时、分、秒》_第2页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时、分、秒》_第3页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时、分、秒》_第4页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时、分、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第一课

时、分秒秒的认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秒的认识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分=60秒。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法应用

以学定教教学设想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

二次备一、课清障1、会认钟表上的时间,知道1小时=60分2、理解1小时、1分的时间长度。二、辅环节(2钟)(一)入新课,板课题(二)示学习目标揭示课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三、先环节(10分钟)(一)学指导分钟)认真看课本第2、3页的内容(看图,读文字看小朋友们说的话。思考:1、一秒有多长?2、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二)生自学分钟)三、自指导:

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度: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学生(后进生)说答案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完成课本第4页“做一做()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环节(7钟)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用彩色笔更正)2、讨论:秒钟怎么读时间?3.小结: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60格)时分针1格,所以1分=60秒。五、当训练环节(20分钟)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大约每天睡9()

穿衣服大约需要20()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2、人1分钟脉搏跳()下,1分钟做()道题,1分钟写()个字。3、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内能深呼吸()次。从1数到30用了()秒。1分=()秒,120秒=()分4、在作业本上完成课本6页第1--4题。5、批改部分已完成的作业或小组检查,教师抽查。

教学反思:第二课

时间的算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时间的计算1、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2、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3、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教法应用

以学定教教学设想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

二次备一、课清障1、1小时=()分1分=()秒2、理解单位时间1时、1分、1秒的时间长度。二、辅环节(2钟)(一)入新课,板课题(二)示学习目标揭示目1、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2、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三、先环节(10分钟)(一)学指导分钟)认真看课本第5页的例2,试着回答例2下面的问题。(二)生自学钟)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

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完成课本5页的“做一做()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环节(8钟)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彩色笔更正)2、讨论测题的1、2题同桌互改。3、小结。时间经过的算法。五、当训练环节(20分钟)1、在作业本上完成课本6页第8题。2、批改部分已完成的作业或小组检查,教师抽查。教学反思:第三课

时间的算练习课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时间的计算练习课1、巩固时间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时间单位的一些基本知识。2学习时间单位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3、在亲手制作作息时间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间的计算方法。正确使用时、分、秒来表示生活中的作息时间。教法应用

以学定教教学设想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次备一、课清障1、1小时=()分1分=()秒2、理解单位时间1时、1分、1秒的时间长度。二、辅环节(2钟)(一)入新课,板课题(二)示学习目标揭示目1固时间的认识学生进一步了解时间单位的一些基本知识。2在学习时间单位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逐步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三、先环节(10分钟)(一)学指导分钟)认真看课本练习一的4、5、6题,在书上解答出来。(二)生自学钟)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环节(8钟)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彩色笔更正)2、讨论测题的1、2题同桌互改。3、小结。时间经过的算法。五、当训练环节(20分钟)

1、在作业本上完成课本练习一的9、10题。2、批改部分已完成的作业或小组检查,教师抽查。3、时、分、秒的练习题2分=()秒8分=()秒120秒=()分180秒=()分(2较大小4分○40秒3时○100分201秒○5分4时○240分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和减法(一第课

加法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难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计算两位数进位的加法题。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运用教学设想教具学具准备

以学定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

二备一、课清障1、会做34+25=31+46=1、熟记并理解两位数与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二、辅环节(2钟)(一)入新课,板课题(二)示学习目标揭示目进一步掌握加法计算法则,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三、先环节(10分钟)(一)自学指导分钟)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9页、第10页的内容。思考: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该怎样解答呢?二年级呢?(比一比谁能正确做对检测题(二)学生自学分钟)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完成课本10页的“做一做()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环节(8钟)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彩色笔更正)讨论。意什么?

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应注3.小结。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加起。②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五、当训练环节(20分钟)1、在作业本上完成。46+3748+3756+5958+372、批改部分已完成的作业或小组检查,教师抽查。3、做配套练习相关题目。教学反思:第二课

减法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难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计算两位数退位的减法题。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运用教学设想教具学具准备

以学定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

二备一、课清障1、会做78-43=67-52=1、熟记并理解两位数与两位数减法的笔算方法。二、辅环节(2钟)(一)入新课,板课题(二)示学习目标揭示目进一步掌握减法计算法则,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先环节(10分钟)(一)自学指导分钟)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11页的内容思考普通快客比动车贵多少钱?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该怎样解答呢?(比一比谁能正确做对检测题(二)学生自学分钟)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完成课本11页的“做一做()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环节(8钟)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彩色笔更正)讨论。

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退位减法的计算应注意什么?3.小结。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减起。②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退一。五、当训练环节(20分钟)1、在作业本上完成。72-5763-4554-3672-364、批改部分已完成的作业或小组检查,教师抽查。5、做配套练习相关题目。

教学反思:第课

末有的位的、法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难

末尾有零的三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1、能正确地笔算末尾有零的三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正确地笔算末尾有零的三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能正确按末尾有零的三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

教法运用教具学具准备

以学定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

一次备一、课清障1、会做47+36=62-25=1、熟记并理解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二、辅环节(2钟)(一)入新课,板课题(二)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掌握末尾有零的三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三、先环节(10分钟)(一)自学指导分钟)认真看课本14页例3,思考: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下午比

上午多卖出多少?怎么解决?(比一比谁能正确做对检测题(二)学生自学9分钟)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完成课本14页的“做一做”。(1)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环节(8钟)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彩色笔更正)2.讨论。3.握末尾有零的三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3.小结。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算起。②在做加法时,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一;坐减法时,十位不够减要向百位退一。五、当训练环节(20分钟)1、在作业本上完成课本16页第1题。2、批改部分已完成的作业或小组检查,教师抽查。教学反思:

第课

求近似数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难

三位数求近似数1、掌握求三位数求近似数的方法。2、能应用求三位数求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求三位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应用求三位数求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

教法运用教具学具准备

以学定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

一次备一、课清障1、会做460+370=520-270=1、末尾有零的三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二、辅环节(2钟)(一)入新课,板课题(二)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掌握求三位数求近似数的方法。三、先环节(10分钟)(一)自学指导分钟)认真看课本15页例4,重点看红色字体下面的问题并试着回答问题比一比谁能正确做对检测题(二)学生自学9分钟)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

完成课本15页的“做一做”。(1)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环节(8钟)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彩色笔更正)讨论。位数怎么求近似数?3.结。用“四舍五入”法,根据个位数把三位数四舍五入到十位;根据十位数把三位数四舍五入到百位。五、当训练环节(20分钟)1、在作业本上完成课本64页第5题。2、批改部分已完成的作业或小组检查,教师抽查。教学反思:第五课

三位数三位数的加法练习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难

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减法练习1、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2、会求三位数的近似数。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

教学设

教法运用教具学具准备

以学定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

一次备一、课清障1、会做370+280=620-350=2、求近似数:238≈562≈1、熟记并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二、辅环节(2钟)(一)入新课,板课题(二)示学习目标揭示目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三、先环节(10分钟)(一)自学指导分钟)认真看课本63页例1,重点看“红色竖线”右侧的内容,试着回答“黄色泡泡”里的问题一比谁能正确做对检测题(二)学生自学9分钟)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完成课本63页的“做一做”。(1)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四、后环节(8钟)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彩色笔更正)2.讨论。3.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3.小结。①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乘起。②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③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④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五、当训练环节(20分钟)1、在作业本上完成课本64页第1--4题。2、批改部分已完成的作业或小组检查,教师抽查。教学反思:第课

减法的验算课题教学目标

减法的验算知识目标: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会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

重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

一次备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的第七课时《减法的验算这课我们通过学习要达到以下目标:学会减法的验算。二、学法指导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指导方法进行自学竞赛,比一比谁学得认真、效果好,能正确做题。请看屏幕:1、看一看请同学们看第27页情境图2。2、做一做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应怎样计算?3、议一议请同学们看第28页内容,怎样验证计算的结果对不对自学竞赛开始。三、参与学习,指导自学1、学生自学、思考,教师巡视,督促每个同学都认真学习。2、有问题的可互相讨论商议。四、考一考,查漏补缺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自己的自学效果如何。1、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应怎样计算?2、怎样验证计算的结果对不对?3、完成教科书第28页做一做。学生更正、讨论,教师点拨、拓展,若有问题随机解决。没有问题,典型题中让做对的同学说说理由。引导当“小老师”讲。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掌握了吗?下面我们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测试,比一比谁的知识学得好。六、课堂检测1、完成练习七第1题。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2、选做第28页思考题:比一比,看谁聪明: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3堂达标》课时作业。教学反思:第课

加减法的验算练习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

加减法的验算练习知识目标: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会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重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

一次备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的第八课时《加减法的验算练习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要

达到以下目标:结合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二、基础练习:1、在正确的计算结果下面打“√43664422+4-8-18-8+528843880))))()小组讨论,每道错题错的原因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2、完成第29页第2题。3、选择正确答案。563+528=696+241=70+260=991□837□330□1081□937□230□1091□1037□267□三、结合问题练习:1、教科书30页第6题。小精灵说:再开船时客轮上有多少人?你能帮助小精灵解决问题吗?2、教科书31页第8题。小精灵说:用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还剩多少钱?每个小组提出三个问题,并计算。学生更正、讨论,教师点拨、拓展,若有问题随机解决。没有问题,典型题中让做对的同学说说理由。引导当“小老师”讲。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掌握了吗?下面我们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测试,比一比谁的知识学得好。五、课堂检测1、第29页:3、4题。2、第30页:5、7题。

3、学有余力的同学做31页思考题。4堂达标》课时作业。教学反思:第课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连习课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重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

一次备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的第九课时《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复习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要达到以下目标:整理本单元学过的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二、学法指导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指导方法进行自学竞赛,比一比谁学得认真、效果好,能正确做题。请看屏幕:

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记录。自学竞赛开始。三、参与学习,指导自学1、学生自学、思考,教师巡视,督促每个同学都认真学习。2、有问题的可互相讨论商议。四、考一考,查漏补缺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自己的自学效果如何。1、小组汇报整理的结果,全班交流。2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减法呢?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呢?在计算的时候,还有哪些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学生更正、讨论,教师点拨、拓展,若有问题随机解决。没有问题,典型题中让做对的同学说说理由。引导当“小老师”讲。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掌握了吗?下面我们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测试,比一比谁的知识学得好。六、课堂检测1、考考你:33页第1题。学生计算。2、啄木鸟诊所:比比谁当小医生又快又好?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250009-538-61784、生独立完成33页第2题。5堂达标》课时作业。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检测题(万以内的加减法)一、看清题目、细心计算分)1、直接写出得数。46+34=51-26=45+17=68-19=100-84=61-40=54-49=24+68=73-28=135-25=36÷9=38+62=399-99=600+400=360-80=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348+587743-48974+896★500-3673、列式计算。①200吨比94吨多多少?②甲数是306,比乙数少94,乙数是多少?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分)1、6千米=()米4000千克=()吨2、最大两位数与最大一位数的和是(),差是()。3、在括号里填上“>或“=60分米()6米1200克—200克()1千克500千克()5吨1500米+5000米()2千米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9eq\o\ac(□,3)

668

□□6□□3-489-□1□-4□-32□eq\o\ac(□,4)eq\o\ac(□,)881744594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三个长度中,最长的是(【①3千米②400米③50000分米】2、400千克比202千克多(【①602千克②198千克③198】3、求比200少85的数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①200+85②200-85③200-85+200】4、一根2米长的木棍,把平均截4后做成凳子的脚,这张凳子大约有()高。【①5分米②5厘米③4分米】5、三位数加三位数,和(【①一定是三位数②一定是四位数③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四、走进生活,解决问题(32分)1、在植树活动中,一年级有参加,一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一年级少83,一年级有多少人参加?2、王强昨天去图书城买了一套的故事书和一套98元的科幻书,他共要付给营业员多少员?、

①小明从大门出发到熊猫馆至少要走多少米?②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第三单

量第一课

毫米的识课题

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难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厘米=10毫米进行简单的换算。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学设

教法运用教具学具准备

以学定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

二次备一、课清障1、理解:1厘米、1米各有多长?2、识记:1米=100厘米3、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二、辅环节(2钟)(一)入新课,板课题(二)示学习目标揭示目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确毫米与厘米的关1厘米=10毫米行简单的换算。三、先环节(10分钟)(一)自学指导分钟)认真看课本21页例与22页内容,重点看22的内容,试着回答“泡泡”里的问题。边看书边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2)刻度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3)1厘米和1毫米的关系是什么?(4)想一想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米?(比一比谁能正确做对检测题(二)学生自学9分钟)1、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完成课本22页的“做一做”。(1)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环节(8钟)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彩色笔更正)2.讨论。(1)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2)刻度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3)1厘米和1毫米的关系是什么?(4)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做单位进行测量。3.小结。(1)1厘米的长度里有10个小格.(2)刻度尺上的1毫米有多长?举例说明。(3)1厘米=10毫米。()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五、当训练环节(20分钟)1、必做题:练习一的第1、2题填写书上。2、数学作业配套练习》相关题目。3、选做题: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记录在作业本上。

4、批改部分已完成的作业或小组检查,教师抽查。教学反思:第二课

分米的识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难

分米的认识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设

教法运用教具学具准备

以学定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

二次备一、课清障1、1毫米有多长?2、1厘米和1毫米有什么关系?二、辅环节(2钟)(一)入新课,板课题(二)示学习目标揭示目1、在估计、测量的活动中,知道什么情况下用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分米有多长。2、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并进行简单的换算。三、先环节(10分钟)(一)自学指导分钟)认真看课本23页例2看尺子上的刻度着回答红色问题。

(比一比谁能正确做对检测题(二)学生自学9分钟)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完成课本23页的“做一做”。(1)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环节(8钟)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彩色笔更正)2.讨论。(1)用手势表示1米、1分米、1厘米、1米的长度。(2)1分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3.小结。①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掌握了吗?②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五、当训练环节(20分钟)1、练习一第4、5题填写在书本上,看清单位名称。2、练习一第6题讨论完成。3、批改部分已完成的作业或小组检查,教师抽查。教学反思:

第三课

毫米、米的练习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难

毫米、分米的练习1、进一步理解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2、识记毫米、厘米、分米与米的进率。3、会进行毫米、厘米、分米与米的长度单位的改写与大小比较。识记毫米、厘米与分米的进率。会进行毫米、厘米与分米长度单位的改写与大小比较。教学设

教法运用教具学具准备

以学定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

二备一、课清障1、理解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2、识记毫米、厘米、分米与米的进率。二、辅环节(2钟)(一)入新课,板课题(二)示学习目标揭示目会进行毫米、厘米、分米与米长度单位的改写与大小比较。三、先环节(10分钟)(一)自学指导分钟)认真回顾与整理前面我们学习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思考以下题目怎么做:1、3厘米=()毫米70毫米=()厘米4分米=()厘米50厘米=()分米3米=()分米60分米=()米2、比较大小7米○7米5○5米

4米○4米6米○6

8米○9米3米○3(比一比谁能正确做对检测题

(二)学生自学9分钟)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完成自学提示里的两道题。(1让后进生上台板演余学生写书上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环节(8钟)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彩色笔更正)2.讨论。高级单位的名数怎么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低级单位的名数怎么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两个不同单位的名数怎么比较大小?3.小结。①高级单位的名数×它们之间的进低级单位的名数级位的名数÷它们之间的进率=高级单位的名数。②两个不同单位的名数比较大小时,一般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先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后在比较大小。五、当训练环节(20分钟)1、在作业本上完成课本25页第6--9题。2、批改部分已完成的作业或小组检查,教师抽查。教学反思:第四课

千米的识

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难

千米的认识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设

教法运用教具学具准备

以学定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

二次备一、课清障1、理解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实际长度。2、熟记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二、辅环节(2钟)(一)入新课,板课题(二)示学习目标揭示目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了解1千米的长度。2、知道1千米=1000米。三、先环节(10分钟)(一)自学指导分钟)认真看课本26页例4的内容一比谁能正确做对检测题(二)学生自学9分钟)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

完成课本26页的“做一做”。(1)叫一些后进生口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环节(8钟)1.更正。思考刚才回答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彩色笔更正)2.讨论。(1千米是个怎样的长度单位?在什么情况下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方便呢?(2)千米和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3)千米也叫什么?3.小结。①、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②、计量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③、1千米=1000米五、当训练环节(20分钟)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2、1千米=()米1米=()分米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5千米=()米3米=()分米7分米=()厘米60毫米=()厘米300厘米=()米1000米=()千米3、练习六的第1、2题填写在书上。4、批改部分已完成的作业或小组检查,教师抽查。教学反思:

第五课

米与千之间的换算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难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设

教法运用教具学具准备

以学定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

二次备一、课清障11千米是个怎样的长度单位?在什么情况下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方便呢?2、1千米=1000米二、辅环节(2钟)(一)入新课,板课题(二)示学习目标揭示目1、加深对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2、会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三、先环节(10分钟)(一)自学指导分钟)认真看课本27页例5,重点看红色字体的内容,试着回答问题。(比一比谁能正确做对检测题(二)学生自学9分钟)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用眼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

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完成课本27页的“做一做”。(1)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四、后环节(8钟)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同学请举手彩色笔更正)2.讨论。千米和米的名数怎么互相改写?3.小结。千米和米的名数的互相方法。五、当训练环节(20分钟)1、在作业本上完成课本练习六的4、8、11。2、批改部分已完成的作业或小组检查,教师抽查。教学反思:第六课

吨的认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难

吨的认识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吨的重量概念。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教学设

教法运用教具学具准备

以学定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二次备一、课清障1、以前所学的质量单位:克、千克1、知道1千克=1000千克。二、辅环节(2钟)(一)入新课,板课题(二)示学习目标揭示目1、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2、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三、先环节(10分钟)(一)自学指导分钟)认真看课本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