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课件_第1页
第六章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课件_第2页
第六章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课件_第3页
第六章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课件_第4页
第六章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本章内容

1应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

2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3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

4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23?应激(stress)的概念

?

应激(stress),通常被称为压力,是指有机体遇到干扰自己平衡状态或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刺激事件时,表现出特定的或非特定的反应过程。

4应激

应激事件

严重的生活事件

自然灾害

人际关系的持续紧张社会关系的意外变化5???

?

?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stressreaction)是指有机体对应激事件作出的适应性变化,包括生理的、行为的、情绪的和认知上的改变。

6?应激引起的反应:?生理方面:

?

神经系统将调节身体各器官的活动,使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促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促进内啡酞的分泌,从而降低有机体的疼痛程度。

7?应激引起的反应:?情绪方面:

积极:注意力集中;积极的思维和动机的调整消极:焦虑、紧张,过分的激动、暴躁或低落(抑郁)。

8

?应激引起的反应:?认知评价方面:

对应激事件和可利用的应对资源的判断。认知评价(cognitiveappraisal)是指个体

?第一评价:是个体对应激事件严重性的最初评判。

?第二评价是个体对自己可以利用的个人或社会资源以及需要采取什么行动的评价。

9唤醒的概念

?唤醒(arousal)

唤醒(arousal)指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这种状态是进行脑力活动或体力活动的生理基础,由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水平、分泌腺和激素的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

10

唤醒对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保持觉醒状态有主要作用,它为注意的保持与集中以及意识状态提供能量。

唤醒水平连续线示意图

11?当唤醒超过一定程度达到过高水平时,人们会体验到不快的情绪反应和与之相伴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此类适应不良的状况常被称为“压力”或“状态焦虑”。

12焦虑的概念

?焦虑(anxiety)

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13唤醒与焦虑的关系?

唤醒

焦虑

14焦虑状态含三种主要成分:

15特质焦虑&状态焦虑

?

特质焦虑:指不同个体在焦虑倾向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差异,属于个性心理的特征部分。

?

状态焦虑:是一种在强度上有变化、随时间而波动的短暂情绪反应。

16?焦虑水平的测定

1中枢神经系统(脑电图)自主神经系统

(心率、血压)生理学评定法

2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皮质素

生物化学评定

3(状态单维测定

(躯体知觉问卷)-特质焦虑)(

运动竞赛焦虑)

(认知多维测定

(竞赛状态焦虑)-躯体焦虑)(运动焦虑量表)

量表评定法

17唤醒、焦虑与运动的关系

四种理论学说

18一、驱力理论(DriveTheory)?经Spence修订并定型的驱力理论认为,运动表现

(P)是习惯

(H)与驱力(D)的乘积,即P=H×D。

“习惯”指完成运动技能时个体所处的运动技能掌握阶段,或表达正确动作、错误动作的比例优势。

运动表中

低中高

唤醒水平

驱力理论对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之间关系的预测

19倒U形假说(InvertedUHypothesis)?倒U形假说是一个人们在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关系的研究中讨论得最多的理论。这一理论来自最初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运动表中

中高

唤醒水平

倒U理论对唤醒水平与运动表现之间关系的解释

20?项目差异与唤醒水平的要求

不同运动项目的最佳唤醒水平参考点(引自张力为,2007)

21?运动水平的差异与唤醒水平的要求

对不同技能水平步枪射手的应用(引自姚家新,)222005

?个体差异与唤醒水平的要求

高甲

运动表中

中高

唤醒水平

个体差异与最佳唤醒水平的关系

与最佳唤醒水平更为密切的个性因素是特质焦虑和性格的内、外向性23

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最佳功能区

是指运动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理论上的最佳机能区段,当唤醒水平处于这一区段内时,运动员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最佳运动表现。

24?主要观点

?认为不同运动员应该存在各自不同的最佳功能区域,即运动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竞技水平的唤醒程度。

25(四)多维焦虑理论

?

Martens于1982年提出将竞赛焦虑分为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三个方面。认知状

态焦虑

躯体状状态自

态焦虑

信心

前后即刻存在的主在竞赛时或竞赛

观上所认知到对某赛前后即刻存在在竞赛时或竞

种危险或威胁情境的对自主神经系竞在竞赛时或的担忧。它是由对统的激活或唤醒自己能力的消极评状态的情绪体验员对自己的运动

赛前后运动价或对比赛结果,是直接由自主行为所抱有的能否取得成功的信成绩神经系统的唤醒引起的焦虑。)的消极期望(

所引起的焦虑

念。

26(四)多维焦虑理论

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都显现出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的成分。

可见,竞赛焦虑既带有特质性,又带有状态性的特征;既存在于认知方面,同时也存在于躯体方面。

27影响赛前状态的主要因素

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个体因素

28?

?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

?比赛的重要程度

?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

29二、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个体因素

1.特质焦虑

低特质焦虑

“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更高”

高特质焦虑;

把对手想的过于强大,对比赛结果的更加不确定性从而也加强了赛前的状态焦虑

2.自尊

与自尊水平相对较高的运动员相比,低自尊的运动员往往有着更低的自信、较少的经验和更高的状态焦虑。

30辨别状态焦虑

如果你能熟悉状态焦虑升高时的一些迹象或症状,你就能更加精确地判断一个人的焦虑水平;

*发冷、手心发汗*尿频

*眼神呆滞*负面的自我谈话

*感到恶心*头痛

*口干舌燥*不断的生病

*失眠*无法专注

*只有在非竞赛情景表现较佳

*肌肉僵硬

31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心境状态(mood)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32一、心境状态的概念

二、心境状态的测量

?心境状态剖面图(POMS)。是在1971年首先由美国的McNair等人编制出的一种心境状态自评量表,它包括紧张、抑郁、愤怒、精力、疲劳、慌乱6个分量表,共65个形容词。每个题目有5个等级分数,从0到5分别代表“全无”到“非常多”。

33心境状态量表(简式POMS)请根据下列单词表达您在上一周(包括今天)的感受。对每一个形容词只能在五种选择中选出一项最符合您的实际情况感受,并在相应的小方块内打“√”。

34?

35

36?该量表的计分方法为:“几乎没有”为0分,“有一点”为1分,“适中”为2分,“相当多”为3分,“非常地”为4分。7个分量的的题项分别为:

?紧张:第1、8、15、21、28、35题;

?愤怒:第2、9、16、22、29、36、37题;

?疲劳:第3、10、17、23、30题;

?抑郁:第4、11、18、24、31、38题;

?精力:第5、12、19、25、32、39题;

?慌乱:第6、13、20、26、33题;

?与自我有关的情绪:第7、14、27、34、40题;

?分别累计各分量表的原始分数,通过查阅常模,计算每个分量表的T分数。

?TMD(情绪纷乱的总分)=5个消极的情绪得分之和减去两个积极情绪(精力,自尊感)得分之和+100。

37三、心境状态与运动员的成就水平

摩根等人将优秀运动员的标准化POMS的分值标图,发现优秀运动员的心境状态剖面图呈冰山状,而不成功的运动员,其心境状态剖面图较为平坦,

38?

四、心境状态与运动疲劳的监测

?运动疲劳是大强度训练所引起的生理心理症状。

?心境状态失调被认为与不适应的运动负荷相关,国外学者利用POMS研究显示过度疲劳或过度训练会导致明显的负性心境状态

?运动员处于过度训练时,心境状态量表总分显著升高

?不同性别在分量表的表达方式上不一致

39五、赛前心境状态与运动成绩的预测

?赛前保持理想的情绪状态被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认为是取得运动佳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赛前心境状态与行为结果的预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