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队建筑防火2009课件_第1页
总队建筑防火2009课件_第2页
总队建筑防火2009课件_第3页
总队建筑防火2009课件_第4页
总队建筑防火2009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设计

防火黄会娟

总序火,善用为福;不善用方为祸。现实生活中,所有的灾难发生莫过于火灾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WFSC)统计,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发生的火灾就有600万~700万起,每年有6.5万~7.5万人死于火灾,每年的火灾经济损失可达整个社会生产总值(GDP)的0.2%。仅美国每年发生火灾就有7000起,平均每天20起。

而所谓“天灾”其实多为“人祸”,发生火灾绝大部分由人为因素引起从2007年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看,电气引起火灾最多,共45703起,占总数28.8%;其次是用火不慎,共37195起,占23.4%;除这两种主要原因外,吸烟引起的火灾占8%,玩火占7.9%,生产作业不慎占5.6%,自燃、雷击、静电等2.5%,遗留火种等其他原因占14.7%,原因不明的占9.4%。2002年6月16日凌晨2时40分左右,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院内的“蓝极速网络”网吧发生火灾,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伤。

2005年12月15日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发生火灾39人死亡

2005年12月15日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发生火灾39人死亡2009年2月9日晚20时27分,北京央视新址文化中心大火,经过6个小时,大火终被扑灭。火灾中一名消防指挥员牺牲,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估计数亿元。

烈火与浓烟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平时积累的消防安全知识越多,应对火灾时的心态才会越从容,抵御火灾的能力才会越强

《消防法》总则第二条指出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防”是为了减少火灾的发生,避免火灾的危害;“消”则是为了减少已发生的火灾造成的损失和伤亡。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许多大规模、综合化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问题日益突出,仅仅从预防火灾来看困难是:烟囱效应助燃、疏散时间且人流拥挤、灭火进攻困难、登高救援困难、排烟困难等。有资料表明,其困难度比一般建筑大20倍,可见其危险性。提纲1建筑物的类别和耐火等级2平面布置防火技术3防火、防烟分区及分隔物4安全疏散5室内装修与防火一、建筑物及其类别和耐火等级1、建筑及其类别(1)、按建筑物使用性质分类(2)、按建筑物结构类型分类(3)、按建筑物高度分类见p201~202

典型的建筑类型

“综合楼”是指“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综合楼组合形式各异常见的形式为:若干层商场,若干层鞋子楼层;若干层做银行,若干层作旅馆若干层作办公室等等。“商住楼”是指底部商业营业厅与住宅组成的高层建筑。其形式一般是下面若干层为商业营业厅,其上面为塔式普通或高级住宅。综合楼严于商住楼例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综合楼就属一类高层,而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商住楼才算一类高层。裙房是指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附属建筑。(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超过24m的附属建筑,一律按高层建筑对待)商业服务网点住宅底部(地上)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贮蓄所、理发店等小型商业服务用房。该用房层数不超过二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采用耐火极限大于1.50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大于2.00h且不开门窗洞口的隔墙与住宅和其它用房完全分割,该用房和住宅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应分别独立设置。2、建筑耐火等级建筑的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性能的标准。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是建筑防火技术措施中的基本措施之一,既要保证不同用途的建筑物防火安全,又要兼顾经济适用、节约资金的要求。建筑构建的燃烧性能由制成建筑构件的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决定,根据燃烧性能的不同分:

不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耐火极限:对于任何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或隔热作用时为止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所有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建筑物耐火等级按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建规》一般划分标准是:一级:钢筋混凝土结构无外露钢材建筑二级:钢筋混凝土有外露钢材建筑三级:砖混木结构建筑四级:木质可燃结构建筑《高规》把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事实上,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级,二类高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关系到火灾过程中建筑能否整体垮塌,因而造成毁灭性的灾害,所以在耐火等级、结构尺寸、保护层厚度几个方面必须考虑充分例1:衡阳11.3大火给人的反思

03.11.3日,衡阳市一栋八层高的商住楼—衡州大厦因一楼起火,造成整栋大楼轰然倒塌,幸亏楼内94户,412名受灾群众被及时疏散,无一伤亡,但20名消防官兵却英勇献身……

开罗12层大楼火灾倒塌,2004.1.27日凌晨,埃及开罗一栋高12层大厦起火,3小时后倒塌,14人被压死,其中12名是消防队员,2名是普通市民。火灾导致塌楼的启示

1.如何理解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衡阳火灾中“大楼只能耐火3个小时”的说法不对。

2.确保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3.严格、认真执行“高规”第3.0.3条下表。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名称一级耐火等级二级耐火等级防火墙不燃烧体3.00h不燃烧体3.00h承重墙/楼梯间/住宅单元墙/电梯井不燃烧体2.00h不燃烧体2.00h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的两侧隔墙不燃烧体1.00h不燃烧体1.00h房间隔墙不燃烧体0.75h不燃烧体0.50h柱不燃烧体3.00h不燃烧体3.00h梁不燃烧体2.00h不燃烧体1.50h楼板/疏散楼梯/屋顶承重构件不燃烧体1.50h不燃烧体1.00h吊顶不燃烧体0.25h难燃烧体0.25h二、总平面及平面布置

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应服从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城市消防规划要求,根据建筑物的高度、使用性质、体量或规模等因素,合理确定其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防火间距、灭火设施、消防道路位置,多次火灾实践证明合理的总平面布置,不但有利于火灾扑救,而且对防止火势蔓延有极大帮助。如哈尔滨天鹅饭店在1985年4月19日发生火灾,但由于主体高层建筑设有消防车道和平坦空地,部分裙房的高度和宽度符合《高规》的要求,虽然报警较晚,但云梯车到达后能紧靠外墙,很快抢救出外墙窗口上的数名外宾。

一般规定:a、高层建筑不宜布置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以及可燃材料堆场附近。B、特殊功能的场所(如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锅炉房、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室等)宜设在高层建筑外的专用房,1,防火间距(1)、防火间距的定义是防止着火建筑的热辐射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2)、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主要是热辐射(3)、防火间距的计算相邻两建筑的防火间距应按外墙(或外壁)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燃烧构件(如门厅、挑檐、雨篷对等)则从他们的外缘算起。

(4)、设防火间距的意义满足消防扑救的需要、防止火势蔓延、节约用地(5)、防火间距的具体规定

A、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一般情况单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1)规定,单位(m)。见p205~206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679三级7810四级91012B、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2规定(m),见p206~207建筑类别高层裙房高层139裙房96一级二级三四级91114679其它民用建筑耐火等级高层建筑的整体布局要考虑:与城市消防的关系,与其他民用建筑的关系,与易燃易爆建筑的关系,与附属建筑的关系等。比如高层建筑位置与消防站位置,应以接到火警5分钟内到达为原则。高层建筑其俯边至少有一条边长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少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米,进深大于4米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便于消防车辆作业和消防队员进入。消防扑救面:一方面,消防队员通过直通室外的楼梯间或消防电梯进入起火层,开展对该层及其上、下层的扑救作业;另一方面,通过举高消防车等特种消防车辆经室外进入楼梯间或前室,开展灭火和救援活动。所以消防扑救面不仅对立面而且对总平面和平面布置都提出了设计要求。消防扑救面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消防的成败,再比如,消防控制适宜设在高层建筑的首层或地下一层,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等等这些都是高层建筑总平面布置应考虑的因素。C、厂房、仓库的防火间距

总的原则是既要保证厂(库)房本身的安全,又要保证相邻企事业单位和居住区的安全。(见p207~210)2、消防车道消防车道是供消防车灭火时通行的道路。

消防车道设计要求一般为3.5m,需要大型消防车不应小于4m。车道上空4m以下不应有障碍物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场或回车道。回车场面积一般不应小于12m×12m,供大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5m×15m,高层建筑物车场不应小于18m×18m室外消防栓保护半径为120m,因而在城市规划或总平面布局时,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中心间距不宜超过160m。

当建筑物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门洞净高,净宽不小于4m,门垛之间净宽不应小于3.5m。

建筑物的封闭内院或天井,如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供消防车道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以上只是简单列举一些设置要求。三,防火、防烟分区

(一)、防火分区1、防火分区的含义是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割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它是控制建筑物火灾的基本空间单元。防火分区按其功能可分为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两类。

防火分区划分的一般原则(1)发生火灾危险性大、火灾燃烧时间长的部分应与其他部分分隔开。(2)同一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不同用户间应进行防火分隔处理。(3)高层建筑的各种竖井,如电缆井、管道井、垃圾井等,其本身应是独立的防火单元,保证井道外部火灾不得侵入,井道内部火灾不得外窜。(4)特殊用房如医院的重点护理病房、贵重设备和物品的储存间,在正常的防火分区还应设置更小的防火单元。(5)使用不同灭火方式的房间应加以分隔,如配电房、自备发动机房等。(6)高层建筑在垂直方向应以每个楼层为单元划分防火单元。(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规定:一类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二类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建筑防火分区的面积大小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建筑物高度、火灾危险性、消防扑救能力等因素。

多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防火分区其划定有不同的标准。参考p213~2182、防火分隔物是指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建筑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物体。它主要包括防火墙、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水幕带、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等。防火分隔物的防火要求

A、防火墙防火墙是建筑中采用最多的防火分隔构件,主要用于大空间建筑或成片建筑的防火分隔,减少或避免热辐射对建筑物结构和设备的危害,防止火灾蔓延扩大,为扑救火灾创造条件。根据在建筑平面上的关系,防火墙可分为横向防火墙和纵向防火墙;从防火墙在建筑中的位置分,有内墙防火墙和外墙防火墙。防火墙应由非燃烧材料构成。应满足以下要求:(1)防火墙应该直接设置在建筑的基础上或耐火性能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梁上。(2)防火墙应为不燃烧体,民用建筑不论高层还是多层,其耐火极限均为3小时。(3)可燃烧构件不得穿过防火墙体,同时,防火墙也应截断难燃烧体的屋顶结构,且应高出非燃烧体屋面40cm,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屋面50cm以上。(4)当建筑物的外墙为难燃烧体时,防火墙应突出难燃烧体墙的外表面40cm;两侧防火带的宽度从防火墙中心线起,每侧不应小于2m。(5)当建筑物设有天窗时,应注意保证防火墙中心距天窗端面的水平距离不小于4m;出现小于4m的情况且天窗端面为可燃烧体时,应将防火墙加高,使之超出天窗50cm,以防止火势蔓延。(6)防火墙上通常不宜开设门和窗,若必须设置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且能自动关闭。(7)建筑设计中,若在靠近防火墙的两侧开设门、窗洞口,为避免火灾发生时火苗的互串,要求防火墙两侧门窗洞口间墙的距离应不小于2m。若装有乙级防火窗时,其距离可不受限制。B、防火门防火门除了具有一般门的功效外,还具有能保证一定时限的耐火、防烟隔火等特殊的功能,通常用于建筑物的防火分区以及重要防火部位,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火灾的蔓延,并能确保人员的疏散。(1)防火门的分类防火门按耐火极限可分为三种:甲级、乙级和丙级。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于1.2h,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0.9h,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0.6h。

单扇防火门双扇防火门防火门闭门器(2)防火门的一般要求

——是一种活动的防火隔阻物,不仅要求其具备较高的耐火极限,还应满足启闭性能好、密闭性能好的特点。对于民用建筑还应保证其美观、质轻等特点。为了保证防火门能在火灾时自动关闭,通常采用自动关门装置,如弹簧自动关门装置和与火灾探测器联动、由防灾中心遥控操纵自动关闭防火门。设置在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宜做成自动兼手动的平开门或推拉门,并且关门后能从门的任何一侧用手开启,亦可在门上设便于通行的小门。用于疏散通道的防火门,宜做成带闭门器的防火门。开启方向应与疏散方向一致,以便紧急疏散后门能自动关闭,防止火灾的蔓延。具体如下:a、防火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起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b、用于疏散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能自动关闭。c、双扇、多扇防火门,应设置自动关门器。d、常开的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功能。e、设在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应设在楼层数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不应跨越变形缝,防止烟火通过变形缝蔓延扩大。(3)、防火门的选用通常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必须采用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1.2h,且在防火门上方不再开设门窗洞口。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的防火墙上的门洞,也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对于附设在高层民用建筑或裙房内的设备室以及通风、空调机房等,应采用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隔墙,用于与其他部位隔开,隔墙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疏散楼梯间的防火门应选用的乙级以上防火门;消防电梯前室的门、防烟楼梯间和通向前室的门、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均应选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h的防火卷帘。对于建筑工程中的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垃圾道等竖向管井的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0.6h的丙级防火门。C、防火卷帘防火卷帘是一种不占空间、关闭严密、开启方便的较现代化的防火分隔物,它有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可以与报警系统联动的优点。防火卷帘与一般卷帘在性能要求上存在的根本区别是:它具备必要的非燃烧性能、耐火极限及防烟性能。

防火卷帘控制器防火卷帘的选用

对于公共建筑中不便设置防火墙或防火分隔墙的地方,最好使用防火卷帘,以便把大厅分隔成较小的防火分区。

在穿堂式建筑物内,可在房间之间的开口处设置上下开启或横向开启的卷帘。

在多跨的大厅内,可将卷帘固定在梁底下,以柱为轴线,形成一道临时性的防火分隔。

另外,消防电梯前室,自动扶梯周围等。防火卷帘在安装时,应避免与建筑洞口处的通风管道、给排水管道及电缆电线管等发生干涉,在洞口处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位置进行卷帘门的就位与安装。若用卷帘代替防火墙,则其两侧应设水幕系统保护,或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3h的复合防火卷帘。设在疏散走道和前室的防火卷帘,最好应同时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D、防火阀(1)、防火阀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上,平时处于开启状态,火灾时当管道内气体温度达70℃时关闭。防火阀可手动关闭,也可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自动关闭,但均须人工手动复位。不管自动关闭还是手动关闭,均应能在消防控制室接到防火阀动作信号。防火阀的设置范围:A、穿越防火分区处应设防火阀B、穿越通风、空调调节机房的隔墙楼板处应设防火阀。C、穿过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的隔墙楼板处应设防火阀。D、水平送、回管道与垂直风管道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应设防火阀。E、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的两侧,均应设防火阀。E、排烟防火阀(1)排烟防火阀是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排烟防火阀动作温度为280度。排烟防火阀具有手动、自动功能。发生火灾后,可自动或手动打开排烟防火阀,进行排烟,当排烟系统中的烟气温度达到或超过280度时,阀门自动关闭,防止火灾向其他部位蔓延。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度时仍能连续工作30分钟。

排烟防火阀设置A、在排烟系统的排烟支管上B、排烟管进入排烟风机机房处,应设排烟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动。C、在必须穿越防火墙的排烟管道上,应设排烟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动。F、防火分隔水幕对于一些大面积的公共建筑,在设置防火墙、防火门或防火卷帘有困难时,可设防火水幕。(二)、防烟分区。

1、防烟分区的含义2、防烟分区划分的原则A.不应跨越防火区B.特殊场所划分C.一般不跨越楼层D.分区面积对高层民用建筑不宜大于500㎡,地下建筑不应大于400㎡,当顶棚高度在6M以上,可不受此限制。四、安全疏散影响安全疏散的因素主观因素:人的心理及掌握逃生自救的能力客观因素:安全疏散设施和火场状况安全疏散设置的基本原则

(1)限制使用严重影响疏散的建筑材料(2)设置安全的避难场所(3)保证疏散通道的安全(4)布置合理的安全疏散路线要保证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在设计中应强调以下几个问题:(1)保证疏散通道数量。(2)保证防排烟设施合理有效,要结合建筑实际在设计中采用有利于后期维护方案。(3)加强对空气调节系统的合理化设计。主要安全疏散设施,如安全出口、疏散楼梯、走道和门、消防电梯等;辅助安全疏散设施,如疏散阳台、缓降器、救生袋等;对高层民用建筑还有避难层(间)和屋顶直升机停机坪等。疏散设施的设计要求1、安全出口的设置原则是:(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宜少于两个,在特殊情况下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2)剧院、电影院、礼堂、观众厅的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按250人计,则安全出口的总数目根据该类建筑容纳的总人数确定。若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则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安全出口平均疏散人数按400人计。(3)体育馆观众厅内容纳的人数多,受座位排列和走道布置等技术和经济因素的制约,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按400~700人计。对规模较小的观众厅,采用下限值;规模较大的观众厅,采用接近上限值。(4)安全出口宜靠近防火分区的两端设置,并靠近电梯间设置,出口标志明显,易于寻找,且安全出口应有足够的宽度,安全出口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2、消防电梯(一)消防电梯的设置场所1、塔式住宅。

2、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3、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4、高度超过32m且设有电梯的高层厂房。5、高度超过32m的高层仓库。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时,应设1台。

2、当大于1500㎡但不大于4500㎡时,应设2台。

3、当大于4500㎡时,应设3台。

4、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1、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

3、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4、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5、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6、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7、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8、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9、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

10、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11、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2.00立方,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3、疏散楼梯A、疏散楼梯的类型敞开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室外楼梯B、一般要求1、楼梯间的布置,应满足安全疏散的距离要求,并尽量避免形成袋形走道。2、楼梯间应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以便于双向疏散。3、除与地下室连通的楼梯间和超高层建筑中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位置不应改变,要上下直通,不变动位置。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例如:上海某楼房火灾,烟火封住楼梯,楼上的人无法向下疏散,只能经楼梯向上跑,由于屋顶没有出口而烧死在顶层。)4、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5、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宜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例如:2000年12月25日21时许,洛阳市东都商厦因违章电焊发生火灾,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75.3万元。火灾原因是丹尼斯量贩职工王成太在东都商厦负一层电焊作业时,电焊熔渣引燃负二层楼梯上的可燃物所致。主要教训之一是东都歌舞厅严重违反国家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存在严重的活在隐患。a未设立独立的防火分区,b安全出口不畅,四个只有一个敞开,c无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影响疏散和救援。6、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7、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8、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cm。9、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cm。10、高层建筑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高层建筑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m)医院病房楼1.30居住建筑1.1其它建筑1.2011、公共建筑内袋形走道尽端的阳台、凹廊,宜设上下层连通的辅助疏散设施。例如:1985年哈尔滨天鹅饭店的十一层火灾中,一日本人跑到走道西尽端阳台避难,经过阳台相连的垂直墙壁,冒着生命危险下到第十一层阳台上,脱离了着火层,这说明阳台上设应急疏散口的必要性C、各种疏散楼梯的防火要求敞开楼梯间除满足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2、间在底层处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多层建筑不超过4层时,可将安全出口设置在距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3、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扶手之间的水平净距离不宜小于15cm。4、除公共走道外,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封闭楼梯间1、设置范围(1)多层民用建筑中的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旅馆,

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层的建筑,超过超过5层的其它公共建筑。(2)高度不超过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和高层民用建筑(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除外)。(3)甲、乙、丙类厂房。(4)高层建筑裙房。(5)7至9层的塔式住宅,当通向疏散走道、楼梯间的门、窗为乙级防火门、窗时,可不设。(6)2至9层的通廊式住宅,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7)10至11层的通廊式住宅。(8)12至18层的单元式住宅。(9)7至11层的单元式住宅,当开向楼梯间的户门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靠外墙设置,并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可不设。(10)地下商店、地下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11)汽车库、修车库。(12)人防工作中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地坪与室外出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的电影院、礼堂,建筑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医院、旅馆,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13)电梯井设置在楼梯间内时应设,当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防烟楼梯设置要求除应满足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平方米,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平方米。(3)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时,其前室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平方米;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平方米。(4)人防工程前室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

(5)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室外楼梯1、定义:用耐火结构与建筑物分隔,设在墙外的楼梯。可作为辅助防烟楼梯使用。2、设置要求(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2)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3)楼梯段和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4)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5)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0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4、避难层定义:当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供人员临时避难使用的楼层。如果避难层使用的只有几个房间,则称为避难间。1、设置范围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2、设置要求(1)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

(2)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

(3)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人/平方米计算。

(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

(5)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

(6)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

(7)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

(8)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00h,照度不应低于1.00lx。(9)严禁输送甲、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的管道穿越避难区域,装修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内外应有便于识别的标志。5、直升机停机坪1、设置范围建筑高度超过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2、设置要求(1)设在屋顶平台上的停机坪,距设备机房、电梯机房、水箱间、共用天线等突出物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

(2)出口不应少于两个,每个出口宽度不宜小于0.90m。(3)在停机坪的适当位置应设置消火栓。

(4)停机坪四周应设置航空障碍灯,并应设置应急照明。(5)起降区的面积应为直升机全长的1.5至2倍。(6)起降区场地的承载力应满足直升机起降时,起落架施加的动荷载要求。(7)应有标志,常号符号为H,色彩为白色。6、疏散标志定义:用显眼的文字、鲜明的箭头标记指明疏散方向的标志。1、设置范围(1)总建筑面积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