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盘古开天地》教案【优秀6篇】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的我为您带来的6篇《《盘古开天地》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盘古开天地》教案篇一
教材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
2.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体会“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3.通过朗读等方法,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4.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
课前准备推荐学生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
教具准备写有词语、课文诗的小黑板各一块,背景音乐。
教学时间三课时盘古开天地资料目录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渲染神话意境
1.师: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生:喜欢)能说说你喜欢看哪些神话故事?
生答:《精卫填海》《后羿射日》……
2.师:今天让我们学习一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教师板书课题,叫两位学生念课题)。
带着问题全班齐念课题:谁开天地?盘古干什么?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盘古劈开天地的神奇吧。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本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同桌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新词
小黑板出示:
轻而清、重而浊、上升、下降隆隆的雷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血液、滋润、肌肤、混沌
(1)自由读词语。
(2)小老师带读,读中交流
①第一组是反义词。根据实际理解“清、浊”并给“浊”字组词(混浊),“投降”读作xiáng
②词,扩充此类词语3到5个。
③“血液”(流了一点血,血淋淋读作xiě)。
④“混沌”(理解“混沌”;找近义词“混浊”;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学习第一自然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本
1.默读课文,想一想《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能读成课文中的哪句话?把这句话画出来。
2.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请学生自由读此句并思考,这句话中哪个词是关键(创造)
(1)教师板书“创造”,并提问:“创造”的“创”这为什么是力刀旁?(看字形并联系课文理解盘古是用锋利的斧头劈开了天和地)。
(2)教师小结:是呀,创造,它需要工具,需要力量,神话故事总是充满了神奇的想象。那么,盘古创造了什么?又是怎么创造的呢?让我们下节课再进入神话天地好好研究吧。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生字书写指导。(“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重视间架结构。)
五、家庭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谁能用讲故事的语气来为我们的课文开个头?指名读第一段。
二、研读感悟
1.研读第2自然段
(1)师:请大家闭上眼睛,盘古醒来后,他看见周围一片漆黑,他拿起斧头准备……想象一下,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师:读书就要这样,请大家带着想象出来的画面,读读第2自然段。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
(3)交流: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盘古用斧头劈开了天和地。)教师送词:开天辟地。
指导朗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重点指导“抡”、“猛劈”,可结合动作理解。)
(3)研读“轻而清的东西……变成了地”。
①师生合作读此句;男女生合作读。
②师: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找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缓缓”、“慢慢”是一组近义词。)
师:请大家思考,这些词的运用说明了什么?(天与地的不同)。
③指导朗读。师生、生生合作读,重读反义词,加深印象。
4.研读第3自然段
(1)师:天地分开后,盘古是怎么做的?
(2)师:一年过去了,盘古怎么做?
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仍然……
师:一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仍然……
师:课文中时间久是怎么说的?(不知过了多少年)。
师:是呀,盘古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板书:顶天立地)
(3)感受盘古的顶天立地。
①师说词,生读盘古顶天立地的句子。
②生说顶天立地,师读盘古头顶天脚踩地的句子,感受盘古的精神。
(3)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形成了,而盘古却……(生答)
5.研读第4自然段
(1)师:同学们,盘古累得倒下去了,随之天地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由读第4自然段,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指读。
师:如果老师让你把这一段话读成一句话,你能吗?(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是一个词呢?(变化)
(3)诗化朗读,感受盘古创造的世界之美。
①出示诗化课文,教师配乐朗读。
他呼出的气息,
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
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
变成了大地上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
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
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
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
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他的_______,
变成了_________的___________;
……
②学生自由练读,感受世界之美。
③指读,进行朗读指导。
④师:是呀,在这每一个词语的后面,都有着丰富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四季的风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
(4)训练说话,感受神话魅力
师:同学们,盘古的身体倒下了,难道他仅仅变成了这些吗?他的牙齿,他的脚,他的手指又变成了什么呢?你能用书上的句式说一说吗?
①学生自由练写
②四人小组交流
③小组选一位代表全班交流
(4)小结:同学们,你们说了这么多变化,想象力真丰富。如果我们把这些变化写到书上,课文后面的省略号能擦去吗?(不能,因为省略号代表还有很多很多变化,用笔是写不完的)
(5)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的积累。
5.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小结全文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四、作业:
摘录课文中“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语。
第3课时
一、熟读课文,练讲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教师提示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的重点词句),再将每段主要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3.在自己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四人小组讲故事。
4.四人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讲《盘古开天地》,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顺序混乱,语言表达不清楚等问题。
二、补充学习神话《后羿射日》(此环节,教师可根据实际另找材料)
1.教师口述神话故事《后羿射日》。
2.学生用简单的话概括教师讲的故事。
三、交流课外搜集的神话故事
1.四人小组交流课外搜集的神话故事。
2.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附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天轻而清开天劈地
盘古劈开创造美丽的世界顶天立地
↓地重而浊
教学反思
后羿射日:相传后羿生来就有射箭的才能,长大后更是臂力惊人,箭法超群。原先天空中有10个太阳,强烈的阳光烤焦了大地,庄稼枯死了,甚至连石头都快要熔化了,海水如同开水一样沸腾起来。人们在灼热的阳光下几乎喘不过气来,凶狠的毒蛇野兽趁机出来残害人类。羿十分同情处于痛苦煎熬的民众,决心冒着生命危险,为民除害。这位擅长射箭的好汉,选择一处高地,张弓搭箭,对准天空一箭射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一个太阳被射中了。后羿一连射了9箭,9个太阳一个个地掉落下来。当他还想再射时,突然想到,如果没有太阳,大地将一片黑暗,人类难以生存,便留下最后一个太阳,让它造福于人类。
《盘古开天地》教案篇二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像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像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
1.“猛、肢、肌、辽、液”都是形声字,声旁和字的读音有一定关系。
2.“丈、宗”可以通过熟字“仗、踪”或组词的方法来识记。
3.“逐”也可以借助认识的汉字如“家”迁移识记。
4.多音字“倒”:三声和四声。
5.“血”字的读音是四声,不是三声。
(二)学习课文:
你读过神话故事吗?你能把故事的名字告诉大家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
1.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的词)
“轻”“重”,“清”“浊”,“上升”“下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2.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总分段式:总是第一句。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3.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4.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5.找词语: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等
6.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小结:
课文是一篇神话故事,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四)整体读课文、练习复述:分三部分读和记忆
1.“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
2.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
3.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模拟试题】
一。我会组:
镜()授()朴()寺()
境()受()仆()等()
二。我会填:
我发现:大――小
远――()清――()
轻――()上升――()
寒冷――()张开――()
三。我填得最好:
()的雷声()的宇宙
()的长江()的变化
()的雨露()的树木
四。我会阅读:
秋海棠的叶子很好看。叶面呈水滴形,上尖下圆,碧绿碧绿的,但仔细观察,却绿中透红,红中含绿,一条条叶脉清晰可见。叶边还有细小锯齿。秋海棠是靠叶子繁殖的。只要把一片叶子埋在花盆里,过些天,一盆新的秋海棠就会破土长出来。
回答问题:
1.用“‖”给这段话分层。
2.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3.填空。
秋海棠的叶子的形状:
颜色:
叶脉:
叶边:
【试题答案】
一。我会组:
镜(眼镜)授(传授)朴(俭朴)寺(寺庙)
境(环境)受(接受)仆(仆人)等(等候)
二。我会填:
我发现:大――小
远――(近)清――(浊)
轻――(重)上升――(下降)
寒冷――(炎热)张开――(合上)
三。我填得最好:
(隆隆)的雷声(美丽)的宇宙
(奔流不息)的长江(巨大)的变化
(滋润万物)的雨露(茂盛)的树木
四。我会阅读:
秋海棠的叶子很好看。‖叶面呈水滴形,上尖下圆,碧绿碧绿的,但仔细观察,却绿中透红,红中含绿,一条条叶脉清晰可见。叶边还有细小锯齿。秋海棠是靠叶子繁殖的。只要把一片叶子埋在花盆里,过些天,一盆新的秋海棠就会破土长出来。
回答问题:
1.“‖”给这段话分层。
2.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秋海棠的叶子很好看。
3.填空。
秋海棠的叶子的形状:水滴形,上尖下圆
颜色:绿中透红,红中含绿
叶脉:清晰可见
叶边:细小
【励志故事】
每秒钟摆一下
这里有一个3只钟的故事。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3200万次后,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啊!32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
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钟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3200万次。
每个人都渴望梦想成真,成功似乎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倦怠和不自信让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放弃努力。其实,我们不必想以后的事,一年甚至一月之后的事,只要想着今天我要做些什么,明天我该做些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就像那只钟一样,每秒“滴答”摆一下,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
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推荐一个好地方”。
本次习作与三年级上册习作6有一些联系和承接。本次习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将推荐的地方介绍清楚,将推荐理由写充分,条理清晰。能借助总分段落的特点,围绕一个意思来写;表达时能将这个地方的景物和特点写清楚,还能适当根据这些特点作一些联想。
好地方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是旅游景点、风景区,因此需要对“好地方”进行解读。
本次习作教材,还配了四幅很具有代表性的插图作为例子。这几幅图有古色古香的,有人文社会的,也有自然环境的,用这些图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表达训练,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但这些图都没有标识,也容易让学生产生陌生感,认为图中的画面和他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在交流的时候,首要任务便是想办法让学生在看图时产生联想,让他自己把曾经游览过的类似地方进行代入,从而使习作表达更富真情实感。
通过对推荐方法的总结提炼,迁移训练,再拓展运用,介绍其他曾经游玩过或看到过的好地方。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曾经去过(熟悉)的地方按一定的顺序介绍清楚。
2.介绍时,要把这个地方的特点写具体,并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
3.愿意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在交流中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前指导
课前:搜集自己曾经去过的比较有特点的地方的照片。
要点提示:有特点的地方,可以是好玩的、好看的、有民族特色的
板块一:激趣讨论,归类总结
问题一:如果有人想给你介绍一个有特色的地方,你首先想知道的是什么?
1.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1)这个地方在哪?(2)它有什么特别之处?(3)有没有美食?
2.引出“好地方”。
这个地方的特点如果非常突出,就可以称它为“好地方”。
预设:(1)景色(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2)有好玩的项目的娱乐场所;(3)有休闲、娱乐、学习功能的场馆;(4)很有亲切感的家乡、学校(5)有民族特色的
要点:对好地方和有特色的地方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为下文的训练作铺垫。
板块二:根据提示,练习说话
出示图片1:水乡古镇。
1.问题:这是个什么地方?大概在什么地方?
预设:你去过或者知道哪个与这幅图类似的地方?
要点:一定要让学生讲出自己曾经去过的某个具体的地点,再进行代入,会让学生的感受更加准确、真实,有话可讲,有内容可说。
2.这个小镇哪些方面有特色,值得一去呢?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①古镇的美(环境);②在这里还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③这个古镇有哪些好吃的;④其他方面(民风)。
反馈引导:
(1)这个古镇很美。
画面很美:蓝天,碧水,绿树,红花,青瓦,白墙;河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房屋。
那座古桥美:远处看近处看
小镇的生活有一种宁静、悠闲的美:没有喧闹的汽车喇叭声,人们在这里可以散散步,聊聊天,坐在边上的小亭子里看看风景,可以坐上小船游玩,很惬意。
(2)在这里还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
以前的人们没有洗衣机,白天就在河边洗衣、淘米、洗菜
没有汽车,用船运粮、运货
小孩子可以在大榕树树下追跑打闹,大人可以(..com)沿着河岸散步
(3)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
糕点、面点,当地的水果,特色食品。
(4)其他方面:如手工艺品(雕塑、竹制品、丝制品)
3.总结:我们要介绍这个地方特色的时候,要分几个方面介绍呢?
(1)景色;
(2)在那里可以干什么;
(3)美食;
(4)有哪些可供欣赏参观的地方;
(5)有哪些可供学习的内容;
(6)其他吸引人们去的点。
要点:学生在介绍某个地方时,可以从上面的几点中选择两到三个点来介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板块三:观察图画,迁移训练
1.确定图中的名称。
依次为:让人赏心悦目的水乡小镇;让我们兴奋不已的游乐场;让我们流连忘返的书店;是我们快乐天堂的小树林。
2.任意选择一幅图,按照之前总结的内容进行分组说话练习。
3.练习说话。
板块四:完善想象,预写文章
1.结合图片,展开想象,并将前面的内容整理清楚。
2.预写文章。
提示:(1)拟写一个完善的思维导图,给文章列提纲;
(2)方便学生练写,降低习作难度,提供一些要点提示。将“反馈引导”板块的内容整理出来,并以关键词的形式在黑板(电子课件)上呈现。
如,这个小镇很美。
画面很美:蓝天、碧水河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房屋。
那座古桥美:远处看近处看
小镇的生活有一种宁静、悠闲的美:散散步,聊聊天,小亭子,小船,惬意舒服。
观察顺序:远近
不同时间的景色美:早中晚春夏秋冬(建议用一段话写两个季节)
(3)文章题目建议:把图片的特点和名称结合起来,如果《美丽的水乡乌镇》《让人难以忘记的温州游乐场》《知识的海洋龙港书城》《家乡的小树林》。
(4)如果可以,就动笔写一篇完整的介绍文章。
要点:当学生有自己想法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可以参照例图,把自己的经历代入,也可以参照自己课前带过来的景点照片进行练写。
第二课时:作中指导
板块一:检查预写,交流修改
1.对照本次写作要求检查预写情况。
要点见下表:
最受欢迎的好地方推荐清单
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讨论,学生自主修改。
要点:就预写中遇到的困难提问,由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给出参考意见,学生自主修改、完善当初的想法。
板块二:根据提示,文章练写
1.教师出示写作提示。
提示:
(1)你现在就是这个地方的代言人,开头可以以代言人的身份来介绍,文章结尾可以用邀请的语气总结全文。
(2)一气呵成,如果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者直接空着。
(3)写的时候要将自己玩过的或了解到的地方特点代入到文章。图中就是我曾经去过的地方。可以写这些图以外的内容,或是写自己旅游的景点。
(4)每一个段落建议用总分段结构进行书写。
要点:此时的关键是保证写作思维的流畅,把斟酌词句留待下一步解决。
2.学生按照写作任务现场书写此文。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要点:有针对性地给与指导帮助,如对习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帮忙修改其总起句,以降低该生的习作难度。
第三课时:修改发表
板块一:对照清单,自主修改
学生对照修改清单,自主修改习作。
1.介绍的特点,是否符合图中景物的要求。
2.是否运用总起句的方式,让人一看就明白这一段的内容。
3.是否有按照一点一个段落进行书写。
4.是否从代言人的角度进行书写,结尾有没有对大家进行邀请。
要点:阅读清单,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予以解释。然后学生自主对照,检查修改。
板块二:对照清单,同伴互改
1.同伴交换,依据清单,给出意见。
1.我觉得你介绍的主题是:_______。
2.本篇文章最吸引我的段落是:________。
3.读了你的这篇文章,我不明白的地方是:___。
4.我给你的建议是:______。
要点:阅读清单,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予以解释。然后学生相互检查,给出意见。
2.根据同伴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3.誊正习作。
板块三:发表文章,欣赏交流
1.将学生誊正的习作公布于教室内,如黑板报、拉线悬挂等。
2.学生推选出“最受欢迎的地方”。
《盘古开天地》教案篇四
1、结合课文学习学会生字词语
2、发挥想象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词句学习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和开天地的艰辛
3、积累词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词句学习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和开天地的艰辛
教学难点
神话故事毕竟是不真实存在的,怎样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文字训练点,并从童话中走出来。
一、词语导入
1、出示词语:
四季的风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美丽的宇宙
练习说()的()
2、复习第一二自然段
出示图片师生
3、整体感知课文
接下来的故事会怎么发展呢,请同学们自由读3-5节,如果把一篇文章能读成一句话,那么这篇神话能读成哪句话?画出来。
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盘古顶天立地的艰辛
1、顶天立地
师:盘古把天地分开后,是继续沉睡吗?他是怎么做的?请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到后请画出来。
2、指名读
出示: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盘古就这样,使劲的用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一年过去了,他是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一百年,他---(生),一千年过去了,他---(生),一万年,他---(生),几十万年过去了,他是---(生)。不知多少年过去了,他依然————(生)用一个成语说,这就是——顶天立地。
3、谈感受,体会盘古的艰辛
师:能说说你现在有什么感受吗?
指名说
师:是啊!他太累了,太不容易了,但是他还是坚持不懈的顶着天,蹬着地,他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同学们,请你把“顶天立地”这几个字端端正正的写在英雄-盘古的边上。(学生在书上写:顶天立地)
4、说话训练
师:面对顶天立地的英雄,你想对他说什么?
指名说
师:盘古就这样站在天地间,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变得很亮很亮,终于有一天,生——
出示:盘古累得倒了下去。
三、学习第四节
1、就在英雄倒下的一刹那,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变成了什么呢?好好读这一段,告诉大家盘古身体发生的变化。
指名说
2、指导朗读
出示: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大地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随机指导朗读
a、师:柔柔的风和洁白的云朵原来是盘古呼出的气息啊
谁也来读这句话
b、盘古发出的声音幻化成了春季那响彻山谷的春雷。
男生读
c、一句一句的出示,并范读
d、师:所以我们说:
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e、师生合作读,男生女生合作读,齐读
3、拓展训练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最后有一个标点符号?
生:省略号
师:为什么要用省略号呢?
生:因为还没有说完,盘古还有其他的部位发生了变化。
师:对!展开你的想象,盘古身体还有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出示:()变成了()的()。
4、你们的回答,终于让我明白了:
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5、让我们做一个大胆的想象,如果没有盘古,就没有什么?
指名说
6、什么都没有的宇宙就是开头说的“混沌一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盘古说?写下来。
7、出示古诗:
师:我也有很多话想对他说:
出示:因为有了你,
我们才告别了
混沌一片。
因为有了你,
才有了厚厚的地,
蓝蓝的天。
因为有了你,
才有了四季的风、
飘动的云。
因为有了你,
才有了隆隆的雷声,
滋润万物的雨露。
因为有了你,
才有了辽阔的大地,
不息的江河
……
美丽的宇宙,
世间的万物,
都是
因为有了你——
盘古开天地
四、升华感情拓展延伸
师:这只是一篇美丽的神话故事,美丽的宇宙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以前,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有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人民就创造了很多有趣的神话,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他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
比如:
出示图片
《民族文化千字文》里这样写着:
鸿蒙未辟,宇宙洪荒。亿万斯年,四极不张。
盘古开天,浊沉清扬。天高地厚,乾坤朗朗。
日月经天,星宿列张。江河行地,浩浩汤汤。
女娲补天,日月重光。夸父逐日,血气贲张。
精卫填海,荡气回肠。后羿射日,功德无量。
神话故事,意味深长。民族精神,积厚流光。
五、结束语
师:同学们,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也创造了这美丽的神话。课下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感动吧!
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宇宙混沌
天地分开
天地成形
化成万物
美丽宇宙
《盘古开天地》教案篇五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朗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回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自己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一、课题的引出联系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我先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西游记》、《小哪吒》、《葫芦娃》,让孩子们猜出孙悟空、哪吒、葫芦娃这些神话人物,在他们兴趣盎然的时候马上引出了课题,激发了他们对新的神话人物盘古的好奇心,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二、抓住重点,创设情景,感受人物形象。
在这堂课上,"以读代讲'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开天辟地。在教学时,我抓住"抡'"劈'这两个词语,与"拿'"砍'进行比较,让学生懂得课文中的这两个字更准确地写出了盘古分开天地的艰辛与决心。并让学生在朗读时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的恰到好处。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找出来,体会用这些词语的所妙之处。我还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体会盘古为了让天地成形,做了怎样的付出。"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老师引读: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一年过去了,生接读一百年过去了,生接读一万年过去了,生读结果"盘古也累的倒了下去。'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感受盘古开天地的伟大、勇敢、坚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有效合作,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
在教学"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什么'这节时,我采用了引读、师生分句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同时随机摘录了这一节中的优美的词组,通过美读,为下一环节学生仿写"他的()变成了()。'一句话做了知识的铺垫。
不过纵观整堂课,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一、课堂容量太大,上课的节奏有些快。整堂课先是导入新课,接着是检查字词的预习,再就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最后学习课文的15自然段,几乎一节课学完了整篇课文,知识容量很大,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有点赶时间,少了给孩子们品读、"消化'的时间。
二、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虽然有示范,有激情导语,学生能有一定的表现力,但读的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是齐读、引读、指名读。如果读的形式再多一些,学生的兴致可能会更高。还有我却忽视了让学生边读边想,没有很好地将语言文字与画面想象结合起来。如果当时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场面,同时,激励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用恰当的语气读出来,可能效果会更好。有了这一举措,不仅有帮于学生对文本进行内化,也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精心的付出,就会有收获。那份收获会使我更加充满信心地迎接每一天,面对每一次挫折,永不放弃。
语文《盘古开天地》教案篇六
教材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过关作业习题
- 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多维度实证剖析:基于多行业与区域视角
- Pumilio蛋白家族:解码小鼠胚胎干细胞命运决定的关键因子
- 2025年中国智能住宅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珍珠带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2025年往复泵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成都大熊猫生态园项目四期可行研究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儿童床垫制造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值班及考勤管理办法
- 公务卡报账管理办法
- 父子借款购房协议书
- 小学金融知识小课堂课件
- 广告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美术高考协议班合同
- 渔具回收寄售合同协议
- 《幼儿户外自我保护能力提升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与国内外文献综述》3600字
- 孩子和家长合同协议
- 销售责任心培训
- 2024秋新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1.4.3 加、减混合运算
- 肾衰竭护理查房课件
- 模具主管年终总结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