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语文教案范文锦集8篇语文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驾驭本文行文平易,表面不动声色,而实际情感真挚,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驾驭本文对人物的刻画方法:因小见大,通过详细事例的具体描述再现人物全貌。
3.驾驭本文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待人宽、律己严,及体现这一品性的典型事例。
4.驾驭本文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的语文方面的两项重要主见“写话”和“简洁”及其详细内涵。
[考核要求]
1.领悟: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领悟与简洁应用:以小见大,通过详细事例展示人物全貌的写人方法。
3.领悟:所记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典型事例。
4.领悟: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练习]
一、填空题
1.叶圣陶,又名_________,二十世纪闻名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中行是当代知名_________家、_________家、_________家。
3.《流年碎影》的作者是_________,《顺生论》的作者是_________。
4.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主要品德是_________。
5.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个主要主见是_________、_________。
6.叶先生认为,“做”的意思是行为,“作”的意思是_________。
7.学而不厌,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8.仁者见仁,_________。
9.《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_________散文。
二、选择题
10.叶圣陶先生是_________的发起组织者之一()
a.新月社b.未名社c.创建社d.文学探讨会
11.下列作品哪一部不是张中行先生的作品()
a.《顺生论》b.《倪焕之》c.《流年碎影》d.《佛教与中国文学》
1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举“做”、“作”分工的例子,旨在说明叶圣陶先生()
a.宽厚b.礼让c.律己严d.虚心
13.本文选自()a.《流年碎影》b.《顺生论》c.《文言与白话》d.《谈文论语集》
三、解词题
14.高文典册15.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16.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8.皇天无亲,惟德是辅19.己欲立而立人,己于达而达人20.著作等身21足以沾溉后人的。22.努力争取不愧于屋漏23.不即不离的文就会发荣滋长24.余然之
四、简答题
25.本文是记人散文,为什么用许多篇幅记述叶圣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见?
26.作者写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见,对刻画叶先生的形象有何好处?
27.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
28.试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29.叶先生写话主见的内容是什么?
五、阅读分析题
30.阅读本文第五段(文革的大风景--越少了),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段反映了叶先生什么品德?本段主要采纳了什么描写方法?本段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
语文教案篇2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爱好。
俺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情愿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宏伟)
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师:李白五岁时就起先读书习字,读了许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日,俺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1、师范读全诗。全班自由读。
2、学习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全班齐读这首诗。
师: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儿应当用哪个词更精确些?说明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师:俺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师:这些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俺们在课堂里了能领会到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请看光碟。
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特别宏伟壮美。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覆盖,在阳光照射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闻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美丽……
看完后,请你来夸夸它。(观看后指名回答)
师:对,夸得真好!俺们来看看李白是怎样夸的?
4、指组读第一句诗。读注释①和②。除了这两个词,诗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说整句诗的意思。读。
5、总结学法:读诗句、看注释、说意思。
6、依据以上学法自学二、三、四句诗。
7、汇报自学状况。
为什么要遥看?
“飞流”、“直下”说明什么?
怎么理解“三千尺”?
“疑”是什么意思?
师:学到这,还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吗?请提出来。(质疑解答)
师:现在谁来说说全诗的意思?(指名回答、同桌互答)
三、自读自悟,深化理解。
师: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用得妙?为什么?(生、挂、飞、落……)
师:轻声背诵诗,想象自身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能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你的印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什么?背诵、留意重音,再读古诗,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指导默写。
四、总结学法:(出示小黑板)
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1、读诗题,介绍作者
2、读诗句,理解诗意
3、再读诗,体会感情
4、背诵默写
五、支配作业。
板书设计: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驾驭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严凛凛、优哉游哉、苍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驾驭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终一头战象在死前的改变及它所做的事情。
3、接着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详细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深意重。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驾驭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意。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打算:
1、了解作者相关学问,写作背景,对战象有肯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复习导入,沟通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挚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日咱们一起相识一头经验过战斗洗礼的最终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终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验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终一头战象?最终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终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终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索,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思索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洁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依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返旧地──自掘坟墓。
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爱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成天优哉游哉的?)
3、沟通自己喜爱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沟通感受特殊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探讨解决,打算汇报自主合作。
四、作业设计
1、接着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板书设计:
23、最终一头战象
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返旧地自掘坟墓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细致品读,感悟战象的情感。
一、再读课文,说印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依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和善”“怀旧”“坚毅”“忠诚”“英勇”等,依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洁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学生自由研读,老师巡察,了解学习状况,参加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沟通,汇报自己的学习状况。
3、集体沟通
(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和善”?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其次天早晨,嘎羧突然非常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宁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挚友。”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围着村子走了三圈。”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视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响彻云霄的吼叫。”
(2)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
“象鞍上留着弹孔,好像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烈?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很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颈项上系了一条雪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
(3)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
生汇报“战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4)课文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语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三、拓展延长,促升华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真诚的赞颂吧。(学生练笔,集体沟通)
2、这篇课文与我们刚刚学习过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3、引导学生从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和课文都有详细的描写两方面进行比较,再次体验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文章写真实写详细的方法。
四、举荐作品
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的文章还有许多,孩子们下去可以再看看《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报仇》
五、作业设计
1、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小练笔:嘎羧告辞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非常感人。选择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23、最终一头战象
和善忠诚英勇坚毅
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学问与实力:相识8个字,会写3个字。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随文识字
3、情感看法价值观:酷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泉水的美。
教学重点:
识字
教学难点:
缶字旁,在详细环境中理解字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学习第一段的三个生字
同学们,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你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改变了吗?对于北方来说,春天来得比较晚,进入四月,春天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你们听,(播放流水的声音)看画面(泉水从山上流下来),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文第一段,自由读,贴诞生字:哦
股缝
1、读准字音
2、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哦”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这个词表示明白了,在句子中该怎样读呢?个别读。师生对读。
怎样记住“股”字?月字旁的字大多跟身体有关,“股”指的'是大腿,在这句话中指什么呢?读一读,用“一股”说话。指导书写。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看自己的手指缝,缝,就是物体间的空隙,谁还能用这个字组词?贴卡片:石缝。
过渡语:泉水就是从岩石的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泉水》。齐读课题。泉字大家已经相识了,怎样写呢?老师范写。
二、初读课文
画诞生字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比照屏幕画诞生字。
3、检查生字认读状况
(1)读音节,订正字音。
(2)把生字的音节去掉,找挚友。
(3)齐读生字
三、随文识字
1、请大家借助小组内的生字卡片,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
2、小组汇报生字
“塔”我们用三种方法记住了“塔”字,(换一换)(加一加)(想象记字),指导书写。看看图片,发觉塔有什么特点了吗?谁能用这个字组几个词?指导书写。理解“水塔”的意思,“自然水塔”指的是什么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泉水从山上源源不断的流淌下来,整个样子就象一座自然形成的水塔,可见,泉水真的是许多许多。怎样读出泉水的多呢?指导读文。
“罐”泉水许多许多,所以,山里的姐姐就提着瓦罐来打水了。出示
“瓦罐”的图片,怎样记住罐字?罐是缶字旁,缶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知道缶是一种大肚子小口的器皿。所以,带有缶字旁的字大多跟器皿有关。
泉水从山腰流向平地,他又望见了谁呢?指读第三段。
出示“杜鹃花”的图片,由鹃字的鸟字边,你想到了什么?出示“杜鹃鸟”的图片。可见,鹃字也是形声字。师生对读第三段。
小组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的4、5自然段,看看泉水又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让我们来听听画眉鸟的叫声吧!(播放课件)学习“脆”字。在哪里见过这个字?还能用“嘹亮”说话吗?
四、巩固练习
1、这些字跑到别的地方,相识吗?嬉戏,点击花朵,读出句子或词语。
2、配乐读全文
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会用音序查字法;能娴熟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
2、能写出“抓紧”“赞扬”的近义词;能正确搭配词语。
3、能背诵两句格言,并知道他们的意思。
4、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遥遥领先”和“得才兼备”的意思。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
1、复习音序查字法。
2、学生独立查字典。
3、同桌沟通、集体核对。
二、其次题(略)
三、第三题
1、理解“同意”的意思就是赞同别人的看法和看法。
2、看看“要求、学校、看法、主见”四个词语是不是都是表示看法、看法的,从而解除“学校”一词。
3、用同样的方法完成题目。
四、第四题
1、尝试练习。用自己认为意思相同的词,代替句中带点的词。
2、读一读句子。看意思是否有所改变。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第六题
1、分析两句格言的异同。
2、前后两部分的内容。前部分:生活常识打比方。后部分:要说明的道理。
3、说说两句格言的意思,读读,背背。
三、第七题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独立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的习题。
语文教案篇6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安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2、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结构: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部分来写文章。
3、重点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能读懂些什么。
二、教学打算
1、生字、词认读幻灯片。
2、钱塘江潮的录像片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看课题《观潮》,你能想到什么问题。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观潮的地点、时间、简洁概括当时的情形)
(二)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重点沟通的几个字:
若为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是右,不是古;
昂的左下不要多一撇;
崩的形近字区分,嘣,蹦,繃,漰等;
震留意下面部分是辰字。
3、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集体沟通。
4、用上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
(三)了解文章结构
再读课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读课文。集体评议哪种分工方法好。
可能的几种状况:1、四人小组朗读,每一个自然段,对此种读法加以确定。
2、三个小组朗读,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分工,对此方法要表扬,是正真的读懂了课文。
老师点拨,这篇文章就是根据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时间依次写的。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潮来前)
1、明确钱塘江大潮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地点是在海宁市盐官镇;这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潮来前的情形是怎样的,作者从两方面进行描写。
一是四周的景物江面、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远处的小山(特点特别安静);
二是当时的人们(人山人海、昂首、等着、盼着)
3、指导朗读该段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课本以外有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3、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
其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其次、三自然段,体会钱塘江大潮来临时的壮丽景象。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学生能够背诵该部分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一读课文,初步感知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其次、三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对钱塘江大潮的描述后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发挥,一个词、一句话等等都可以)
(二)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1、听到的:(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似乎闷雷滚动。(分析:这是一个比方句,把潮水来时的声音比作闷雷。请学生体会闷雷一词,播放闷雷的声音与潮水来时的声音,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说明潮水越来越近)
(3)人们的反应:人声鼎沸、沸腾起来(反衬出潮来时的壮丽景象)
(4)那声音犹如山崩地裂,似乎大地都被震得抖动起来。(夸张的用法,的把潮水的声音与山崩地裂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明声音之响,气概之大,似乎大地都被震得抖动起来说明潮水给人们的一种冲击力。)
2、看到的:(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
(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重点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以及与潮水来时的关系。明白白线指的就是潮水。)
(2)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潮水越来越近,越来越急,越来越高)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比方,把翻滚的潮水比作白色城墙)
(4)浪潮越来越近,如同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比方,给浪潮以特写镜头,比作白色战马,这就是文章开头所写到的天下奇观)
(三)三读,看谁读得好
感情朗读,绽开各种形式的朗读竞赛。
(四)作业:
1、背诵课文其次、三自然段
2、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抓住表示时间的词给课文分段。
2、观赏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片段,试着用自己的话描绘潮来时的壮丽景象,并与课文比一比,看谁写得更好。
二、教学过程
(一)指导分段
1、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早上,午后一点左右,霎时)
2、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各段的也许意思。
(二)观看录像,进一步了解钱塘江大潮
1、观看录像,结合课文想想,作者哪些地方写得好。
2、试着用自己的话给录像配上解说词
3、集体沟通,看谁的描述最精确,最能吸引人。
(三)作业:
1、检查课文背诵状况
2、听写词语
3、完成作业本相关作业
语文教案篇7
【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沟通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奇妙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学问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学问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溢儿童对大自然的新奇与酷爱。通过学习培育同学从小关注科学,探究自然的意识。
对小同学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老师应加强对同学朗读课文的指导,特殊要指导同学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同学在对话中发觉,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学问发生深厚的爱好,发生探讨、探究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新奇与酷爱,培育从小关注科学、探究自然的爱好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改变、化石等相关学问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老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原委是怎样得来的呢?今日俺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用自身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俺会认”的内容,引导同学进行识字沟通,可以实行组内沟通的形式,说说自身已经认知了哪些字,是怎样认知的?同时沟通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同学特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身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沟通。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相互检查识字状况。分段合作读文,相互检查读文状况。老师巡察汲取反馈。
3、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同学沟通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老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实力是培育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老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同学沟通识字阅历,培育同学自主识字的实力。
二、写字
1、出示“俺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同学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视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沟通,老师相机强调。
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同学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同学临写,老师巡察指导,同桌相互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视察、沟通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同学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同学写字的主动性,培育同学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沟通与评议,促进了同学观赏水平的提高。
三、质疑
1、快速读文,考虑: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沟通,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同学的问题意识,培育读书实力。解决同学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刚好地了解了同学对于课文内容的驾驭状况。但要留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置,为下节课作打算。
其次课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仔细
惊奇闪光透亮宝藏踪迹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同学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同学的读文状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感悟,在沟通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1、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3、读了这本书,俺们能知道什么?
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同学实行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从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沟通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沟通,相互补充,老师相机点拨。在沟通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同学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化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同学特性化行为,引导同学读中考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同学的主体地位。
三、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识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一起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依据。你能揣测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学问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化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同学阅读实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育了同学的创新意识和理解实力。激发了同学们探究自然的爱好,发奋学习的热忱。
四、写字
1、出示“俺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同学视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老师范写同学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留意的问题。
3、同学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同学沟通展示。
2、支配课外收集活动,打算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妙”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同学爱好地培育和良好特性的发展。
【伴教锦囊】
〖词语说明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状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态、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状况。
宝藏:贮藏的珍宝或财宝,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语文教案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相识八个生字,写好说、话两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背诵。
3、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感悟春天的漂亮。
课前打算: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自备田字格,嬉戏题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1.小挚友,你们喜爱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望见这个字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嬉戏,看谁说得多。
3.出示课文插图,老师这儿也有一幅漂亮的图画,想看看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挚友们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找寻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总结: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颂春天,歌颂美妙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第1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字词卡片,反馈读音。
(1)板书课题:1.柳树了
(2)谁来读课题,柳树怎么啦?(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
(3)除醒字外,你们还会认儿歌中的哪些汉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看字卡。(老师出示字卡,请学生读字并组词)
3.分节读文,了解内容。
(1)读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春雷跟柳树说话,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儿胃肠道超声课件
- 小儿窒息课件
- 冻肉食品供应合作协议书
- 家庭财产协议怎样取消合同
- 小儿推拿积食课件讲解图
- 关于锰矿加工的合同范本
- 上海美甲店转让合同范本
- 小儿推拿呕吐病例课件
- 三一铆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8年级数学下册试题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西安经开第一学校新初一分班英语试卷含答案
- 酒店建筑装饰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燃气轮机余热回收技术-深度研究
- 家政就业安置合同范本7篇
- 老龄化背景下的长期照护需求-深度研究
- 《认识创业投资》课件
- 2025年全国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知识押题试题库及答案(共九套)
- 专业鞋品采购协议模板2024版
- 太阳能热水器维保合同2025年
- 《护士职业素养》课件
- 西安26中小升初分班考试语文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