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装及配线作业指导书_第1页
设备安装及配线作业指导书_第2页
设备安装及配线作业指导书_第3页
设备安装及配线作业指导书_第4页
设备安装及配线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网络系统设备安装及配线作业指导书 11. 适用范围 12. 作业准备 1 内业技术准备 1 外业技术准备 13. 技术要求 1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 施工程序 2 工艺流程 25. 施工要求 2 施工准备 2 配线架安装 3 各类配线部件安装 3 接地要求 3 线缆端接 4 双绞电缆和连接硬件的端接 4 光缆芯线端接 46. 劳动组织 47. 材料要求 58. 设备机具配置 59. 质量控制与检验 5 质量控制 5 质量检验 7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7 安全要求 7 环保要求 7网络系统设备安装及配线作业指导书适用范围适用于智能化系统工程等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管槽安装)施工。作业准备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外业技术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对设备平面布置进行现场复测,确定设备及支架的安装位置是否相符,并在图纸上做好标记。施工前对室内设备安装环境进行检查,保证施工场地符合施工安全和通信设备运行安全要求,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通风、湿度、尘埃、地板承重力、抗震能力、接地系统等。技术要求设备机架固定方式应符合设计或厂家规定,防震加固措施符合设计要求,各紧固部分应牢固无松动现象,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机架安装采用整体连接固定方法,即制作与设备机架相符和与静电地板高度相等的安装底座和采用调平调直导轨进行安装、连接和固定,保证设备整体稳固和整齐美观。交换和路由设备的端口数量、端口类型、端口传输速率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交换和路由设备的冗余和备份方案符合设计要求。各终端设备应与其上联设备间双向通信正常。系统局域网丢包率不应大于1‰。系统局域网网络设备传输延迟不应大于1ms。交换和路由设备的上电重置时间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施工程序施工准备→交换机、路由器安装→服务器、工作站安装→应用软件安装→系统测试→系统调试工艺流程图网络系统(设备安装)工艺流程图施工要求施工准备完成现场库房的准备,制定详细的材料计划。完成前期材料的预订工作。所选设备、材料和软件,必须按照合同技术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要求进行进场验收。进场验收应有书面记录和参加人签字,并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验收人员签字;未经进场验收合格的设备、材料和软件严禁在工程上使用和安装;通过进场验收的设备和材料应按产品技术要求分类妥善保管。根据到货清单,核对设备的型号、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订货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根据设备出厂质量合格证和测试记录并对照实物检查设备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机架、支架设备安装位置,底座固定方式。对使用的工具要进行检查,确保性能指标正常。交换机、路由器安装应先阅读设备手册和设备安装说明书。进口设备应确认设备支持电压。设备应安装在干燥、干净的电信间或设备间内。设备应安装在固定托架上或机箱内,固定设备的托架或机箱宜距地面500mm以上;设备安装应整齐、牢靠;信息模块和相关部件应按设计要求安装,空余槽位应安装盲板;设备标签应标明设备名称和网络地址;多个设备宜安装在标准机柜内。网络设备的电缆线、跳线应连接可靠,沿路由固定,走向清楚明确,线缆上应有标签。安装完毕应通电检查,设备供电应正常,报警指示工作应正常。配线架安装配线架位置应与电缆进线位置相对应。各直列配线架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2mm/m。接线端子的标志应齐全。各类配线部件安装各部件应完整,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标志齐全。固定螺钉应紧固,面板底面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接地要求机柜、配线设备、金属钢管及线槽,其联合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Ω;网络设备机壳上接地点到就近的接地金属体/接地条等的距离≤;每个给网络设备供电的插排必须有接地,三芯插头的保护地与机房接地点的交流电压差应≤1V;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规范要求。线缆端接线缆端接一般要求:(1)线缆端接前,应检查核对标签编号;(2)线缆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3)线缆终端安装应符合设计和产品厂家安装手册要求。双绞电缆和连接硬件的端接应使用专用剥线器剥除电缆护套,不得刮伤绝缘层,且每对双绞电缆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对于5类及以上级别线缆应不大于13mm;双绞电缆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RJ45)相连,必须按设计要求的顺序正确卡接;双绞电缆屏蔽层与插接件终端处屏蔽罩必须有可靠接触,线缆屏蔽应与插接件屏蔽罩360o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应小于10mm。光缆芯线端接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使用连接器应便于光纤跳接;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光纤跳线活动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前应清洁,所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劳动组织作业人员配备表职务人数负责人1技术员6安全员1质量员1技工2普工4材料要求信号传输材料、机房设备材料、终端材料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国家强制产品认证“CCC”标识,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等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和备附件应完整、整齐,机体无变形、表面无损伤,机体无受潮发霉及锈蚀现象,镀层和漆饰应完整无脱落。妥善保管机架、设备的文件图纸、检验单和合格证、备品等,配线的检验单和合格证等,以备完工时移交。底座规格、尺寸应与相应的机柜、机架相匹配。设备机具配置安装器具: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套丝机、钢锯组合工具、射钉枪、拉铆枪、手电钻、台钻、高凳等。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万用表、兆欧表、示波器、场强仪等。专用工具:剥线器、压线工具、光纤熔接机切割工具、玻璃磨光盘、单片打刀、排形打刀等。质量控制与检验质量控制主控项目1)设备及材料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检验方法:按设计检查,且核对产品合格证。2)线缆敷设和端接检测要求应对以下各项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以下标准:(1)线缆弯曲半径非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倍。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2)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敷设线槽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编号和长度。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布放多层屏蔽电缆、扁平缆线和大对数主干光缆时,直线管道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应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40%。(3)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布放,线缆间最小净距离,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4)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5)对绞电缆芯线终接,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6)光纤连接损耗值,应符合表的规定:光纤连接损耗光纤连接损耗(dB)连接类别多模单模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熔接3)采用架空、管道、直埋敷设电缆,应符合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施工之相关规定。4)机柜、配线架安装检测应符合符合下列要求:(1)卡入配线架连接模块内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色谱组合规定进行排序;(2)配线架端接线序只能按T568A或T568B标准之一进行端接,且必须与信息模块线序排列标准相一致,推荐使用T568B。5)防雷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金属外壳及器件、线缆屏蔽接地线截面及色标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连接导体应牢固。6)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各条链路进行线缆性能检测,其内容包括电气性能检测和光纤特性检测,系统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质量检验计算机网络系统检测1)计算机网络系统检测应包括连通性检测、路由检测、网络管理功能检测。2)连通性检测宜采用相关测试命令进行测试,或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网络测试仪测试网络连通性。网络安全系统检测网络安全系统宜从物理层安全、网络层安全、系统层安全、应用层安全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