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设计_第1页
空调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设计_第2页
空调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设计_第3页
空调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设计_第4页
空调净化系统再验证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题容与适用围本方案主要描述精制工段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的再验证过程,包括运行确认、性能确认的全过程。2验证目的本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检查并确认该空调的净化系统性能及适用性,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和GMP要求,操作、维护保养标准操作程序是否符合生产实际操作要求,是否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保证洁净区空气环境各项指标持续达到设计标准和GMP要求。3术语再验证:指一项工艺、一个过程、一个系统、一台设备或一种材料经过验证并在使用一个阶段以后进行的,旨在证实已验证状态没有发生飘移而进行的验证。4概述4.1系统描述空调净化系统采用全空调风道式中央空调系统,风管材料采用镀锌薄钢板,空调系统送风管、回风管和排风管的保温材料均采用难燃材料B1级橡塑海绵保温板。室气流组织:上送下侧回或下侧排风。空调机组:空调系统的空调处理机组采用双层金属壁板组装式空调机组,机组底部采用不锈钢板。空调机组由初效过滤(G4),中效过滤(F7),冷却去湿,加热,加湿,风机,亚高效过滤器(F9)等功能段组成;加湿采用蒸汽加湿。冷热源及参数:空调系统所用冷媒为7℃低温水;空调系统加热、加湿用热媒为蒸汽。净化空调系统的部分房间设有微压差计,用以检测房间之间相对压力的变化情况,通过对系统各区域的送风、回风及排风量的控制及调节来达到各个不同洁净级别之间及室外的压差要求。空气流由洁净区流向非洁净区,由缓冲间流向室外。空调净化过程为:新风初效过滤中效过滤表冷器风机加热加湿亚高效过滤高效过滤室正压风量排至室外(回风经过回风管进入组合式空调处理机组中效过滤器前再循环)。新风经初效过滤器与回风混合经过中效过滤器、表冷器、风机、加热、加湿、亚高效过滤器送至洁净区,混合后的空气经过空调净化系统后能够保证洁净区的尘埃粒子、浮游菌、沉降菌及环境温湿度达到产品生产要求。空调系统图:新风段初效过滤器混合段中效过滤器表冷挡水段风机段均流段蒸汽加热段蒸汽加湿段中间段亚高效过滤器出风段4.2验证说明本次空调系统的验证依据GMP和设备验证管理SOP的要求,空调净化系统使用一定周期后,应进行设备的再确认,本公司严格按照验证方案中的要求来对空调净化系统来进行运行和性能方面的再验证。4.3风险评估4.3.1风险评估的目的对影响生产过程控制的因素进行评价,对可能的危害进行判定,对于每种危害可能产生损害的严重程度、危害的发生概率和可检测性进行估计,在某一风险水平不可接受时,建议采取了降低风险的措施,在日常管理中进行控制。4.3.2风险分析识别风险分析识别采用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识别潜在的失败模式,对风险的严重程度、发生几率和发现的可能性评分。风险系数分数水平严重性(S)3严重2中度1轻度发生概率(O)3经常2偶尔1很少可检测性(D)3几乎无法检测2通过管理手段可检测1可检测效果明显4.3.3风险判断标准风险优先数(RPN)=风险严重性(S)x风险发生概率(O)x风险可检测性(D)RPN风险水平评估<6低可以接受≤6<9中合理可行降低,应采用加大检查频次或采取适当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9高不可接受;予以特别关注,应从设计或特定的途径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并作综合性分析,以降低其严重程度或发生的机率,以使风险降到可接受的水平。4.3.4风险识别结果通过比对产品工艺规程、产品质量回顾、以往空调净化系统运行情况、洁净区洁净度和微生物检测情况、查找资料、学习新版GMP及实施指南等方法,对空调净化系统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风险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将查找并确认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与可能形成的风险识别统计如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序号工艺步骤潜在的危害或偏差潜在影响带来的后果严重性S潜在的原因发生概率O现行控制措施可检测性D风险优先系数RPN=S×O×D/可否降低风险水平控制措施及验证活动职责与目标日期1温湿度控制温度和湿度较高或较低;温度和湿度取值不当影响产品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引起污染;舒适环境缺失、人员不适感和操作差错率增加,从而影响产品质量。3空调系统加热装置出现问题;冷却系统冷媒或表冷器出现问题;空调系统制冷或加湿装置出现问题;21、根据工艺要求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30-65%;2、对空调净化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3、洁净区的温湿度定时监控。16/可中定期对空调加热、冷媒系统和除湿装置进行检查;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维护;验证温湿度取样点位置具有代表性再验证2压差和压差梯度不同洁净区域的压差控制紊乱导致污染;相邻房间的压差和压差梯控制不当。导致产品污染和交叉污染2滤布破损或需要清洁;房间密封不严。11、在空调系统的送风各段空气过滤器之间安装压差表,定期观察其差压的变化,进行更换、清洗滤布。2、定期的维护各门封和进出通道。3、每天检查洁净区各房间的压差,并记录。12/否低--------3换气次数换气次数不足换气次数影响洁净度和人员舒适度;不能有效地阻止室外的污染侵入室和保持室的压力;不能有效地排除室污染;3新风量设计不足;进入洁净区的风量不足;11、在准确计算送风风量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新风口的尺寸和数量;新风量设计合理;2、对空调过滤器有压差计显示压差变化,进行清洗或更换;3、每半年对风量和换气次数进行测试12/否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序号工艺步骤潜在的危害或偏差潜在影响带来的后果严重性S潜在的原因发生概率O现行控制措施可检测性D风险优先系数RPN=S×O×D/可否降低风险水平控制措施及验证活动职责与目标日期4悬浮粒子悬浮粒子超标影响人员舒适度;对产品造成污染。3清场不到位;过滤器泄漏;1有洁净区清洁SOP;高效过滤器每年检漏;悬浮粒子3月检测一次;4、发现监测结果超标,有详细的调查和评估流程;5、制定了完善的日常监控SOP,包括:限度、监测方法、监测设备、监测频率、取样位置、取样数量等。26/可中加强洁净区的清场检查,确保清场能符合要求;对悬浮粒子进行确认;再验证5微生物限度浮游菌、沉降菌超标产品污染;客户投诉;导致整批或部分产品召回。3清场不到位;人员进出和更衣程序不符合傲气1对沉降菌每两周测试一次,浮游菌每月测试一次;有人员进出和更衣程序并培训26/可中对人员进出和更衣程序加强培训和监督检查;对沉降菌和浮游菌进行确认再验证6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的监控纠偏限度过低或过高监测不准;出现较大偏差,无法施实准确纠偏措施。2纠偏限度与规定标准不符;纠偏措施不当。1有规的纠偏限度处理程序;发现超纠偏限度进行重新监测,并采取纠偏措施。12/否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序号工艺步骤潜在的危害或偏差潜在影响带来的后果严重性S潜在的原因发生概率O现行控制措施可检测性D风险优先系数RPN=S×O×D/可否降低风险水平控制措施及验证活动职责与目标日期7人员操作过程出现失误操作不当导致取样失败,影响检测结果。2人员未按规定进行培训或考核或未达到上岗要求1每年对人员进行洁净区知识培训12/否低--------8物流环境污染,影响产品质量。产品污染2物料未从规定通道出入;消毒不彻底。1SOP有对物料进出洁净区的规定;洁净区人员有相应的培训;12/否低--------5引用标准《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GB/T16292-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4-2010《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修订《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2002年6月《洁净厂房设计规》GB50073-2013《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GB50591-2010《欧盟GMP附录1》2009年3月1日6职责小组成员职务部门工作任务福元组长607车间负责验证的组织实施工作。飞飞组员607车间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培训,验证报告的编写。涛组员607车间负责设备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士民组员607车间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高效过滤器的检漏。配合工段进行洁净度确认。凯组员607车间负责沉降菌、浮游菌检测、温湿度及风压检查。高效过滤器的风速检测、风量计算。配合进行高效过滤器的检漏。周长瑞组员607车间负责沉降菌、浮游菌培养和记录及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龙坦组员质量部负责验证过程的监督。郭俊浩组员607车间负责仪器、仪表的确认。7验证项目和时间安排验证项目验证时间安排运行确认2015年3-6月性能确认2015年3-6月8验证容和方法8.1验证前的准备8.1.1人员培训确认目的:空调系统再验证开始前,确认验证人员是否已经接受了设备操作SOP及验证方案的培训。确认方法:检查所有参与验证人员的培训计划、培训日期、培训容、签名表、培训效果评价等,确认培训资料是否齐全。可接受标准:所有参与验证的人员应经过该方案的培训且评价合格,能够熟练掌握本方案的容及验证方法。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空调净化系统人员培训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1.2文件确认目的:确认验证该系统所需的主要技术资料及相应的SOP是否已经具备,验证文件的可靠性及可执行性。文件分类:技术资料:系统所有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所有设备合格证,高效过滤器材质证明,制造商提供的空调机组操作手册、技术数据。图纸:洁净区平面布置图及空气流向图,包括各房间的洁净度、气流流向、压差、温度及湿度要求、人流和物流流向;空气净化系统划分的描述及设计说明。相关的SOP:《精制工段洁净区人员出入管理SOP》、《精制工段洁净区物料出入管理SOP》、《精制工段洁净区清洁和消毒管理SOP》、《精制工段洁净区洁净服管理SOP》、《精制洁净区微生物测试管理SOP》、《精制工段空调净化系统操作与维护SOP》等。检查方法:列出上述文件,并进行逐个确认,记录文件的名称、编号或版本号,并规定存放处。可接受标准:与此系统验证有关的文件齐全,具备可执行性。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空调净化系统文件(图纸)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1.3验证用及空调机组上仪器仪表确认安装在空调设备上的仪表主要有压力表等。空气净化系统的验证仪器有风量罩、微压差计、干湿球温度计、频闪数字转速仪、照度计、悬浮粒子测试仪、浮游菌测试仪、气溶胶发生器、气溶胶光度计等。所有这些仪表、仪器均要列表,写明用途、精度、检定周期,并附上自检合格证书或外检合格证书。目的:确保验证工作正常进行,使验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确认方法:列出主要校验的仪器,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必须对仪器、仪表进行校准。可接受标准:仪器仪表的数量、量程、精度、灵敏度等与验证要求相适应,且经校准,并附有合格证明。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空调净化系统仪器仪表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1.4空调设备和洁净区清洁的确认确认方法:检查空调机箱表面、电器控制系统、初中效过滤器、表冷器、风机、亚高效过滤器和洁净区等的清洁状况。可接受标准:各空调设备表面和附属设施清洁,洁净区卫生符合要求。对于清洁不合格的地方,应重新清洁,直到合格为止。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空调设备和洁净区清洁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1.5风管漏风确认目的:确认风管是否漏风(漏光)确认方法:采用漏光试验,对一定长度的风管,在漆黑的周围环境下,用一个电压不高于36V、功率100W以上、带保护罩的灯泡,在风管从风管的一端缓缓移向另一端,若在风管外能观察到光线射出,说明有比较严重的漏风,应对风管进行修补后再查。可接受标准(见下表):洁净级别风管部位检查方法漏风指标所有洁净级别送、回风管漏光法无漏风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风管漏风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1.6洁净室(区)表面密封性确认本次验证主要是检查各个洁净室(区)的地面、墙壁、天花板、灯具、门窗、传递窗以及各接合部位是否密封,是否有开胶的现象。洁净室分布情况参见“精制洁净区平面图确认项目可接受标准设备与墙壁和天花板结合部设备与墙壁和天花板接合部应密封照明灯具的样式及安装情况照明灯具应采用吸顶式或嵌入式,与天花板接合部应密封管道、风口、开关、插座与墙壁或天花板的结合部管道、风口、开关、插座等与墙壁或天花板的接合部应密封传递窗、门窗与墙壁的结合部传递窗、门窗与墙壁的结合部应密封门与地面的结合部密封条完整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洁净室(区)表面密封性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1.7高效过滤器完整性测试(PAO法)目的:通过测出允许的泄漏量发现高效过滤器及其安装的缺陷所在,以便采取补救措施。确认方法:A空调机组在额定电压条件下启动,稳定运转20分钟。B卸下高效过滤器的散流板,对箱体和框架的外表面进行清洁,避免积尘对检测产生干扰。C完整性测试需要的仪器:气溶胶发生器、气溶胶光度计、氮气瓶、PAO、环氧树脂硅胶和备用的所需型号的高效过滤器。D气溶胶烟雾的发生向气溶胶发生器中加入适量PAO液体,用塑料管将气溶胶发生器的惰性气体入口与装有压力调节阀的氮气瓶出口连接。把气溶胶发生器放入空调箱负压段或将气溶胶发生器的喷口与空气净化系统风机柜的中效预留管口用塑料管连接,通电加热至390℃-420℃。接通压力压力源,开启喷嘴调节阀,开启压力调节阀(0.1Mpa-0.3Mpa),调节气溶胶烟雾的输出量;层流工作台可直接放入风机吸入口。E气溶胶光度计初始化、100%参比标准值设定测试前按照气溶胶光度计操作要求进行初始化、设定报警值;每个高效过滤器扫描前,都必须进行100%基准的复核,将采样管接上预留的PAO检测孔,一端与上游(高效过滤器进风侧)采样口连接,另一端与气溶胶光度计接通,测定上游气溶胶浓度。调节气溶胶发生器输出阀的开合度,直至确认上游浓度达到10-20μg/L,将此基数设定为100%。F气溶胶光度计扫描Ⅰ用气溶胶光度计的采样头对整个高效过滤器的工作面(包括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与框架部的连接、过滤器框架的密封垫与过滤器支撑框架之间、支撑框架与墙壁或顶棚之间)进行扫描。扫描时,采样头离过滤器表面距离约2-4cm,速度约在3-5cm/s之间。扫描按直线来回往复地进行,线条间应重叠。检测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记录光度计面板上的显示值。注意:扫描过程中避免箱体上的积灰干扰,尤其是采样头不能接触高效风口箱体或过滤器的框架。Ⅱ气溶胶光度计上的显示值即为高效过滤器的穿透率,扫描时仪器显示出有等于或大于限值的穿透率,把探头停在泄漏处,在光度计上显示最大读值的探头位置,即为泄漏位置。画出示意图,标明泄漏位置和最大穿透率值。Ⅲ在扫描工作中间及最后,核查上游气溶胶浓度,以确定其稳定性。当上游气溶胶浓度变化超过±15%时,重新设定100%基准,并追溯检查。扫描测试方法如图示:G不符合纠正措施Ⅰ高效过滤器滤料或封胶头泄漏时,若单个漏洞处面积<总面积的1%,可以用环氧树脂硅胶堵漏。若单个漏洞面积超过总面积的1%,或全部泄漏处的面积超过总面积的5%时,则此高效过滤器必须更换。Ⅱ高效过滤器安装框架间存在泄漏,应拆卸后重新安装。若是框架本身质量存在缺陷,应进行更换框架。Ⅲ整改完成后,重新测试,并根据测试数据对结果的符合性作出判断。H测试过程中填写《高效过滤器检漏记录》LK生Q-19(2)-03。可接受标准:受检高效过滤器测得的穿透率的最大值不得大于“出厂合格穿透率”(“出厂合格穿透率”可通过受检高效过滤器铭牌上标注的过滤效率换算而得)。K=(1-α)*100%,式中:K――出厂合格穿透率,α--铭牌上标注的过滤效率。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高效过滤器完整性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2运行确认(OQ)8.2.1目的:运行确认是在设备运行状态下,对空调机组的传动系统、电气部分、动力管线、计量器具等进行检查,并将实际检测结果与工艺要求及设备设计参数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总结该设备的运行确认。目的是为证明空调净化系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及生产工艺要求。做PAO法检漏试验需开动风机外,其余设备可以不开;在运行确认阶段,所有的空调设备必须开动,与空调系统有关的工艺排风机也必须开动,以利于空气平衡,调节房间的压力。8.2.2空调净化系统运行确认的主要容空气净化系统运行确认的主要容:空调机组运行的确认;高效过滤器的风量及气流流型测定;空调调试和空气平衡(风量及换气次数、房间静压差、温度与相对湿度的测试);房间照度;噪声;自净时间。8.2.2.1空调机组(主要是空调器及风管)的运行确认目的:确认开机运行是否正常。确认项目及标准:①设备的润滑:检查设备用润滑的部位,轴承处充填润滑油;②点动试车:快速开、停车三次,转动部分转动灵活,无碰擦,无异常声音;③传动系统的检测:点动试车无异常后,开动电机空车运转4小时运转稳定,无异常声音,待运转平稳后,连续运行4小时以上,无异常情况发生;④电机运转情况的检查:使用转速仪测量电机的转速,实测值与额定值的差别在5%之;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机运转状态下的电压、电流,电压实测值与额定值的差别在5%之,负载电流以实测值不超过额定值;⑤密闭性检查:机体各部分及各焊缝无漏气现象;⑥过滤器压差:观察初、中、亚高效过滤器的初始压差;初效初始压差<20Pa,中效初始压差<100Pa,亚高效初始压差<150Pa。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空调机组运行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2.2.2气流流型的测试目的:确认在洁净室洁净空气保护下,气流与机械设备的相互作用,选择或改善气流流型,使之产生最小的湍流和最大的清除能力。确认方法:A测点布置:非单向流洁净室选择通过代表性送风口中心的纵、横剖面和工作区高度的水平面各1个,剖面上的测点间距为0.2m-0.5m,水平面上的测点间距为0.5m-1.0m.两个风口之间的中线上应有测点。B测试条件:检测应在空气净化调节系统正常运行并使气流稳定后进行;送风口或风速符合规定要求;洁净室压差符合规定要求。C测试方法:用发烟器在规定的测点以及“典型位置”(如产品在工作环境中暴露的上方及四周等)释放可见的烟雾,并随气流形成可见的流线。用发烟器的方法逐点观察、记录气流流型,并在测点布置的剖面图上标出流向。当烟雾流过“典型位置”时拍摄或录像下流线。烟雾应能够流经这些“典型位置”,而不因空气的湍流造成回流。否则应对空气净化调节系统、设备位置或物料摆放位置进行调整。可接受标准:烟雾气流方向与设非单向流同向。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洁净区气流流型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2.2.3风量及换气次数测试在检测前,必须首先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系统中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有无障碍(如过滤器有无被堵、挡),所有阀门应固定在一定的开启位置上,并且必须实际测量被测风口、风管尺寸。目的:通过测定确认风量及换气次数是否符合要求。确认方法:Ⅰ选用带流量计的风量罩测定进风口风速、风量,该法可直接得风速(υ)和出风量(L)。风量罩面积应接近风口面积。测定时应将风量罩口完全罩住过滤器或出风口,风量罩边与接触面应严密无泄漏。换气次数的计算:N=N=L1+L2+…LnA×H L1,L2,…Ln为房间各送风口的风量,m3/hA为房间面积,m2;H为房间高度,mⅡ用风速仪测量总回风口、新风口和排风口的风速和风量,用风速仪离风口0.3m处测量,按风口截面大小把它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块,在其中心处测量。123512354υ1υ1+υ2+…υnnυ=υ1、、υ2,…υn为各测点的风速,m/s;n为测点总数,个。b风口风量L(m3/h)L=3600F·υF为风口通风面积,m2;υ为测得的风口平均风速,m/s;可接受标准:a总风量不低于风机额定风量的95%,风机额定风量27000m3/h;b新风量不低于总风量的27%;c各进风口风量在各自设计风量的90-110%之间;d换气次数≥15(次/h)。测试过程中填写《洁净室(区)风量和换气次数测试记录》LK生Q-19(2)-01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洁净区风量及换气次数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2.2.4房间静压差测定目的:在风量测定之后,查明洁净室和邻室之间是否保持必须的正压或负压,从而知道空气的流向。确认与设计的压差梯度是否一致。根据车间风速风量测定和压差调节确定正常条件下空调风机运行频率。根据测定结果调整空调系统,使各房间静压差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确认方法:a.测试仪器:倾斜式微压计(精度1.0Pa)。b.测试条件要求:测定前应将所有的门都关闭,并开启房间中的排风机,在最大排风量条件下进行;测试时所有的空调系统应处于连续的运行状态,不允许有人穿越房间;为避免压力出现不必要的变化,测试状态应固定,并应从平面上最里面的房间依次向外测定。c.测量方法:将U型管或微压表安装在墙壁上,可随时观察压力变化情况,并读数记录。可接受标准:相邻不同级别空间的静压差绝对值应≥10Pa;洁净室与室外的压差应≥12Pa;压差梯度与设计方案一致,接粉间与相邻房间保持负压。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洁净区静压差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2.2.5房间温度与湿度测定温度、湿度测定应在风量风压调整后进行。温度、湿度的测点应放在洁净室有代表性的工作区或洁净室的中心点。测试前,空调系统连续运行24小时以上,所有照明设施也应在测试前24小时全部打开。目的:确认HVAC系统具有将洁净厂房温度、相对湿度控制在设计要求围的能力,避免影响产品工艺条件,防止细菌的繁殖。确认方法:a.测试仪器:干湿球温度计b.测点分布:温度、相对湿度的测点应放洁净室有代表性的工作区或洁净室的中心点,并按温、湿度测试点分布图检测。所有测点宜在同一高度,离地面0.8m,测点距外墙表面应大于0.5m。c.测点数的确定:室面积≤50m2,测点5个;每增加10m2,增加1个测点。d.测定方法:拿干湿球温度计放置检测房间静止15分钟进行读数。可接受标准: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30%-65%.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洁净区温湿度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2.2.6房间照度确认方法:a.检测仪器:便携式照度计(TES-1344A)(测量围0.01~20000Lux/fc,最小刻度小于2Lux)b.检测条件:照度的检测应在室温度稳定和光源光输出稳定的状态后进行;对新荧光灯区应使用100h以上,并在点燃15min后进行测试。c.检测点位置:照度测试点应选择在工作面高度进行,一般宜为0.8m,通道测试高度宜为0.2m;测试点数量可按每50㎡洁净室(区)面积一个点计算,但每个房间不得少于1点。d.测试方法:开启被测房间灯具照明,趋于稳定后,在操作台平面等相应位置上测量照度,测量时应关闭相邻房间照明。可接受标准:a主要工作室一般不宜低于300LX,辅助工作室、走廊、气闸室、人员净化和物料净化用室可低于300LX,但不宜低于150LX;兽药生产厂房主要工作室一般不宜低于150LX,其他工作区域不宜低于100LX。b洁净室(区)的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照度均匀度是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的比值。房间照度测试过程中填写《洁净室(区)照度测试记录》LK生Q-19(2)-02。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洁净区房间照度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2.2.7室噪声检测确认方法:a.检测仪器:测噪声的仪器为带倍频程分析的声级计,一般只测A声级的数值。b.检测点设置:检测点设置可为洁净室面积均分,每50m2设1点。测点取其中心,距地面1.1-1.5米高度或每一个工作点人耳位置(人离开)。接受标准:洁净室的噪声级不应超过65分贝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洁净区房间噪声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2.2.8自净时间确认目的:确认系统在受到来自部的污染后恢复标准要求的洁净度的能力。从而判断洁净室的动态性能。确认方法:a.测试仪器:发烟器、悬浮粒子计数器b.测试方法:以人工发烟为基准,将发烟器放在离地面1.8m以上的室中心点,发烟1~2分钟即停止。1分钟后开机运行并计时,5分钟后用悬浮粒子计数器测量,定时(如每0.5分钟)读数,直至浓度符合D级洁净度级别的要求为止,以这一段时间为实测自净时间。可接受标准:实测自净时间应不大于计算自净时间得1.2倍;不超过设计自净时间2分钟(参考值为15~20分钟)。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洁净区房间自净时间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2.3运行确认结论运行确认完成后,对运行确认需要做的项目进行确认,收集资料对各项目的确认结果进行评价,在以上所有项目确认完成后,项目测试状况与接受标准一致,则运行确认合格。将确认结果记录于运行确认结论确认记录中。8.3性能确认(PQ)8.3.1目的:对洁净室综合性能的监测,对空气净化系统是否能达到规定的洁净度做出判断,确认HVAC系统能够连续、稳定地使洁净区的洁净度符合设计标准及生产工艺的要求。性能确认在动态或模拟全负荷运转的情况下进行。8.3.2确认容:悬浮粒子的测定和微生物(沉降菌、浮游菌)的检测。洁净室中的悬浮粒子及微生物数的预测定是为最终的环境评价作准备,以便在测定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空气平衡及房间消毒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悬浮粒子的测定应在空调调试及空气平衡完成后进行。微生物的测定应在悬浮粒子测定结束,房间消毒后进行。8.3.2.1悬浮粒子的测定悬浮粒子洁净度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应根据产品的生产及工艺关键操作区设置,在验证时采用静态测试,即在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区)没有生产人员及生产活动的情况下进行测试。目的:通过悬浮粒子的测定,判断洁净室的洁净度是否达到要求。确认方法:a测试仪器:激光悬浮粒子计数器(Y09-550)b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见附图1。c采样量的确定:Y09-550型激光悬浮粒子计数器的采样量50L/min,采样中设定采样时间15s,对应采样量12.5L,符合D级的采样量要求(见下表)。洁净度级别最小采祥量L/次≥0.5μm≥5μmD级2.838.5d检测采样的规定:采样时,粒子计数器的采样管口应迎着气流方向。采样管必须干净,连接处不得有渗漏。采用采样管较短的粒子计数器。室的检测人员必须穿洁净工作服,不宜超过3人,并应远离或位于采样点的下风侧静止不动。e测试方法:按《Y09-550型激光悬浮粒子计数器使用与维护SOP》和《洁净区(室)环境测试管理SOP》的规定进行测试。可接受标准:悬浮粒子洁净度级别参见《洁净区(室)悬浮粒子环境测试管理SOP》的中国兽药GMP对洁净室(区)洁净度控制标准。洁净度级别≥0.5μm≥5.0μm标准警戒限纠偏限标准警戒限纠偏限D级≤3500,0002800,0003150,000≤20,00016,00018,000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洁净区悬浮粒子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3.2.2沉降菌的测定目的:确认活性生物微粒沉降密度,以此来判断洁净室是否达到规定的洁净度。确认方法:a测试仪器:φ90mm×15mm规格的培养皿;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和沙氏琼脂培养基(SDA);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b采样点数确定与布置:与悬浮粒子测试布点一致。c测试方法:测试前培养基表面必须严格消毒。测试人员按要求进入洁净区;将已制备好的培养皿按采样点布置图逐个放置,每个点分别放置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培养皿和沙氏琼脂培养基培养皿;然后从里到外逐个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在空气中;培养皿暴露时间为不大于4h;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d采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配制的培养皿经采样后,在30℃~35℃培养箱中进行细菌培养,培养时间不少于5d;采用沙氏培养基(SDA)配制的培养基经采样后,在20℃~25℃培养箱中进行真菌培养,培养时间不少于7d。e菌落计数沉降菌平均菌落数的计算式中:—平均菌落数;Mn—培养皿菌落数(n=1,2,……n);n—培养皿总数。可接受标准:洁净度级别沉降菌(Φ90mm)cfu/4小时警戒限纠偏限D1008090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洁净区沉降菌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3.2.3浮游菌的测定目的:确认洁净区环境中的活性生物微粒,以此来判断洁净室是否达到规定的洁净度。确认方法:a测试仪器:浮游菌采样器、φ90mm×15mm规格的培养皿;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和沙氏琼脂培养基(SDA);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b采样点数确定与布置:与悬浮粒子测试布点一致。c测试方法:按《浮游菌采样器使用与维护SOP》和《洁净区(室)环境测试管理SOP》中的方法进行测试,采样量D级区为100L/次。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d采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配制的培养皿经采样后,在30℃~35℃培养箱中进行细菌培养,培养时间不少于5d;采用沙氏培养基(SDA)配制的培养基经采样后,在20℃~25℃培养箱中进行真菌培养,培养时间不少于7d。e菌落计数浮游菌平均浓度(个/m3)=菌落数/采样量可接受标准:洁净度级别浮游菌cfu/m3标准警戒限纠偏限D200160180确认结果:将确认结果记录于洁净区浮游菌确认记录。将确认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记录于偏差处理单。8.3.3性能确认结论性能确认完成后,对性能确认需要做的项目进行确认,收集资料对各项目的确认结果进行评价,在以上所有项目确认完成后,项目测试状况与接受标准一致,则性能确认合格。将确认结果记录于性能确认结论确认记录中。8.4偏差处理8.4.1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出现偏差,应立即通知验证小组并对偏差进行详细记录(参见偏差处理单),分析偏差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8.4.2待所有偏差得到有效处理后,验证方可进入下一步骤。8.4.3原始的偏差处理单经过批准后必须附在最终的验证报告中。8.5验证结果评价与结论验证小组根据验证情况对空调净化系统的运行及性能确认情况作出评价和建议。将验证情况进行分析、对该空调净化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出具验证报告,确定本次验证是否通过,确定空调净化系统是否可投入使用。8.6验证后的日常监控项目及频次根据再验证结果和法规要求确认日常检测项目和检测频次。8.7验证后的风险再评估验证结束后,对验证开始前识别出的3项中等级风险项目,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执行确认,在验证报告中对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风险再评估,确认评估结果是否降低,是否为低等级风险,若能够有效降低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那么控制措施有效。8.8再验证周期根据再验证情况,在验证报告中确认空气净化系统的再验证周期和再验证项目。9相关文件《公用系统验证管理SOP》《验证管理SOP》10记录附件1::精制洁净区悬浮粒子、沉降菌和浮游菌测试点分布图空调净化系统再验证人员培训确认记录LK生607-案-15029-01培训日期年月日时分--时分培训容培训人培训结果评价方式随机提问,根据接受培训者对培训容的理解及问题回答的结果由评价人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验证小组人员培训情况接受培训者接受培训者签名培训结果培训效果确认是否存在偏差或不一致项:□是□否偏差或不一致记录在偏差处理单中,编号为:。确认结论:确认人确认日期年月日空调净化系统再验证文件确认记录LK生TZ-案-15029-02分类文件名称文件版本(编号)存放处实施日期技术资料图纸相关SOP是否存在偏差或不一致项:□是□否偏差或不一致记录在偏差处理单中,编号为:。确认结论:确认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空调净化系统再验证用仪器仪表确认记录LK生902TTL-案-11008-27序号名称编号厂家型号技术参数(量程、精度等)校验日期有效期至是否存在偏差或不一致项:□是□否偏差或不一致记录在偏差处理单中,编号为:。备注:在确认报告中附上校验证书的原件或复印件。确认结论:确认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空调设备和洁净区清洁的确认记录LK生902TTL-案-11008-27序号确认项目标准确认结果1空调机箱表面清洁,无污迹和灰尘2初中效过滤器定期清洗过滤器,安装严密3表冷器表冷器换热片完好、不堵塞、干净4风机清洁,无污迹和灰尘5亚高效过滤器定期更换过滤器,安装严密6洁净区地面、墙壁、天花板、灯具和附属设施清洁,无积尘7电器控制系统清洁,无污迹和灰尘是否存在偏差或不一致项:□是□否偏差或不一致记录在偏差处理单中,编号为:。确认结论:确认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风管漏风确认记录LK生902TTL-案-11008-27序号确认项目标准确认结果1进风管风管无光线漏出2回风管风管无光线漏出是否存在偏差或不一致项:□是□否偏差或不一致记录在偏差处理单中,编号为:。确认结论:确认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洁净室(区)表面密封性确认记录LK生902TTL-案-11008-27洁净室名称房间编码确认项目可接受标准确认结果设备与墙壁和天花板结合部设备与墙壁和天花板接合部应密封照明灯具的样式及安装情况照明灯具应采用吸顶式或嵌入式,与天花板接合部应密封管道、风口、开关、插座与墙壁或天花板的结合部管道、风口、开关、插座等与墙壁或天花板的接合部应密封传递窗、门窗与墙壁的结合部传递窗、门窗与墙壁的结合部应密封门与地面的结合部密封条完整是否存在偏差或不一致项:□是□否偏差或不一致记录在偏差处理单中,编号为:。确认结论:确认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高效过滤器完整性确认记录LK生902TTL-案-11008-27监测日期:年月日区域:过滤效率:洁净室名称(编号)高效过滤器编号检漏结果完好(√)有漏点(×)否存在偏差或不一致项:□是□否偏差或不一致记录在偏差处理单中,编号为:。备注:高效过滤器检漏过程填写《高效过滤器检漏记录》LK生Q-19(2)-03确认结论:确认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空调机组运行确认记录LK生902TTL-案-11008-27空调机组编号序号检查项目规定要求实际结果1设备润滑润滑部位润滑良好2点动试车转动部分转动灵活,无碰擦,无异常声音3空车运转无异常声音4负载运转无异常声音5密封性机体各部分及各焊缝无漏气现象6电机运转电压和电流380±5%V≤40A7电机转速额定转速8初效过滤器初阻力(Pa)<20Pa9中效过滤器初阻力(Pa)<100Pa10亚高效过滤器初阻力(Pa)<150Pa否存在偏差或不一致项:□是□否偏差或不一致记录在偏差处理单中,编号为:。确认结论:确认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洁净区风量及换气次数确认记录LK生902TTL-案-11008-27测试区域测试时间房间名称、编码标准测量值确认结果风量换气次数风量(m3/h)换气次数(次/h)设计风量的90-110%≥15(次/h)女一更JZ118400(360-440)女二更JZ119410(369-451)男一更JZ120440(396-484)男二更JZ121440(396-484)缓冲间JZ122410(369-451)中控室JZ123640(576-704)576704洗衣间JZ1241072(965-1179)964.81179.2洁具洗涤间JZ125350(315-385)315385洁具存放间JZ126330(297-363)297363传递间JZ127300(270-330)270330工器具洗涤间JZ128430(387-473)387473工器具存放间JZ129360(324-396)324396接粉间JZ13011560(10404-12716)1040412716缓冲间2JZ131930(837-1023)8371023包材暂存间JZ1321030(927-1133)9271133缓冲走廊JZ1381460(1314-1606)13141606总风量总风量不低于风机额定风量的95%,风机额定风量27000m3/h--------新风量新风量不低于总风量的27%--------否存在偏差或不一致项:□是□否偏差或不一致记录在偏差处理单中,编号为:。备注:测试过程中填写《洁净室(区)风量和换气次数测试记录》LK生Q-19(2)-01确认结论:确认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洁净区静压差确认记录LK生902TTL-案-11008-27测试日期年月日可接受标准相邻不同级别空间的静压差绝对值应≥10Pa;洁净室与室外的压差应≥12Pa;压差梯度与设计方案一致,接粉间与相邻房间保持负压房间名称房间编号实测值(Pa)确认结果压差相对房间女一更JZ118女二更JZ119男一更JZ120男二更JZ121缓冲间1JZ122中控室JZ123洗衣间JZ124洁具洗涤间JZ125洁具存放间JZ126传递间JZ127工器具洗涤间JZ128工器具存放间JZ129接粉间JZ130缓冲间2JZ131包材暂存间JZ132缓冲走廊JZ138否存在偏差或不一致项:□是□否偏差或不一致记录在偏差处理单中,编号为:。确认结论:确认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洁净区温湿度确认记录LK生902TTL-案-11008-27测试日期年月日可接受标准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30%-65%房间名称房间编号检测点实测温度℃实测相对湿度%确认结果女一更JZ1185女二更JZ1195男一更JZ1205男二更JZ1215缓冲间1JZ1225中控室JZ1235洗衣间JZ1245洁具洗涤间JZ1255洁具存放间JZ1265传递间JZ1275工器具洗涤间JZ1285工器具存放间JZ1295接粉间JZ13014缓冲间2JZ1315包材暂存间JZ1325缓冲走廊JZ1385否存在偏差或不一致项:□是□否偏差或不一致记录在偏差处理单中,编号为:。确认结论:确认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洁净区房间照度确认记录LK生902TTL-案-11008-27测试区域:测试日期:年月日测试标准:1、主要工作室一般不宜低于300LX,其他工作室不宜低于150LX;兽药生产厂房主要工作室一般不宜低于150LX,其他工作区域不宜低于100LX。2、洁净室(区)的一般照明的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照度均匀度是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的比值。房间名称房间编码测试点值(LX)照度均匀度确认结果女一更JZ118女二更JZ119男一更JZ120男二更JZ121缓冲间1JZ122中控室JZ123洗衣间JZ124洁具洗涤间JZ125洁具存放间JZ126传递间JZ127工器具洗涤间JZ128工器具存放间JZ129传递间JZ127工器具洗涤间JZ128工器具存放间JZ129接粉间JZ130缓冲间2JZ131包材暂存间JZ132缓冲走廊JZ138否存在偏差或不一致项:□是□否偏差或不一致记录在偏差处理单中,编号为:。确认结论:确认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洁净区房间噪音确认记录LK生902TTL-案-11008-27测试区域:测试日期:年月日测试标准:洁净室的噪声级不应超过65分贝房间名称房间编码测试值(分贝)确认结果女一更JZ118女二更JZ119男一更JZ120男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