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的环境与安全防护_第1页
临床实验室的环境与安全防护_第2页
临床实验室的环境与安全防护_第3页
临床实验室的环境与安全防护_第4页
临床实验室的环境与安全防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实验室的环境与安全防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可编辑ppt目的(意义)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以人为本,和谐社会)2可编辑ppt相关重要文件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WHO)1983年出版2003年4月再版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2002年编写3可编辑ppt第一节

临床实验室的环境与安全管理4可编辑pptEnvironment范畴:非生物环境(空气、土壤、水流)生物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要求:无害(无医源性污染)肃静(允许噪声)整洁(整齐清洁)美观(摆设绿化)5可编辑ppt一、临床实验室对环境的要求1、空间分配—合理2、运行设计—有效3、采样设施—保证隐私、合理4、设计与环境—适合所从事的工作5、特殊的检测、控制系统—建立6、进出人员、路径—控制7、区域整洁、个人防护—规章制度8、储存—空间与条件6可编辑ppt设计图示7可编辑ppt废弃物的处理要求:专门设置(达标、合理、通畅)废弃物包括:污水(先处理后排放)污物(分类、处理、丢弃)废气(通风、排风)放射性废物(埋藏、稀释、衰变)8可编辑ppt实验室的温湿度温度:夏季(18~28℃)冬季(16~20℃)湿度:夏季(>30%)冬季(<70%)*精密仪器:温度(夏26℃,冬20℃)湿度(夏冬50%)9可编辑ppt布局门窗(朝向)电源(载量、插座、接线板)仪器(防震、潮、腐蚀、避光)墙面地面天花板实验台储物橱(架)10可编辑pptBSL-2实验室11可编辑pptBSL-3实验室12可编辑ppt二、临床实验室主要的危害源(一)生物源危害(二)化学源危害(三)物理源危害13可编辑ppt(一)生物源危害1、定义:是指对人类和动物有危害或潜在危害的传染源。2、来源:临床实验室中处理的病人标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14可编辑ppt(二)化学源危害1、含义:临床实验室内的部分化学品具有易燃、可燃、刺激、腐蚀性或剧毒性等危害。2、易燃、可燃及自燃等区别~3、来源:15可编辑ppt易燃、可燃及自燃1、按照液体的闪点分级:

Ⅰ级(<28℃)Ⅱ级(28℃~45℃)Ⅲ级(46℃~120℃)Ⅳ级(>120℃)2、属于Ⅰ、Ⅱ级—易燃液体(酒精)属于Ⅲ、Ⅳ级—可燃液体(润滑油)闪点: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16可编辑ppt闪燃(自燃):易、可燃物质在常温下自发热或没有外界热源的直接作用,由于散热受到阻碍使得温度上升,达到一定温度便自发出现燃烧现象。对策:限存量、放置通风(水池下)、加强安意识~全17可编辑ppt(三)物理源危害一、来源:1、噪音2、辐射3、紫外线4、电磁场5、其他18可编辑ppt三、临床实验室的安全与防护(一)电气设备(二)防火(三)水灾和其他自然灾害19可编辑ppt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ECLIA-ⅡM系列(电气)

(设备)20可编辑ppt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IA-ⅡA系列21可编辑ppt用电安全1、购买电器设备有准入制2、安装、使用、维修(资质、操作手册、培训、考核与监督)3、电器插座(有地线的双联插座)4、电器插座(间距)5、保险丝插座板(编号、就近)6、定期检查记录制度22可编辑ppt防火现场配备:灭火设备报警装置疏散路径通道标识规章制度:安全实施责任人、培训23可编辑ppt常用灭火器的类型与用途1、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压缩于小钢瓶,启阀门喷射~最适扑救:易燃液体,600V以下带点设备及宜用水、泡沫或干粉灭火而损坏的~2、泡沫式灭火器最适扑救:非水溶性易染液体(油等)和固体(木材、橡胶、纤维)*水溶性可、易燃(醇、醚、有机酸)和带电设备、仪器等不能用泡沫式灭火器扑救3、1211灭火器(卤化物二氟一氯一溴甲烷)最适扑救:油类、精密仪器设备、文物、图书等24可编辑ppt其他灾害25可编辑ppt第二节

临床实验室生物污染与生物安全26可编辑ppt概述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containment)(定义):指在实验室环境下处理和保存感染性物质的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包括一级防(primarycontainment)

和二级防护(secondary-

containment)。

27可编辑ppt概述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containment)(目的):是减低或消除潜在危险因子对实验人员、实验室内外环境的污染。(要素):1、实验室操作和技术2、实验室安全设备3、实验室设施设计其中一级防护与二级防护有别28可编辑ppt一级防护与二级防护的区别

一级防护:包括规范操作技术与规程,配置适当的安全设备,保护操作人员和室内直接环境免遭感染性物质的污染。二级防护:包括合理的实验室设施设计和严格规范的操作流程,用以保护实验室外环境免受感染性物质污染。

29可编辑ppt一、临床实验室生物污染的原因及种类原因:致病因子,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及其他。种类:空气污染、水的污染、人体污染、物体表面的污染。

30可编辑ppt空气污染内:平面布局、气流方向——合理死角区域———————缩小外:直接外排或扩散————高效过滤————密闭或压力差31可编辑ppt水、人体、物体表面污染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特殊处理后排放工作人员实验室感染(接触、吸入)——专门防护规程物体表面污染(溅出、溢出、穿用错误等)——正确实施32可编辑ppt二、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概述:1、目的:(p234两个确保)2、内容:(根据实验室级别)3、评估:(实验对象对人或环境的危害性)33可编辑ppt(一)实验室的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分类:一般生物脊椎动物一级(BSL-1)

分级:二级(BSL-2)三级(BSL-3)四级(BSL-4)适用范围:级别不同要求不同适用范围不同(biologicalsafetylabolatory,BSL)34可编辑ppt分级原则: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

毒素的危害程度(BSL-1)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BSL-2)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BSL-3)呼吸传播,使人传染严重甚至是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传播途径明,目前已有疫苗。(BSL-4)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35可编辑ppt

不同级实验室的适用范围和设置36可编辑ppt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1、适用于: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2、要求:无须使用生物安全柜37可编辑ppt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2)

1、适用于:(1)含漱液、血清和血液等样品的诊断检测(2)溶液、固定或用其他方法处理灭活的病毒和/或无传染性病毒基因片段(3)常规的细菌和毒素检测(4)能产生气溶胶的样品处理(5)临床样品的包装、分装(6)离心管和离心机转头的封闭与开启38可编辑ppt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2)

2、特殊情况:(1)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溅出的操作(2)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3、要求:在生物安全柜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39可编辑ppt

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BSL-3)或相当于P3实验室

1、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如禽流感),通常已(可)有预防传染的疫苗。艾滋病病毒的研究(血清学实验除外)2、要求: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40可编辑pptBSL-2(P2)BSL-3(P3)41可编辑pptBSL–4戏称为魔鬼实验室

分五个区有10道门42可编辑ppt洁净台/生物安全柜(BSCs)43可编辑ppt洁净工作台1、环境空气→工作台→过滤→样本→直接吹向操作者→排入室内2、保护产品,不保护操作人员及操作环境3、通过样本的空气过滤对直径大于0.3微米的颗粒,过滤效率99.9%无医院药房或无菌设备的组装。44可编辑ppt生物安全柜1、环境空气→进入工作台→过滤→样本→高效过滤→排入室内或室外2、经过样本的空气及排放出的空气均经过滤,对直径大于0.3微米的颗粒,超高效过滤器的过滤效率为99.999%。3、采用负压装置,形成气幕防护屏障,保护操作人员安全应用于有一定生物危险的操作。45可编辑ppt洁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1、环境空气(流动/排出方式)2、使用目的(产品、操作人、环境)3、空气滤过能力4、气幕屏障5、应用46可编辑ppt生物安全柜工作原理

1.物理屏障2.高效过滤3.空气屏障4.定向层流47可编辑ppt生物安全柜的分型CLASSⅠ级生物安全柜CLASSⅡ级生物安全柜:1、CLASSⅡTAPYA型2、CLASSⅡTAPYB1型3、CLASSⅡTAPYB2型4、CLASSⅡTAPYB3型CLASSⅢ级生物安全柜48可编辑pptI级生物安全柜保护操作者和操作环境。样品没有得到保护。通过样品区的空气,经高效过滤器的过滤之后,100%地排放到实验室环境中。49可编辑pptII级生物安全柜–A型(B3)30%外排进入环境30%外界空气补充70%经过滤后循环使用50可编辑pptII级生物安全柜–B1型70%

外排进入环境70%

外界空气补充30%

过滤后循环使用51可编辑pptII级生物安全柜–B2型100%外排进入环境100%外界空气补充无循环使用的气流52可编辑pptIII级生物安全柜样品、操作者、操作环境都得到保护(操作时戴全密封手套)100%外排进入环境100%外界空气补充无循环使用的气流53可编辑ppt(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个人防护

54可编辑ppt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无须使用生物安全柜和专用特殊设备等。应穿工作服,手上有皮肤破损戴手套。操作中可能有危险物溅出应有适当防护。55可编辑ppt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1)可能产生病菌气溶胶、溅出的用生物安全柜(2)当操作不能在安全柜内进行,必须外部操作时,必须使用面部保护(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3)应穿工作服或罩衫,离开时,不得穿着外出,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4)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溢出或溅出,应戴两副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56可编辑ppt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1)必须安装Ⅱ级或以上生物安全柜,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2)当操作不得不在柜外进行时,必须个体防护与使用物理抑制设备综合防护措施(3)在进行感染性组织培养、有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必须使用个体防护设备(如呼吸保护装置等)。(4)入室工作前/后有专用更衣室,室内有必备品(消毒剂、冲洗液、药品等)。57可编辑ppt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1、在Ⅲ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操作。2、入室必须换上全套实验室服装。3、实验室必备的配套装置与装备。58可编辑ppt(三)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1)选址(2)选材(3)布局设计(4)内部设施59可编辑ppt

(1)选址

BSL-1:有门能与外界隔开BSL-2:应远离公共场所BSL-3:单独隔离区域或独立建筑BSL-4:特殊工程60可编辑ppt(2)选材1、使用坚固器材2、便于清洗,防滑,无缝隙,防水、耐热、耐消毒剂及相应的化学用品等。3、密封性能好。61可编辑ppt

(3)布局设计

1、合理2、大型设备固定、有空间3、生物安全柜安装无碍实验室的通、排风4、有光线,避免反光、闪光等62可编辑ppt

(4)内部设施

BSL-1:洗手池(近出口),移液器。BSL-2:洗手池(肘动),消毒设施,生物安全柜。BSL-3:还需设置缓冲区,密封,独立的管道化排气系统,“洁”至“污”的气流流向,Ⅲ级生物安全柜(套)。BSL-4:专门设施63可编辑ppt(四)临床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1、每个实验室必须制定2、不同等级,不同要求BSL-1:采用标准的微生物操作规程BSL-2:还需特殊安全操作规程BSL-3:同上有进一步要求BSL-4:略64可编辑ppt标准的微生物操作规程1、准入制~2、工作区禁止事项(饮、吸、化妆等)3、手~4、禁止口吸5、实验室的整洁与消毒(台、地面等)6、培养、储存及废弃物的指定处置7、锐器使用的安全性8、意外事故紧急预案9、标志醒目10、控制昆虫、啮齿类动物的措施65可编辑ppt特殊安全操作规程1、实验室门、窗2、实验室负责人的最终责任确认3、入室人员的限制、培训、体检与预防4、对污染锐器的使用规定5、实验产生污染性废弃物处置规定6、器材、设备污染处理,维修?维护?7、偶然事件的应急预案8、监测系统的运作66可编辑ppt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1、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引起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微生物种类——细菌:布鲁菌、铜绿、结核、肠道致病菌等病毒:经血、呼吸道传播的病毒,其他病毒真菌:二相真菌、孢子菌等其他: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寄生虫:弓形体、疟原虫、血吸虫等67可编辑ppt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2、引起微生物实验室中工作人员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途径——经空气传播:吸入(气溶胶、实验物)经口传播:“手—口”,食入直接接种:针刺、划伤或咬伤黏膜接触:(眼结膜)节肢动物媒介:蚊、蜱、跳蚤等68可编辑ppt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3、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引起微生物感染机体的方式——接触损伤皮肤和黏膜:吸入:食入:接触感染动物:(见教材p250~)69可编辑ppt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4、微生物实验室中病原微生物危险度评价依据——对人或动物毒性的强弱:特定病原体是否存在国内:引发临床症状轻重、病程长短、预后情况:潜伏、慢性、不典型难诊断,无法预防~70可编辑ppt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5、微生物实验室中病原微生物危险度分类标准——Ⅳ级危险:个体/群体极大危害Ⅲ级危险:个体极大危害/群体极小~Ⅱ级危险:个体中度危害/群体较小~Ⅰ级危险:个体/群体没有或极小~71可编辑ppt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6、微生物实验室操作的生物安全保障措施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微生物实验室操作流程的指定与实施:(样本收集、运输,接种,混匀,研磨,移液,开封,离心,注射,搬运,锐利器材使用等)72可编辑ppt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7、微生物实验室消毒措施——功能区域划分不同,采用措施不同。消毒区域(空气、地面、物体表面、手等)消毒方式(照射、消毒剂、洗涤等)意外事件~

73可编辑ppt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8、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及处理措施——属于感染性废弃物:被废弃的各种标本被标本污染的物品和容器实验毕的所有消耗品处置方法:灭菌和焚烧实施注意点:回收物应先消毒后清洗

74可编辑ppt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9、应急措施——常备药品,特殊备用药品等10、微生物实验室的“常规预防措施”——11、微生物实验室的菌种分类与保存——菌种引发实验室感染的机会、严重性等分四类菌种保存必须规范(责任制)75可编辑ppt四、临床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消毒灭菌方法:热力灭菌物理—辐射消毒超声消毒滤过除菌干燥或低温抑菌化学—消毒防腐

76可编辑ppt手卫生目的:控制医院性感染的最重要最简便易行的措施之一。(包括保护个人自己)77可编辑ppt手卫生依据:

常居菌的存在(大部分人体皮肤上能分离到的,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不动杆菌属、丙酸菌属及某些肠道细菌族成员等),固有,不易被机械性的摩擦清除。78可编辑ppt手卫生暂居菌的存在(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如果没有通过肥皂和水的冲洗和机械摩擦或者用消毒手刷将其破坏,它可随时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