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胺类毒品综述_第1页
苯丙胺类毒品综述_第2页
苯丙胺类毒品综述_第3页
苯丙胺类毒品综述_第4页
苯丙胺类毒品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苯丙胺类毒品综述药学1101吴建新201118530119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stimulans,ATS是苯丙胺及其衍生物的统称,是一种中枢兴奋药〔苯乙胺类中枢兴奋药及抗抑郁症药,为无色液体,味辛辣,气味淡薄。涉及几十个品种,应用最广泛的制剂为苯丙胺的硫酸盐,商品名为苯齐巨林,具有药物依赖性〔主要是精神依赖性、中枢神经兴奋、致幻、食欲抑制和拟交感能效应等药理、毒理学特性,是联合国精神药品公约管制的精神活性物质。由于此类物质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成瘾性,滥用潜力很大。苯丙胺类毒品概述1.1苯丙胺类毒品发展史苯丙胺类兴奋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上第一例苯丙胺类兴奋剂是由罗马尼亚化学家首先合成的,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苯丙胺"。随后,另一种与"苯丙胺"相似的兴奋剂"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于20世纪中叶由德国的一个药厂生产出来,并被作为合法的药物进行推广,直到后来有研究发现其严重的服食后遗症才被各国政府明令禁止销售。与MDMA同一时期问世的还有我们现在熟知的另一种兴奋剂"甲基苯丙胺"<MA>,也就是俗称的"冰毒"。"冰毒"在1920年问世以后,很快就被各国尤其是日本和德国应用到了二战中,分发给前线士兵以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和忍耐力;战争结束后在战败国日本"冰毒"被作为合法药剂使用,以安抚国民的战败情绪和保持旺盛的精力参加战后重建。这个国策使得"冰毒"蔓延,并传入世界各国。直到二十世纪后期发展势头才得到一定的遏制。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软性毒品"大多为"冰毒"或跟"冰毒"有关[1]。1.2苯丙胺类毒品的药理学特性〔一药理、毒理学特性苯丙胺类兴奋剂是指以苯丙胺为代表的具有相似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其主要药理毒理学作用有:1.影响中脑边缘区欣快中枢,产生欣快体验;2.中枢兴奋作用,使活动增加、疲劳感消失、睡眠减少;3.刺激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增加;4.抑制摄食中枢,导致食欲下降;5.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兴奋作用可使血压增高,心率加快;6.可导致体温升高;7.作用于瞳孔括约肌,可使瞳孔扩大;8.滥用过量可产生幻觉和妄想和认知功能的损害;9.长期大量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可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的损伤。如:亚甲二氧甲苯丙胺〔MDMA进入神经系统后,可形成有毒的代谢产物,导致神经末梢退行性改变。苯丙胺类兴奋剂进入脑部速度快,并在脑组织中蓄积。一般在摄入数分钟内即可产生外周和中枢作用。在体内的清除主要通过原形排泄和生物转化两种方式。苯丙胺与甲基苯丙胺可以在服用后20分钟内在尿中出现。苯丙胺在人体的半衰期约为7~11小时,剂量的30%以原型排泄,尿p值降低时,半衰期缩短。排泄率和排出原型药的量随尿液p值不同有所差异。碱性尿在24小时中排出率约为45%,其中2%为原型药;而酸性尿24小时排出率约为78%,其中68%为原型药。口服苯丙胺5mg后29小时仍可在尿中检出原型药。摄入体内的甲基苯丙胺大约一半以原形由肾排泄,部分转化成为苯丙胺继续代谢。1.3苯丙胺类毒品的分类

苯丙胺类兴奋剂均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但不同药物的作用各有侧重。根据苯丙胺类兴奋剂化学结构不同及药理、毒理学特性可分为以下四类:〔1兴奋型苯丙胺类这类化合物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为主。代表药有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卡西酮和哌醋甲酯等。

〔2致幻型苯丙胺类

这类化合物具有导致用药者产生幻觉的作用。代表药有二甲氧甲苯丙胺〔DOM、溴基二甲氧苯丙胺〔DOB和麦司卡林等。

〔3抑制食欲型苯丙胺类

这类化合物具有抑制食欲作用,包括苯甲吗啉、苯二甲吗啉,二乙胺苯丙酮;芬氟拉明及右旋芬氟拉明等。

〔4混合型苯丙胺类

这类化合物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包括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和亚甲二氧基乙基苯丙胺〔MDEA等。"摇头丸"多指MDMA,但目前国内黑市购买者多为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混杂剂。常见苯丙胺类兴奋剂的名称及作用见下表。常见苯丙胺类兴奋剂及其药理作用中文名英文名别名俗名主要作用苯丙胺

Amphetamine安非他明提神丸大力丸中枢神经兴奋右旋苯丙胺

Dexamfetamine中枢神经兴奋左旋苯丙胺

Levaamfetamine中枢神经兴奋甲基苯丙胺

Methamphetamine去氧麻黄硷冰毒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较苯丙胺强卡西酮

Cathinone具有类似于苯丙胺的兴奋作用哌醋甲酯

Methylphenidate利他林

中枢神经兴奋二甲氧甲苯丙胺

2,5-dimethoxy-4-methyl

-amphetamine,DOM致幻作用溴基二甲氧苯丙胺

4-bromo-2,5-dimethoxy

-amphetamine,DOB致幻作用,作用慢,恢复慢三甲氧苯乙胺

Mescaline麦司卡林仙人球毒碱坏种致幻作用苯甲吗啉

Phenmetrazine芬美曲嗪抑制食欲苯双甲吗啉

Phendimetrazine苯甲曲嗪抑制食欲芬氟拉明右旋芬氟拉明

Fenfluramine

Dexfenfluramine氟苯丙胺右苯丙胺抑制食欲3,4-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

3,4-methylene-dioxymethyl

-amphetamine,MDMA,Domex替甲基苯丙胺都麦克斯摇头丸迷魂药狂欢丸,爱芝兴奋及致幻作用3,4-亚甲二氧基乙基苯丙胺

3,4-methylene-dioxyethyl

-amphetamine,MDEA三乙氧苯乙胺

兴奋及致幻作用1.4常见苯丙胺类毒品的外观及服食症状1.冰毒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两胺的盐酸盐,呈冰状结晶体,因而称"冰毒",又称:"ice<冰>"、"疯药"、"觉醒剂"等。作用于人体的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有很强的兴奋作用和成瘾性,具体表现为精神允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长时间的工作学习不会感觉到疲倦。大剂量或者长期服用破坏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引发妄想性精神分裂症等一些列不良反应;狂燥不安、暴力倾向严重、身体虚弱;戒毒症状表现为精神恍惚、有自杀和自毁的倾向[2]。2.摇头丸主要成分是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及其他环代苯丙胺类化合物,有时也会掺杂其他毒品,如氯胺酮、可卡因等使药效加强,作用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产生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外观多为圆形片剂,也有胶囊和丸剂等,颜色各异,图案不同。吸食者的表现常常是异常活跃、精力充沛,尤其是对有节奏的音乐异常的敏锐,会随着节拍强烈的音乐不停地尼头舞动,大量消耗人的精力体力。摇头丸对神经系统的损害非常严重,大剂量、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失眠、焦虑、记忆力减退、精神颓废,可以使服用者产生急性或慢性的抑郁症[8]。1.5苯丙胺类毒品在体内的代谢苯两胺类毒品主要是在体内肝脏被分解代谢,有20%左右的药物通过N-去甲基化反应生成苯丙胺和麻黄碱的衍生物,这两种代谢产物通过脱氨基、脱轻基等反应被进一步分解,最后主要是通过尿液排出。原体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排出量主要受尿液的pH值影响。在酸性尿液条件下,代谢产物中原体药物的比例增加;在碱性尿液条件下,肾脏的重吸收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转化成更多的代谢物。甲基苯丙胺在人体中有很长的半衰期,有研究证明,甲基苯丙胺在人体血液中的半衰期为11~30小时,这说明甲基苯丙胺有很强的持久的兴奋作用,在体内发挥药效的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给人带来巨大伤害[3]。1.6苯丙胺类毒品的危害毒品能够造成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等身体重要器官的损坏,导致吸食者体力下降,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诱发肝炎、艾滋病等一些列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从长远看,吸食毒品会影响整个国民的身体素质,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吸毒者不仅伤害身体和心理,对整个家庭来说也是极大的不幸,吸毒者为了获得吸毒所需的巨额毒资不择手段,变卖家产,甚至卖儿卖女,触犯法律抢劫盗窃他人财产,最终变得家破人亡。而且,吸毒所消耗的巨额钱财是社会财富的严重流失,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毒品的交易和吸食引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给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巨大威胁。二、苯两胺类毒品的检测方法在人类与毒品长期斗争实践过程中,根据鉴定场所和鉴定要求的不同以及不同实验室之间、不同实验仪器之间的差别,相继开发出了一系列的针对苯两胺类毒品的检测检验方法。2.1气相色谱法<GC>GC是以气体为流动相采用冲洗法的柱色谱分离技术。样品中各组份在高温的条件下气化,由于不同组分的分配系数或溶解度的不同在气相和固相间的,在载气的带动下以不同的速度经过检测器,从而达到分离检测的目的[4]。该法具有分离度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特点,绝大部分的毒品都可以通过该法进行检测,包括阿片类、ATS、可卡因类、大麻类毒品,以及其他常见致幻剂和各种滥用药物。在毒物毒品分析工作中,GC最常用的检测器为氧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氮磷检测器<NPD>。HD是通用型检测器,对大多数有机物都有响应。而NPD是毒物分析中常用的选择性的检测器,灵敏度高,只对含氮元素和元素的有机物有响应,包括一些含氮药物和有机农药等。另外比较常用的还有热导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等,都有各自适用的范围。2.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GC/MS是将气相色谱的分离功能和质谱的定性定量功能相结合,质谱可以看做是气相色谱对检测器的改进,提供样品结构等详细信息,是一种实用并且普遍的分析仪器[12]。在毒品和毒物的鉴定研究方面,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应用。2.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是将传统的液相柱色谱理论和气相色谱分析的理论技术结合并加以改进发展起来的。原理同气相色谱相类似,流动相釆用液体,是非极性或极性溶剂,固体做为固定相,根据样品中的不同组分在固相和液相中的溶解度不同、分配系数不同,进而对不同组分达到分离的目的。HPLC不受样品的热稳定性和挥发性的限制,对样品的适用范围广,在医药研究、食品生产、环境监测和生物化工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法庭科学方面也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适于分析大分子、不稳定以及高分子量的各种毒物毒品,为毒物毒品的鉴定和研究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目前应用较多的检测器有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和劳光检测器等。另外,近年来在毒品分析检测的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的还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毛细管电泳[5]、红外光谱[6]、薄层色谱法[7]、拉曼光谱[8]、化学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9]等。2.4苯丙胺类毒品的前处理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与技术的研究一直是现代化学分析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现代分析仪器的性能越来越好,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手段的研究却发展缓慢。样品前处理所用的时间往往是仪器分析时间的几倍。所以说对现有的样品处理手段进行改进,采用适当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对成功分析样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苯丙胺类毒品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毒品,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和其他杂质成分复杂多样,需要分析的样品组分往往是微量甚至痕量级的,样品中掺杂的大量基质给检测带来干扰,如何从苯丙胺类毒品中提取合成相关的杂质成分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常用的前处理方法有液液萃取<LLE>、液相微萃取<LPME>、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微波萃取<MWE>、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等。三、苯丙胺类毒品主要合成方法和杂质种类非法合成甲基苯丙胺的方法众多,目前常见的方法是以苯基丙酮和麻黄碱或伪麻黄碱为原料进行合成。合成方法的判定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合成路线会产生不同的特定的杂质,利用分析仪器定性检测的功能进而分析合成过程产生的副产物,未反应的原料、提纯过程的溶剂等合成信息。根据样品中所含杂质成分可以推测地下黑工厂采用的合成路径,是侦查有关毒品生产、原料采购的重要依据,为控制易制毒化学品管制提供了可能,可以从源头上有力的打击毒品犯罪3.1釆用麻黄碱<伪麻黄碱>为原料的合成路径3.2釆用苯基丙酮<P-2-P>为原料的合成路径3.3釆用其他原料合成甲基苯丙胺的方法参考文献[1]张西.苯丙胺类兴奋剂三次滥用高峰的历史嬗变[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何颂跃.甲基安非他命<"冰毒">滥用的历史和现状.法律与医学杂志.1997,4<4>:171-175.[3]何颂跃.冰毒危害与毒品犯罪法律惩罚[M].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4] YukoT.Iwata,HiroyukiInoueetal.Forensicapplicationofchiralseparationofamphetamine-typestimulantstoimpurityanalysisofseizedmethamphetaminebycapillaryelectrophoresis[J].ForensicSciInt.2006<161>:92-96.[5] SondermannN,KovarKA.Identificationofecstasyincomplexmatricesusingnear-infraredspectroscopy[J].ForensicSciInt.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