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概况_第1页
中国地理概况_第2页
中国地理概况_第3页
中国地理概况_第4页
中国地理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理概况第一页,共93页。中国地理概况2第二页,共93页。国家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面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3第三页,共93页。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53°N多)最东端在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135°E多)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E多)4第四页,共93页。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和东半球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影响纬度位置气候复杂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交通便利,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发展请你评价中国的地理位置5第五页,共93页。1.陆上邻国(15)2.隔海相望国家(6)3.岛屿:台湾岛(最大)海南岛、崇明岛4.半岛:辽东、山东、雷州5.海峡:台湾、琼州6.四大海洋:渤海(内海)、黄海、东海、南海6第六页,共93页。123456789101112131415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7第七页,共93页。8第八页,共93页。辽阔的国土面积广大: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470万平方千米领土四端(注意经纬度)陆疆与邻国(14个国家)濒临的”四海一洋”(领海和内海)海峡、岛屿、半岛海岸线长度:1.8万千米陆地线长度:2.28万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9第九页,共93页。☆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中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城市)中国的行政区划10第十页,共93页。11第十一页,共93页。

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12第十二页,共93页。13第十三页,共93页。中国各省简称14第十四页,共93页。第一大岛:台湾岛15第十五页,共93页。第二大岛:海南岛16第十六页,共93页。17第十七页,共93页。中国地势:西高东低

复杂多样18第十八页,共93页。19第十九页,共93页。中国山脉分布图20第二十页,共93页。21第二十一页,共93页。中国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中国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中国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四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22第二十二页,共93页。世界最高

珠穆朗玛峰23第二十三页,共93页。天山雪莲3000—5000米24第二十四页,共93页。长白山:天池25第二十五页,共93页。大兴安岭26第二十六页,共93页。四大高原:世界屋脊青藏高原27第二十七页,共93页。高原之舟:牦牛28第二十八页,共93页。29第二十九页,共93页。内蒙古高原30第三十页,共93页。黄土高原31第三十一页,共93页。云贵高原32第三十二页,共93页。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33第三十三页,共93页。34第三十四页,共93页。中国河流分布图35第三十五页,共93页。36第三十六页,共93页。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7第三十七页,共93页。中国第一长河:长江

世界第三,6300km流入东海38第三十八页,共93页。中国第二长河:黄河

5456km流入渤海39第三十九页,共93页。中国第三长河:黑龙江河40第四十页,共93页。中国第四大河:珠江

流入南海41第四十一页,共93页。中国气候特点:大陆性气候显著

复杂多样42第四十二页,共93页。1.降水(1)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800mm等降水量线。43第四十三页,共93页。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44第四十四页,共93页。45第四十五页,共93页。中国人文地理46第四十六页,共93页。世界第一

13亿47第四十七页,共93页。

中国的人口:1、人口问题:人口增长快,给社会、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农村人口大量拥入城市,促进城市发展,也给城市就业、交通环境带来压力人口老龄化,加重社会负担人口素质较低,劳动力素质低2、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48第四十八页,共93页。49第四十九页,共93页。1、我国400万人口以上少数民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2、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遍及全国,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50第五十页,共93页。中国----自然资源51第五十一页,共93页。中国资源分布图52第五十二页,共93页。53第五十三页,共93页。54第五十四页,共93页。中国国宝:熊猫55第五十五页,共93页。(一)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1)自然资源大国

土地面积、矿产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河流径流、森林面积世界第六(2)人均资源不足

人均土地、耕地占世界人均量的1/3、径流量占1/4、森林占1/5、矿产占3/5美、印、俄、中56第五十六页,共93页。(二)水资源和水能资源(1)水资源特点

(2)水能资源特点

(3)水资源短缺问题及措施①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②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大)①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②地区分布不均。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目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57第五十七页,共93页。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短缺与解决措施:①表现:②原因:③解决途径:我国人均水资源少;北方城市严重缺水(“资源型”缺水),南方一些城市也出现“水质型”缺水。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时空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全球气候变化导致近年来降水有所减少;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增多;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管理不善等。58第五十八页,共93页。“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59第五十九页,共93页。(三)生物资源1、森林资源(1)特点:①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②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③森林资源分布不均④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重采伐,轻抚育;滥伐森林、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虫害。三大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2)主要林业生态工程①“三北”防护林体系——“世界生态工程之最”: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社会经济状况。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③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④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

60第六十页,共93页。61第六十一页,共93页。

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四)土地资源分布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草场资源普遍超载、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问题的对策:加强管理、开源节流、建设和保护问题措施(1)特点

①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较少;④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62第六十二页,共93页。

北部通道——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两大地区。主要任务是将“三西”(即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的火电(坑口电站)和黄河上游的水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将沿长江展开。长江为深谷型河道,可开发22座水电站。随着这些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将有数千万千瓦的强大电力,源源不断送往华中、华东和福建以及广东等地区。

南部通道——以开发云南、贵州、广西的水电为主,以开发贵州等地火电(坑口电站)为补充,向广东等东部用电负荷中心送电。西电东送63第六十三页,共93页。轮南上海西气东输64第六十四页,共93页。(3)我国的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65第六十五页,共93页。北煤南运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三西”(即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水力资源则有70%在西南地区。而东南沿海供电中,80%来自煤电。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在京沪京广铁路线上,货运的40%运的是发电用煤。黄金水道的30%、高速公路的四分之一运的还是发电的煤。这个比率依然满足不了需求。66第六十六页,共93页。大秦线朔黄线焦作-兖州-日照67第六十七页,共93页。地理意义对输入地区——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优质、可靠、廉价的能源,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能够有效地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拉动国内需求。

对输出地区——把西部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进而大大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68第六十八页,共93页。中国资源土地资源:山地多、平地少;干旱、半干旱比重大;分布不平衡。中国耕地约122万平方公里占世界耕地的7%。森林资源:175万平方公里,四大林区:东北林区(最大的天然林“林海”)、西南林区(种类最多)、南方林区(最大经济林)、防护林中国最大的草原:内蒙古草原(占全国1/4)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69第六十九页,共93页。中国----农业和工业70第七十页,共93页。71第七十一页,共93页。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棉区72第七十二页,共93页。73第七十三页,共93页。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出口加工型”工业基地74第七十四页,共93页。75第七十五页,共93页。(1)以5个纬度的距离,记忆6条纬线上分布的地形单元纬线通过的地形、地形区25°N东南丘陵、南岭、云贵高原。30°N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横断山脉、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在此线以南)喜马拉雅山。35°N华北平原、太行山南端、黄土高原、柴达木盆地南端、昆仑山脉。40°N辽东半岛、华北平原北端、太行山脉北端、黄土高原的北端、内蒙古高原、祁连山脉的北端、塔里木盆地。45°N白山脉北端、东北平原、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天山山脉北端。50°N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阿尔泰山。76第七十六页,共93页。77第七十七页,共93页。国家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面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78第七十八页,共93页。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53°N多)最东端在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135°E多)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E多)79第七十九页,共93页。

1.如果坐飞机从中国的东部到西部,或者从南方到北方旅游,需要几个小时,你能告诉大家吗?3.你能想象中国五大名山的美景吗?

2.在中国,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儿?能谈谈为什么吗?80第八十页,共93页。

1.五大名山各有特色,你喜欢哪座山,能说说理由吗?

2.在你们国家有类似这样的山吗?81第八十一页,共93页。☆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中国:23个省,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城市)中国的行政区划82第八十二页,共93页。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中国其他省市有什么不同?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世界上重要的商贸、金融和航运中心,也是一个效率很高的转口港。它有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及260多个离岛组成,陆地面积1103平方千米,香港岛和九龙半岛是香港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区域。香港年平均气温是23.3摄氏度。香港有709万人,常住居民689万人,流动人口22万人,其中98%是中国人,2%是外国人,香港除用中文以外,还可以使用英文、中文和英文都是正式语言。广东话是香港最通用的口语。1842年、1860年和1898年,英国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强占香港,香港岛和九龙半岛被永久割让给中国。与九龙半岛接壤的新界地区也被英国强租,租期99年,到1997年6月30日结束。20世纪80年代初,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中国政府就解决香港问题开始和英国政府谈判。从1982年10月开始,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联合声明。1985年5月27日,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从此,香港进入了中国恢复主权前的12年过渡期。83第八十三页,共93页。香港特别行政区84第八十四页,共93页。香港特别行政区读后回答:1、香港通用几种语言?哪种语言最通用?2、为什么说香港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4、香港特别行政长官最长可以任职几年?5、中国有几个特别行政区?邓小平为何提出“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对中国有何意义?85第八十五页,共93页。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读前思考:马寅初在20世纪五十年代为什么会提出“新人口论”?1953年,中国大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委60194万,并估计以后每年要增加1200万到1300万人,。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对这次人口普查非常关注。他觉得人口自然增长率20%的情况可能不正确。马寅初经过三年对上海和浙江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22%以上,这样发展下去,50年以后,中国将有26亿人口。由于中国人多地少,可能吃饭就成问题了。于是,1957年7月5日,他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新人口论》。86第八十六页,共93页。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新人口论》论述了中国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和控制人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控制人口。然而,政府在人口问题上,只看到了“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没有看到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制约作用。所以,《新人口论》不但没有被采纳,而且受到了批判。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与经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政府才采纳了马寅初控制人口的主张,在全国大规模地实行计划生育,并与1979年恢复了马寅初的名誉。1980年9月,中国政府要求“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9月,中国政府确定,实行计划生育,这是中国的意向基本国策。87第八十七页,共93页。读后回答:1、马寅初为什么会提出“新人口论”2、当时中国政府为什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3、中国政府在什么时候觉得马寅初的主张是对的?4、中国政府在哪一年要求一个家庭生一个孩子?5.讨论:你们国家有什么样的生育政策,你觉得一个家庭生育几个孩子合适?6.你们国家存在人口结构的问题吗?88第八十八页,共93页。你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