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部分学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部分学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部分学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部分学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部分学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内…………○…………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绝密·启用前2021-2022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部分学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填空题1.读句子,写词语。

走进音乐,我们仿佛听到了贝多芬在qīngyōu()的月光下弹奏的《月光曲》,余音()();走进书法,我们仿佛看到了柳公权笔下一幅幅()云()水的书法作品;走进故宫博物院,每一处建筑细节都在告诉我们何谓巧()天();走近鲁迅,我们不仅认识了聪明línglì()的少年闰土,还在hūnchén()的夜里走进了好的故事,看那chéngbì()小河中的píngzǎo()游鱼和倒影相互融合。

2.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把正确答案写在(

)。

A.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

B.地球,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

C.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3.根据课内积累填空。

1.看着奔流不息的黄河,我想起了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浪淘沙》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祖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外族入侵,即使是普通百姓也牢记“_____________”,为国家命运忧虑不安;和平年代,人民公仆无私奉献,呕心沥血,甚至献出生命,这真是“__________,死而后已”

3.孟浩然受故人之邀来到村庄做客,看到村边的绿树和城外的青山,他写下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是青山绿水,王安石在他邻居杨骧先生家看到的却是另一幅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积累的名著知识完成练习。

1.《爱的教育》的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_(国家)作家,该本小说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小说。

2.《童年》中__________的爱给主人公________带去了最多的温暖。

评卷人得分二、选择题5.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咆哮

单薄

衣襟

微风凛凛

B.衣裳

斗蓬

酱油

一望无际

C.爆发

壮烈

枯萎

自作自受

D.甘蔗

滥用

纯熟

暴露无疑

6.下列诗句与其作者和出处不相符的一项是(

A.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甫《江南春》)

7.下面的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矿产资源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B.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C.无论老人所处的环境极其恶劣,老人还是用15年造了3700亩林网。

D.我们不但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胸墙,而且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火力点。

8.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花架子:花哨不实用的武术动作。

B.行头:戏曲表演用的道具、服装。

C.唱白脸:友善或令人喜爱的角色。

D.压轴:指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

9.下面对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比喻)

B.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夸张)

C.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反复)

D.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拟人)

10.《小英雄雨来》中,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坚决不受敌人的诱惑,即使遭受毒打也咬牙坚持不说。这主要体现了雨来(

)的性格特点。

A.机智勇敢

B.爱憎分明

C.坚贞不屈

11.雨来在上夜校时看见女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一句话是(

A.这儿是中国的土地!

B.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C.我们爱中国。

评卷人得分三、语言表达1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

1.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对鲁迅说:“我来教你捕鸟。”(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在幽静的小路上听到一所茅屋里传出来的断断续续的钢琴声。(缩写为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8个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四、文言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3.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曝()

搐()

掉()

谬()

14.请将文中画“”的部分补充完整。

15.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语有云:‘耕当同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五、现代文阅读阅读。哨卡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山峰顶端,有我军的一个哨卡(kǎ

qiǎ)。刚刚到任的将军率领部属将去这个防区内海拔最高的哨卡访问,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②早上,屋外的风嘶吼着,发出阵阵令人发怵的尖啸,还夹杂着雪珠和小冰块击打着门扉的啪啪声。将军起身,好几个人围了过来,劝他下次再去,将军没有答应。团长用几近请求的语气说:“首长,您上去,太危险了……”团长是一个从军二十一年的老兵了,常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呈暗紫红色。“战士们成年累月在山上,他们更危险!”将军拍拍团长的肩,“走!”③四名战士驻守的哨卡在海拔五千余米的最高峰上,四周一无速拦。狂风肆虐的时候,雪拍在脸上,像刀割一样。④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哨卡。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将军逐一与他们握手,又到了宿舍、伙房,查看了战士们的被装和伙食。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哨兵,发现他又黑又瘦,显得有些憔悴甚至苍老。将军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哨卡?”“不,前年调来的。”“这么说,快三年了?”“还差三个月。”⑤将军的脸色变了,他转过身,严厉地盯着团长:“不是有规定吗?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团长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没吱声。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问道:“你就这么带兵的?让一个战士这么长时间在这儿执勤?嗯?!”团长没有正面回答将军的问话,而是轻声说:“这儿条件最艰苦,可总得有人来守……”“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这样?”团长还是没吱声。哨兵持枪立正站着,张了张嘴,似乎要说话。团长瞄了哨兵一眼,哨兵把话咽了回去。⑥这时,一名随员悄声对将军说:“首长,他,就是团长的亲弟弟……”将军惊愕地注视着团长,又望了望风雪中持枪站岗的战士。他立正,缓缓地抬起了手,向团长和他弟弟敬礼。将军的眼中闪着泪花。众人都举起了手。⑦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1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17.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讶()

矗立()

依稀可见()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19.短文第③段是__________描写,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0.文章中的团长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

21.请从修辞手法、人物形象、情感表达三方面,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六、书面表达22.习作。

十八般武艺,样样是好戏,其中一定有你最拿手的,把你的拿手好戏写下来吧!可以写写它独特的地方,可以写写你是怎样练成的,还可以写写有哪些想

要分享的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注意语句通顺,把重点内容写具体,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1.

清幽

伶俐

昏沉

澄碧

萍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和补全词语。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清、俐、昏、澄、萍”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余音绕梁: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屋梁上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

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绝妙。2.

列数字

打比方

作对比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的分析和理解。

A.本题中“96%”是具体的数据,可以得出本句话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

B.本题中“地球,这个生命的摇篮”是把地球比作摇篮,这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本题中“同茫茫宇宙相比”可以得出是用地球和宇宙进行对比,这是作对比的说明方法。3.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位卑未敢忘忧国

鞠躬尽瘁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解析】

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诗词歌赋默写和诗词名句理解。

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2.本题考查名人名言。

位卑未敢忘忧国。意思: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形容人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3.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和诗词名句理解。

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后面句写自然环境之美,水“将绿绕”,山“送青来”,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描写景物亦以表现人,写景见人,人于景中,表现了客观景物的美,又写出了人的美,颇有一箭双雕的感觉。4.

亚米契斯

意大利

长篇日记体

外祖母

阿廖沙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理解和填空。

1.本题考查的是《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期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还有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

2.《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5.C

【解析】

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微风凛凛——威风凛凛:形容气势逼人,令人敬畏。威风:使人敬畏的声势、气派。凛凛:气势逼人的样子。

B.斗蓬——斗篷:一种没有袖子披着穿的大衣。

D.暴露无疑——暴露无遗:指某物显现出来,完全没有遗留。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

选项C的词语书写没有错误。故选C。6.D

【解析】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A项:宋代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B项: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C项: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D项: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7.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A项,正确。“谁的恩赐”与“经过几百万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是并列关系,可以用“不是……而是……”相连。

B项,正确。“草长,树木长”与“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是因果关系,可以用“因为……而所以……”相连。

C项,错误。“老人所处的环境极其恶劣”与“用15年造了3700亩林网。”是转折关系,可以用“虽然……但是……”相连。

D项,“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胸墙”与“见敌人主阵地上的火力点。”是递进关系,可以用“不但……而且……”相连。8.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

本题中解释有误的是C项,“唱白脸”意思是比喻在矛盾和争斗中充当强硬、蛮横的角色。9.A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项:夸张句: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从“排山倒海的掌声”可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项:从“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可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项: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从“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可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D项: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从“开始痛苦地呻吟”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0.C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可以根据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小英雄雨来》原名《雨来没有死》,是一篇全中国、小学语文课文,作者是管桦。本文讲述了雨来聪明勇敢应对日本人的英雄事迹。

从句子中“遭受毒打”“咬牙坚持”等短语可以看出“雨来”的性格特点应是“坚贞不屈”。

11.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根据课文: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可知,答案应选B。12.

再说,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去月球居住。

闰土对鲁迅说,他来教鲁迅捕鸟。

他听到钢琴声。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句型变化,根据题干的内容进行变化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所以本句话可以改为再说,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去月球居住。

2.本题考查的是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①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②陈述转转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去除,主观人物的主语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所以本句话可以改为闰土对鲁迅说,他来教鲁迅捕鸟。

3.本题考查的是缩句,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所以本句话可以改为他听到钢琴声。13.

晾晒

抽搐

错了

14.拊掌大笑处士笑而然之

15.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解析】

译文: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其中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1)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

“一日曝书画”意思是:有一天,他晾晒书画。所以“曝”的意思是晾晒。

“尾搐入两股间”意思是: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所以“搐”的意思是抽搐。

“今乃掉尾而斗”意思是: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所以“掉”的意思是摇。

“谬矣”意思是:错了。所以“谬”的意思是错了。

(2)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背诵默写。

默写的时候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相关内容即可。

(3)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

注意翻译的是时候不要写错别字,语言完整流畅即可。本题中“耕”的意思是耕种,“改”的意思是改变。本句话的意思是: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16.qiǎ

17.

惊愕

伫立

若隐若现

18.将军登上海拔最高的哨卡,发现一名战士超过了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将军训斥团长,后来得知这位战士就是团长的亲弟弟,将军向团长和他弟弟行礼致敬。

19.

环境

突出了哨卡环境的恶劣和士兵执勤的艰辛

20.在恶劣的环境下,团长让自己的亲弟弟坚守哨卡,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忠于职守、忠于祖国的人。从原本可以让弟弟合理离开哨卡,但却让弟弟延长服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21.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刻画了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利益甘愿奉献自己一切的高大形象,高度赞颂了边防战士崇高的自我牺性精神,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

(1)

本题考查的是汉字读音的识记。

本题中“哨卡”读音是shàoqiǎ,意思是设在边境或要道的哨所。

(2)

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理解和辨析。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惊讶:(形)觉得很意外,很奇怪;惊异。近义词是“惊愕”

矗立:(动)高耸地立着。近义词是“伫立”

依稀可见:意思是模模糊糊的,但基本上能看见。近义词是“若隐若现”

(3)

本题考查整体感知的能力。

完成本题,要从小说的三要素去思考,即环境、人物、情节。环境:某个防区内海拔最高的哨卡。主要人物:将军、坚守多年的哨兵--团长的亲弟弟、团长。情节:①将军登上海拔最高的哨卡;②将军发现一位超过了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的战士;③将军动怒,批评团长;④将军明白真相--这位哨兵是团长的亲弟弟;⑤将军行军礼致敬。按照以上三要素,用凝练的语言完整概括主要内容即可。

(4)

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理解。

结合内容理解,从“最高峰上”“无一遮拦”“狂风肆虐”等可知,这是环境描写,体现了哨卡环境的恶劣和士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执勤的艰辛。

(5)

本题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结合内容理解,在恶劣的环境下,团长让自己的亲弟弟坚守哨卡,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忠于职守、忠于祖国的人。从原本可以让弟弟合理离开哨卡,但却让弟弟延长服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6)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本题中“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可以得出文章最后一段有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把人在山峰上比作了一座群雕。从“支撑在天地之间”可以得出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可以得出,生动刻画了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利益甘愿奉献自己一切的高大形象,突出了文章的主旨。22.范文:

我的拿手好戏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美味佳肴是每家每户必备的但是吃多了也会吃腻。

这不,初八一大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