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_第1页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_第2页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_第3页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_第4页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核心提示 4前言 5一、合作背景:缘起与现状 6“小岛屿、大海洋” 6“拒边缘、求发展” 7“老伙伴、新篇章” 8二、合作机遇:重点与价值 9南太岛国的发展优势 9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 9对外开放的创新领域 11三、合作挑战:痛点与瓶颈 13经济发展领域 13社会生态领域 14文化认知领域 15四、合作前景:建议与结论 16蓝色创新型发展之路 16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17治理多边化发展之路 17结语 19注释 20扬帆向南: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核心提示(太”)的合作为全球治理的全面推进做出了表率,展示了中国维护全球化、推动国际合作的决心。为了更好的阐明我国发展同太平洋岛国关系的价值与前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在承担一系列与“一带一路”南太平洋方向建设相关的国家重大课题研究与任务后,特另撰写这份研究报告并面向广大公众发布。该报告立足南太基本“区情”与整体局势,概述了中国同南太开展合作的现状,展示了南太地区的价值和重要性,分析了南太地区发展与中太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瓶颈与挑战。报告最后还为中国未来“扬帆向南”、与岛国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南太平洋方向提出了建议。以下为本报告的重点内容:介绍中太合作背景——本报告简要介绍了南太地区的基本“区情”、我国同南太国家合作的缘起和已经取得的合作成果。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价值、以及南太在我国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作用。浅析中太合作挑战——本报告详细分析了南太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制度构建、生态环境、认知误区、发展意识等五大瓶颈,解析“一带一路”南太平洋方向建设在经济发展、社会生态和文化认知三大领域面临的挑战与“痛点”。建“一带一路”的三大路径——蓝色创新型发展之路、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和治理多边化发展之路,并展望了中太合作的广阔前景。2016212019379-10645-222018116201837前言由太平洋岛国(PacificIslandCountries,PICs,简称“岛国”)组成的南太平洋地区(SouthPacificRegion,SPR,中太交往源远流长。1201411主席习近平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同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为中太关系翻开了新篇章。20153商务部和外交部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将南太平洋方向纳入21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方向之一。220175实践与中国的贡献》白皮书,明确大洋洲是21在“一带一路”诸多战略走向中,南太平洋方向独具前瞻性与创新性,是我国应对国际形势新变化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太平洋方向的顶层设计,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外交、贸易、投资、旅游、人文交流等越来越密切4,中国业已成为南太平洋地区秩序的重要域外因素。5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新)并同建交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时表示,“双方应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7,这更是标志着中太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入了走深走实的新阶段。2018115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库克群岛总理亨(Henry应邀出席开幕式,其中国家展中特别设立太平洋岛国馆,旨在力促中国从太平洋岛国增加进口。201941皮亚正式启动,习近平主席致贺信。4

27·奥尼尔(PeterO’Neill)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021日,第三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又称“中太论坛”)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举行,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这些都标志着我国与太平洋岛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当前“百年变局”中的国际秩序进入大调整时期,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在政治、经济、科技与全球治理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重大价值,有利于我国延长战略机遇期,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有助于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南合作,是站在全球治理视角下安邦富邻、发展自身的全局性方案。数年来,人大重阳在执行院长王文教授的领导下,在“一带一路”南太平洋方向研究上扎深做实,高质量完成了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专项课题“21丝绸之路南太平洋方向建设路径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和相关重要任务。“一带一路”是一门调研出真知的学问,人大重阳秉承“脚底板下做学问”的原则,力所能及地促进中太人文与智库交流,以专业、客观和独立的方式帮助决策者对政策进行充分的论证与评估,进而为政治决策机制的公开化、社会化、民主化和科学化做出一份中国智库的贡献。8在习主席访问斐济五周年、访问巴新一周年、即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第二十七次非正式会议之际,我们公开发布此报告,力求面向广大的社会公众,共同“发现”南太、认识南太,理解我国与南太岛国加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大意义,为进一步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南太平洋方向贡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力量。一、合作背景:缘起与现状首先,南太平洋地区到底在哪里?这些岛国是怎样的国家?它们与我们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重视与这些岛国发展合作关系?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最基本的方面进行解答。(1)“小岛屿、大海洋”本报告研究的南太平洋地区包括14(巴新)、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斐济、帕(密联邦马绍尔群岛、基里巴斯、图瓦卢、汤加、萨摩亚、纽埃和库克群岛。这些南太岛国(mini-states)10,在不少世界地图或地球(见图0.4%,总人口更是仅占全球的0.15%,是名符其实的“小国寡民”。他们海域广大,岛国和岛屿领地的专属经济区(EEZ)总和据笔者测算约2800

50(12),大约相当于欧亚大陆面积的一半,约占全球海洋面积的7.8%5.5%(11图片来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审图号GS(2016)2941号(色(深色注国家、领地或次区域名称的均属南太平洋地区表1:太平洋岛国基本国情与陆海面积匡算国家陆地面积(km2)专属经济区面积匡算(km2)陆海面积之比匡算人口(人)人均美元)基里巴斯811350万1:43161134001685巴布亚新几内亚46.2万310万1:6.7约810万2556密克罗尼西亚联邦702298万1:42451028003188马绍尔群岛181213万1:11768548003753库克群岛240183万1:76251473015644所罗门群岛2.8万160万1:576420002132斐济1.83万129万1:708670005589图瓦卢2675万1:28846110103550汤加74770万1:9371033003944瓦努阿图1.2万68万1:572775003124帕劳45963万1:13731795013417纽埃26039万1:1500147010286瑙鲁2132万1:15238108408344萨摩亚293412万1:411873004361太平洋岛国总计52.7万2002万1:38约1050万2889资料整理12两个非联合国成员国(纽埃和库克群岛)数据采用《太平洋计划审查(2013)2:南太平洋地区各岛国与岛屿领地专属经济区范围示意图来源:亚洲开发银行(ADB)11说明:其中红色(深色)字体为2016年前具有主权的太平洋岛国论坛成员国,灰色(浅色)字体为不具有或2016年前尚未具有主权的南太平洋岛屿,但其中的纽埃是我国承认的主权国家。图中个别领地(如夏威夷群岛)目前还不属于本文界定的南太平洋地区。“小岛屿、大海洋”(smallislands,big是南太平洋地区的突出特征。927日刚刚与我国恢复外交关系的基里巴斯为例:陆地国土面积甚至不及12,但专属经济区面积却有350万平方公里之广,比我国的“300平方公里‘蓝色国土’面积”13还要大。图瓦卢、瑙鲁和马绍尔群岛的海域面积甚至超过陆地面积的上万倍。小国寡民的另一面是与其人口完全不相称的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为陆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瑙鲁仅有21平方公里,其全国人口刚满一万,还不足中国人民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的一半14,但在许多国际场合却拥有与人口约14亿的中国同为一票的投票权。这是进入到全球治理时代后太平洋岛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的优势。

图3:太平洋共同体成员在世界上的大致方位示意图资料来源:太平洋共同体网站15说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目前在南太平洋地区拥有岛屿属地的宗主国也是太平洋共同体成员,但不属于本文定义的南太平洋地区。(2)“拒边缘、求发展”一直以来,太平洋岛国都有一个“自主发展梦”。战后,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民族独立与去殖民化浪潮,南太地区逐渐实现了政治与法律意义上的自立,其中12个岛国业已加入联合国。不过,政治独立并没有完全带来经济上的独立和自主发展。由于小而遥远、人口少、自然资源有限、经济结构单一、远离世界市场以及易受市场波动的冲击等原因,太平洋岛国的经济远比其他地区更脆弱,发展进程缓慢、滞后,且高度依赖外援。16但是,西方主导的外部援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地区发展不足的困境。世界银行曾在1993年将这种现象称为“太平洋悖论”(PacificParadox),指的是太平洋岛国接受的人均援助远超其他地区,但发展却非常缓慢、效果不佳。17但是,“太平洋悖论”虽然诊对了症状,却开错了药方。此后多年以来,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脱离岛国的实际情况,盲目推行贸易与经济一体化,在岛国面临财政困难时推行紧缩政策,实际上是号错了脉,反而加剧了公共部门长期投资不足问题。18特别是,援助这一手段此时被某些大国,尤其是澳大利亚,用作迫使太平洋岛国接受其外交政策(包括对地区主义的政策)的工具。19而在岛国最关切的问题上,例如应对气候变化,这些大国却经常口惠而实不至,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岛国长期面临的发展赤字。直到2009年,这些国小民寡的太平洋岛国在国际舞台上还被描述为“处在边缘地位”。20不过,自此之后,太平洋岛国加快了联合自强、寻求自主发展的进程。太平洋缔约国(PNA)的机制化、美拉尼西亚先锋集团(MSG)的组织化、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机制(PSIDS)作为联合国的一个非正式集团的建立、《太平洋地区主义框架》(FPR)的出台实施及太平洋岛国论坛(PIF)的全面改革等共同构成了以太平洋岛国为主体的南太平洋地区主义见度”不断提高,对地区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21其中,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聚焦/近年来,中国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加强了与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发展合作,给这个地区带来了新的选择。更重要的是,给太平洋岛国的“自主发展(3)“老伙伴、新篇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没有放弃对海洋的探索,海上丝绸之路承载了黄土地上的中华民族渴望走向蓝色海洋的梦想与使命。中华文明与南太平洋岛屿的历史联系至少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近期越来越多的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倾向认为,这些南太平洋岛屿的原始居民起源于中国东南部同属一个土著文化体系,以福建为中心的地带可能是他们离开大陆的出发地。23早在西方殖民者抵达南太之前,中国与这个

地区就已经产生了密切的商贸联系。在中19进入这个地区并对当地产生影响,这波移民潮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暂时告一段落。24据当时澳大利亚主流媒体的社论和后来美国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与新中国的建立对南太平洋岛屿自治与独立进程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激励效应。25不过,彼时的中太联系尚较为间接。直到60-80治乃至独立建国,中国才开始与这些南太岛国建立官方关系,并逐渐成为该地区事务的积极参与者。1989平洋论坛(SPF,今太平洋岛国论坛)对话伙伴国。此后,双方的双多边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例如:1999(论坛等。2620092前往拉美访问途中过境顺访斐济。当时的斐济正在面临各种困难,包括特大暴风雨与洪灾等,是中国给了斐济以坚定支持。2014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同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正式访问太平洋岛国,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表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我们真诚希望同各岛国分享发展经验和成果,真诚欢迎岛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通过此次会晤,中太双方共同决定建立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中太关系翻开了新篇章。27二、合作机遇:重点与价值(1)南太岛国的发展优势字路口”,太平洋岛国所在区域“西北与东南亚相邻,西连澳大利亚,东靠美洲,向南约过新西兰与南极大陆相望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扼守美洲至亚洲的太平洋运输线,占据北半球通往南半球乃至南极的国际海运航线,是东西、南北两大战略通道的交汇处。”28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南太平洋诸国有发展海空运输的天然优势,因而也使该地区成为国际贸易网络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在资源价值方面,南太岛国具有岛屿国家“海洋国土”广袤的独特优势,因此蕴含着巨大的资源总量与开发潜力。南太平洋地区的传统和可持续能源资源富集。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南太平洋地区因其独特的海洋微生物多样性资源,使海洋药用物质、生物信息物质、海洋生物毒素产生资源研究与利用前景广阔。在经济结构方面,南太岛国独特的资源禀赋为优化经济结构提供了自然基础与市场潜力。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南太平洋国家在经济结构上呈现出非常鲜明渔业是南太地区的一大特色产业,同时渔业也是许多南太平洋岛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之一。南太平洋地18.2/米,金枪鱼资源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此外,南太平洋的自然资源十分适合发展特色旅游,依托热带海岛和海岸打造特色旅游产业,是南太平洋地区的一个经

而旅游业的发展又会带动餐饮住宿、观光零售等相关产业发展,对有效利用南太资(2)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当前“百年变局”中的国际秩序进入大调整时期,世界政治经济重心东移亚太,“太平洋世纪”正在到来。对拥有主权的岛国来说,“一国一票”能给岛国带来巨大的外交资源,使其有机会通过地区集体外交的方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与其硬实力远远不相称的软性影响力。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对外投资净流出国,正在向现代化强国迈进。中国作为面积第三、经济总量第二、人口第一的太平洋沿岸大国,正在成为拉动亚太与世界经济增长、推动亚太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将承担更多责任、承受更大压力。在这个背景下,南太平洋越来越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地区。在当前的形势下,南太平洋地区在全球治理、大国关系与两岸关系中的角色值得重点研究。全球治理“新空间”在全球治理层面,南太岛国以“气候外交”重地成为全球治理的“南太票仓”:虽然长期被国际社会边缘化,但作为独立主权国,南太岛国在全球治理的议题设置、议程安排及谈判中存在“数量优势”与政治杠杆效益,使之成为域外大国争夺的焦点。海平面上升、岛屿国家城市被淹没、淡水资源减少、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增加等一系列因气候变化而产生的危害是悬在甚至是一些低海拔小岛屿国家首要的国家生存与安全威胁。凭借地理的临近与文化背景的相似性传统,出于在气候变化、环南太岛国以“气候外交”为主题,逐步整合其政治资源,通过团结互助增进小国间凝聚力。抱团取暖、联合自强成为太平洋岛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路径。例如,由所有太平洋岛国联合组成的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集团已经成为联合国机制下的一地区发展与治理逐渐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与太平洋岛国开展全球治理合作协调成为了当前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课题。大国竞争“新舞台”在大国竞争层面,南太平洋地区是大国角力的中心地带与博弈舞台。美国日益成为多边主义的主要反对力量,对其全球霸权的基石之一——南太平洋更加重视。近年来,该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国和新兴国家战略博弈的竞技场”。31例如作为“印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通过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军事同盟维持霸权优势,同时对南太岛国进行社会和经济发展援助。随中国与南太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投资与援助力度加大和政治交往增多,中国的影响力迅速提升。2011-2015全球贸易增长放缓的形势下,中国与太平洋岛国贸易实现了逆势快速增长,进出口437573%,15%。32在此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域外大国不时以防范和竞争的心态看待中国对南太岛国的外交战略,并力图牵制中国在南太地区日益上升的影响力。以所罗门群

岛成为大国地缘战略竞争前沿为例:2019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和澳大利亚均对所罗门群岛可能与中国建交非常关切。作为12美国将所罗门群岛纳入对外援助“千年挑战公司”(MCC)入门计划体系,试图借此强调所罗门群岛同区域内其他“民主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的伙伴美无理施压所罗门群岛,副总统彭斯拒绝与该国总理索加瓦雷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会中国与南太岛国的合作,也引起了作为南太平洋地区大国的澳大利亚的一些人的恐慌。长期以来,澳大利亚一直在维护其在南太地区秩序的特殊地位,将太平洋岛国视为其外交战略重心之一。澳大利亚2013指出:“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经济繁荣对澳大利亚具有持久的重要性。”澳大利亚近三分之一的对外援助预算都拨给了太平洋岛国。不过,对岛国来说,澳大利亚的援助并非“免费的午餐”,“以援助为武器”一直是澳大利亚对岛国的内外政策施加影响力的重要方式。有专门对澳大利亚对岛国援助的研究认为,澳大利亚力图“通过在援助中使太平洋岛国进一步融入澳大利亚经济的方法来输出经济自由主义”,援助手段包括太平洋私营部门(PSDI)33中国日益深化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影响了澳大利亚利用援助对岛国施加影响力的渠道。2018中国用贷款“诱惑”南太平洋岛国,到处建设“无用的”设施,使南太平洋岛国陷这些指责当然完全是无稽之谈。然而,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澳大利亚的这种焦虑。两岸关系“新前沿”尽管近日面临连番“外交失败”的打击,但台湾当局在南太地区经营多年的政治影响力仍然不容忽视。南太岛国在传统上给台湾当局提供了重要的国际助力。一岛认同”以增进台湾与南太平洋之间的相互认同,妄图实现“去中国化”,对祖国统一进行观念上的“釜底抽薪”。台湾当局数十年来一直与太平洋岛国的华人华侨有密切联系,通过宣称台湾人是南太平洋种台独”。民进党第一次执政后,台湾曾20027月举办“南岛民族海洋文化12月举办“南岛民族领袖会议”,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太平洋各岛国均有出席。另一方面,台湾通1994台湾就利用南太平洋环境署的经费困难,多次向其提供援助。另外,台湾积极参与对南太岛国各政治局势的影响,借助台商居中牵线寻找新的经略据点。蔡英文当局的“新南向政策”加大了台湾当局在南太地区的政治经济投入,诱发个别岛国逆潮流而动,掀起敌视中国的外交事件。34不过,台湾当局在南太的外交行动日益不得人心,人心向背已经显而易见。9166门群岛宣布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并与台当局“断交”,由此引发“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207仅余的台当局所谓“邦交国”(截至本报告截稿时止4(3)对外开放的创新领域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与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新举措,中国与南太岛国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地缘、资源、大国

关系、两岸关系、全球治理等方面的突出价值,有助于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经济合作“新平台”与南太岛国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推动建设“绿色经济”创新领域的新平台。前文提及,南太地区因其独特的海洋微生物多样性资源,使海洋生物毒素产生物、海洋微生物功能材料等发展高新科技的资源研究与利用前景广阔。而可持续能源诸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电、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的发展潜力巨大。此外,作为“蓝色伙伴”的南太岛国与中国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微生物资源开发、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优势互补明显,合作前景光明。人文交流“新课题”随着中太关系的发展,双方人文交流也迈上了新的台阶。其中,孔子学院在促进中太人文交流、民心相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中国国家汉办)与南太平洋大学合作建设、北京邮电大学作为中方合作院校的太平洋岛国首家孔子学院在斐济揭牌。2014太平洋大学孔子学院在瓦努阿图设立教学20162017·孔罗特(JiojiKonrote)表示,孔子学院是增进中国与斐济以及与南太平洋地区友谊与合作的有效平台。352018萨摩亚国立大学共建、聊城大学作为中方合作院校的萨摩亚孔子学院正式成立。36研究与智库界的交流也愈发密切,对中太关系及其对南太平洋地区的影响进行了更多探讨,形成了新的课题。2015年2月,“中国与太平洋:来自大洋洲的观点”研讨会在萨摩亚国立大学举办,第一次将来自中国、太平洋岛国和澳新美等地的学者和外交官聚在一起聚焦探讨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日益增长的角色与影响。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达梅·梅格·泰勒(DameMeg(AndieFongToy)、太平洋共同体副秘书长费基塔·乌托伊卡马努(FekitaUtoikamanu)等重要的地区组织负责人参加会议。37会后出版了《中国与太平洋:来自大洋洲的观点》论文集,较为系统地收录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3820174月,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举办了“全球治理框架下的大洋洲区域合作”国际工作坊,邀请了新西兰资深外交官、前驻华大使托尼·布朗(TonyBrown,中文名包逸凡)、杨杰生、张剑等大洋洲学者与会。3920188聊城大学与萨摩亚国立大学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研究高层论坛”,这是该论坛首次在太平洋岛国举办,重点讨论了中太关系问题。40人大重阳秉持“脚底板下做学问”的精神,一直身体力行促进中太人文交流。2016-2019年,人大重阳及课题组成员在太平洋岛国与澳新参加了一系列会议与访问交流活动,重点就共建“一带一路”南太平洋方向阐述看法,与该地区内外的有关学者与机构进行深入交流。此外,人大

(UNDP)动,并为联合国《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在可2030议程背景下的南南合作》报告做出了贡献。41丝路精神“新成果”中国与南太岛国共建“一带一路”体现了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最能体现中国一贯坚持的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的外交政策。作为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建“一带一路”为太平洋岛国加快自身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加强合作还有利于太平洋岛国进一步联合自强。正如长期担友对我们说,中国对岛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中国为岛国提供了大量真诚的援助,更重要的是为岛国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analternative)。这有助于增强岛国自主发展的信心和能力,也在客观上调动了其他各方(势力)发展同岛国关系的积极性,使42三、合作挑战:痛点与瓶颈然而,尽管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具有重要价值,但合作的开展也面临若干困难与瓶颈。困难首先来源于南太平洋的地理特征。“小岛屿、大海洋”既是岛国的独特

(1)经济发展领域“基础设施瓶颈”体现为:过于碎片化的岛屿分布提高了建设互联互通网络的难度与成本。许多南太岛国至今仍以小农经济和传统渔业为主,根本原因就是基础

小岛屿”

设施瓶颈限制了经济集约的发展速度。南(尤其是硬实力成为南太平洋地区发展面临的根本桎梏。目前,该地区所有主权国家都是发展中国构成了南太地区的共同利益、权力来源和气候变化加剧的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生存威胁。南太平洋地区的客观自然和人文条件以及南太诸岛国的国内治理问题,使得中国与南太岛国合作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碎片化”合作瓶颈:南太平洋方向辽阔的海洋面积带给南太各岛国丰富自然资源的同时,也使得整个南太地区的资源呈现出碎片化、分散化的特征:虽然具有多元异质特色,却难以对域内资源起到有效的整合与集成。例如,由于各个岛国之间均无陆路相连,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水平很低,43给地区内外交流都带来很而诸国狭小的国内市场增加了经济合作项目的预期风险。岛国相对弱小的实力、相对分散的政治资源与相对低效的整合能力也导致其缺乏抵御各种安全问题的能力。简而言之,中国与南太岛国的合作共建机制在经济发展、社会生态、文化认知领域面临的挑战,表现为基础设施、制度大瓶颈”,这些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克服。

太诸岛国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均,造成区域内缺乏有效经济合作机制以促进资源整合,导致资源利用率较低。比如许多岛屿有成为世界顶级休闲度假海岛的潜质,极具旅游开发潜力,但基础设施的限制使旅游资源无法有效利用。在能源开发方面,南太岛国当地能源开发能力与利用率均处于低水平:44太平洋岛国虽然交通不便,但很多国家国内小水电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不少岛国的小水电建设刚起步。目前南太地区小水电开发主要是由联合国组织的南太平洋地区岛国的小水电开发项目,是国际小水电合作的重要案例,但目前看,成效并没能达到预期。在能源运输方面,还面临着多头领导的管理架构、内部航运竞争问题:目前在南太平洋开发能源的公司来自各个国家,安全和防护标准不一,这增加了制度之间的竞争。以斐济为例,作为联合国太平洋地区能源开发署、南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局等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政府就开展资助小水电建设。在既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工程费用实行地方集资、中央政府资助和外国援助相结合的方式,隧道开挖、管道设计接受海外技术援助与咨询,以期用小水电的开发替换柴油电站,但目前一些项目都因为各种原因遭遇搁浅。“制度建构瓶颈”体现为:南太平洋区域制度规划重叠分散,提高了区域内的治理成本,降低了合作与发展效率。以贸易制度为例,作为亚太贸易圈内的主要板块,南太平洋地区有容纳南太地区的整体区域贸易制度安排,也存在着次一级的贸易制度安排。这种叠床架屋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即整体区域贸易制度与次一级贸易制度安排之间可能存在摩擦。例如,岛国中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斐济与巴新坚决反对澳新力推的、旨在推行澳新与岛国贸易与经济一体化的《太平洋紧密经济关系协定》升级版(PACER+)2017)。巴斐两国协同推动的《美拉尼西亚先锋集团自由贸易(MelanesianSpeaheadGroupTradeAgreement,MSGTA)是一个次区域的自由贸易协定,但其签订与扩展给了岛国自行由于岛国除了巴新以外都不是APEC国,这给了南太平洋地区融入更大范围的亚太自贸安排(RCEP、FTAAP等)带来了阻碍。澳新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成员国,同时又与部分岛国同在PACER+机制下,这有助于部分澳新企业在岛国拓展业务,但CPTPPPACER制对岛国带来不利冲击,二者之间也存在潜在的制度摩擦。这种摩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南太平洋地区的贸易畅通。(2)社会生态领域总体看来,“生态环境瓶颈”可分为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两个方面: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南太岛国位于太平洋腹地,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厄尔尼诺现象加剧诱发的热带飓风、海啸,不仅会造成海岸侵蚀影响渔业发展,还使中小岛屿国家的生存威胁日益严峻。例如波利尼西亚区内许多岛屿都是珊瑚礁,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珊瑚

大规模死亡导致陆地国土资源流失,加剧沉入海底的风险,引发“气候难民”现象与粮食供应危机。气候变化是一些太平洋岛国最大的国家安全威胁。海平面上升、岛屿国家城市被淹没、淡水资源减少、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增加等一系列因气候变化而产生的危害在南太平洋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海洋气候变化加剧了南太平洋地区的热带飓风,而超过一半的太平洋岛国人口居住在1.5公里的范围内,极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由于蒸发效应加剧,一些小型岛屿内部河流干涸,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淡水资源减少直接影响农业和林业发展,又引发严重的粮食安全与健康问题。瑙鲁已经开始承受这些后果:由于耕地严重减少,加之淡水短缺,岛上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供应,瑙鲁人糖尿病与肥胖症发病率位居全球前列,目前全国肥胖人口高达99%,连带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45在社会生态环境方面,随着当地人口高速增长、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南太岛国在国家法制建设、社会管理和居民教育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面临着严重的社会环境发展停滞乃至倒退难题。例如921日刚刚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罗门群岛,其经济发展水平长年滞后,目GDP200050GDP2200而且人类生存与健康问题突出。瑙鲁曾经以开采磷矿为主要经济活动,但在资源枯竭后长期依赖外部援助,负债率(/GDP)62%,为该地区最高,且缺乏有效的摆脱困境的政策。许多过分依赖外援的岛国对开展合作采取机会主义态度,渴望共同获利,但是对共同承担风险缺乏心理准备。此外,部分南太岛国法制建设亟待提高,法律法规不健全、实施不到位。许多南太岛国还处于国家的独立建设过程中,行政干预和久拖不决现象严重。粗放式发展带来污染问题则体现了自当前南太地区大中型岛屿国家在内陆城市的扩张和矿业、林业、农业以及沿海渔业开发中暴露出来的一大问题就是水资源污染与水资源短缺。以斐济为例,其岛内沿河地带农业、林业开发程度很高,许多地方被开发成甘蔗产区,森林砍伐、开荒造田、气候变化带来的降雨量减少都使岛内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岛内河流则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普遍出现水源被严重污染的局面。在一些岛国,例如瑙鲁,由于粗放增长的人口和住房建设和总量有限且利用效率低下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城市化率甚至几乎达到100%。小岛国的城市化及其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是南太岛国面临的最新困难之一。(3)文化认知领域的认知误区。历史上长期的殖民经历,使得许多南太岛国在独立后仍与原有的“宗主国”间存在较强的“联系纽带”,这种“联系纽带”主要借助经济援助、文化认同等“软性联系”方式将岛屿国家与域外及“过渡条件”长久以来钝化成了一种默契与共识,进而塑造出许多暗含的“潜规则”,这也成为阻止或抵挡新兴域外大国因此美国等西方大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相关重要事务上仍具有很强的话语权。深受西方“软性抵制”思想影响,加之长期以来被中国外交所忽视,一些涉华事件很容易被炒作为针对中国的反华舆

论,而中方的解释说明与辟谣往往得不到充分报道。在知识界中,太平洋岛国对中国的误解也比比皆是。46这使得部分南太人对中国的崛起存在疑虑,在与中国合作时也采取谨慎保留态度,担心“重蹈覆辙”丧失发展的自主性。目前,多数南太岛国仍以岛内经济自给自足为追求,发展岛内热带农业,以出产资源类产品为主,缺乏与外界互动的动力。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程度较低的客观因素外,主观上则是其“发展意识瓶颈”所带来的限制。某些南太岛国部分人士缺乏自我规划的现代化与发展意识在普通民众中具体表现为对于工作、投资教育不感兴趣、不愿意服从管理、办事效率低、缺乏精细化语言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温高湿气候以及极为丰富且易得的食物资源是自然原因。正110棵面包树就可以吃一辈子”——意思是说“凡事都不用担心”。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与机构在援助过程中对援助事项与使用方式占据主导权,“手伸得过长”乃至指手画脚,岛国在自身发展的问题上缺乏发言权,某些南太岛国部分人士逐渐习惯了由他人掌控议事的习惯。47图片来源:太平洋共同体秘书处48说明:南太平洋地区可笼统地分为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三大文化圈。四、合作前景:建议与结论辩证看来,太平洋岛国“小岛屿、大海洋”劣势与优势并存,基础设施碎片化的现状给中国在南太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提供了需求与机会。“一带一路”南太平洋方向建设的一大重要内容,通”理念帮助岛国整合南太地区的“碎片化”资源,借助互联互通网络推进南太地区的资源利用与集成共享,推进中国与南太岛国共建“一带一路”。对中太共建“一带一路”的路径,汪诗明、张颖、于镭和赵少峰等学者已经提出了若干最新建议。49本报告试图强调,是中国与南太岛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关键所在。据此,中国与南太岛国应在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的前提下共建“蓝色创新型发展之路”,共走“绿色可持续发(1)蓝色创新型发展之路中国应与南太岛国共建“蓝色”创新型发展之路,依托南太地区独具海洋特色的经济结构发展“蓝色经济”:太互联互通蓝图》,推进海运便利化与跨海信息联通,不仅重视传统道路与港口,更以空中交通为先导,辅以网络、减灾等新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建设,从而打通太平洋岛国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瓶颈,以促进岛国间的沟通合作形成规模经济。南太平洋地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岛屿和海洋构成的地区。正是由于广阔海洋的存在,各岛屿之间及其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受到阻隔,“孤立”成为了这

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这已成为“基本区情”。正因为如此,互联互通是太平洋岛国最亟需加强的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太平洋岛国形成自我“造血”机制,实现自主发展。例如,此次中太论坛的举办地阿皮亚的法雷奥勒国际机场新航站楼由中国公司承建,将萨摩亚传统建筑样式与现代化设施有机结合,不仅发挥了吸引游客、留住回头客的作用,还成为了萨摩亚的“国门”与国家形象的缩影。互联互通不仅包括硬件,也包括移动互联网等着眼未来的领域。这将在物理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减轻太平洋岛国的“孤岛”状态,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梦想真正变为现实。此外,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要更多把整个南太平洋乃至太平洋视作一个整体。南太平洋东岸的拉美国家资源丰饶,目前亟需调整经济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渴望与环太平洋区域的国际伙伴加强发展合作。如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处(PIFS)发布的《太平洋地区主义状况报倡议给南太平洋作为一个地区整体发展带来机遇,南太平洋的大洋中央区位有助于中国将“一带一路”延伸到拉美。50在“贸易畅通”方面,积极扩大中国从太平洋岛国的进口是一个重要抓手。对总人口仅一千多万的太平洋岛国来说,亿人的中国是个巨大市场。201884325.5%。不过,尽管增速很高,但贸易规模仍然较小,且国别与行业分布不平衡。例如,从巴新进口的矿物类和木材类货物占了货物贸易的大头;服务贸易进口目前主要还只是旅游,而斐济和帕劳占了大头。而增加中国从岛国进口的瓶颈是信息与平台。这需要中太双方利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平台作用。此外,还可以鼓励企业通过以海洋资源合作开发为切入点探索岛屿经济的通用模式,提升海洋产业合作水平。这不仅给了太平洋岛国岛屿发展经济的机遇,还有助于我国更好地整体布局蓝色海洋经济。现阶段,渔业和旅游是南太岛国普遍的资源禀赋,也是我国与太平洋岛国“蓝色经济”合作的切入点。例如,斐济与我国外交关系友好、海岛自然风光出众、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较为便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赴斐济旅游的人次近十年来增长十多倍,已成为中国游客赴南太的首选。刚刚与我国复交的基里巴斯专属经350源富集,已经是我国渔船前往南太平洋的主要目的地和途径地之一。巴布亚新几内亚是该地区最大的国家,渔业与能源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已经显露出起步迹象,未来发展潜力大。其他岛国也都各具优势,合作潜力巨大。高质量推动中太共建“蓝色经济”,服务与投资项目,例如运用高科技手段调研与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开拓海洋生物医药等合作新领域。在此基础上,将我国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与当地的资源与区位优势能动有机结合,向海底与地球物理、海洋21(2)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应与南太岛国共建“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破解资源高效开发与生态环境危机之间的悖论。气候变化及其相关的海平面上升、海人类健康状况下降等是太平洋岛国普遍面临的、真实存在的切身问题,甚至是不少

低海拔岛国最大的国家安全威胁。以综合手段帮助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应当成为我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领域。要高度重视气候变化议题的优先性,落实好有关援助资金,将气候变化与保护环境贯彻进南太方向建设的整体考量。在“资金融通”方面,可以用创新思维,将绿色发展与蓝色海洋结合起来,利用好南太平洋地区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在太平洋岛国,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等都非常常见。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生物,却能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同时也给太平洋岛国带来收入。这个途径就是要进一步推动有资质的企业赴南太进行绿色产业投资。以海洋微生物资源开发为例:南太平洋地区蕴含多样化的海洋药用物质、生物信息物质、海洋生物毒素产生物、海洋微生物功能材料等资源,具备开发利用海洋生物原蛋白多肽的优质条在此过程中,中资企业不仅做到“资金到企业的环保标准,督促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增加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项目在海洋经济合作中的比重。(3)治理多边化发展之路中国应与南太岛国共享多边化的全球治理之路,尊重和支持太平洋岛国独立自主、联合自强的努力,在既有的南太地区制度网络基础上,加大中太双方在地区与全球事务上的协作力度,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太平洋精神”(Pan-PacificSpirit)将中国主张的“蓝色伙伴关系”与太平洋岛国提出的“蓝色太平洋”倡议对接。太平洋岛国论坛对话会、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等多边机制,建立完善以伙伴关系网络为核心的常态化合作对话与区域论坛机制。通过高层互访增强战略互信,开展政策规划对接,在全球治理合作与协调上相互支持。应以太平洋岛国论坛改革与“太平洋地区主义”的推行为契机,继续支持太平洋岛国自创的地区合作机制,在强调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与“蓝色经济”等南太地区集体外交机制中展开合作。中国与南太岛国共建“全球治理之路”,应聚焦全球治理议题,弥补既有的地区公共产品(RegionalPublicGoods)提供不足的部分。这意味着在支持南太岛国PacificVoice)PacificOwnership)的权益。这不仅可以促进南太岛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更能从根本上提升其发展意识helpingourselves)观念得到加强,“岛民所有、岛民所享”

(forPacificislanders,byPacificislanders)成为“太平洋地区主义”新的认同。在“民心相通”方面,我国需强化公共外交、“二轨外交”,多层次联动配合推进。要高度重视华人华侨的媒介桥梁作用,积极支持太平洋岛国的两岸统一组织,重点做好侨领工作,动员新老华侨一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总结目前已有的南太孔子学院的成果与经验,进一步加大在南太的工作力度。智库在促进中太公共外交上大有可为,可以进一步为中太智库交流创造平台。中国与南太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是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和朋友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帮助。部分西方国家指手画脚的殖民心态和为自己国家的利益不顾南太岛国在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生存威胁的做法,与中国的不干涉内政、真诚相待、互惠合作、支持岛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高下立判。总之,中国和太平洋岛国都属于亚太大家庭,完全可以优势互补,开放合作,共享发展。结语本报告在国际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背景下,就中国与太平洋岛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南太平洋方向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研究。在充分肯定中太合作价值与成果的同时,本报告也指出了推动合作发展面片化”特征衍生出的若干突出问题。本报

告认为,中太双方可以沿“蓝色创新型发岛屿”和“碎片化”挑战,切实有效推动合作走向蓝色海洋,为中国与太平洋岛国构建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注释祁怀高等著:《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周边安全与335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外交部:《推动共21与行动》,新华社,2015328华社,2017510源:http://news./politics/2017-05/10/c_1120951928.htm。人大重阳在初稿写作与研究中贡献了中国智陈晓晨、池颖:《中国自太平洋岛国的进口:现状概述与建议》,见喻常森主编:《大洋洲发展(2017-201081DameMegTaylor,“China’sGrowingImpactontheRegionalPoliticalOrder”;TerenceWesley-Smith,“ReorderingOceania:China’sRise,Geopolitics,andSecurityinthePacificIslands”,inMichaelPowles(ed.),ChinaandthePacific:ThefromOceania,Wellington,NewZealand:VictoriaUniversityPress,2016,pp.41-45,pp.98-111;ZhangDenghuaandStephanieLawson,“ChinainPacificRegionalPolitics”,TheRound106,No.2,2017,pp.197-206.“PracticalMeasuretoPushforwardChina-SPCBRI“习近平同建交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并发表主旨讲话”,新华社,201811源://world/2018-11/16/c_1123726560.htm。人民出版社,201631ZbigniewDumienski,“MicrostatesasModernProtectedStates:TowardsaNewDefinitionofMicro-Statehood”,OccasionalPaper,CenterforSmallStatesStudies,InstituteofInternationalAffairs,UniversityofIceland,2014,p.1.Ibid,p.17.

部分专属经济区与海洋权益划界存在争议。AsianDevelopmentBank,PacificEconomicMonitor(2016),MandaluyongCity,ThePhilippines:AsianDevelopmentBank,p.19.811(见表1)907理”,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网站,资料来源:/bjtz/fzx/zjtz/index.shtml。300国土’”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20172017]3300(2016—203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713日,资料来源:/zhengce/content/2017-02/04/content_5165309.htm。14.瑙鲁全国人口为10840人(见表1);2018年26757“大学简介”,中国人民大学网站,资料来源:/intro。“SPC,inPacifcCommunityavailableat:/our-members/.“TheWorldBankinPacificIslands”,intheWorldBankwebsite,availableat:http://www./en/country/pacificislands/overview.Bank,PacificIslandEconomies:EfficientandSustainableGrowth1),ReportNo.WashingtonD.C.,1993,pp.1-2.对“太平洋悖论”的批判参见LangiKavaliku,“Culture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inthePacific”,inAntonyHooper(ed.),Culture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inthePacific,Canberra:AsiaPacificPressatTheAustralianNational2005,pp.22-31.RichardHerr,“ThePacificIslandsRegioninthePost-ColdOrder:SomeThoughtsfromaDecadeLater”,RevueJuridiquePolynesienne(RJP),2,SpecialSeries,2002,p.52.汪诗明、王艳芬著:《太平洋英联邦国家:处在现代化的边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335KarenMcNamara,“fromtheMargins:PacificAmbassadorsandtheGeopoliticsofMarginalityattheUnitedNations”,AsiaPacificViewpoint,50,No.1,April,2009,p.1.陈晓晨:“南太平洋地区主义的新发展:地区机制与影响评估”,《国际关系研究》,2019第3期,第79页。参见陈晓晨:“全球治理背景下的太平洋岛国201945-222004282曹峻:“南岛语族起源研究中的‘四个误区’”,《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91页。费晟:“南太平洋岛国华人社会的发展:历史1156-57“LeadershipinSouthSeas:AustralianFailure”,SydneyMorningPost,8May,1950;“Editorial”,SydneyMorningPost,131950;MichaelHaas,ThePacificRegionalCooperationintheSouthPacific,NewPraegerPublishers,1989,pp.6-7.战略”,《太平洋学报》,20141111-10页;汪诗明、王艳芬:“论习近平访问太平洋岛·学术前沿》,201512(下),54-6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于镭、赵少峰:“‘212019229-30FuloriManoa,“TheNewPacificDiplomacyattheUnitedNations:TheRiseofthePSIDS”,inGregFryandSandra(eds.),TheNewPacificDiplomacy,Canberra,Australia: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Press,2015,pp.89-10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陈晓晨、池颖:《中国自太平洋岛国的进口:(2017-201133-151姜芸:《澳大利亚对太平洋岛屿国家的援助研89李侑珊:《一味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