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_第1页
五苓散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_第2页
五苓散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_第3页
五苓散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_第4页
五苓散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苓散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医医院,宁夏银川750001【Summary】目的:探究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时采用中药五苓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诊治的210例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数字法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105例患者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的105例患者采用五苓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相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时采用中药五苓散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Keys】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五苓散;熊去氧胆酸;血脂水平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的肝病,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病变为主要的特征,包括酒精性和非酒精性两大类[1]。药物是常用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手段,随着近年来中医在临床实践应用越来越广泛,五苓散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治疗中越来越多,本次研究选取部分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对其采用五苓散治疗,效果显著,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诊治的210例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数字法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105例患者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的105例患者采用五苓散治疗。对照组中55例男性、50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38-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8±8.24)岁。观察组中53例男性、52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36-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95±7.95)岁。将两组患者的基础性资料分别录入SPSS软件分析后发现差异较小,医护人员告知患者此次研究的目的和简要流程,患者在知悉后自愿签署参与同意书,本次研究获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患者纳入:符合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的中医诊断标准,患者体态肥胖,表现出右胁不适或胀闷,大便黏滞不爽等症状。排除:①对此次研究所用药物不耐受;合并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存在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意识障碍、肿瘤。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患者口服熊去氧胆酸,每次250mg,每日三次。观察组患者采用五苓散治疗,五苓散药方为:桂枝6g,泽泻、茯苓各20g,炒白术15g,猪苓10g;针对痰湿内阻型患者,药方中加茵陈20g,栀子1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服用[2]。1.3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脂(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6.0软件完成此次的统计学分析分析。以(±s)表示“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等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组数据整体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后若P值小于0.05表明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明显。2结果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相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表1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s)组别例数TC(mmol/L)TG(mmol/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1055.67±1.353.58±0.572.38±0.261.25±0.15对照组1055.42±1.984.98±0.852.45±0.251.95±0.38P-P>0.05

P<0.05P>0.05P<0.053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属于脂肪性肝病的一种,其临床变化阶段主要包括脂肪贮积、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阶段,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多认为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不良等有关,对于脂肪肝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并无特效药,以采取西药对症治疗为主[3]。中医学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纳入了“肝癖”、“肝着”、“积聚”的范畴,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气机阻滞、肝胃不和、脾运失调、痰湿内蕴等因素有关,其中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临床上多采用健脾渗湿、利水消肿的方法进行治疗。本次研究对观察组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采用五苓散组方治疗,发现患者的血脂水平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采取的熊去氧胆酸是一种亲水性的胆汁酸,该药物在进入人体后可以对胆固醇在肠道内的重吸收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虽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长期用药效果不明显[4]。五苓散在《伤寒论》中有记载,其由桂枝、泽泻、茯苓、白术、猪苓等中药组成,桂枝活血、发汗解表;泽泻具有利水渗湿、祛湿降脂之功效;茯苓、白术补气燥湿、利水健脾;猪苓可发挥泄热止渴、治疟止泻的效果;同时方中加入茵陈、栀子,发挥清湿热、利胆护肝的作用。诸药合用发挥健脾助运、利水渗湿、祛湿降脂的效果[5]。综上所述,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时采用中药五苓散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Reference:[1]王静,秦明慧,张玉佩,等.五苓散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1,31(07):640-644.[2]林军,苏林红,叶小丹,等.五苓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和实验验证[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11):1054-1060+1070.DOI:10.16466/j.issn1005-5509.2020.11.005.[3]谭婷.茵陈五苓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SREBP-1c和NF-κB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20.DOI:10.27138/ki.ghuzc.2020.000188.[4]谭婷,何栋,朱红梅,等.茵陈五苓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RBP4的影响[J].中医学报,2020,35(02):344-347.DOI: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