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249-2010水源保护林营造技术规程_第1页
DB13T 1249-2010水源保护林营造技术规程_第2页
DB13T 1249-2010水源保护林营造技术规程_第3页
DB13T 1249-2010水源保护林营造技术规程_第4页
DB13T 1249-2010水源保护林营造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5.020.40B河北DB13省地方标准DB/T1249—2010Technicalregulationsofforestationforwaterresourcesprotectionforest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DB13/T1249—2010前言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业大学提出。琴、徐学华。1DB13/T1249—2010水源保护林营造技术规程于河北省水源保护林营造。用文件GBT5163—2004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781—2009森林抚育规程GB/T18337.1—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8337.3—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LYT1690—2007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DB13/T529—2004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技术规范义用于本标准。waterresourcesprotectionforest源保护区范围内的人工林和天然林及其它植被资源。waterresourcesprotectionarea级保护区外依次划出一定的区域为二级、三级保护区。managementofwaterresourcesprotectionforest育、更新、改造的过程。2DB13/T1249—2010源保护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建设目标。4.2营造水源保护林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良种壮苗,以营造复层混交林为目标,的方式,采取营、造、补相结合的措施,营建高效、稳定、健康的水源保护生态防护林体系。4.4在水源保护林营造和更新采伐过程中,严格限制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林地域选择,包括乔木林地、地、经济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及宜林地。根据国家政策、法律规定和保护水源的需要由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调整为用于建设土地。其他适宜于水源保护林建设用地。造林整地整地时间:一般在造林前1~2个季节。整地方式:应用条件参照DB13/T529—2004。选择cmm或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适宜地段,以乔木或要求3DB13/T1249—201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应达到分级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具体要求见GB6000—1999林营造混交类型配见表1。林树种搭配表叶松、核桃楸、白蜡、椴树、榆树、桦木、刺槐、紫穗槐等侧柏木、元宝枫、臭椿、黄栌、紫穗槐、荆条等松、山杨、元宝枫、核桃楸、花楸、白蜡、水曲柳、黄花柳等、核桃楸、槲树、黄栌、紫穗槐、山杏等刺槐、栓皮栎、榆树、元宝枫、丁香、臭椿、黄栌等杨树、落叶松、元宝枫、白蜡、椴树、沙棘、紫穗槐等混交方法块状或群团状混交中团块纯林的面积不宜过大。混交比例于3种,灌木混交林树木种数要大于等于2种。时间季。方法播种造林见表2。粒)粒)25~30板栗3侧柏25~30臭椿25~30榆树4~54~64~5类5~8荆条30~404DB13/T1249—20102~3沙棘20~30柠条20~30栽植造林达到苗直、根展、踏实、深度适宜,并留蓄水坑,尽量使用容器苗和带土坨苗木。密度根据立地条件、树种生物学特性及营林水平,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参照DB13/T529-2004。一般要求乔木造林密度栽植不少于1240株/hm2,灌木不少于1650株/hm2。种草带播种量45~75kg/hm2。主要树种的适宜造林密度参见表3。栎树杨树、柽柳侧柏刺槐榆树林抚育松土除草连续进行3~5年,每年1~3次;幼林抚育可分为割灌(草)扩埯、除蘖、定株(间苗)抚育、修枝、补植等经营管理措施;加强幼林管护,防止人畜破坏。林方式1.1全封复力量。.1.2半封GBT规定。辅助育林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封育类型林地应培育成乔灌复合型林分类型。无林地和疏林地育林可进行带状或块状除草、破土整地,实行人工促进更新。5DB13/T1249—2010植或补播。年限—2001的规定。都应抚育:——密度过大,竞争激烈,林木分化明显的林分;——影响审美和风景游憩需求的林分;量保留林地枯落物。详细规定可参照GB/T15781—2009。强度采伐以伐除总株数的15~30%,伐后保留郁闭度0.6~0.7。抚育采伐开始期和间隔期的确定要根据树种特性、林分状况、立地条件、交通和——主要树种平均年龄达到防护成熟龄(同龄林)或大径级立木蓄积比达到70%~80%新。然更新适于择伐更新林地,采伐后保留目的树种天然幼苗不少于4950株/hm2的迹地;具有天工促进天然更新6DB13/T1249—2010950株/hm2,但多于4050株/hm2,通过补植、林的林地。工更新强度和间隔造改造对象之一的林分应进行改造:——林相残破,功能低下,并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林分;——因未适地适树或种源不适而造成的低效林分;t/(km2.a))的林分;改造方法补植改造以上。种调整:对现有的大面积纯林,采取抽针补阔、间针育阔、栽针保阔等方法。育改造:新改造: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可采用带状改造、块状改造等方法,通过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