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版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第2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一钠和氯》《钠及其化合物》优秀教案《氯及其化合物》优秀教案《物质的量的单位一摩尔》优秀教案《气体摩尔体积》优秀教案《物质的量的浓度》优秀教案实验活动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优秀教案第二章综合测试卷及答案解析《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制取和用途。.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特点。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特点。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了解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金属钠的制取和用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钠的化合物,掌握钠的化合物的相关特点,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了解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化学态度..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学习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特点。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特点。.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钠的化学性质.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特点。.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了解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教学准备:PPT课件、钠、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含有80多种元素。钠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展示图片)教师: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NaCl、NaCO.NaSO等,钠的单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式制得。(展示图片) 23 24NaCINa^O4教师提问:钠有哪些性质呢?(展示图片)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二、授新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思考讨论:实验室中,通常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展示被保存的钠的图片)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呢?教师:从钠的原子结构来看,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该电子很容易在化学
反应中丢失。Na、|+11I281教师总结: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思考讨论:教师: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展示图片并向同学们演示该过程)教师:这里要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钠,而要用镊子夹取。教师:这里要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钠,而要用镊子夹取。新课讲解:钠的物理性质:①质软,能用刀切割②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③熔点:97.8℃④沸点:883℃⑤密度:0.971g/cm3新课讲解:钠的化学性质:钠和氧气反应教师:用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了,这是因为钠与氧气发生反应,在钠的表面生成了一薄层氧化物,这种氧化物是氧化钠。(展示图片中的反应方程)H■?4Na+02钠氧气4Na+02钠氧气氧化钠思考讨论:教师:裸露在空气中的钠就能直接和氧气反应,钠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如果将钠
思考讨论:教师:裸露在空气中的钠就能直接和氧气反应,钠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如果将钠思考讨论:教师:将一个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迅速投到热坩埚中。(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思考讨论:教师:继续加热坩埚片刻,待钠熔化后立即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注:不要近距离俯视坩埚(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新课讲解:钠的化学性质:钠和氧气反应教师:钠受热后先熔化,然后与氧气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这种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Nag)。(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思维启迪:钠的化学性质:钠和其他非金属反应教师:(1)在氯气中燃烧:现象:燃烧、产生白色的烟。2Na+Cl2=2NaCl教师:(2)与硫反应:现象:火星四射、发生爆炸。2Na+S=2NaS2思考讨论:教师:钠除了能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还能与水发生反应。钠和水发生会生成什么呢?(展示图片)思考讨论:教师:从物质组成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预测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会不会是钠夺走氧变成氧化物?(展示图片)思考讨论:教师: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块绿豆大的钠放入水中。(展示图片)思考讨论:教师:从钠在水中的位置、钠的形状的变化、溶液颜色的变化等方面观察和描述实夺走氧变成氧化物?(展示图片)思考讨论:教师: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块绿豆大的钠放入水中。(展示图片)思考讨论:教师:从钠在水中的位置、钠的形状的变化、溶液颜色的变化等方面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利用图片展示结论)尼状变忙
水中的位置
水中的状右
溶滚鼓包变小尼状变忙
水中的位置
水中的状右
溶滚鼓包变小在水面滓动快速移动变红t原因反应放排、端点怔
密度小反应剧划,有气体产学
省成物呈俄机新课讲解:钠的化学性质:钠和水反应教师:钠的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时放出热量;反应后得到的溶液显碱性。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O==2NaOH+H2 2思考讨论:①金属钠会和酸溶液发生反应吗?回答:会!钠与酸的反应比和水反应更剧烈。钠和水反应,实质上是跟水电离的H+反应。而酸中的H+浓度更大。例如:2Na+H2sO4——H2+Na2sO4思考讨论:②金属钠会和盐溶液发生反应吗?回答:会!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时,金属钠会在水面上下浮动,极速游动变小,最终会有蓝色絮状物产生。反应式:2Na+CuSO4——Cu+Na2sO4思维启迪:钠的制取教师:工业上制取金属钠主要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方法:2NaCl(熔融)=2Na+Cl2教师:熔融态的氯化钠通电后,生成的氯气在此条件下密度较小,就飘在熔炉的上层而生成的钠也是以气体的形式存在,但密度较大,所以飘在下层。两种气体相邻的位置一接触就会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小液滴,小液滴越来越多,最后就把两种气体完全隔开了。再将两种气体分别抽出,再净化、冷却,就可以得到较纯金属钠了。思维启迪:钠的用途(1)制备高压钠灯(2)制备钠的化合物(3)制备某些金属(锆等)(4)Na-K液态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课堂达标:.填写下列钠的物理性质金属钠:颜色;形态;密度;熔沸点导电、传热性。解析:金属钠是银白色固体,密度小、熔点熔点低、导电、传热性好。.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B.钠燃烧时产生氧化钠C.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D.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解析: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故A正确;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故B错误;钠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故C正确;钠位于周期比第I主族,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D正确。3.下列关于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2Na+2HO=2NaOH+H2 2B.钠在空气中加热的方程式:4Na+O2==2Na2OC.钠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2Na+2HCl=2NaCl+H2D.钠和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2Na+CuSO4==Cu+Na2sO4解析:钠在空气中燃烧时会生成过氧化钠,正确的反应方程式是:2Na+O2——Na2O2,故选B。4.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能以游离态存在B.钠离子和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钠能把钛锆等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还原出来
D.保存在煤油中的钠是银白色的固体解析: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没有游离态,故A错误;钠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钠离子只能得到电子,所以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而钠离子没有,故B错误;C、钠和钛锆等金属盐溶液的反应是先和其中的水反应置换出氢气,不会置换出金属,故C错误;D、保存在煤油中的钠是银白色的固体,故D正确。三、课堂小结钠的物理性质:质软可切割,硬度比较小,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固体,电和热的良导体,密度比水小0.978/。03熔点低97.81℃,沸点882.9℃,纳保存在煤油中钠的化学性质:能与非金属的反应,与水反应,与氧气反应,与酸溶液反应,与盐溶液反应。钠的制取:电解熔融的氯化钠钠的用途:制取Na2O2;钠钾合金导热剂;把金属从卤化物中还原出来;高压钠灯。钠的存在形式:只有化合态:NaCl,Na2SO4,Na2CO3,NaNO3。板书设计:金属船的性质”质软可叨割.性国比较小,轴白色,具白仓品光泽固体金属船的性质”质软可叨割.性国比较小,轴白色,具白仓品光泽固体ISPT性质―申.和热的自序体,密席比率小。TT期士爆点低灯31C.沸点日睨万七第保存在燥油中与酸,占反应金地浦的性质融的刖途金地浦的性质融的刖途钠的制鼠2H8CI「爆触) +GH轴距包金号热剂把金属河面化物中法原出来高压轴灯物的寿诩式只有比合於雨。I,加抖,,叫,NaWO.2.2《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是教材第二章第二节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系统学习的第一种非金属元素,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教材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习其他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作用。而且教材中涉及的食盐、漂白粉等含氯的化合物学生都相对熟悉,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学习时,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容易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较好的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进行适度的推理,建立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完成氯气漂白性验证的相关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与一般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于氯气性质及应用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用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的精神,体会科学知识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氯气化学性质。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试剂及用品。教学过程:【引入】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看一篇新闻报道。【投影】播放氯气泄漏事故的视频。【设疑】既然氯气是有毒物质,那么游泳馆为什么会有氯气呢?【引入】带着上面的问题,我们来开始今天的学习。【板书】氯及其化合物一、氯气【投影】氯及其化合物一、氯气【讲解】氯气的发现应归功于瑞典化学家舍勒。舍勒是18世纪中后期欧洲的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年,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即二氧化锰),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气体就是氯气。【演示实验】教师展示收集在集气瓶中的氯气,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投影】氯气液化的视频;氯气溶于水的视频。【讲解】根据上述的实验,同学们可以总结出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溶于水,易液化,有一定的毒性,密度大于空气。遇氯气泄漏时,人员应该迅速撤离至上风处,且尽量居于较高位置。【板书】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溶于水,易液化,有一定的毒性,密度大于空气【投影】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溶于水,易液化,有一定的毒性,密度大于空气【过渡】上面的物理性质的研究,依然不能解决刚才的疑问,游泳馆中为什么有氯气,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氯气的化学性质,看看有没有收获。【板书】2、化学性质【投影】2、化学性质【讲解】首先,我们还是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出发,判断一下氯气的基本性质。因为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氯气应该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过渡】按照这种推测,我们来看一下,氯气能氧化什么物质。【讲解】在之前金属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氯气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为:2Na+Cl22NaCl。【投影】播放氯气与铜,氯气与铁反应的视频。【讲解】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如果金属有变价,一般得到高价态氯化物。【板书】2、化学性质(1)与单质的反应△△△2Na+Cl2=2NaClCu+Cl2=CuCl22Fe+3Cl2=2FeCl3【投影】2、化学性质(1)与单质的反应A A A2Na+Cl2=2NaClCu+Cl2=CuCl22Fe+3cl2=2FeCl3【过渡】以上是氯气与金属单质的反应,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氯气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演示实验】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将点燃的氢气深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讲解】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的HCl气体在集气瓶口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白雾。反应方程式为:H2+Cl22HCl。工业上利用这反应制取HCl,生成的HCl溶于水,就得到了盐酸。【设疑】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化学中学习的燃烧的定义是什么?(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物质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根据刚才的学习,氢气在氯气中也能燃烧,说明初中的燃烧定义有失偏颇,燃烧需要的条件到底是什么呢?(燃料与氧化剂接触,达到着火点)燃烧的本质是什么?(燃料与氧化剂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过渡】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氯气在水中可溶,溶解度大约为1:2,氯气溶于水得到的就是氯水。那么氯气溶于水时是否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呢?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氯水。【演示实验】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氯水,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讲解】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银观察到有白色沉淀,这说明氯水有一定量的氯离子,从而证明了氯气溶于水的时候应该与水发生了反应。【板书】2、化学性质(1)与单质的反应(2)与水的反应【投影】2、化学性质(1)与单质的反应(2)与水的反应【讲解】氯气溶于水时,部分氯气会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HClO是次氯酸,是一种一元弱酸,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死水中的病菌起到消毒的作用,因此很多自来水厂会用氯气消毒杀菌。【设疑】那么同学们是不是可以理解本节课最初的问题:游泳馆为什么会有氯气呢?(用氯气对游泳水进行消毒)【讲解】近期有科学家提出,用氯气进行自来水消毒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氯化物,因此国家规定了自来水中余氯含量的标准,同时也在积极研究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102、O3等)。【演示实验】向分别装有干燥红色布条和湿润红色布条的试剂瓶中通入氯气,观察现象。【讲解】干燥布条保持红色,而湿润布条的红色褪去,这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因此次氯酸可以做为漂白剂使用。同学们就可以理解过氧化钠为什么具有漂白性了,我们再来观察一下氯气使鲜花褪色。【过渡】上面研究的氯水的消毒杀菌和漂白能力实际都是次氯酸表现出来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次氯酸有强氧化性,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使用次氯酸直接作为消毒剂,而是使用氯气消毒呢?【投影】氯水光照的实验视频。【讲解】因为次氯酸光照下分解(2HC102HC1+02t),所以生产生活中很难使用次氯酸直接作为漂白剂或者消毒剂。应该将其转化为较稳定的物质再作为漂白剂。【板书】2、化学性质(1)与单质的反应(2)与水的反应(3)与碱的反应【投影】2、化学性质(1)与单质的反应(2)与水的反应(3)与碱的反应【学生活动】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请同学们判断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应该是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改写为离子方程式,用双线桥分析其离子方程式。(Cl2+2NaOH=失去白,化合饰升高,镀氧化I ICh+2OH=cr+cio-h2oI= +NaCl+NaClO+H2O;Cl2+2OH-=Cl-+ClO-+H2O;埸到「•化W价陌根葭好原 )【讲解】这样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得到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这样的混合溶液称为漂白液,其有效成分为NaClO。【设疑】根据上面的反应推测,氯气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是什么?(2C12+2Ca(0H)2=CaC12+Ca(C10)2+2H20)【讲解】将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中会得到以次氯酸钙为有效成分的漂白粉,若氯气与氢氧化钙充分反应使次氯酸钙成为主要成分,就得到了漂粉精。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的稳定性强很多,同时次氯酸盐可以在溶液中转化为次氯酸,从而具有一定的漂白和消毒能力,所以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都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同学们就可以想到,其实上面讲的游泳池消毒,不应该用氯气,应该使用这种次氯酸盐消毒剂。【投影】本节小结。《物质的量的单位一摩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物质的量是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由它可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这些物理量不但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阶段,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因此,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历来被认为是重点和难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迁移应用”让学生明确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微观粒子数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核心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一一摩尔。难点:物质的量概念的形成。课前准备:查阅物质的量相关内容,预习课本。教学过程:【引入】已知一滴水大约是0.05ml,其中含有多少水分子呢?一滴水大约是0.05g,含有的水分子数让10亿人去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微观粒子这么小,这么多,怎么和宏观物理量联系起来的?【板书】物质的量【阅读】下面请同学阅读教材,回答物质的量的涵义是什么?它的单位是什么?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讲述】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都不一样,老百姓进行物质交换时非常不方便,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便利了经济的发展。1971年,由41个国家参加的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上,正式宣布了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联合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必须定义一个物质的量的单位提议,并作出决议。从此,“物质的量”就成为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同时规定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作为1mol的标准。【投影】使用物质的量注意事项【练习】在0.5molO2中含有的氧分子数目是多少?【投影】解答过程【练习】在0.5mol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多少?【投影】解答过程【练习】1、1molC中约含有个碳原子。2、0.3molH2SO4含有个硫酸分子。3、1.204X1024个H2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4、1molNa2CO3中约含有molNa+、molCO32-离子,共含有离子的个数为 个。【投影】解答过程【讲述】实验中,如何取出Imol或2mol粒子、或更多物质的量的物质?假如每颗米的质量都一样,现知道每10000颗米的质量都为5公斤.那么要取10000颗米时,你用数的还是用称的?【思考】请找出1mol物质的质量有什么规律?【练习】【讲述】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g为单位时,数值上都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练习】2molH2s04的质量是多少?【板书】解答过程【练习】2molH2s04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板书】解答过程【课堂小结投影】N,n,m之间的相互转化《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学习摩尔和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介绍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这对学生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重要基础。本节主要内容有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实际上是特殊概念和一般概念的关系,教材编写采用特殊到一般的顺序,也是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认识总是从特殊开始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了解气体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学会从微观角度分析宏观问题,加深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理解。核心素养.通过对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难点:从微观上解释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大约相同的原因。课前准备:查阅气体摩尔体积相关内容,预习课本。教学过程:【思考与交流】1、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我们可以通过摩尔质量求出,若要通过质量求体积还要知道什么?2、下面就请同学们计算填表:(气体是指相同状况下)【提问】分析上述两表,得出什么结论?【讲述】1、1mol不同固态或液态物质,体积不同。2、在相同条件下,1mol不同气体物质体积基本相同。【提问】那么不同状态的物质,体积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举例】举一个例子:同学们在做操的时候,你们班在操场上所占的面积和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反思问答】体积大小与粒子数目、粒子间距、粒子大小有关。【投影】首先我们来分析1mol固态和液态物质体积为什么不同。【讨论】讨论影响1mol固体和液体物质体积的因素有哪些?【讲述】粒子大小【投影讲述】1mol固体或液体物质的体积只与构成这种物质的粒子大小有关,由于不同的物质粒子大小不相等,所以1mol不同的固体和液体体积大小不同。【投影提问】下面我们来分析1mol不同气态物质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为什么基本相同。将1mol液态水加热变成1mol气态水,体积将会发生变化吗?【讨论】讨论:在相同条件下影响1mol不同气体体积的因素有哪些?【回答】粒子间距【投影分析】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温度和压强对气体体积的影响【讲述】结论: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温度降低,体积减小原因:温度升高,粒子间距增大,温度降低,粒子间距减小。结论:压强增大,体积减小,压强减小,体积增大原因:压强增大,粒子间距减小,压强减小,粒子间距增大。影响1mol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如果温度和压强一定,则微粒间的平均距离一定,体积也就一定。【投影】气体摩尔体积,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提问】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并不一定是标准状况,1mol任何气体体积是否相同?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其粒子数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粒子数的任何气体,其体积 。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体积的大小与分子数目成()比。【投影】气体摩尔体积【课堂小结投影】《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对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的具体应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能之一,也是中学化学中有关计算和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理解物质的是浓度的概念,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通过学习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核心素养通过进行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逐步加强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难点:溶液配制的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课前准备:查阅物质的量相关内容,预习课本。教学过程:[引入]:化学试剂瓶的标签上一般都有试剂含量的数据,化工产品和药品的说明书中一般都标明主要成分的含量。你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吗?如何表示溶液的浓稀程度?在初中,我们学过一种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请问是怎样表示的?请你设想一下,怎样来建立一个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要求能够用此物理量进行“V(溶液)"、“n(溶质)”之间的换算。【揭示】可以与溶液的质量分数进行类比,提出“物质的量浓度”的设想。溶液表示溶质表示优点溶液的质量分数单位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用于“质量”计算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用于“物质的量”计算【过渡】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另一种与溶液体积有关的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浓度(一)物质的量浓度【问】物质的量和溶液的浓度有什么关系?什么是物质的是浓度?请大家阅读教材前两段,请大家用准确的语言叙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说出它的符号是什么?【板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液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投影小结】注意:1、单位体积的溶液不是溶剂2、溶质是物质的量,不是质量3、B不但表示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分子还可表示溶液中所含溶质电离出的离子【讲】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我们也可以简化为一个代数示,应怎样表示?(物质的量浓度c(B)等于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n(B)与溶液的体积V的比值)n(B)【板书】2、公式c(B)=V(aq)3、单位:国际单位:mol/m3常用单位mol/L【过】下面,我们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来进行计算。【例1】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是多少?B:n(Na0H)==c(NaQH)-V[NaQH(aq)]=0.1mol/L*0.5L=0.05molm(Na0H)==n(Na0H)・M(Na0H)=0.05mol*40g/mol==2g【板书】4、一定物质的是浓度的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数目[思考]1、山。1儿蔗糖溶液与1mol/L酒精水溶液中溶质微粒浓度是否相等?(相等)2、1mol/LHCl和1mol/LH2sO4中,c(H+)是否相等?c(SO;-)和c(Cl-)是否相等?(否是)3、1mol/LHCl和1mol/LHAc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同?(是)【投影小结】溶质的微粒个数比等于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1、溶质是难电离的物质时,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2、对于易电离的物质,如AaBb的溶液浓度为cmol/L,在溶液中AaBb的电离方程式为AaBb==aAb++bBa-;则溶液中Ab+的浓度为acmol/L,Ba-溶液为bcmol/L[点击试题]1、1mol/LMgCl溶液,c(Cl-)==22、2mLMgCl2溶液,已知其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则n(Cl-)=—,n(Mg2+)=—3、0.1mol/LAl2(S04)3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已知2LAl2(SO4)3溶液,Al3+的个数为9.03*1023个,则S0:-的物质的量浓度【过】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同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之间存在联系也有差别,完成下列对比: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理量和单位物质的量mol质量gkg溶液的物理量和单位体积Lm3质量g计算公式nc _B_BV**X100%m特点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液体积也相同的不同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不同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也相同相同【问】那么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1000WM(BT【板书】5、c=[过]在初三时我们已经学过如何来稀释溶液,在稀释的过程中,保证前后溶质的质量应该是不变的,也就有了m(浓溶液)X力(浓溶液)=m(稀溶液)X力(稀溶液),那么将溶液用水稀释或去水浓缩的时候,溶液体积发生变化,但溶质质量不变,即溶液稀释或浓缩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对此,可用怎样的公式来表示呢?【板书】6、稀释定律:c(浓溶液)XV(浓溶液)=c(稀溶液)XV(稀溶液)【讲】在稀释浓溶液时,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我们若知道上述四个量中的三个量,就可以解决稀释问题【过】我们学习了物质的量浓度,下面就让我们来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实验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讲】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本实验所需的仪器。【板书】(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仪器(1)天平【投】天平的使用方法:1、称量前先把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左右摆动是否平衡。若未达到平衡,可调节左右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左物右码。药品不可直接放在托盘里。祛码用镊子夹取。【讲】下面让我们来介绍一下主要的容量瓶:【板】(2)容量瓶【讲】容量瓶是配制准确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容量瓶有各种不同规格,常用的有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几种。容量瓶颈部有标线、瓶上标有温度和容量。容量瓶只能配对应体积的溶液。因此,在选择时,要使容量瓶的容积等于或略大于所需。容量瓶的使用要有一定温度限制,容量瓶不能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或反应容器使用,也不能加热)【投影小结】容量瓶使用前a、检查是否漏水方法:往瓶内加水,塞好瓶塞。用手指顶住瓶塞。另一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旋转180°,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验是否漏水。b、用蒸馏水洗涤容量瓶【思考】为什么检查后要将瓶塞旋转180°后再检查一次?(为防止容量瓶的瓶塞,瓶口内部不规则而造成误判。)【讲】容量瓶要注意它的拿法,为防止因受热而使容积变大或液体体积膨胀,不能用手掌握容量瓶,振荡或倒转容量瓶时,要用一只手指顶住瓶塞。【投影小结】注意事项:1、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或加入水,用玻璃棒引流并且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榛身要在瓶中央位置。2、加水到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3、视线与刻度线平行。当液体凹液面与容量瓶的刻度线恰好相切时,停止加水。【讲】容量瓶的使用时,要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小心地注入容量瓶时,不要让溶液洒在容量瓶外,也不要让溶液在刻度线上面沿瓶壁流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过程:【板书】2、步骤【投影实验】实验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1)计算需要固体NaCl的质量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质量或量筒量体积。(3)溶解或稀释:在小烧杯中溶解固体,用适量蒸馏水溶解或稀释,冷却至室温。【思考】溶液注入容量瓶前为什么要冷却?(稀释或溶解总有一定的热效应。容量瓶在使用前有一定的温度指数,只标明一定温度下的正确体积(20℃,250mL),其含义是,只有当液体的温度与容量瓶上标出温度相同时,体积才是准确值。【投影实验】(4)移液:将小烧杯中液体沿玻璃棒小心转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若不慎洒出,必须重新配制;溶液转移容量瓶时,必须用蒸馏水将烧杯内壁及玻璃棒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容量瓶中。【学与问】1、为什么要用蒸储水洗涤烧杯,并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的内壁上还沾有少量溶液,若不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容量瓶中的溶质就会减少,即容量瓶内容质的物质的量减少,导致所配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会偏低。为了减少溶质的损失,应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后的溶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2、若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最后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比所要求的大?(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比要求小)【投影实验】(5)轻微振荡摇匀:【思考】为什么在容量瓶中尚未定容前,就摇匀?(两种性质不同的溶液混合后,体积不再有加合性,若加到标线再摇匀,就可能超过标线)【投影实验】(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塞好瓶塞,摇匀,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支手托住瓶底,倒转过来,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思考】定容后,反复振荡,液面低于刻度线,为什么?能否再加水?(容量瓶属容纳式玻璃仪器。振荡后液面低,是因为极少量溶液在润湿磨口处损耗了。刻度是以容纳量为依据,所以不再加水至刻度,否则,溶液浓度偏低)【投影实验】(7)装瓶并贴标签。【板书】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误差分析依据的原理:nmC=VMV 由m、V决定实验误差B【投影总结】(1)称量时所引起的误差若祛码锈蚀、试剂祛码左右颠倒、游码放在右端、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所读体积偏大时,CB变大。若祛码有残缺或俯视读数,使体积偏小,CB变小。(2)用于溶解固体或稀释溶液的烧杯和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致使液体浓度偏低。(3)转移或搅拌时有部分溅出,致使浓度偏小。(4)定容时,仰视体积变大,浓度偏低,俯视则相反。【课堂小结投影】实验活动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观察化学物质的质量、体积、状态,从微观上学习化学物质的物理量一一物质的量,体会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化学仪器分类的基本方法,理解容量瓶、烧杯等化学仪器的区别,通过结合理论与实际感知化学学习的魅力,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熟悉掌握多种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通过实验分析不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的能力,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探究和学习,掌握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学习容量瓶相关概念以及容量瓶的使用方法;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学习和掌握稀释浓溶液的方法和步骤。课前准备:预约实验室、实验所需器材、实验报告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实在实验室中,我们通常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用量筒称量液体物质。吒盘天平 量背教师:实验室中,可以直接用称量好的固体或液体试剂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但如果要求比较精确,就需要使用容积精确的仪器,如容量瓶。容量瓶是什么?容量瓶长什么样?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二、授新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新课讲解:容量瓶教师:容量瓶是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由瓶体和瓶塞两个部分组成。容量瓶上标有容量的规格(常用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几种)、温度(一般标记温度为20℃),容量瓶瓶颈有一根刻度线。(展示图片)ml和Oml和O温度和体积刻度战思考讨论:容量瓶的使用教师:容器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当液体的凹液面与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相切时,表示在所指温度下,溶液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容积相等。新课讲解:使用容量瓶的注意事项教师:(1)容量瓶瓶塞需用结实的细绳系在瓶颈上,以防止损坏或丢失。(2)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瓶口处是否漏水。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3)容量瓶使用完毕,应洗净、晾干。(玻璃磨口瓶塞应在瓶塞与瓶口处垫一张纸条,以免瓶塞与瓶口粘连。)思考讨论: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1)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g。
NaCINaCI答案:利用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根据nB=cB-V计算出所需要的NaCl物质的量:0.1LX1mol/L=0.1mol;然后通过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根据m=n-M,求得NaCl的质量:0.1molX58.5g/mol=5.85g。(2)根据计算结果称量NaCl固体。(3)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NaCl固体全(4)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100mL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5)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6)将配置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并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思考讨论:①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瓶?并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解答:有些溶质会附着在烧杯和玻璃棒上,而溶质是定量量取的,所以要把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以免使所制取的溶液浓度偏小。思考讨论:②如果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最后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比所要求的大了还是小了?解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如果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则进入溶液的溶质质量m会减小,最后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会偏小。思考讨论:③如果在读数时,俯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最后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比所要求的大了还是小了?解答:俯视时刻度线时,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要求的浓度。思考讨论:④如果在读数时,仰视容量瓶上的刻度线,最后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比所要求的大了还是小了?解答:仰视时刻度线时,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要求的浓度。思维启迪:用固体试剂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计莫]—|琼事;一邕良J一恒J一度配T垣事I一[髭一国配一厘皂一亘I新课讲解:稀释浓溶液教师:实验室中不仅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还经常要将浓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稀溶液。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常用下面的式子计算有关的量。M浓溶液)•v(浓溶液)二匕(稀溶液)(稀溶液)在稀释浓溶液时,溶液的体积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课堂达标.容量瓶由和两部分组成。容量瓶上标有容量的、,容量瓶瓶颈有条刻度线。特别注意:①容量瓶不能用作物质的容器,也不能用作的容器,热溶液需后才能容量瓶中;②选择容量瓶时,要使容量瓶的相对应。③容量瓶在使用前要,并检查瓶塞盖在瓶口上时是否。解析:由瓶体和瓶塞两个部分组成。容量瓶上标有容量的规格(常用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几种)、温度(一般标记温度为20℃),容量瓶瓶颈有一条刻度线。①容量瓶不能用作物质反应或溶解的容器,也不能用作储存溶液的容器,热溶液需冷却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②选择容量瓶时,要使容量瓶的规格与所配溶液的体积相对应。③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洗净,并检查瓶塞盖在瓶口上时是否漏液。.下列对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定容时,将蒸馏水小心倒入容量瓶中到刻度线齐平处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定容解析:选项A中,容量瓶使用前应检查它是否漏水,A正确;选项B中,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能用待配溶液润洗,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B错误;选项C中,定容时,将蒸馏水小心倒入容量瓶中到距离刻度线1-2cm处,再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至凹液面最低处与视线相平为止,C错误;选项D中,如果试样是液体,用哪个量筒量取试样后倒入烧杯中加水稀释,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D错误。故应选A。.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950mL,111.2g500mL,117g1000mL,117gD.任意规格,111.2g
解析:配制溶液时,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体积的溶液,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计算时也要按配制的体积来计算所需溶质。与950mL最接近容量瓶的体积是1000mL,因此配制2mol/L的NaCl溶液1000mL需氯化钠的质量为:2mol/LX1LX58.5g/mol=117.0g。故应选C。.在10mL2.4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50m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后溶液的浓度是0.4mol-L-1.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60LC.稀释后溶液的浓度为0.33mol-L-1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解析:分子中间有空隙,所以混合后的液体体积小于10ml+50ml=60ml,故选项A和B都错误;实际的溶液浓度应该略大于0.4mol/L,所以C错误。故应选D。三、课堂小结容量瓶:由瓶体和瓶塞两个部分组成。容量瓶上标有容量的规格(常用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几种)、温度(一般标记温度为20℃),容量瓶瓶颈有一根刻度线。容量瓶的使用:①瓶塞用结实的细绳系在瓶颈上,以防止损坏或丢失。②使用前检查容量瓶是否完好,瓶口处是否漏水。③使用完毕,应洗净、晾干。稀释浓溶液: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板书设计:制定质:即度溶配-物的浓的油容中招:由曲伴间融塞由中高用H续.齐♦蛆上h■百齐・野煦枯制定质:即度溶配-物的浓的油中度为2OTCJ一容*电院中疔一律制度纨.「㈤鹿,阳结交的用奥与杵瓶/上,以防止堪环破天失.宫耳版的使用-m世用询片由书♦瓶!T否定坪.贴口处H.舌科水.[拜此刖究阵.应注呼,昨干.稀释浓部油;直粉,丫国部南1cftfc南液i,丫:"第沿!《海水中的重要元素一钠和氯》章节测试卷一、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mol水占的体积是22.4LB.1molH+的质量是1gC.1L1mol/L盐酸溶液中,有1molHCl分子D.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64g.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02三种气体,在以下各种情况下排序正确的是()A.当它们的体积、温度和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密度P(H2)>P(Ne)>P(02)B.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p(H)>p(Ne)>p(0)C.当它们的质量、温度和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V(O)>V(Ne)>V(H)2 2D.当它们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m(H2)>m(Ne)>m(02).已知反应3X+Y=2Z+W中,Z和W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1:10,当6.9gX与足量Y反应,生成1.5gW。则Y和W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A.16:9 B.3:5 C.9:5 D.46:9.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C.反应中每消耗1mol02转移2mol电子D.过氧化钠与氧化钠所含化学键完全相同.从海水中提取下列物质,可以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镁 B.氯化钠 C.澳 D.钾.已知,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pH=2的H3P04溶液,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AB.3g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28g的乙烯和环己烷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NA
.密度为pg/cm3的溶液VmL,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溶质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质量分数为3%,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 Vp3A.m=—A Vp3A.m=—1000cMC3%=哂%c1000mD.c=VM.分别用10mL1mol/LAgNO3溶液与相同体积的下述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下述溶液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A.ZnCl2溶液 B.NaCl溶液C.CaC,溶液D.FeCl3溶液.如图是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硫酸化学纯(CP)(500mL) 品名:硫酸化学式:H2sO,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g/cm3 质量分数:98%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B.该浓硫酸中溶质、溶剂分子数目之比为9:2C.配制200mL4.6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D.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9.2mol/L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L1.0molL-i的H2sO,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AB.273K、101kPa下,22.4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燃烧后,产物的分子总数一定为NA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小AD.1molNa与氧气完全反应得到Na,与Nap的混合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Na11.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在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广仁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既无沉淀也无气体再加AgNO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一定有3Cl-口.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某一Na2sO4和AlJ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1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则此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mol/LB.0.15mol/LC.0.2mol/LD.0.25mol/L.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1mol-L-1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A.50mL2mol-L—iKClO/溶液 B.75mLimol-L—iCaCl/溶液C.50mL1mol-L-iKCl溶液 D.75mLimol・L—iAlCl溶液二、实验题 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气体X的性质。气体X的主要成分是氯气,其中还含有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I)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2)与实验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⑶图中所示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不足。请根据相关物质的性质,在图中的D处画图补充有关实验装置和所用试剂。.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NCl「已知:NCl3可由Cl2与NH4cl溶液在适宜温度下反应生成。常温下,NCl3为黄色油状液体,熔点为-40℃,沸点为7i℃;极易爆炸,自然爆炸点为95℃。回答下列问题:(I)装置A中圆底烧瓶内所盛放的固体是(填化学式)。(2)装置B中仪器C的名称是,实验过程中该仪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装置B的烧杯中应控制水浴加热的温度范围为。(4)装置D中所盛放的试剂不能为下列选项中的(填字母)。
a.生石灰b.NaOH固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天津武清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
- 征地补偿安置协议
- 企业微信服务商服务协议
- 个人公司股权转让协议
- 农业技术服务协议
- 三人合伙股东协议
- 土地复垦协议书年
- 2025年音乐与舞蹈专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法律与伦理道德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 篮球裁判员等级考试对策研讨试题及答案
- 凑十法加法竖式运算(可打印)
- GB_T 31148-2022木质平托盘 通用技术要求_(高清-最新版)
- 建筑垃圾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日标JIS法兰标准
- 固体物理(黄昆)第一章
- 认识餐饮环境(课堂PPT)
- 常用拉铆螺母规格表
- 日立HDS_HUS产品线说明
- 橡胶坝毕业设计
- 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
- 毛石驳岸检验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