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1页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2页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3页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4页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所测电位:膜内静息电位:负值。钾离子(钾离子通道)外流形成,没事就走动作电位:由负变正主要钠离子(钠离子通道)内流形成钾离子(钾离子通道)外流使膜内电位变负钠钾泵:向内运2钾离子同时向外运3钠离子。恢复到静息电位。主动运输过程离子通道运输为协助扩散++++++++++-----------70+30膜外钠离子多,膜内钾离子多膜外钾离子多,膜内钠离子多第二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例1.某人腰椎部位因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

解析:注意审题,该病人的受伤部位在腰椎部,故受损的部位可能为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不可能是效应器。 答案:A第三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例2.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应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解析:刺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都会引起电位变化,可支配效应器发生相应的反应。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有的分布在相同的组织或器官,有的则分布在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如寒冷等刺激冷觉感受器,可支配腺体(效应器)分泌肾上腺素或甲状腺激素,就是分布在不同的组织或器官中。神经中枢可以是脊髓也可以是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答案:A第四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对位训练3.2010海南高考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第五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

的形式传导的。(2)传导机理及膜电位: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

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

。①静息状态时,

外流,膜电位表现为

。②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兴奋,造成

内流,膜电位表现为

,兴奋与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

(膜内电流方向?膜外?)(3)传导方向:

。电信号高于低K+内负外正Na+内正外负局部电流双向传导是指在

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

。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

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2.兴奋1.反射中枢神经系统规律性应答相对静止显著活跃第六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ABCDE第七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巩固1】

右图为一个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①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②s是效应器,m是感受器③a是传入神经,c是传出神经④a是传出神经,c是传入神经⑤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⑥兴奋的传导方向是:m→c→b→a→s⑦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或m→c→b→a→s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③⑦D.②④⑦第八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突触种类:轴突——树突轴突——胞体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什么来传递的?突触小体第九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小体。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第十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2、传递过程:(乙酰胆碱)神经冲动轴突末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随即被分解)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思考: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消耗ATP?递质被释放到突触间隙共穿越多少层生物膜?递质的释放属“胞吐”,并非主动运输,故不需载体蛋白,但需耗能若突触间隙中存在某种抑制神经递质水解的物质,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会引起突触后膜持续的兴奋或抑制(癫痫)若突触间隙中存在某种抑制突出后膜上特异性受体功能的物质,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会导致突触后膜无法接收到兴奋或抑制(止疼药)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单向:3、特点递质只能由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后膜突触延搁:???4、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巩固2】

(2011·东北三省四市统考)右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E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流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D点时将会使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两次摆动B.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C处缺乏递质受体则D处将无法得到从C传来的信息D.刺激B点时相应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A←B→C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1、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的变化分别是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B练习题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2、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出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入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3、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其中正确的是CC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5、某病人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视、听觉正常,但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最有可能受损的部位是A.大脑皮层B.脑干C.小脑D.脊髓胸段4、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神经元轴突→突触→乙神经元树突(或细胞体)B.甲神经元树突→突触→乙神经元轴突(或细胞体)C.乙神经元树突→突触→甲神经元轴突(或细胞体)D.乙神经元树突→突触→甲神经元树突(胡细胞体)AD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6、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B第十八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7.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D第十九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8.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smC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脑干(有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脊髓(调节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生物的节律的控制有关)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五、人脑的高级功能:人类特有1、言语区:2、学习与记忆2、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S区受损:运动性失语症H……:听觉性……W……:不能写V……:不能看懂文字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学习和记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