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认识社会生活第1页/共49页需要明确的几点:课程定位:中学社会课程是一门新的基础型综合课程。从学生的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需求出发,以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的学习和探究对象。本课程对帮助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适应社会环境、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课程理念:1、贴近学生生活,强调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整合。2、重视培养适应社会环境、应对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3、强调实践和体验,重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第2页/共49页课程内容:中学《社会》以“生存——发展”为主线,采用专题形式组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背景,以了解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为着眼点,以与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为专题来组织课程内容。第3页/共49页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学习模式——抛锚式教学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第4页/共49页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⑴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⑵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⑶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⑷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第5页/共49页案例选择与编写的主要原则:第一、专题的教学目标;第二、学生的既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第三、隐含问题。案例的选择
什么是案例?案例是一个话题,是生活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件工作、一个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路。第6页/共49页
案例如何运用?案例教学不是教“案例”。案例中的情景通常隐含着一种或多种问题、矛盾或冲突,包含某些新知、某种理论。通过案例学习和探究,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路,最后构建新知。案例教学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某些结论,而是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由学生得出相关的结论。一句话,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第7页/共49页教材的结构:导言:引出话题描述现象,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带动思考。案例:学习研究的对象贴近生活,有趣味;隐含问题,有价值;以小见大,能迁移。照片、漫画、图表:补充说明案例;开拓思维空间;活跃版面设计。知识窗:补充背景知识;提供思维工具。提示(手指):补充重要知识;提供参考结论;保证价值导向想一想:思考案例的钥匙;拓展思维的链条做一做: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研究案例;提供学习路径、活动方案;隐含思维方法,学习策略;给出迁移的方向,巩固学习成果第8页/共49页专题一认识社会生活第9页/共49页本专题在整套教材中处于统领地位
专题一:认识社会生活专题二:体验人际关系专题三:感受城市运行专题四:走进市场专题五:面向信息社会
专题一:正确认识自我专题二:承担社会角色专题三:熟悉社会规则专题四:逐步走向成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10页/共49页第一节“不断变化的社会”:从历史视角观察社会的变迁,揭示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第二节“多姿多彩的生活”:从现实层面展示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认识多样的生活方式。第三节“复杂的生活环境”: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但社会又是复杂的。变化发展的社会即充满希望,又矛盾重重。面对复杂的社会,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正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推动力。专题一认识社会生活第11页/共49页岁月的见证职业的变迁第一节不断变化的社会
第二节多姿多彩的生活第三节复杂的生活环境
多元的生活方式丰富的生活内容
从容面对现实生活
积极拥抱精彩世界
本专题分为三节六目,即:专题的内容结构第12页/共49页第一节不断变化的社会一、职业的变迁案例:“正在消失的职业”二、岁月的见证案例:“儿时的弄堂生活”第13页/共49页职业的变迁教学目标:1、了解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知道职业的变迁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职业的变迁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时代的进步。2、由“职业的变迁”迁移到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变化(如“饮食结构”、“服饰”、“家用电器”、“通讯工具”等),来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分析“消失”的原因,尝试寻找社会发展和职业变迁的相互关系。第14页/共49页“正在消失的职业”案例解读
进入信息时代,职业变化很快很大。本案例由四个小案例组成,可以从两个角度解读案例,一是“消失”的职业,二是“新增”的职业。重点要分析职业“消失”和“新增”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职业变化的根本因素,而人们的社会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是职业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案例所隐含的问题:第一、“代写书信”。请人代写书信说明了什么问题?(经济落后,人们受教育程度低)书信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一种古老的方式,人类历史上有过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这些传递信息的方式又是如何反映社会发展?今天在这个领域产生了哪些新的行业和职业?(IT行业、快递公司,短信高手等)
第15页/共49页第二、“弹棉花”。为何消失?百性家现在都使什么被子?第三、“打蜂窝煤”。煤作为燃料会带来哪些问题?(污染等)凭票供应说明当时的中国处于一个什么经济状况?第四、“货郎”。今天人们购物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知识与能力迁移:第一、学生可以讨论:除了案例中的职业外,还有哪些已经消失的职业、正在消失的职业、未来可能消失的职业?正在兴起的职业、未来可能产生的职业?第二、由职业的变迁迁移到其他正在消失(产生)的物品和语言等。重点要学生学会分析这些“消失”或“兴起”的原因。(让学生做练习二)第16页/共49页岁月的见证教学目标:1、了解石库门是过去上海人的主要居住形式,它孕育出独特的海派文化。知道石库门是上海开埠以来沧桑巨变的历史见证。2、从案例中发掘、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类。说明近代上海的历史变迁。3、石库门是上海城市的文脉,随着上海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城市改造与建设的速度加快,传统的石库门民居正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改造与保护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培养学生珍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第17页/共49页“儿时的弄堂生活”案例解读本案例对生活在新的住宅小区的学生和农村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师在解读案例时要重点分析上海石库门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了近代上海的历史发展。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将不同时代上海的民居进行对比。案例隐含的问题:气候条件对民居设计与建筑有哪些影响?石库门的设计风格是如何凸现近代上海历史特征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上海人口的增长如何影响居住环境的?改革开放后,居家陈设的变化是怎样反映上海经济发展的?现代小区的邻里关系与石库门邻里关系有什么不同?与石库门里长大的孩子相比,现在的孩子童年幸福吗?(为什么?)这些是社会的一种进步还是人性的退化?上个世纪80年代,稍有条件的家里都添置缝纫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现在为什么又消失了?“我”奶奶为什么留念石库门?面对石库门,上海人为什么常常出现复杂的心态?第18页/共49页
教学建议本节的重点是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和身边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学生能够形成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1、新课导入:使用实物(如通讯工具)引出案例“职业的变迁”,请同学们说说这些实物的功能有什么不同;用石库门民居和现代社区的照片引出案例“岁月的见证”,请同学们说说上海民居有什么变化。第19页/共49页
2、案例处理:“正在消失的职业”。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案例中的四幅漫画及文字说明。然后由学生讨论,谈谈这四种职业的消失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的职业?学生自由说,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再请同学对黑板上的这些新的职业进行分类。最后教师进行小结,这些新的职业的出现说明了哪些问题。“儿时的弄堂生活”。教师首先设计好一些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案例,从案例中提取相关信息,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归纳讨论意见选出代表发言,回答老师的问题。由民居的变迁可以迁移到其他一些方面,来看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第20页/共49页第二节多姿多彩的生活一、丰富的生活内容案例:“1993年和2003年上海市居民家庭人均部分消费支出对比”二、多元的生活方式案例:“母与子”
第21页/共49页丰富的生活内容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的需求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消费可以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发展消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多元的生活方式。2、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事物内在的量化关系及其变化。3、认识消费趋势的变化显示了今天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的事实,懂得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也不能丢弃。第22页/共49页类别1993年2003年消费总支出3530.0411040食品1867.924102衣着431.7675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307.32792医疗保健67.92603交通和通信199.321259教育(学杂费)58.44937文化娱乐用品44.52587书报杂志25.5668居住195.841280电费54.363081993年和2003年上海市居民家庭人均部分消费支出对比(单位:元)第23页/共49页“1993年和2003年上海市居民家庭人均部分消费支出对比
”案例解读本案例由表格中的类别和与其对应的数据构成,比较枯燥,但隐含着复杂的社会问题,关键是透过这些数据的变化,使学生了解近十年来上海居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帮助学生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以及数据背后所隐含的问题。案例隐含的问题:数据的变化除去物价上涨的客观因素,主要从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生活方式的变化等方面来衡量。首先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对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分类,然后学生阅读案例,对表格中的居民消费归类,即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
第24页/共49页生存型消费比重明显下降,而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支出比重在提高。运用消费层次需求原理帮助学生分析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医疗保健:近十倍的相差,为什么?(费用上涨、取消公费医疗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个人保险意识淡薄等)是社会进步还是倒退?如何解决?交通通讯:反映了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交往方式的变化等。教育:家长对子女成材的渴望、就业的困难、社会竞争的激烈等。书报杂志:一方面说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当今社会喜爱读书的人比较少,社会比较浮躁。第25页/共49页多元的生活方式教学目标:1、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生活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主要取决于人们的生活态度。2、分析案例《母与子》,找到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因素。3、热爱生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学会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第26页/共49页“母与子”案例解读教师在处理本案例时,可先让同学阅读案例,然后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对案例进行解读,即由学生扮演案例中的人物,分别就案例中的冲突内容,阐述各自的观点。再由学生评判,最后教师小结。或者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案例,由学生对案例的冲突内容进行归类,并分析冲突的原因,最后教师小结。第27页/共49页“母与子”案例解读案例隐含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两代人之间生活方式上的冲突。重点了解冲突的表现、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冲突。1、讨论:小李母亲来上海后,在哪些方面与小李夫妇发生了“冲突”?你认为产生这些冲突的原因是什么?2、比较母亲和儿子的消费行为,你认为谁更“绿色”?说说理由。3、在日常生活中,你与父母有没有因生活方式的不同而产生过矛盾?在些矛盾是如何处理的?这写矛盾及其处理过程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第28页/共49页冲突表现冲突原因1、是否要辞退终点工母亲主张辞退,理由是自己能做,可以节省开销儿子不同意的理由是母亲不会做上海菜2、饮食习惯不同母亲吃惯了家乡菜,小李妻子吃不惯麻辣味3、是否去川菜馆吃饭母亲认为下馆子吃饭太贵,烧的川菜不地道小李夫妇可能已习惯经常下馆子吃饭4、用什么做小宝宝的尿布母亲主张用旧床单,省钱小李夫妇坚持用一次性尿布,舒适、安全、方便5、能否与邻居攀谈母亲习惯与同年龄的老人拉家常儿子劝母亲少与外人交往,当心邻居拨弄是非6、超市购物母亲主张到农贸市场买蔬菜便宜儿子认为超市里蔬菜是绿色食品,无污染、无公害,安全第29页/共49页
教学建议本节重点是通过案例的学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认识生活方式是多元性。新课导入:由学生讲述这几年来家庭生活内容的变化,或展示某些家庭消费内容的图片,引出案例“1993年和2003年上海市居民家庭人均部分消费支出对比”;请学生讲述在家庭与父母在哪些方面有矛盾和冲突,引出案例“母与子”。第30页/共49页
案例处理:
“丰富的生活内容”。本案例的关键是表格中的两列数据,教师在处理案例时可以择其一两组数据,进行描述、归纳、分析。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由学生选择几组数据进行分析。有条件的教师可以直接进入上海市统计局网站,查找当年的相关数据,看看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同时帮助学生学会从数字变化看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
“多元的生活方式”。教师在处理本案例时,可先让同学阅读案例,然后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对案例进行解读,即由学生扮演案例中的人物,分别就案例中的冲突内容,阐述各自的观点。再由学生评判,最后教师小结。或者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案例,由学生对案例的冲突内容进行归类,并分析冲突的原因,最后教师小结。第31页/共49页第三节复杂的生活环境一、积极拥抱精彩世界案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二、从容面对现实生活案例:“我的困惑”第32页/共49页积极拥抱精彩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人类文明的进步正是在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进程中逐步实现的。2、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剖析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将各种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分析问题。3、学生迟早要独立地面对社会,独自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既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主意识,又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复杂的社会。第33页/共49页“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案例解读
本案例通过一个14岁的女孩能否独自外出旅行的话题,来讨论社会的复杂性问题,帮助同学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增强自我防范的意识。教师在分析案例时要把握分寸,不宜过多过重渲染社会的阴暗面。在组织学生学习讨论案例时,由学生对姜岚独自出游的条件和不足进行归纳,教师将学生所说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并根据这些条件和不足分析姜岚是否适合独自一人出游。这一过程自然将社会的复杂性问题考虑进去了。最后教师应从正面教育学生,作为一个未成年人,是不能独自一人外出旅游。第34页/共49页“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案例解读
案例隐含的问题姜岚独自一人外出旅行具备哪些自身条件?青少年为什么渴望了解外面的未知世界?在复杂的社会中,如何学会保护自己?面对突发事件,该如何应对?青少年该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第35页/共49页从容面对现实生活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培养辨别真假、是非、善恶的能力。2、社会是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并非处处都是阳光灿烂,有时我们会遇到被误解或受骗上当的事情,但不能因此而变得冷漠失去爱心,我们要积极地面对生活,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战。第36页/共49页“我的困惑”案例解读案例中两篇日记所记载的事情,是虚拟的,也是我们常见的社会现象。儿童习惯用他们的思维方式看待成人世界,在孩子的眼里这个世界也像童话世界一样单纯。当他们进入学校开始接受教育时,又是以正面教育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社会生活也多了起来,慢慢地发现这个世界便非想象的那么单纯,与教科书上说不一样。他们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而形成的价值观逐渐受到了挑战和怀疑。他们有时困惑,也试图在寻找答案。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使同学们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才导致了案例中“我”的困惑。该如何面对复杂的社会?这是本案例需要讨论的。通过案例学习,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并教育学生应以积极的生活态度,从容地面对现实生活。第37页/共49页“我的困惑”案例解读案例隐含的问题青年男子撞人后为什么逃逸?他害怕什么?我们该如何评判他的行为?女孩主动搀扶老人为什么遭到别人误解?她为什么不进行辩解?在旁观者误解那女孩时,“我”为什么“犹豫”没有及时帮那女孩作证?她又担心什么?健康女子为什么要装成聋哑人兜售她的工艺品?当“我”惊讶地发现那女子不是聋哑人后,该如何评价她的行为?面对沿街乞讨的小男孩,“母亲”的见解对吗?人们为什么会同情弱者?为什么有些人利用这种同情心维持生活来源?或者行骗?我们该怎样提高辨别能力?社会该如何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第38页/共49页教学建议
本节从两个方面探讨同一个问题,即社会复杂性问题。通过案例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并教育学生应以积极的生活态度,从容地面对现实生活。新课导入:网络的虚拟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现实世界的反映,存在着各种陷阱。可以请熟悉网络的同学谈一谈网络的虚拟世界存在哪些陷阱,由此导入案例。第39页/共49页案例处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组织学生学习讨论案例时,由学生对姜岚独自出游的条件和不足进行归纳,教师将学生所说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并根据这些条件和不足分析姜岚是否适合独自一人出游。这一过程自然将社会的复杂性问题考虑进去了。最后教师应从正面教育学生,作为一个未成年人,是不能独自一人外出旅游。“我的困惑”。如果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案例,是讨论社会复杂性的一般性问题,那么“我的困惑”就是讨论社会具体的复杂性问题。也许个别同学有过类似案例中“我”的经历,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请有过类似经历的同学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教师也可以以教材案例中的“想一想”或“做一做”作为学习案例讨论问题的线索,来组织教学。第40页/共49页本专题核心概念核心概念社会变迁: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人类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狭义的是指社会日常生活,通俗地讲是指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交往等方面的内容。本教材所讲的是狭义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
第41页/共49页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城市文脉: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文脉是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近代上海历史文化标志的“石库门”,具有上海城市特有的海派建筑风格,“石库门”里弄生活反映了上海近代城市文脉的重要内容。第42页/共49页本专题核心概念核心概念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将人类多种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胜任感和成就感)。五种需求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成一个阶梯,当低层次需求满足以后,下一层次需求就占据主导地位,成为驱动行为的主要动力。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一般指人们的物质资料消费方式、精神生活方式以及闲暇生活方式等内容。它常常反映个人的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第43页/共49页消费类型:消费一般可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生存消费是指维持生命所必须的消费,包括食品、服装、住房、医疗、接受教育等消费。享受消费是为了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进行的消费,如享用高档商品、欣赏艺术、观看比赛、参加旅游等。发展消费是为了求得自身全面发展而进行的消费,包括接受终身教育、从事文艺创作、进行科学研究以及社会社交等。第44页/共49页涉及学科及其相关知识
历史学:职业的变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等的基本规律;石库门见证了近代上海的发展变化。
社会学:社会生活、社会变迁,生活方式及其类型社会心理学:人类需求层次青少年心理学: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渴望了解未知世界经济学:货郎和打蜂窝煤等涉及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供应等概念,消费结构与消费类型、通胀
地理学:上海石库门的建筑设计考虑到了上海地区的气候特征。本专题所涉及的相关学科及其知识第45页/共49页课目基本问题涉及学科与知识方法与技能建议活动职业的变迁1、职业为什么会不断发生变化?2、职业的变迁是如何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1、历史学。职业的变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等的基本规律。2、社会学。社会生活和社会变迁。3、经济学。货郎和打蜂窝煤等涉及到计划经济和市场供应等概念。1,通过社会调查,对社会生活某些方面内容进行历史对比。2,迁移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就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变迁,(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走访自己的父辈、祖辈,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共同探讨社会发展的原因。岁月的见证3、近代上海市民居住环境是如何变迁的?4、石库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广州市天河区东风实验小学招聘小学计算机教师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届招商蛇口春季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南安市部分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58人(二)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福建农信春季招聘14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廉江事业单位真题
- 2025年辉南县补录1名乡镇、街道派驻消防文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烟台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上半年江苏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招聘编外工作人员32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纸浆模塑包装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DB11T 2442-2025 学校食堂异物管控规范
- 护理用药错误PDCA案例
- 自制工装夹具管理办法
- 心悸症状护理课件
- 河道施工船舶管理制度
- 中医眼科管理制度
- 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纲要-图文
- 高中物理学科素养提升计划
- 术前讨论制度课件
- 福建省卫生类事业单位招聘(医学检验)近年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