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地理概况天气与气候第1页/共59页第2页/共59页天气—某地在短时期内的大气综合状况。(多变)气候—某地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稳定)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短期变化大气物理状态长期变化
天气与气候天气气候锋面气旋和反气旋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表状况人类活动因子因子第3页/共59页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一、气候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形成气候最基本的因素,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决定了地球上热量的分布。太阳辐射地表分布不均高低纬间气温差异随时间变化各地气候季节交替变化气候差异第4页/共59页2、大气环流:直接控制气候形成,是造成气候复杂多变的主因,决定各地降水量的多少。
双重性:(1)调整全球水热分布(2)自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3、下垫面(地面状况):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1)海陆分布: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沿海)海洋性气候(内陆)大陆性气候第5页/共59页(2)地形高低: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6ºC/上升1000m
地形雨:迎风坡多于背风坡(3)地面性质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
如新雪的反射率最高,海水的反射率较低(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如北大西洋暖流如秘鲁寒流第6页/共59页4、人类活动:积极影响:如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消极影响:如城市建设、乱砍滥伐、过渡放牧、大气污染等第7页/共59页气候类型成因要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地形海陆分布地面性质第8页/共59页气候因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与气候要素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气候因子气温降水气候要素第9页/共59页第10页/共59页第11页/共59页大气环流冰原气候苔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第12页/共59页第13页/共59页
注意区分的气候类型第14页/共59页
注意区分的气候类型第15页/共59页课堂小测:1、请写出AE、HK的气候类型名称。第16页/共59页第17页/共59页2、上左图的气候类型名称是
(10)
,气候特点是(11),全球最大分布区在(12)洲。3、上右图的气候类型名称是(13),气候成因是(14),分布规律是(15)。第18页/共59页4、上左图的气候类型名称是(16),气候成因是(17),主要分布在(18)半岛。5、上右图的气候类型名称是(19),全球最大的分布区在(20)洲。第19页/共59页6、上左图的气候类型名称是(21),分布规律是(22),气候特点是(23)。7、上右图的气候类型名称是(24),气候特点是
(25)
。第20页/共59页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日变化和日较差2、气温的年变化和年较差3、气温及其水平分布4、气温的垂直变化和逆温现象5、等温线的判读第21页/共59页气温的日变化和日较差地方时121410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
,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影响因素:一天中地面——大气系统的热量收支存储情况日出前后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第22页/共59页【归纳总结】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天气、气候、地势天气:昼晴夜晴变化最大、昼阴夜阴变化最小。原因是白天云层厚,大气反射太阳辐射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天高。气候:大陆性气候的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性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势:如青藏高原,地势最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再如泰山海拔较高,气温低,大气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于济南。
第23页/共59页地面性质太阳辐射最强月气温最高月太阳辐射最弱月气温最低月大陆6月7月12月1月海洋6月8月12月2月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纬度: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年变化越大,太阳辐射年较差大,气温年较差也大气温的年变化:(以北半球为例):距海洋远近:大陆性气候的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性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形:如青藏高原南部因地势高,夏季气温低,冬季不受冬季风影响,气温年较差小纬度、距海远近、地形气温的年变化和年较差第24页/共59页1、影响因素P32太阳辐射(纬度、季节)、海陆、地形、地势、洋流、植被、河湖、气团(风)、人类活动气温的空间变化一般规律:太阳辐射:自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
大气环流:由较低纬吹向较高纬的风较暖,如
;由较高纬吹向较低纬的风较冷,如
。海陆分布:冬季大陆比海洋气温
,夏季大陆比海洋气温
。沿岸有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
,有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
。地形:向阳坡气温高地势:对流层大气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100米下降
。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地面状况,释放大量人为废热等
西风、夏季风极地东风、冬季风低高,高低0﹒6℃第25页/共59页世界气温的分布第26页/共59页2、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第27页/共59页分析蓝色框区域等温线分布异常的原因。地形;洋流第28页/共59页地区等温线特点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因素全球北半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气温由高纬向低纬递减太阳辐射等温线较弯曲,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海洋上向北(高纬)凸,7月则相反同一纬度上,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第29页/共59页地区等温线特点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因素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等温线比较平直同一纬度气温差异小海陆分布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地形地势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经过,气温低,暖流经过,气温高洋流第30页/共59页逆温形成的主要原因:①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②地形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逆温及其产生原因】逆温的影响: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并有利于雾的形成,使能见度变差,加剧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逆温现象:若对流层局部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②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C(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第31页/共59页等温线判读P32-331、等温线的判读原理1)温度数值:由赤道向南北递减2)疏密:密集,气温差别大稀疏,气温差别小第32页/共59页2、应用:等温线的弯曲如果等温线向高温(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气温低8℃10℃12℃赤道
分析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可先采用画辅助线的方法判断弯曲处气温的高低,等温线向高值区凸的区域气温较低,反之较高。后综合气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33页/共59页等温线的弯曲海洋冬季大陆12℃10℃8℃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冬季大陆大陆夏季海洋12℃10℃8℃夏季海洋海洋寒流经过12℃10℃8℃寒流经过平原12℃10℃8℃山地地势较高气温低第34页/共59页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呢?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经过地势较低第35页/共59页拓展与应用⑴判断南北半球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数值向北降低→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向北升高→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22℃
20℃18℃第36页/共59页拓展与应用⑵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赤道陆地海洋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ACBD1月1月7月7月冬季冬季夏季夏季第37页/共59页拓展与应用⑶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24℃22℃20℃①等温线向低值弯曲:洋流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较低处,即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②等温线向高值弯曲:洋流由温度低处流向温度较高处,即由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暖流暖流寒流第38页/共59页拓展与应用(4)利用等温线判断地形
25℃20℃15℃10℃10℃20℃15℃25℃当等温线为闭合曲线时气温周高中低----地形为山地气温周低中高----地形为盆地第39页/共59页某区域的气温分布的描述例:读“南亚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1、概括7月南亚地区气温分布的特点。2、说明等温线在北部地区稠密的原因。
15
20
25
25
30
15
20
25
.A
.C
P
总体表述(高\低),极值出现的地区,该区域各地的气温变化全地区夏季普遍高温,大部分地区温差不大,高温中心出现在西北部地区,北部温度变化明显。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地,温差大,所以等温线密集。第40页/共59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的条件1、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2、有凝结核3、水滴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降水的概念第41页/共59页气旋、反气旋;锋面天气系统气压带、风带;季风大气环流影响因素
下垫面状况距海远近;洋流;森林(河湖水库)、裸地;城市;地形等第42页/共59页对流雨、台风雨地形雨、锋面雨降水的类型第43页/共59页地形雨第44页/共59页
沿着山坡向下吹的干而热的风,称为焚风。当气流越过山脉时,在迎风坡被迫上升。气流上升绝热冷却降温,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降温,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1℃。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就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一般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5~0.6℃。气流越过山顶之后,气流沿背风坡下降,并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当气流到达山脚时,气温明显升高,湿度显著减小,形成干而热的焚风。焚风是山区常见的天气现象。焚风吹来时,气温迅速升高,湿度急剧减小。因此,初春的焚风,可以促进积雪融化;夏末的焚风可以促进农作物早熟。但强大的焚风,能使旱情加重或增加森林火灾的危险。
地形雨及焚风第45页/共59页降水类型气流上升原因降水特征主要分布地区对流雨湿热空气强烈受热膨胀上升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赤道附近,中纬度大陆夏季午后地形雨湿热空气受地形阻挡上升强度较大,时间较长山地迎风坡锋面雨冷暖气团相遇,暖空气被抬升历时长,范围广,强度小中纬度地区台风雨湿热空气绕台风中心辐合上升强度较大,多狂风、暴雨低纬度大陆东部沿海降水类型
※掌握方向:气流上升原因、主要分布区、降水特征三方面。第46页/共59页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第47页/共59页世界年降水量与纬度变化相关示意图第48页/共59页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49页/共59页最少,但蒸发微弱,仍为湿润地区下沉气流为主极地高气压带东风带极地少雨带东西两岸降水较多;内陆降水少多锋面、气旋活动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温带多雨带西岸和内陆降水少;东岸受夏季风、台风影响,降水较多下沉气流为主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季风环流副热带少雨带多对流雨为主上升气流为主赤道低气压带赤道多雨带降水多少与类型大气运动状况大气环流世界降水空间分布第50页/共59页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冬雨型、夏雨型、年雨型、少雨型第51页/共59页对流雨类型分布地形雨锋面雨气旋雨又称热雷雨,赤道地区常见,(我国夏季午后)迎风坡降水,背风坡往往形成雨影区我国东部夏秋季节的降水多是锋面雨俗称“台风雨”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时期出现的降水成因季节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零售店租赁经营合同协议
- 酒店管理与服务合同协议书
- 广东自考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新疆特色果树制种合同
- 2025年新材料研发行纪合同协议书
- 2025年轨道交通信号工(高级技师)资格考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科目考试及答案
- 护理部礼仪考试题及答案
- 客户服务响应流程优化管理工具
- 入团笔试题型及答案大全
- 财务部安全生产培训报告课件
- 公司兼职人员劳务合同4篇
- 制造过程质量追溯系统设计
- 2025年能源行业新能源产业风险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 会计毕业论文烟草专业
- 数字文旅概论 课件全套 第1-9章 数字文旅内涵与发展背景 - 数字营销
- 井盖安全常识培训课件
- 年产5万吨电熔锆刚玉新材料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2025社会工作员考试(社会工作基础知识)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卫生院支委会补选书记会议记录范文
- 酸洗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